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到古代喜当爹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8章 018(修) 巧手杨平安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黑甜一觉睡醒,柳天佑出门看见天都快黑了,揉着眼睛问在院子里玩耍的柳兰,“兰儿,你婆婆和姐姐们呢?”

  “爹爹你醒了?婆婆和大姐、二姐去蔡太太家还没有回来,三姐和四姐在后院菜地里拔草。婆婆说家里现在有很多鸡,让我在院子里守着,省得被人偷了。”

  听见这小丫头像个小大人一般,口齿清晰的说得头头是道,他颇为好笑的摇摇头,“那可有人来我们家卖东西?”

  “有啊!婆婆和大姐、二姐已经收了好多鸡和鸡蛋了,还有两筐韭菜和干山菇。爹爹,大姐、二姐很会算账哦!下午收的东西都是大姐和二姐算的,婆婆说今晚要奖励她们一人一个鸡蛋吃呢。”

  啥?那两个小丫头会算账?啥时候学会的?自己怎么不知道?

  “是吗?莲儿和蓉儿这么能干,是应该得到奖励。”

  没想到小丫头听到他的话,扯着他的衣角使劲摇,“爹爹,你也教我算账,我也要吃鸡蛋,鸡蛋羹太好吃了。”

  他低头看着这小丫头娇娇软软的对着自己撒娇,心里软成一片,一把抱起她,宠溺的说道:“好好好,爹爹也教我们兰儿算账,等兰儿学会以后,专门帮爹爹算账好不好?”

  “太好了,爹爹最好了。”

  父女两人在院子里说了好一会儿话,才看到马桂花和柳莲、柳蓉三人从外面回来。

  马桂花在篱笆墙外看到院子里的柳天佑,笑问道:“儿子你起来啦?可饿了?”

  “娘、莲儿、蓉儿你们回来了?”听到背篼里有鸡叫的声音,又问道:“娘,你们又去收鸡了?怎么还亲自上门去收了?”

  “我去你蔡阿婆家去了,她腿脚不好,离我们家又远.....”

  “蔡阿婆?”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马桂花说的是谁。

  蔡阿婆是村里唯一的一个孤寡老人,年轻时丈夫去服徭役出了意外死了,留下她一个寡妇独自带着三岁的孩子讨生活。

  她好不容易把唯一的儿子拉扯大,结果儿子在十六岁那年,去山上砍柴,不小心滚下了悬崖摔成了重伤,抬回来五天就去了。

  打那以后,她就一个人守着她的茅草屋和两亩地过活,直到现在。

  蔡阿婆人虽年纪大了,腿脚也有些不便,但还是很勤快。除了种那两亩地,还养了十几只鸡。柳天佑小时候,还给过他煮鸡蛋吃。

  “娘,前些日子听你说蔡阿婆有些伤寒,可好了?”

  “还没呢!还是有些咳嗽。这人年纪大了,一有个头疼脑热的一时半会儿也好不了。”马桂花有些感慨的说道。

  柳天佑听到她这样说,想起村里的人感冒了,都是靠自身的抵抗能力硬抗,很少有人去镇上买药吃。

  眼尾扫到在一旁忙个不停的几个丫头,看到她们那瘦小的身板,心里一疼,对马桂花说道:“娘,我们家以后每天都蒸一碗鸡蛋羹来吃吧!你和几个孩子都太瘦了,都需要补补。”

  暗自记住,以后每天都要从县城里捎带两根棒子骨回来熬汤喝,好让几个丫头长长个头。

  “每天都蒸鸡蛋羹?娘都老了,还天天吃什么鸡蛋羹!”她嘴上这么说,脸上那得意的笑,却透露了她此时的好心情。

  柳天佑怕她有钱也舍不得花,继续劝说,“娘,你看你现在多瘦?皮包骨也不过如此了,确实应该好好补补了。儿子现在虽不能让娘顿顿吃肉,但这鸡蛋羹,儿子还是能让娘天天吃得起的。”

