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034(修) 下大雨遇跨 ..
端午节过后, 随着院子里的桃子慢慢长大,天气也越来越热。这么久了,依然还是没有下一滴雨。
而柳天佑的生意, 在他推出豆豉之后, 就跟这天气一样,瞬间火热了起来。
现在县城的四家大酒楼, 十几家小饭馆, 都在他手上拿货--豆豉,让他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赚了个盆满钵满。就连他自己的都没有想到,他做的‘柳氏豆豉’会这么受欢迎。
随着他的生意的火爆,这也让他越来越相信, 自己也是有穿越金手指的人--那就是锦鲤属性。不然解释不了只是普通的豆豉, 怎么会这么受县城人民的欢迎,而且还没有人恶意的来找茬儿。
现在的他, 每天都没时间去送货了, 更没有时间回村里收鸡、收鸡蛋这些。
本来他想把这收鸡的生意转给杨平安他们几个做,自己再买个铺子专门来卖豆豉,但他们几个死活不愿意接手。他又忙着做豆豉, 实在没时间做这个, 放弃了又觉得可惜,就只好把这个生意, 交给还是个孩子的柳莲和柳蓉来做。
当然,光是两个半大的孩子做生意肯定不行,他只好雇了他的几个好兄弟,帮着孩子一块儿收货、送货。
柳莲带着杨平安在县城给各家酒楼、小饭馆送货;柳蓉带着马榔头两人在各村收货,杨保安和杨有粮两个则负责把收来的东西运到县城。
尽管柳天佑又在县城买了一个院子, 马桂花依然还是带着最小的柳兰留在了榆坝村,柳荔和柳苑则留在县城里。柳荔帮着柳天佑打下手,柳苑则跟着隔壁的刘芽娘学刺绣。
像是什么煮豆子时看火啊,晒豆子时帮着翻啊,帮着把拌好调料的豆子装坛子什么之类的活,都是柳荔帮着干的。
她现在可是柳天佑的得力助手,一刻也离不得。
这天夜里,父女几人又在院子里乘凉。
柳莲经过一段独挡一面的日子,早已不是之前那个有些泼辣、有些小精明的小丫头了,而是快速的成长为一个稳重的‘大人’。
柳莲拿着扇子使劲儿的朝着自己扇,希望能让自己凉快一些,“爹,最近感觉好闷热啊!是不是快要下雨了?”
“有可能!”
几人正说着话,天空中突然传来,“轰隆—轰隆!!!”
“爹,真的要下雨了,我们快进去!”
“好,那我们就快进去吧,不然要被淋了。”
父女几人刚进屋子不过片刻,比豆子还大的雨点,携带着照亮夜空的闪电,伴随着响彻云霄的雷鸣,落在了院子里。片刻,倾盆大雨接踵而至。
柳天佑听到外面越来越大的雷声,从窗户看到越来越亮的闪电,越来越大的雨,他突然有些担忧留在村子里的马桂花和柳兰。担心着家里那个茅草棚的房子,能不能在这么大的雨里挺住。
父女几人站在窗边,看着外面的倾盆大雨,柳莲担忧的说道:“爹,之前旱了那么久都没下雨,
这一下就下这么大,千万不要垮坡啊....这万一跨坡了,婆婆和小妹该怎么办?”
由于雨声太大,他又专心的在想自己的事,就没有听清柳莲在说什么,又问道:“莲儿,你刚刚说了啥?我没有听清。”
“爹,我心里有些慌,这么大的雨,我们家又住在山边,千万不要垮坡啊,不然婆婆和小妹可怎么办......”
他立即安慰道,其实也是在安慰自己,“应该没事的,我们家后面有大片竹林,即使跨坡,也有竹林挡着.....莲儿、蓉儿、荔儿、苑儿,这雨看着一时半会也停不了,你们还是快回屋去睡觉吧!”
孩子们虽还是有些担心家里,听见自家爹爹的话,还是乖巧的回屋睡觉去了。
“爹,你也早些睡。”柳莲临走前叮嘱了一句。
“好,爹爹就这回房去睡觉。”
看着孩子们回屋,又把前院后院都检查了一遍,这才忐忑的回屋睡觉。
柳莲柳蓉几个看似乖巧的回了屋,却没有一个人躺下睡觉,挤在一张榻上小声的说着话。
柳荔:“大姐,下这么大的雨,我们都不在家,小妹会不会害怕?”
