返回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报错
关灯
护眼
77、第 77 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傅茂典自从知晓此次负责江南府乡试的主考官是严迟瑜, 就行事?低调起来,尽量不引人瞩目,而是悄悄让人往京城送了封信。

  在他看来, 严迟瑜此人虽然文采卓然, 但迂腐古板, 他们二人一向政见不合, 若是让严迟瑜知晓他如今觅得了一块志趣相投的璞玉, 说不准会出手阻拦。

  当初陛下将他派遣至江南,并非是放弃了想要革弊的打算, 不过是朝中对傅茂典提出的新令抨击者太多, 他寡不敌众, 便是陛下有心也无力, 只能让他先蛰伏一段时间。

  如今在江南这几年, 他将自己以前提出的一些革新之法反复推演,发现确实有些不妥之处, 也曾怀疑自己探寻的这条路究竟是否是多的,每当深夜辗转反侧, 便是他最痛苦难熬的时刻。

  为了这新令,曾经的好友亲朋纷纷与他疏远,若他的主张是错误的, 那么他坚持这么久意义何在?

  直到见着着顾成礼,读了他的文章后, 傅茂典觉得原本眼前一片迷茫, 此刻却瞬间清晰起来。

  原本他苦于现状却无处下手, 想要探寻又苦苦不得解,甚至还差点走了岔路,而从顾成礼的文章里, 他却有了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正是因为如此,他就更要护住这少年,不能让他在还没彻底展露锋芒就被人扼杀了。

  等听完傅学正与严迟瑜二人之间的恩怨瓜葛,顾成礼若有所思,然后问道,“这次江南府乡试的考卷是严大人所出?”

  “嗯。”傅茂典沉吟点头,“他这人一向循规蹈矩,你做的文章根本不符合他的口味。”

  所以他想先跟皇上讨个恩典,若是顾成礼这番没考中也不碍事?,他将人带到自己身旁来教导,这次进京也带到京城去,等二年后乡试再下场,加上他身边缺人手,顾成礼若是随他入京还可以帮着他处理不少事?情。

  “学生谢过大人抬爱。”顾成礼恭敬地行了一个礼,傅学正此番所为完全是为了他的前程,不管他这次能考中,都感谢傅学正在他身上的用心。

  不过,顾成礼想了想那乡试的考题,觉得若那题真的是严迟瑜所出,那么严迟瑜也许并非如傅大人所说的那般古板迂

  腐。

  但见傅学正明显对严迟瑜有偏见,顾成礼当然不会此时开口为那严迟瑜辩驳,不过心中却存了几分好奇。

  傅学正看向顾成礼,“若你没其他事?情要处理,这两天将行李收拾好,五日后随我一起入京?”

  顾成礼点头,原先他买下同安县县城那个小院,就是做了要去京城的打算,不过没想到时间会这么匆忙。

  顾成礼并无太多东西要带去,不过在离别前,他打算要先去李秀才那里拜会一下,还有李玉溪那里的水稻与棉花,都要继续研究推广下去。

  安排好这些,顾成礼还往县学跑了一趟,他要进京这件事肯定要先与赵明昌、许敬宗二人说一下。

  赵明昌一脸不舍,“就算是会试还要等到明岁开春呢,你怎么这么早就进京了?”

  若顾弟还待在同安县,哪怕不是在县学,等到休旬时,他还是可以去顾家找他,约着一起去浮山文会,可等顾成礼去了京城,那他们真的是要好多年难得一见了。

  赵明昌对自己如今才学很清楚,即便是再过两年,也不一定就能考过乡试,考不过乡试又如何进京去呢?

  许敬宗也难得有些伤怀,忽而一笑,“这样你倒是可以先去京城与清泽一起了?”

  赵明昌眼睛一亮,觉得许敬宗所说不假,心里悲伤也少了些,“顾弟,我?与文瑾待在县学,等你入了京城,恰好可以与清泽为伴,这样咱们就都有伴了!”

