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之神女降临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5章 大观园建成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红楼之神女降临第35章

  一年多以后,荣国公府的园子建成了。验收以后,老国公贾源亲自为新园子题名“大观园”。清歌看过之后,果然不出所料,和红楼梦原著里关于大观园的描述一模一样。

  这一年,贾宝玉年满八周岁。经过一年多来老国公贾源不遗余力的教导,贾宝玉如今见了漂亮姑娘躲着走,再也不敢吃丫鬟嘴上的胭脂了。

  荣国公府贾家,成亲生子的不算,远在美洲的不算,如今有:贾宝玉,八岁,贾理七岁,贾环,六岁。下一辈的,贾蔚,五岁,贾蓝,四岁,贾瑚和周氏的次子贾苒一岁。

  姑娘们有:贾莹(贾迎春),十岁,贾璧(贾探春),七岁,贾玺(贾惜春)五岁。下一辈的:贾薇,三岁,贾菁,一岁半。

  贾菁是清歌为这辈子的嫡长孙女,贾琏和王熙凤的嫡长女取的名字,取“去芜存菁”之意。她出生的时候,璇玑公主府大摆筵席,清歌用盛大的宴会宣告的对这个孙女的欢迎和喜爱。

  王熙凤本来因为前面两个妯娌都是头胎生子,自己却生了女儿而有些惴惴不安。清歌用实际行动宣告了她对她生个孙女一点意见都没有,让王熙凤吃了定心丸。

  贾菁的洗三,满月,百日,周岁,璇玑公主府每次都大摆筵席大肆庆祝。公主府没什么需要顾及的地方,清歌就是要告诉世人,她喜欢孙女;就是要告诉众人,公主府的女孩儿,尊贵无比!

  王熙凤吃了定心丸,毫无心理负担的坐月子。王熙凤的身体被调理的很好,如今,贾菁刚刚一岁半,王熙凤又又了三个月的身孕。红楼原著里,王熙凤自从生下巧姐儿后,多年无出,好不容易怀上了一个,也因为忙碌而小产了。

  王熙凤现在住在璇玑公主府。既然她住荣国公府也不会有任何问题,荣国公府已经和原著中大不相同了。王熙凤现在是清歌的儿媳妇,走到哪里都会被人高看一眼,在荣国公府里,也绝不会敢有人下手害她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贾家的亲戚中,数贾代善嫁出去的四个女儿最亲近。原著中这时候,贾家四位姑奶奶们一个都没了。在红楼故事中除了林妹妹的生母,其他三位连个名字都没留下。有没有后代留下也不得而知,反正除了林妹妹,也没见荣国公府里有其他姑奶奶们的子嗣来往过。如今,四个姑奶奶都活的好好的呢!

  大姑奶奶膝下有二子二女,两个儿子已经娶妻生子,大女儿也出嫁了,小女儿该待字闺中。二姑奶奶,膝下二子一女,两子也都娶了媳妇,女儿还待字闺中。三姑奶一儿两女,儿子娶了妻,女儿都还没出嫁。接下来就是四姑奶奶贾敏了,膝下五子一女,长子即将娶妻,幼子刚刚启蒙。

  接下来就是两代国公夫人的岳家,孙家和史家了。老夫人孙氏已经八十岁的人了,同辈的兄弟姐妹们都没有活过她老人家。孙家如今是她老人家的侄子当家,荣国公府如日中天,孙氏娘家侄儿们包括出嫁姐妹们的孩子外甥们都对老人家很是亲热。

  史家如今的当家人是贾史氏的亲弟弟,保龄候。保龄候膝下三子,长子就是史湘云的父亲,保龄候世子。原著中史湘云襁褓中就失了父母,如今,她亲爹亲妈都活的好好的呢!史湘云已经六岁了,比林妹妹和贾探春小一岁,比贾惜春大一岁。保龄候世子夫妻膝下除了史湘云,还有一子,三岁。原著中继承了保龄候爵位的保龄候府二爷这辈子大概是没有爵位可以继承了。立下战功封忠靖候的三爷为没能立功封侯,因为在他长大之前,大华周边的已经无战事可打了。保龄候府这些年发展的不好不坏,如今,不仅远远落后于荣国公府,也已经比不上林家的靖安侯府了!

