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到古代喜当爹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6章 036(修) 少将军上门 ..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接下来的几天, 柳天佑都在村里帮忙埋人。

  那些被泥石流埋了的村民,陆陆续续的被其他人挖了出来,又是夏天, 不能多放, 家里又受了灾,连口薄棺材都没有, 一床竹席一裹, 就这样草草葬了。

  这次榆坝村受灾的事,官府倒是就很快就拿出了赈灾的章程。

  村里房子塌了的,每家补贴五两建房,地被埋了清理不出来的,一亩地直接补两亩荒地, 另外, 全村人还免两年地税。

  也就是说,接下来的两年内, 榆坝村的人只需要交人口税就行了, 地税就不用交了。

  柳天佑听到这个消息,在心里赞叹这松阳县令还真是个好官,做事速度也快, 雨停后才五天就出了赈灾方案。

  村里已经没有能分的荒地, 就在村外官道的对面划了一大块荒地归榆坝村。

  柳家被埋的两亩薄地能换四亩荒地,并且划给自家的那四亩地, 就在柳天佑之前看中的那块地的对面,就隔了一条官道。

  这可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自家刚好想买地建作坊,这就有四亩地送上门了。

  榆坝村的人有了地有了银钱,也没有继续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 开始忙忙碌碌的建新房子,毕竟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活下去。

  官府补偿的这五两银子虽说建不了砖瓦房,可建茅草房还是够的,甚至还能余点。村里建房这房梁不用买,花些力气上山去砍就行,就连打土胚的泥,和盖房顶的茅草/稻草都能就地取材。

  唯一花钱的就是添置屋里的家具、被砸烂了的锅碗瓢盆、油盐和请人来建房的吃食花费这些。

  柳天佑看着村里人都在忙忙碌碌的建房子,想了想,又把自己之前看中的村口那块荒地买了下来,打算建个院子自家偶尔回来歇脚住。那块地不算太大,丈量了下来有一亩二分地,买地加上办手续一共花了一两银子。

  这块地一买下来,他就到镇上请了给人专门建院子罗老头儿,连作坊带院子一起直接全都包给他,只等三个月后收房就行了。

  柳莲柳蓉在家帮着煮了几天豆子,觉得这活计不如收鸡卖鸡来得自在,就跟柳天佑出主意,“爹,我看最近上门来买豆豉的人挺多的,我们也可以租个铺子专门来卖豆豉啊!”

  柳蓉接着说道:“是啊爹,不仅是卖豆豉,也可以搭着鸡和鸡蛋一起卖。”

  正在拌料的马桂花听到这话,抬头扫了她们一眼,“我看是你们在外面跑野了,现在不习惯蹲在家里干活,就怂恿你们爹去开铺子吧!我看你们也该跟小四一样,跟着隔壁的刘寡妇学学刺绣,好歹有一门手艺傍身,将来嫁人了,也能靠自己的手艺吃饭。”

  姐妹俩见自己的小心思被揭穿,有些不好意思,又道:“婆婆,这单独租个铺子卖豆豉多好,家里也不用人来人往的,看着杂乱得很。”

  “莲儿蓉儿你们俩别急,铺子要开的,但不是现在。等村里的作坊建好,有稳定的豆豉出产之后,我就在县城里租个铺子批发豆豉。”

  柳蓉:“爹的意思是我们家以后不零卖了?”

  “对啊!我想着这银子是赚不完的,我们家的人手又不够,不如让利一部分出去。不管是小商贩,还是大商人,只要他们也想做这个生意,我们就按一定的价格批给他们。至于他们能卖多少文一斤,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柳莲:“那爹打算多少铜板一斤批发出去?”

  “我是这样想的,我们现在零卖是七文一斤,如果他们一次性拿一百斤,我就按照六文一斤批出去;一次性如果拿五百斤,就按一斤五文的价格批出去;要是一次性一千斤,就按四文的价格批。”

  “爹,一斤四文的价格批出去,我们还有的赚吗?”