柳莲安慰道:“没事的三妹,有婆婆在呢!小妹应该没事。”
柳蓉:“大姐,这么大的雨,也不知道家里的房子能不能顶住.....真是愁人的得很,要是婆婆同意搬到县城来就好了,我们也用这么担心她们在家有没有事。”
“二妹,我估计这次大雨之后,爹会想法子说服婆婆搬来县城住的。”
“什么意思,大姐?”
“二妹你想啊!这次下这么大的雨,家里的茅草顶肯定会漏雨。我要是猜想得不错,这会儿家里肯定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了。这么大的雨要是下个一夜,就我们家的茅草顶房子,还能在?估计草都被冲没了,就是小妹和婆婆要遭些罪了.......”
“大姐,听你这样一说,还真是这样。以爹爹的性子,肯定会让她们搬到县城来,至于还回不回村住,还真不好说了。”
她换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躺着,继续说道:“爹爹早就想买个铺子开店了,等婆婆一来,他肯定就把做豆豉的活计交给婆婆来做,婆婆有事情做了,估计就不会吵着要回村去住了。大姐,你说,爹这段时间卖豆豉,存了多少银子了?”
“这个得问三妹了,她整天跟着爹做豆豉,三妹肯定最清楚了。”柳莲看着另一边的柳荔说道。
柳蓉:“三妹,你可知道?”
柳荔见姐姐妹妹们都看着自己,开口道:“大姐、二姐、四妹,我不知道.....我每天都是帮着烧火煮豆子,没注意到爹爹卖了多少豆豉。”
柳莲柳蓉对视一眼,柳蓉问道:“三妹,那你这段时间煮了多少豆子?”
“上次爹爹买回来的一千斤豆子,今天刚刚煮完......”
“三妹你是说,这个月初五买的那一批豆子,今天已经煮完了?”柳莲惊讶的问了一句。
初五到现在才七天啊,就煮了一千斤豆子,爹爹这是做了多少豆豉。
“是啊!爹爹还说,什么都是我们自己做太累了,打算多请几个人来家里帮忙,他以后就负责最后一道工序--拌料就行了,其他的活计都交给别人来做。”
柳莲听后,在心里算出了个大概,感慨的说道:“这个豆豉也太赚银钱了,以这个速度卖下去,爹爹很快就能把他看中的那块地买回来了。”
柳蓉好奇的问了一句:“什么地啊?大姐,怎么没听你说过。”
柳莲解释道:“额,就是出县城半个时辰左右,不是有个三叉路口嘛,那个三叉路口旁边有一片很大的荒地,连带着个一个很大的水塘。有一次我跟爹爹回去,爹爹指着那片地说,要把那片地买下来建庄子。”
柳蓉:“大姐你说的那个地方我知道,我也想着以后有银子了,把那个水塘买下来养鱼和养鸭子,没想到爹爹也看中了那块地。那块地我可跟丁伢子打听过,那片荒地连着水塘有六百多亩,全买下来得要三百多两银子,要是建成庄子,要的银子可就更多了。”
柳莲点点头,“嗯,爹爹也说过,怎么也要千两以上的银子才够。”
柳蓉倒吸一口凉气,“嘶,千两银子?天啊!这得是多少银子?堆在地上恐怕都有老大一堆了吧?”
柳莲摇摇头,“我也不知道这一千两银子有多大一堆,肯定不少就是了.....”
柳荔柳苑对一千两银子也没概念,看见两个姐姐吃惊的表情,各自在心里想着到底有多少。
.......
这场大雨下了一整夜都没有要停的意思,柳天佑也顾不得还在下大雨了,早食都没吃就牵着骡子要回去。他想回去看看马桂花她们如何了,这没亲眼看到是否安好,心里始终不放心。
柳莲看到她爹要出门,道:“爹,我也跟你一起回去。”
柳天佑:“不用,莲儿你带着妹妹们留在县城,我骑骡子回去快一些。做好的豆豉荔儿知道在哪里,有人要来买你直接卖就行了。还有就是,下这么大的雨,也没法去收鸡,你跟酒楼和饭店的掌柜们说声抱歉,等雨停了再继续送。”
柳莲点点头,担心的叮嘱道:“爹,那你路上小心些。”
“嗯,我知道了。”他说完便牵着骡子出了院门。
........