  马桂花心里跟喝了蜜一般甜,笑着连连应道:“好好好,以后娘每天都蒸一碗鸡蛋羹来吃。”

  听到她同意了,突然又想起上次让她蒸鸡蛋羹,她就打了两个鸡蛋,一人吃两口就没有了,要求道:“娘,一个不够,至少得四个。”

  “行行行,我儿子说多少个,娘每天就蒸多少个。儿啊,你去看看平安他们什么时候来,娘去做晚食了。”她笑眯眯的应道。

  又在心里想道:反正你也不进灶屋,啷个知道我每天蒸了多少个蛋?真是个傻孩子,刚挣了几个铜板就学会抛费了,有钱不知道攒着娶个媳妇回来。

  柳天佑在心里想的是:每天四个鸡蛋,再加上骨头汤,应该能把家里几人的身体养养了吧?钱还是赚得太少了。

  但他一想到自己每天都像头驴子似的干活,又在心里感慨:这赚钱咋就这么难呢?自己为啥就没有个穿越金手指呢?搞得自己现在每天都过得苦哈哈的。

  一旁的小柳兰看到自己爹爹一会儿傻笑,一会儿又皱眉头,仰着小脸问道:“爹爹,你在想什么啊?”

  “啊?我没想什么啊!兰儿,走,跟爹爹出去溜达溜达。”

  柳兰听见柳天佑要带她出去玩,高兴的拍着小手问道:“好啊爹爹,我们先去那个伯伯家?”

  柳天佑想了一下,想到自己还没有去看杨平安编的篮子,就道:“嗯,我们先去你平安伯伯家。”

  小丫头一听先到杨平安家,高兴的跑到院子外,又把小脑袋从门后伸出来,娇笑着喊道:“爹爹,快来追我啊!”

  “来了。”说着向前快跑了几步,假装要去追她。

  小丫头看见自家爹爹真的来追了,‘咯咯咯’的笑着又赶紧朝前跑,像只小鸡崽儿似的窜得飞快。

  ......

  “平安!”柳天佑牵着柳兰站在杨平安家的篱笆墙外,唤了一声院子里低头干活的杨平安。

  杨平安听见有人叫自己,抬头一看,见是柳天佑,笑道:“天佑你来了?进来坐....”说着又站起来搬了张凳子出来。

  柳天佑这才拉着柳兰进去,坐到他搬来的凳子上,“平安,你把你编的篮子给我瞧瞧?”

  “好啊!我进去给你拿。”

  片刻,杨平安手里拿着一个非常精致小巧的篮子去而复返,然后递给柳天佑。

  他看着手里巴掌大的小篮子,在心里感慨:这就是艺术啊!

  不自觉的夸赞道:“平安,你的手太巧了,这也编的太好看了。”

  杨平安听到好友的夸赞,不自在的搓着手,憨憨的说道:“嘿嘿嘿......我这也是自己瞎琢磨的.....那有你说的那么好.....”

  柳天佑见过杨平安编的篮子,当即决定要他帮自己编篮子,用来包装鸡蛋用。

  “平安,你的手这么巧,也给我编些篮子。我要这么大的,但不用这么编复杂,简单一些就好,我同样给你两文钱一个,可好?”

  “天佑你真要?”

  “嗯,你看我什么时候说过假话?”

  “行,天佑你要多少个篮子?”

  柳天佑不知道自己的方法,县城的人容不容易接受,便道:“平安你先给我编五十个,后面的等我看看效果,要是卖得好,我再找你买。”

  “好,我明天就给你编。”

  “嗯嗯,平安,走,到我家去,我们再接着聊。”

  “好啊,有粮余粮他们叫了吗?”