  “有,赚得不多。我们的豆子买成两文一斤,加上调料什么的,成本要三文半左右,还能赚半文。这一斤看着赚少了,可是量一上去,一样能赚不少。最重要的是,我们不用到处跑就能把银子赚了。”

  柳莲:“爹,我们直接到村民手里去收豆子,是不是就能降低成本了?”

  柳天佑想了一下,回道:“能是能,就是要花大量的人力去收,这无形中增加的成本,其实跟直接到粮食铺子里买也差不了多少。而且粮食这一块儿的饼子太大,我们家人单力薄的,还是不要参与的好。不过,我听说北方有一大片一大片肥沃的荒地无人耕种,我其实更想把这个豆豉作坊搬到北方去。豆子种出来直接加工成豆豉,赚得就更多了。”

  马桂花插了一句,“北方?北方的冬天可比这里冷,冬天好几个月都是大雪,哪里也去不了,只能猫在家里。”

  “娘你去过北方?”他诧异的问了一句。

  “儿子你不记得了?我们老家就是在北方。”

  “我不记得了。”

  “你不记得也很正常,我们逃难到这里安家时你才四岁,哪里还记得这些。”

  “婆婆,给我们说说北方的事,那里的冬天雪有多厚?”柳蓉好奇的问道。

  马桂花指着一旁的柳兰道:“像小五这样高的出门,肯定会被直接埋在雪里找不到人。”

  “这么厚?天啊!这雪也太厚了,冬天不会冷死人吗?”

  马桂花点点头,“会,我记得以前的村里,每年冬天都要冷死好多人,大多都是老人和孩子,所以我和你们爷爷在这里安家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这里的冬天再冷,都没有听说过冷死人的。”

  “娘,老家还有亲戚在吗?”柳天佑问了一句。

  “不知道,你爹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堂兄弟这些就更多了。当年家乡闹旱灾,我们出来逃荒,路上失散了,这么多年我们也没有回去过,也不知道他们还活着没有。”

  “娘,你想回去看看吗?你娘家还有人在吗?”柳天佑又问。

  “不想,回去干啥?看谁啊!我娘家也没什么人了,你姥姥姥爷也不可能还活着,你舅舅小姨他们也不知道在那里,回去干啥啊?”

  就在他们一家一边闲聊一边干活的时候,突然听见门外有人敲门。

  柳莲听见敲门声,站起来说道:“爹,我去开门。”

  他们都以为是上门来买豆豉的人,结果一个意想不到的人上门了。

  “爹,你快出来,少将军来了。”

  屋里的人听到柳连在喊少将军来了,都愣了一下,然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这少将军突然上门来有何事。

  “娘,我先出去招待一下,你整理整理也带着孩子们出来吧!”

  马桂花点点头,“好。”

  柳天佑走到灶屋,把手洗了洗,又整理一番自己的仪容,觉得没问题了这才去堂屋里见人。

  走进堂屋,就热情的招呼起来,“见过少将军,少将军光临小的寒舍,真是蓬荜生辉!”看到他身边还站着另外一大一小,试探的问道:“这两位是?”

  少将军洒脱的笑道:“给柳老板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朋友和他的令郎。我们听说你家出了一种很是下饭又能保存长久的豆豉,就想问你买下这豆豉的方子。”

  “这.....”

  这就让他有些为难了。

  这豆豉的方子,你说卖吧!自己才刚刚开始建作坊,准备大干一场;这不卖吧!可对方是随便抬抬手,就能搞得自家的生意做不下去的大佬。

  他思来想去,试探的问道:“少将军,我这豆豉方子卖给你们之后,我还能再做这豆豉生意吗?”

  “能啊!为什么不能,我之所以直接找你买方子,是因为你们目前还没有能力提供我要的数量,买方子回去也只是想做出来供给我军营里的将士吃,你们完全还是可以继续卖的。原来柳老板你纠结了半天,就是担心我们买了你的方子后不让你继续卖了啊!”

  听到他说自己还能继续做这个生意,心里松了一口气,道:“行,这豆豉的方子我卖了,价格嘛,少将军您随便给多少都成.....”