  顾成礼眉头一跳,总觉得这话哪里不对劲,将脑海里不太正常的想法甩掉,正色道,“等我?到了京城,会给你们写信,若是有事?,你们也可以随时与我?寄信……”

  赵明昌与许敬宗也是一脸郑重,点了点头,应允下来。

  最后顾成礼还是放心不下顾家人,托付赵明昌照看一下,若是顾家遇到了麻烦,不管是伸把手还是给他写信,顾成礼都心存感激。

  等顾成礼随着傅茂典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船队,顾家一下子冷清下来,如今不仅少了顾成礼与傅五两人,连着四房几人也搬进了同安县的那宅子里。

  而这让张氏暗自忿忿不平了许久,明明五郎是她儿子,偏生买的宅子还没等她住进去,老四夫妻俩就带着孩子住进去了,

  这像什么回事??

  可惜她只敢在心中埋怨,在赵氏面前一点都不敢流露,而随着顾成礼读书越来越厉害,身上气势越来越盛,她也不敢拿这些事?在他面前说,只能独自生闷气。

  傅茂典是江南府的学正,哪怕他想要低调点进京,还是会让不少人知晓,当即就有人将消息透露给严迟瑜。

  严迟瑜仍在江南府一带,他与孟远闻二人作为此次乡试的主考官,只有等这乡试成绩揭榜了,才会返京。

  如今听得下人来报,严迟瑜也不过眉头微皱,就没其他反应,那通报的小厮小心觑了他一眼,见他没吩咐了,才悄悄地退下去。

  严迟瑜与傅茂典是老相识了,这回在来江南之?前他就得了消息,知道皇上要起用傅茂典,可他没想到的是傅茂典居然就这么地走了,没在他面前闹起一点动静?

  严迟瑜总觉得这事?情不对头,可也想不出来里面有何玄机,只好先将此放下,全副心神还是放在眼前考生的考卷上。

  不光是院试,还是乡试、会试,考生的考卷都是经过糊名后用统一的字体誊抄了一遍,所以一般情况下,考官也是不知道这些考卷究竟是何人的。

  而被挑来批卷之人一般也都是进士出身的官员,那些被誊抄糊名的考卷根本就看不出来是哪个考生的,经过抽签后被随机分配到批阅考官手里,而这些考卷也不是批改一次就完事?了,还要经过重重不同的“复批”,通过不同考官的审核,最后将中意的考卷挑出,递送到主考官面前。

  所以严迟瑜作为主考官,如今只要盯着那些阅卷人将优秀的考卷选出后,送到他面前过目一遍就可以。

  “咦。”孟远闻冷不丁发出一声疑惑声,打断了严迟瑜的沉思。

  严迟瑜脸上神情严肃,抬眸望去,“发生了何事??”

  见他发问,旁人纷纷都停下手中单面活,齐刷刷地看向孟远闻。

  孟远闻如今不过而立之?年,却已是正三品的翰林学士,出身清贵之家,本身又具盛名,白皙俊秀,在京城中风头无量。

  如今见众人都望着你,孟远闻并未拘束,而是歉意一笑,“扰到各位了,某方才读了一篇文章,只觉精彩……”

  孟远闻的

  文采京中人人称赞,若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就成了翰林学士,如今连他都称赞的文章,在场之人不由露出一些好奇。

  严迟瑜一身威严,看向孟远闻手里的考卷,“是何文章,拿来与我?一观。”