  他懊恼的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瞧我这记性,我还没有去呢!平安你先到我家去,我去他们家叫一声。”

  “天佑我跟你一起去。”

  “也行。”

  第19章 019(修)  请兄弟们喝酒,向他们说……

  柳天佑带着几个兄弟回到自家,马桂花已经把饭菜整治好了。看到他带着人回来了,热情的出来一一与杨平安他们几人打过招乎,又带着柳莲和柳蓉把菜端上桌,然后带着几个丫头灶屋去吃饭。

  村里的规矩就是如此,只要家里来了客人,家里的女人和孩子就不能上桌子吃饭,不然会被人说没家教、没规矩。

  柳天佑他做为一个在红旗下长大的五好青年,就觉得这规矩其实挺操蛋的。可惜他现在人微言轻,也就只能随波逐流了。

  不过,他虽不能改变这种陋习,但他可以让灶屋里的几个亲人吃得好点。

  他到灶屋去拿碗时,果然如他猜想的那样,马桂花她们几个一人只舀了一碗骨头汤在喝,而灶台上也只有一碟酸菜,堂屋桌子上的肉菜那是一点儿没留。

  马桂花看到他进来,连忙问道:“儿啊!你要啥子,娘给你拿?”

  他压下心中的酸楚,摇了摇头,从橱柜里拿了一只大碗,到堂屋把桌子上的三个肉菜一样夹了一些到碗里。

  看到几个兄弟的不解的看过来,他坦然的解释道:“你们都是我好兄弟,我也不怕你们笑话。这肉菜,我们家上一次吃还是过年的时候....所以,我想让我娘和孩子们也尝一点。”

  几人先是一愣,然后想起自家辛苦操持家务的婆娘,纷纷理解的说道:“应该的应该的.....天佑你多夹一点给婶子。她今日操办了这一桌酒菜也辛苦了。还有孩子们也正在长身体,也应该多吃一点。”

  马榔头也是个疼孩子媳妇的人,他说着还跟着一起往柳天佑手里的碗里夹菜。

  柳天佑夹好菜对着几人说道:“你们先吃着,别客气,我去去就来。”

  “没事没事,我们都是好兄弟,天佑你何必这么见外,今日是你破费了。”杨保安客气的应和着。

  他端着菜到灶屋,把菜放到灶台上,看着孩子们和马桂花说道:“娘,你和孩子们也辛苦了,你们也多吃点。”说完便回到了堂屋,与杨平安几人喝酒吃菜。

  ........

  酒过三巡,杨保安问起了柳天佑生意的事,其他人也看着他竖起耳朵听。

  “天佑,平安回来跟我大致说了一下你跟他说的做生意的事,你是怎么想的?”

  柳天佑见他们问,就仔细的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保安哥,林安哥,有粮,余粮,榔头,我是这样想的,要是你们能跟我一起干,我们就可以到县城的早市附近租个铺子,专门卖菜、卖鸡蛋鸭蛋、卖鸡鸭什么的农家东西。

  然后我们的人可以分成两拨,一拨人专门负责在周围的村子里收货,然后运到县城去;一拨人专门在县城赶早市卖东西。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给县城里的酒楼、小饭馆提供食材。不过这大酒楼一般都有自己固定的食材来源,我们一时半会儿也搭不上线,可以暂时不管。

  但那些小馆子我们完全可以试试,让他们在我们手里买食材,我们可以提供送货上门,还可以帮他们把鸡鸭杀好都行,这样就可以节省他们到早市买菜、杀鸡鸭的时间,他们应该会乐意与我们合作。

  这些小饭馆一家要的数量不多,但我们可以多找几家,他们加在一起要的数量就多了。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一批稳定的客源,这生意也就能做起来了。”

  这个法子,可是他根据现代酒楼的配送琢磨出来的。

  他也想好了,带着他们一起做,不仅解决了自己人手不够的问题,还能排除自己家富起来后,被村里人嫉妒、排挤的风险。

  可其他几人听完柳天佑的解释,都是一幅看怪物似的表情看着他,过了好一会儿杨保安才率先回过神,他不自然的咳嗽了两声,这才轻声说道:

  “那个天佑啊,你的这个计划听着不错,但.....你也知道,我们几个都太会算账....平时干活结工钱时,最多只能数个一百个铜板,再多我们就不会了....所以,你说的这个生意的事,我们就是有心跟着你做也做不了。”