  堂屋里的其他人听到他这话一出,全都笑了起来,那个少年还说道:“你这人真狡猾,明明是你胆小不敢开价,就把锅甩给张少将军,还做出一副吃了大亏的表情,活像我们是仗势欺人的混蛋一样。”

  转头又对他身边的男子小声说道:“爹,这人真是我舅舅,不会调查有误吧?”

  那个看着很是威严的男子沉缓的说道:“你看看你的脸,再看看他的脸,就该知道这事八九不离十是真的了。”

  由于他们说得小声,紧张的柳天佑就没有听见,可离得近的张少将军是听到了的。

  柳天佑见自己的小心思被一个小孩拆穿,也颇有些不好意思,立即道歉道:“少将军,是我小人之心了,对不住。”

  “无妨,也是我们太唐突了,突然就上门要买你赚钱的方子,柳老板你不跟我们计较就好。”

  柳天佑听他这样一说,就更不好意思了,谦虚道:“没有没有,也不是多值钱的东西.....”

  “柳老板,这豆豉的方子要多少银钱,你开个价。”

  柳天佑听到让自己开价,这猛的一下,让他脑子里一片空白,过了片刻,试探的说道:“两百两?”见对面的人微微皱了皱眉,又赶紧改口,“一百五十两。”

  “噗呲!真是又怂又胆小,我还以为怎么也要个千八两的银子才能买下来,结果就二百两。爹....你真的没搞错?”

  男子闻言低声呵道:“闭嘴!”

  张少将军:“柳老板,我们真是诚心找你买方子的,你不用如此害怕。”

  你说不害怕就不害怕哦!在这权利至上的古代,万一我卖了你高价,你要报复我怎么办?我一小老百姓能斗得过你一个当官的,自己做生意的这段时间,可是见过不少仗势欺人的事。

  “少将军,我也不知道卖多少合适,要不,你看着给些就成.....”

  “那好,一千两,一手交银子一手交方子。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你不仅得给方子,还得教会我带来的人做,等他做出来的东西跟你卖的味道一样才行。”

  这是怕自己藏一手?

  “没问题,我保证倾囊相授,一点儿不藏私。”

  “我相信柳老板的为人。另外,我这位朋友还有一件私事要找柳老板。”

  “没问题,少将军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有事尽管吩咐,只要是我帮得上忙的,我绝不推脱。”

  那男子问道:“柳老板的名字可是叫柳天佑,今年二十九岁,老家是封城郡大成县上柳村,二十五年前逃荒到宁安郡松阳县蚌清镇榆坝村落户,爹叫柳湖,今年四十九,娘叫马桂花,今年四十八,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大姐叫柳小娥,二姐叫柳小雪.....”

  第37章 037(修)  天上掉下个大外甥

  柳天佑越听越觉得这是要认亲的节凑, 只是没等男子说完,马桂花就从外面冲了进来,激动的问道:“你怎么知道这些的, 你是柳家的谁?”说完就上下打量起这男子来, 希望从他的外表找出一点端倪。

  只见这男子面对马桂花的打量,淡定的介绍道:“我叫周力勤, 这是我儿子周新宇, 今年十三岁,我夫人叫柳小雪,今年三十一......”

  他还没说完,就被马桂花快速的打断,“不可能, 我的雪儿早就不在了, 当年我亲眼看见她断了气的.....”

  还还真是要认亲啊!

  这个叫周力勤的,一看这周身的气度就知道不是普通人, 就是不知道是什么身份。他淡定的看着这个有可能是自己姐夫的男子, 什么也没说。

  听见马桂花否定的话,周力勤还没有说话,旁边的那个叫周新宇的少年, 就激动的霹雳吧啦的说了一大堆。

  “我娘活得好好的, 才没有断气呢,就算你是我姥姥, 也不能诅咒我娘。这次来这里,我娘和我长姐本来也要跟着我们父子一起来的,可就在临走前查出了身孕,我爹爹不忍我娘长途跋涉,就让我长姐留在家照顾我娘, 然后带着我来了。”

  马桂花不敢相信的问道:“我真是你姥姥?这是怎么一回事?你们不会认错了人吧?我当年明明亲眼看见雪儿断了气的。”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眶。

  少年指了指自己的脸,又指了指站在一旁的柳天佑,“姥姥您看看我,再看看我这舅舅,您觉得我们可能认错吗?”