  这次考题是他亲自所出,他不耐在四书五经里拣些典故来,而是直接问强军之?道?。

  大周朝不缺兵马,人数更是比戎族多出太多?,但戎族却敢一而再再而三地上前来挑衅,是因为大周虽然兵多马壮,但却非常弱,每次两族交战,大周几乎未占过上风。

  哪怕严迟瑜只是一个文人,见到那戎族上门以求娶公主之?名行勒索之事?,也觉得愤慨难当。

  戎族为何敢在两族交接处多?番挑衅,不过是不曾将大周的军队放眼里,哪怕他们大周军士数百万,在那些戎族眼里也不过是纸老虎。

  若是能寻到强兵之法,将大周的百万军队打造成真正能振邦守国的盾牌,那戎族便不敢再欺上门来。

  可惜让傅茂典失望的是,他原本以为江南文风兴盛,想要觅得良才应不是难事,偏生如今至今都未见着能让他眼前一亮的文章。

  如今听说孟远闻又见到了一篇好文章,他心里也没太多?在意,只当还是先前那些华丽辞藻。

  这江南学子虽没几人做出让他满意的文章,但确实才学不错,将文章写得华美异常,很对孟远闻的口味。

  孟远闻见他开口,自然不敢耽搁,亲自上前来将那考卷奉上。

  严迟瑜原先的满脸不在意,在扫了一眼那文章后,脸上神情越来越严肃起来,到最后完全坐直了身子,眸光发亮。

  ***

  乡试的成绩迟迟不出来,顾家人望眼欲穿地盼着,在顾成礼入京后,他们就不用怕给五郎造成压力而憋着不问了,几乎是日日都要派人去城里问问,看五郎有没有中举。

  这日一早,顾家几人才吃着早膳,赵氏忽然又开口,看向顾爹,“老三,等你吃完记得往城里跑一趟……”

  她就不信了,都这么多?天了,那个乡试怎地还不出来。

  顾爹吭哧吭哧端着大口碗喝粥,听到他娘开口,闷闷道,“娘,人家都说了,等考上后官府会派人来通知的……”

  “我?让你跑一趟

  就跑一趟!你还不愿意?”赵氏一脸怒意,原本就心情不畅,如今见顾爹不乐意进城打听,更是火大,“亏得你还是五郎的爹,也不为他多?大段大段!”

  人家傅大人那么看重他们五郎,连去京城都要将她家五郎带上,这说明五郎多出息啊!怎么可能会考不中呢?况且,万一要是五郎考中了,那人忘记通报了呢?

  反正赵氏是对顾成礼相当自信,在她看来她孙儿是不可能考不上的,就算因为迟迟没等到消息顾家众人开始浮躁动摇,赵氏还是坚信不疑。

  顾爹见他娘都发怒了,如何敢犟嘴巴,连忙应下,“娘你放心,待会儿我就……”

  他话还没说完,就听到外面乱哄哄的声响,动静越来越大,似乎要到他们顾家院子前了?

  这下不仅是顾爹,就连其他人都好奇,外面这是发生了什么了?

  鞭炮噼里叭啦地炸出热闹声,小吏身后跟着一连串的村民,各个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那小吏手里捏着一张黄色的大纸,上面写了字,可惜村民不认得,小吏满脸堆笑,问了他来作甚也不说,直到到了顾家院子门前,才点了鞭炮笑着喊道?,“顾老爷可在高中解元,小的特来报喜了!”

  顾家人一惊,等出了院子,才发现村民已经堆满在他家门前,那小吏一见顾家人出来立马快步上前,将手头的那张“金榜”递过去,“贺喜啊,顾老爷考中举人了,还是解元呢!”

  顾家人又惊又喜,谁考中举人了,是他们五郎吗,可五郎如今才十四,怎么会被喊成顾老爷呢?顾家人心里高兴,又怕这小吏莫不是跑错了家门?

  赵氏直接结果那张黄纸,眼睛在上面搜罗了好几遍,突然发现自己不识字,拿着“金榜”也看不懂啊,小吏很有眼色上前,手指指向那黄纸上头前列第一个名字,“瞧瞧可是顾老爷的名儿,顾成礼?”

  “是了,是了!”赵氏猛地一拍大腿,“五郎这是真的考上了?还是解元……解元是什么?”

  小吏笑眯眯解释,“解元就是头名,顾老爷是咱们江南府这次考中的举人中的头名!”

  嘶一声,赵氏清晰听到周围围上来的村民纷纷倒抽了一口凉气,忍不住骄傲挺起胸.脯,她先前

  就说过,他们五郎是头名,每次考试都是!如今总算信了?

  那小吏全程看着,脸上堆着笑,对着赵氏一口一个“老夫人”的喊着,没有半点平时待人的那种骄矜气,这让一旁的村民不得不服气,心里对赵氏的羡慕都快要从脸上溢出来了。

  还是枣泥沟的里正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从一旁拉过顾大伯,低声对他说,“快去让你娘给人家赏钱!”