留在村里的马桂花,也是几乎一夜没睡。
刚开始下雨时,屋顶还好,没漏。可雨下着下着就开始漏了,刚开始还只是小漏,也还能躲,问题也不大。
可后来雨越下越大,屋顶漏雨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到最后在屋里几乎找不到一块不漏雨的地儿了。
马桂花没办法,只好在堂屋里的大木桌子底下放了两个小凳子,又在大木桌上盖上斗笠蓑衣这些避雨的器具,这才和柳兰勉强找到了一个不漏雨的地儿。
她看着身旁可怜兮兮的柳兰,心里无比的自责。
儿子早就让她搬到县城里去住,她嘴上说着是不想让村里人嫉妒才不愿搬的,其实是她因为舍不得家里的房子和地,才一直不愿去。等这次雨停了,自己说什么也不再找借口留在村里了。
特别是后半夜的一声巨响伴随着一阵地动,把被雨水冲得所剩不多的屋顶都给震跨了,要不是她和柳兰刚好躲在桌子底下逃过一劫,估计这会儿就要被砸了。
她们虽没有被砸到,还是被掉下来的屋梁埋在了里面,外面又黑漆漆的吓着大雨,不敢出去,只能待在原地等着人来救。
柳兰被吓得哇哇的大哭,她把孩子紧紧的搂在怀里,嘴里不断的安抚着孩子,心里无比自责。自己一把年纪死了不要紧,可怀里的孩子还这么小,就随着自己被埋了也太可惜了。
哎,都怪自己固执的要留在村里,还连累了小孙女跟着自己遭罪。这孩子可千万别生病才好,不然还不知道怎么跟儿子交代呢!
这个儿子平时看着和气得很,对人也好,却最是疼几个丫头了,但凡几个丫头有一点儿不好,都要心疼半天。这小丫头要是生病了,他嘴上不说什么,指不定在心里怎么埋怨自己呢。
想到这里,把怀里的小丫头搂得更紧了,希望怀里的小丫头有自己的体温温着,就不会生病。
就在她以为自己要等到天亮以后才能被救时,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了杨保安和杨平安的声音。
“马婶子,兰儿,你们在哪?听到了就回答一声......”
“是平安在外面吗?”
“是我,婶子你和小侄女你们都没事吧?可有受伤,我们这就救你们出来。”
“平安啊!我们没受伤,婶子谢谢你们的救命大恩啊......”
杨平安听见她说没受伤,心里松了一口气,这人没事就好,又问道:“婶子,你们在哪个位置,我和我哥好救你们出来?”
“平安啊,我们就在堂屋靠左面吃饭的位置,昨晚屋里漏雨,我和兰儿就在桌子底下避雨.....也幸亏我们在桌子底下避雨,不然这房子塌下来,连躲都没地儿躲......”
第35章 035(修) 听闻李海柱的双腿废了……
杨平安知道了她们的所在的位置, 赶紧和杨保安慢慢的搬开了压在木桌上的横梁,把她们救回了自己家。
柳天佑骑着骡子刚进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后面的大山像是被人削了一块似的.....村里大部分的房子都塌了, 更有一小部分人家的房子直接被埋在了泥石里。村里五六十户人家, 只有少少的十几家的院子还顽强的挺立着。
他愣了片刻,醒过神来就赶紧夹了一下骡肚子, 催促着骡子往自家跑去, 一边跑一边喊:“娘....兰儿.....”
当他看到自家那塌得不成样子的房子,当下就凉了半截,赶紧梭下骡子,跌跌撞撞的冲进院子.....
“娘....兰儿......娘....兰儿......”
他在院子里喊了半天,见没人应自己, 冲进那两间残壁里去翻找马桂花和柳兰.....翻了半天也没找到两人的身影。
这时, 杨平安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天佑你回来了?婶子和小侄女在我家, 都没事, 你别担心了.....”
“什么?平安你刚刚说了什么,我没听清,你再说一遍?”他一翻身爬起来, 抓着杨平安的手臂激动的大喊道。
“天佑, 我说婶子和小侄女都没事,这会儿都在我家......”
他听到孩子和老娘都在杨平安家, 后面的话都没听完,就爬起来往杨平安家跑去....
杨平安见他连骡子都没牵就跑了,走过去牵着骡子往自家走去。
......
当他看到马桂花和柳兰都好好的在杨平安家,冲过去就一把抱起柳兰,着急的问道:“娘, 兰儿,你们有没有事?可有受伤?”