  荣国公府世子贾赦的岳家张家,虽然没有爵位,但是一家子都走的科举之路。张太傅已经仙逝了,皇帝还赐了对文臣来说最荣耀的谥号“文正”。贾瑚的大舅舅如今也是从一品大员,朝堂上数的上号的。他的嫡女小张氏就是太孙妃。张家也是贾家姻亲中相当亲近的。

  贾枚的岳家不用说了,清歌的娘家,天家,什么都不用说。

  贾政的岳家王家这些年发展的落后了。王家如今官位最好的王子腾,去岁刚升了一级,如今是从三品官。但是贾政的连襟薛家,这些年生意越做越大了。

  薛家家主现在是薛蟠薛宝钗的父亲。薛家主生意越做越大,身体也没有问题因为心情舒畅的原因,身体还越来越好。清歌阴谋论一下,原著中薛家主突然暴毙,大概也是卷入了不能说的阴私中去了。薛家主活着,薛蟠有亲爹管教,虽然资质一般,也没长成原著中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的样子。

  小字辈三位爷们的岳家中,贾瑚薛家地位最高。周大学士虽然不在了,长子却很能干,也是从一品大员了。周大学士的长子,就是太子妃周氏的兄长,太孙龙承泽的嫡亲舅舅。这也是不能忽略的人家。

  贾珠的岳家,国子监祭酒李大人就是他的岳父。李大人这些年一直在国子监的位置上没挪窝。李大人有点迂腐,不适合官场。从他只给女儿读《女戒》《女则》《列女传》就可见一斑了。

  贾琏的岳家就是贾政的岳家王家,前面已经说过了。

  大姑娘贾元春的夫家,福成郡王府,这也是关系亲近的姻亲。

  荣国公府的新园子大观园落成,请亲近的几家都来赏园子。前面说过的这些人家都是必请的,除了天家,不敢惊动。荣国公府即使不大摆筵席请客,只请这些关系亲近的姻亲,人数也是不老少了。

  男女老少济济一堂。都是姻亲关系,不必一定要在荣禧堂设宴,席面就设在新建的大观园里。分男女两处开席,大观园够大,完全能摆的开。男宾都在原著里嘉荫堂,这里上下两层,够摆下好多席面。女宾就在稻香村,就是后来李纨贾蓝母子住的地方。当然了,现在这两处还没有正式的名字。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前面的男宾们说起这园子赞不绝口,就是各处匾额都空着,各处门口两边也没有对联,有些不得劲。

  张家人和周家人都是时下文人之首,老荣国公贾源和贾代善父子当即让他们给各处都取上名字,题上匾额,各处对联也一事不烦二主请他们一并出了。

  这可正好骚到了张周两家的痒处,这两家从张大老爷周大老爷起,到底下的小辈们,看到这座堪称完美的园子,也早就心痒痒的想要做上几首诗对上几联对联了!

  此时不论官职,只论亲戚关系。张周两家同辈分的相互比试起来。林家也是数代诗书传家,毫不相让。还有老夫人的名家孙家,自前朝起就是诗书传家的人家,也跃跃欲试的加入其中。这让其他几家都不敢与这四家争锋。

  贾家四位姑奶奶除了贾敏,另外三个嫁的都是贾家旧部或者军中同僚,都不善此道。史氏的娘家保龄候府还有贾政贾琏的岳家王家都无人出战。贾珠的老丈人李祭酒也是文人,但是他势单力孤,不敢参战。贾家贾瑚贾珠贾琏三兄弟都是读书人,但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与那几家在诗词歌赋上还是没发比的,在一旁做壁上观。

  顿时,场内诗词歌赋大比拼就是张周林孙四家大比拼了。其他人各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支持和自己关系最亲近的。贾家为难了,这里全都是姻亲!小辈们对视一眼,我们各自支持自己岳家!岳家没有参战的就支持姑父林家!

  文武第一武无第二。比到最后,四家谁都不服谁!自古文人相轻,果不其然!要不是大家还有理智,只怕都要挽袖子打起来了!

  女眷们在后面听跑腿的下人们一趟又一趟的转叙前年的盛况。清歌听得乐不可支,大大的娱乐的一把。早就听说有时候在朝堂上大人们各不相让,最后都要挽袖子动手然后被其他人拉开的大场面,没想到这让她也赶上了一回。

  清歌正听着实况转播听得乐呵呢!没想到前面没有分出胜负,把官司打到她面前来了!这下所有人都看着她,想看她如何解决争端!

  清歌为难了,诗词歌赋实在是非她所长啊!除了几首千古名篇名作,古诗词她都不记得几首!让她分辨出这些当代文人之首的作品,将他们分出个高下来,那真是为难她了!小凤啊,你就在前面,怎么不拦住他们呢!(小凤:我拦了,没拦住!)

  这可怎么办呢?清歌看着被送到面前的一大叠作品,只觉得哪首都不是她能做出来的!究竟是谁提出的让我来做裁判的?我什么水平谁不知道?太不做人了!清歌愤愤不平!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