  顾大伯一愣,不明白为何要给那小吏赏钱,里正长急着跺脚,长话短说地解释一遍,人家从府城跑到这山沟沟里来,你当是白跑的?这是奔着赏钱来的!

  当然这些小吏也是想要与举人老爷家拉拉关系,一般也不用给太多,看着给就是了,反正他也不会真的嫌少翻脸。

  顾大伯一脸心疼,想着还不如让他三弟去城里打听了,至少省了钱,可如今看着他娘站在人群中威风凛凛相当体面的样子,一咬牙,觉得这赏钱给得值!

  瞧瞧他们顾家今日多体面啊。

  村民们满脸羡慕地看着顾家人,举人老爷啊,他们以前还真没见过,只从那戏文上听到过,那一般都是当官的,或者是腰缠万贯大老爷!

  “以后顾家五郎要去做官了?”

  “是去做老爷?方才那官爷不都喊五郎老爷了吗?”

  “对对对,肯定是去当老爷!”

  “当官也是可以当老爷的啊……”

  村民们议论纷纷,看着一脸骄傲的赵氏,心里又酸又羡慕,当下就不少人下了贴心,回去就让自家臭小子也去读书,就不信了,都是枣泥沟的,难不成就顾家的小子聪明些?

  众人本以为顾家如今这样已经是极风光了,不曾想等赵氏僵着脸去给小吏拿赏钱时,又有好几辆马车从村口驶来。

  “这里可是顾家?”

  “是顾老爷家吗?”

  “请问是顾解元家吗?”

  ……

  村民傻了眼,这些从马车上下来的人各个都身上穿绸带金的,看上去相当体面,他们如何敢与这些人搭话,还是里正继续跑过去接待。

  原来这些竟都是县中大户,听闻顾成礼是这次乡试的解元,特地打听了顾解元家所在,就是为了过来送贺礼。

  不仅仅是县中大户,还有些自称是顾成礼的同窗或

  师兄家的,特地来替他们主子送贺礼。

  这些人也不磨蹭,商户直接端了托盘过来,上面白花花摆了不少银子,村民忍不住目光瞪大,呼吸都急促了起来,这一个托盘上至少也得有二十两银子,而那些同窗好友家的下人送来的贺礼就不仅仅是银子了,还有些笔墨纸砚,显得文雅而又符合他们身份。

  这么些人家的贺礼加起来,至少也有一百来两的银子?顾家凭着顾五郎这个读书人就一下子暴富啊!

  顿时不少人村民心里懊恼不已,原先他们还笑话顾家,觉得他们当真是嫌家里钱多烧得慌,竟送顾五郎去读书,读书多?费钱啊,可如今见顾成礼不过是转眼就给家里添了这么多?进项,又听闻当初顾成礼考中秀才后就能领不少补贴。

  这些人心里更是懊恼,这么算下来顾家真的是赚大了,靠着顾成礼一人赚的这些银子就能抵了这些年顾家所有人的努力。

  他们如今后悔得是当初那顾家五郎小时候看起来也不是很机灵,他们自家的儿子小时候可不比顾五郎差,若是让他们的儿子去读书,那今日这风光岂不就是他们的了?

  真是越想越后悔啊。

  ……

  顾成礼与傅学正是乘着船队入京的,自到了京城后,二人便一直很低调,这时傅茂典尚未接到皇上的任命谕旨,算是一介白身,二人待在院子里,几乎是闭门不出,然后让傅二出去打听如今京城的形势。

  等差不多?弄清京城各势力的状况后,傅茂典对着顾成礼叮嘱一番,便许可顾成礼出门。

  顾成礼如今身无分文,他几乎是将所有的家当都用在了买那同安县的小院子上,如今进了城,都是依靠着傅大人过活,如今也是住在傅大人的宅子中。

  可顾成礼总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事,哪怕傅大人却是对他很好,他仍觉的有些拘束和不便,况且傅大人家中还有妻妾家室,顾成礼如今都已经十四了,身形都要比傅茂典高出半个头,进进出出傅家也会时常遇到女眷,相当不方便。