马桂花:“儿啊!我们都没事......”
柳兰看到自家爹爹回来,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爹爹,爹爹.....兰儿害怕.....”
柳天佑心有余悸的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抚道:“没事了没事了....爹爹回来了,兰儿别怕.....”
接着就发现这小丫头有些发热,对一旁的马桂花说道:“娘,兰儿有些发热了,我们赶紧到县城去给她看诊。”
“发烧了?”然后看着外面的大雨,“儿啊,这么大的雨,我们怎么走啊?”
“娘,你和兰儿戴上斗笠和蓑衣坐骡子上,我牵着骡子走。娘,我们这就赶紧走,再耽搁下去万一更严重了怎么办?”
杨平安走在后面牵着骡子刚进院子,就听见柳天佑说要带着孩子去县城,觉得他有些小题大做了。这孩子不就受了凉发个烧嘛,喝碗姜汤发发汗就完事了,怎么还要专门跑到县城去看诊这么麻烦。
他就劝道:“天佑,这么大的雨就别折腾孩子了,我让我婆娘给小侄女熬碗姜汤喝下去,发发汗,就没事了。”
柳天佑想到自己进村看到的情形,哪里还敢待在村里,这万一后面又跨了呢!还是赶紧把人接到县城里去安全一些。
“平安,我们家现在连个住的地儿都要没有了,你这里也收留了这么多村民,我怎能再麻烦你?平安,谢谢你救了我娘和孩子,改天再来谢你,今日我就先带着我娘和孩子先走了。”
杨平安见他执意要走,一脸的不赞同,“那你们再急,也该等雨停了再走...这么大雨赶路,太不安全了.....”
可我觉得这里更不全安,还是早点离开的好。
于是说道:“不用了平安,我这就走,其他几个孩子还在县城,我也不放心放把她们单独留在县城里......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那好吧,天佑,你们路上小心一些。”
“我知道的,平安。”
柳天佑扶着马桂花上了骡子,又把柳兰抱上去放她怀里坐好,这才把斗笠和蓑衣给马桂花让她穿戴好。
“娘,兰儿,你们坐稳了,我们这就出发了。”
临走前又提醒了一句,“平安,你们还是去你婆娘娘家待一段时间,等雨停了再回来。这雨还不知道要下到什么时候去,万一这山又跨了,跑都没地儿跑.....”
村里的其他人听到这话,都有些心虚,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之前自己是逃了一劫,万一后面又来一次呢!自己还能那么幸运再逃过一劫?
那些人想到这里,就有人跟柳天佑一样,顾不得大雨,带着家里人去投奔住得离山远的亲戚。
杨平安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听了柳天佑的话,冒着雨把婆娘孩子送到了老丈人家,然后回到村里继续救人。
.........
柳天佑几人赶回县城,柳莲看到几人进来了,忐忑不安的心也稳了,赶紧迎过来说道:“爹,婆婆,小妹,你们可算是回来了。我熬了姜汤,也烧了热水备着,你们先喝一碗姜汤,然后再泡个热水澡去去寒。”
柳天佑对着一旁的柳蓉说道:“蓉儿,你去请个大夫回来了,你小妹发烧了。”
柳蓉一听小妹发烧了,赶紧出门去请大夫回来。
柳莲:“爹,家里的房子怎么样了?小妹发烧可是因为昨夜受凉了?”
“应该是,家里的房子已经塌了。”
“塌了?真的跨山了?”
他想到自己看到的情形,心里一阵后怕,“嗯!塌了,不仅是我们家的房子塌了,村里大部分人的房子都塌了,还有很多人家的房子被埋了.....我们家的地,估计也被埋了.....”
“爹,外婆家没事吧?还有娘....娘她没事吧?”
“我不太清楚这事......”
自己压根就没关注过杨小梅家如何了。
一旁的马桂花说道:“我听平安说你娘昨晚住你外婆家,躲过了一劫,但那个李海柱被埋家里了。杨家和保安他们在挖,不知道这会儿挖出来了没有。”
她说完心里一阵唏嘘,这个李海柱要是死了,杨小梅以后的日子估计就不好过了。
这寡妇带孩子过日子,那是那么容易的。
就像隔壁的刘寡妇一样,有一门刺绣手艺傍身,过得还是艰难无比。平时就卖刺绣的时候出去,都被人污蔑成啥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