  马桂花这才仔细的看了这少年的脸,这张脸跟自己儿子现在的样子有四成像,可跟他小时候的样子有七成像,她迟疑的问道:“你娘真叫柳小雪?那你可知道,你娘的左肩上是不是有一块指头大小的红色胎记?”

  “这....我不知道,但我爹肯定知道。”转头问道:“爹,我娘肩上可有胎记?”

  周力勤点点头道:“有,但不是指头大一块儿,而是小孩手掌大一块儿。我夫人说过,那块胎记小时候只有指头大一块儿,后来随着她长大了。母亲大人,您是雪儿的家人这一点,肯定没错,她这些年一直在派人寻找你们。”

  马桂花听到他说肩上有胎记,当下就信了七八分,立即低声哭了起来,“我可苦命的雪儿啊.....可当年我明明看到雪儿没气了的,这又怎么可能又活过来了?”

  “这事我夫人也同我讲过,她当年是被人从土坑里刨出来的,本来那些人是打算把她的尸体挖出来煮来吃了,没想到反到救了她一命。

  可她的长姐就没她这般幸运了,被人......挖她出来的那些人是第一次挖尸体,见她还活着,就给了她一碗水,她靠着那一碗水活了下来,然后到处打听你们的下落.....

  直到上个月,张少将军从松阳县回去,告诉我在这里看到一个跟我儿子长得有几分像的人,我就派人来调查了你们一家,发现你们搬到榆坝村的时间,跟雪儿家人失散的时间差不多,名字年纪人口数也对得上。本来我们也不能完全的确地你们就是雪儿要找的人,可我一看到妻弟的样子,再看到母亲大人的表现,就十分肯定了.....

  母亲大人,临行前,雪儿嘱咐我们父子,你们要真是她寻找多年的亲人,让我们父子一定要接你们到树州郡去生活。”

  屋里的几人,听完柳小雪的经历,全都唏嘘不已,这小小年纪得有多大的毅力,才能从那些流民的手里活下来。

  柳天佑听后,也对这个没见面的二姐佩服不已,听到这个失散多年的二姐,要接自己一家人去树州郡,举手问道:“额,那个姐夫...我问一下,这树州郡在哪里?离这里有多远?”

  周力勤:“从松阳县快马加鞭到树州郡大概要十二天左右,要是坐马车,要二十多天。”

  “这么远?娘,你要去二姐那里去吗?”

  马桂花:“我要去,不管她是不是我的雪儿,我都要亲自去看一眼才放心。”说着又呜呜的哭了起来。

  柳天佑看见她哭,就劝道:“娘,这有二姐的消息是喜事,你就别再哭了。你要跟着姐夫去看二姐,我就陪你去。”

  她摇摇头,“儿啊!娘自己一个人去就行了,你带着丫头们留在家里,你不是还要做生意,别耽搁了。”

  “娘,我怎么能放心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生意的事等我回来再接着做就是。你也不用担心没银子用了,这豆豉方子我才卖了一千两银子,够我们家可劲花好久了。孩子们也好办,一块儿带上就行了,正好她们还没有出过远门,我们一家人都去看看二姐,就当出去旅游了。”

  肯定不能让马桂花一个人走那么远的,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就当出去旅游了。出去转一圈就回来,正好自己来的这个世界之后,也还没出过远门呢!

  周力勤也在一旁劝道:“母亲大人,让妻弟和侄女们一起去,要是在树州郡住不习惯,我再送你们回松阳县。”

  听到他这样说,柳天佑立即点头拍板道:“好,那我们就一起去了。娘,就这样决定了,我们一家人都去看二姐,二姐这些年肯定过得很不容易。”

  张少将军:“柳老板能一起去树州郡就更好了,这会儿到树州郡,刚好是豆子收获的季节,正好教我的人做豆豉。”

  马桂花见柳天佑坚持要陪自己去,也没再坚持不让他去了,又问道:“我们什么时候出发,我好收拾东西。”

  张少将军略微思考了一下,就道:“我们今日刚到,需要修整一番,后日再出发。”

  柳天佑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自己也刚好需要一点时间安排一下家里的事,问道:“少将军你们是住我家,还是住驿站?”