  他想起了如今也在京城的裴清泽,在傅茂典点头同意他外出后,他收拾一番便就去找对方。

  顾成礼想要找到裴清泽并非是难事,他还记得裴清泽是

  出身忠义伯爵府,这种王侯伯爵贵族之家,想要打听起来根本不是难事。

  裴清泽听到门房来报,说外面有一位姓顾的公子来寻他时,怔愣了许久,等跟着门房来到府外时,见来人果真是顾成礼,当真是又惊又喜。

  “你怎会来京城?”裴清泽不敢置信,他是知道顾家的家境背景,不过是普通农户,除非顾成礼要进京考会试,要不然就根本不可能要来京城,莫不是顾成礼已经……

  顾成礼在入京时,就考虑过要不要先给裴清泽写封信告知一下,这样等他入京后来寻裴清泽也不嫌唐突。

  可他如今后还要先在傅大人那里住上一段时间,能否方便与裴清泽书信往来都未可知,若是提前告知,又会让对方平白挂念,所以在考虑一番后,决定还是入京后再来寻他。

  裴清泽拉着顾成礼入府,他们这一房不过是忠义伯爵府的庶房,哪怕如今住在伯爵府里面,但院子也是很偏僻,裴清泽带着顾成礼走了侧门,穿过不断迂回的游廊、拱门,才来到裴清泽如今所在的院落。

  顾成礼得知裴清泽竟然没有参加这次的乡试,也很是吃惊,他知道对方水平,若是此番下场,必然可以榜上有名。

  裴清泽笑了笑,没坑声,他自然也是有自己的傲气,他想要的不仅仅是上榜,更重要的是名列前茅,在没有万全的把握情况下,他是不愿意去冒进尝试的。

  顾成礼与裴清泽二人交谈好一会儿,他们其实真正相处的时间也不过半年,如今又分开了半年之久,但二人却能料到一起去,不过顾成礼想聊什么,裴清泽几乎都能接住他的话题。

  等顾成礼提到如今他的住所时,裴清泽皱了皱眉,“若不然你搬到我这儿来与我?同住?”

  反正他们之前也是同窗舍友,裴清泽觉得就算如今还要与顾成礼同榻也不是很难接受。

  顾成礼却摇摇头,“本来我就是觉得住在傅大人那里太麻烦了,你这忠义伯爵府里各房人更多,我?来了岂不是更忙乱?”

  裴清泽摇摇头,“虽然都住在这伯爵府里,却几乎没什么联系的,都是各房过各自的,即便你来了,也不碍事?。”

  顾成礼正想要再说一番话推脱一下,就

  听到一奶里奶气的声音,“四哥哥,四哥哥……”

  他看着不知从哪里突然跑出来了一个五六岁的男童,长得粉妆玉琢,一把抱住裴清泽的大腿,然后眨巴着眼睛,“四哥哥,今日你要教我?什么呀?”

  裴清泽苦笑一下,指了指腿边的男童,“这是我六弟弟,隔房的,若是你能来,倒是可以帮我教教他……”

  他爹原先是教谕,听到三房五妹妹要送弟弟来读书,自然是非常乐意收下,偏生收下后就当了甩手掌柜,很多?时候都是由他来代劳的,一次两次倒还好,次数多了裴清泽觉得很头疼,他本身就好洁喜静,教幼童读书对他来说是件折磨人的事?情。

  顾成礼不厚道?地笑了,难得见裴清泽这么失态,他开口告辞,“既然你有事?要忙,那我改日再来寻你。”

  “哎。”裴清泽来不及喊住他,腿被那个胖乎乎的肉墩保住,只能看着顾成礼身影穿过游廊出了院子。

  裴蕴容看着丫鬟将阿弟送进四房后,心里还是有些不太放心,她知道裴清泽性子清冷,担心幼弟哭闹起来会惹他生气,便在院子外徘徊踱步,心里想着,若幼弟闹起来,她第一时间跑过去阻止,裴清泽应当就不会太生气?

  不想一个转身,竟差点撞上一人。

  顾成礼也没想到这院落拐角处竟会站人,两人看着对方,俱是一愣。

  作者有话要说:总算安排他们见面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