  柳天佑千算万算,就没想到他们不会算账这个问题。他突然就明白,为什么明明县城和镇上有这么大的差价,村里就没有一个人去做这个生意。

  他听到杨保安这样说,心里虽有些遗憾他们不能与自己一道做生意,面上却笑着安慰道:“没事的保安哥,我这也是自己瞎琢磨.....能不能行我也不清楚。”

  “哈哈哈.....话虽如此,但天佑你能想到这个办法就跟厉害了,像我们几个就想不到这些。”马榔头大声笑道,其他几人跟着一起笑。

  柳天佑也跟着一起笑了起来,然后举起酒杯,“喝酒喝酒.....”

  几人又接着喝了几轮,把打回来的两斤酒全喝光了才散去。

  .......

  夜里,柳天佑躺在榻上,回想起自己来到这异世后的变化,忍不住在心里给自己点赞。

  为啥呢?

  自己不仅在这陌生的异世成功苟住了,现在更是凭借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发展出了一份前景不错的事业,身边还有一群关系不错的朋友。

  尽管自己身边的朋友都不太理解自己,但自己家的这几个,可是无条件的相信自己的,相信自己能给她们带来好的生活,自己也不知不觉的把她们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虽然现阶段的自己还是一贫如洗,但自己相信,只要自己够努力,总会过上自己想要的好日子的。就是有一点比较愁人,自己要怎么样才能打消马桂花让自己娶媳妇的想法呢!

  实在是愁人得很。

  他在榻上辗转难眠,结果就是.....本来计划要早点起来去赶早市的,却一觉睡到了鸡叫。

  他听到鸡叫,一下子便惊醒了,发现赶早市来不及了,索性就不去了,躺下继续睡。可他睡着睡着,又突然想起自己说好要去找周掌柜的。

  在榻上又赖了一会儿,这才磨磨蹭蹭的起来。把自己收拾整齐,背上背篼就往县城走去。

  巧合的是,在半道上又遇到了李大牛。

  只见李大牛把驴车停到柳天佑跟前,大声说道:“天佑?这么巧,你这是要上县城?”

  “对啊大牛兄,你也是要上县城?”

  “对对对,天佑你上来,我捎你一段。”

  “哎!谢谢你了大牛兄。”

  柳天佑上车看到后面那两麻袋的东西,估计李大牛这次还是去县城给自家读书的少爷送动西。

  待柳天佑坐稳,李大牛又继续赶着驴车往前走,接着又开始闲聊道:“天佑,前几天我去找马老头儿喝酒,马老头儿还提起你了,说你干活利索,性子沉稳。”

  “是吗?他人看着严肃,其实还挺好的。”想起上次去庄子上干活,庄户们养了很多羊,不知道这些羊他们卖不卖?

  他又问道:“大牛兄,你们主家庄子上的出产,一般是怎么处理的?”

  他看李大牛一脸疑惑,又解释起来,“就是庄子上养的那些鸡啊、鸭啊、羊啊什么的,一般都是卖给谁?”

  “哦!那个啊....庄户们把鸡羊养大之后,会由各个庄子的庄头做主,卖给做那些生意的商家。具体怎么卖的,我就不清楚了,天佑为何突然问这个?”

  “我最近也在自己做一些小生意.....就是从村里收些鸡蛋啊、鸡啊、菜啊什么的到县城去卖。”

  “真的?那你挺厉害的,天佑你的生意应该挺好的吧?”

  “还行,勉强够糊口。”柳天佑谦虚道。

  “天佑你谦虚了,我从认识你,就觉得你很厉害,你以后肯定能成大老板的。”

  “.....借大牛兄吉言了。”

  “天佑你问庄子上的事,是想去找马老头收鸡鸭这些?”

  “嗯,就是不知道成不成.....”

  “这有啥,马老头儿卖给谁不是卖?你可以去找他问问嘛,就算不成你也没什么损失。”

  对着他点了个赞,“大牛兄说得对。”

  “嘿嘿嘿......”</p>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