  张少将军:“我住驿站就好,就不麻烦柳老板了。至于我的这位朋友,我想他们父子肯定是愿意住你们家的。”说完便从腰间扯下的一个暗绿色的荷包递给应之瑶,“这是给柳老板的豆豉方子钱,另外还请柳老板后日早上辰时,准时来驿站出发前往树州郡。”

  柳天佑赶紧接过荷包,回道:“好的,少将军。”

  “周副将,柳老板,我就先告辞了。”

  柳天佑见他要走,立即说道:“我送少将军出去。”

  “有劳了。”

  送走张少将军,这才转身进来安排周家父子。

  看着这新鲜出炉气度不凡的姐夫,他稳了稳心神,笑着招呼道:“那个姐夫,大外甥,家里简陋,你们这两天就将就一下?”

  周新宇听到柳天佑称呼的变化,调侃道:“舅舅,这会儿认我们父子是你的亲戚了?”

  柳天佑见自己被一个小孩儿调侃了,他挑了挑眉,爽朗道:“认啊,怎么不认,你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大外甥,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孩子,我肯定得好好的抱紧你这根金大腿了。”

  周新宇闻言哈哈哈的笑了起来,转头对他爹说道:“爹,你和娘整天说我不着调,这会儿我终于知道我的性子像谁了?”

  周力勤瞪了他一眼,沉声道:“少胡说,你自己不着调,怎么能赖到别人身上。”又转头对着柳天佑赔笑道:“让妻弟见笑了,这孩子就是顽劣得很。”

  柳天佑呵呵呵的笑道:“无妨无妨,我这大外甥的性子跟我投脾气。走走走,大外甥,跟舅舅去挑你今晚住的房间。”

  “好啊,舅舅。我也觉得跟舅舅你投脾气,我爹的性子就太沉闷了,只有我娘受得了他。”

  他跟着柳天佑出了堂屋,经过做豆豉的房间,看到柳莲姐妹俩在装拌好调料的豆豉,好奇的问道:“舅舅,她们这是在做豆豉?今天中午我们能做这个豆豉来吃吗?我听少将军说,这个豆豉味道可好了,可惜一直没尝过是什么味道。”

  “可以啊,别的我不敢说,但这个豆豉我可以让你吃个够。”又朝着屋里的几个孩子喊道:“莲儿,蓉儿,荔儿,兰儿,你们出来一下,来见见你们表哥。对了,大外甥,你叫什么名来着?我刚刚没注意听。”

  周新宇看见这几个漂亮的小表妹,也没有了先前那吊儿郎当的样子了,整理了自己的仪容一番,很是正经的回道:“舅舅,我叫周新宇,这几位就是我的表妹们?不是说有五个表妹吗?怎么只有四个?”

  “还有一个在隔壁学绣花,中午吃饭食就会回来了。”

  柳莲几个听见自家爹爹喊,纷纷放下手里的活计,出来跟周新宇打招呼,“表哥好!”

  “嘿嘿嘿...表妹们好。”看着几个女孩子都好奇的打量自己,周新宇颇有几分不好意思,催促道:“那个....舅舅,我们还是先去挑房间吧!”

  “好,走吧!”回头跟柳莲柳蓉嘱咐道:“莲儿,蓉儿,你们先去集市上买些肉回来,你表哥和二姑父要在我们家住两天。对了,顺便再买些洗漱用品回来。”

  柳莲点点头,“晓得了,爹。”说完又看了好几眼这表哥,才带着妹妹们走了。

  周立新看着几个表妹离开的背影,老成的感慨道:“舅舅,表妹们好乖巧懂事啊!”</p>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