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053 买地建庄子
“舅舅, 你这边的生意还要继续做吗?”
“要啊,我之前在榆坝村村口建了一个作坊,跟村里的几个兄弟都说好了, 要带他们一起做这豆豉生意, 要是半途不做,失信于人也不太好。”
还有一点他没有说:这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 他也得给自家留点后路。这个小作坊和县城的院子, 加上以前看好的那片荒地,就是他给自家留的后路。
“舅舅打算两边跑?”
“这倒不用,这边的生意我会安排小钱和周树在这边经营,隔段时间过来看看就行。”
这周树是周家庄庄头周海的儿子,算是自己人, 有这安排很正常。可这钱安远却是才买回来没多久的奴隶, 就让他做这么重要的事,“舅舅很信任那个叫小钱的奴隶?”
柳天佑闻言先是一愣, 然后又摇摇头, “小钱虽有几分经商的天份,但到我身边的时间太短,我不可能这么快就完全信任他的。我之所以留下周树一起在这边, 就是想让他们两个相互监督, 还有村里有我的好兄弟在,他们也会盯着他们俩的。”
“原来如此。”
“宇儿, 离迁坟的日子还有三天,这几天你代舅舅好好照顾这位□□,我有些事要回村去处理一下。”
“好的,舅舅。”
翌日,柳天佑便带着钱安远和周树, 直接去找丁伢子买那片之前看好的荒地。
丁伢子听见他要买城外那处荒地,惊讶的问道:“柳老爷,你们家真的要买那片地?”
“对,我要买那片地。要是丁伢子手上有其它的庄子卖,要是合适,我也一起买。”
丁伢子听到他还要买其它的庄子,心里惊讶得不行,这是在哪里发了大财了?
本着交好的心思,善意的问道:“那柳老爷你可知道那片荒地有一小半都是烂泥塘子?”
“知道。”
心道:我就看中那片烂泥塘子了,买过来把芦苇清理掉,栽上莲藕,再养上鱼和鸭子、鹅,一年的收益就有不少。水塘周围的地可是肥沃得,开出来之后正好用来种两年豆子,养上两年便用来种辣椒刚刚好。
丁伢子可不知道他的这些计划,见他点头说知道,又接着说:“柳老爷你清楚这些就行,还有一点也得让柳老爷你知道,那就是这片地不零卖,要买就得连着那片烂泥塘子一起买,之前很多人想买这片地,就是被这片烂泥塘子吓退的。”
柳天佑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好,我知道了,我确定要买这片地,连同烂泥塘子一起。”
“柳老爷,你既然确定要买这块地,那这还有一事我也不瞒你,县令大人曾给县城里几个伢子承诺过:谁要是把这片地卖出去,谁就能到县衙里去领二十两银子的奖励,所以,这片地我就不收柳老爷的中人费了。”
柳天佑:.......
从县衙出来,又去找了修房子的刘师傅,打算同他一起到榆坝村去验房,确定没问题了之后再结清尾款。
路上,柳天佑想到想请人到树州郡去建祖祠,便与这刘师傅闲聊起来:“刘师傅,你可愿意接外地的活?”
“接,不过得看是多大活,要是像那种修个几间屋子的农家院子,就不接了。还有就是,我这本事,建建一般的房子还行,像大户人家那种好几座三四进院并起来再外带阁楼花园子的大院子,得我师傅才行。”
“不瞒刘师傅,我这活是在树州郡,离这里虽有些远,但活其实也不算太复杂。就是建一座祖祠,祖祠旁边再建一座三进的院子,就那种普通的三进院就行。”
“柳爷说的这样的活,不用我师傅我就能建,只是这工钱要比在松阳县高两成。”
“行,高两成就高两成。”
刘师傅疑惑的问道:“柳爷为何不在树州郡找人建房,反而要在这么远的地方找人去?”
“呵呵呵.....我想着跟刘师傅也打过几回交道了,刘师傅的手艺我信得过,这才起了找刘师傅去树州郡建院子的心思。”
实际上是不想别人知道祖祠里有地窖,这刘师傅是外地去的,完全性应该要更高一些。
听到他如此说,刘师傅爽快的应道:“行,柳爷这活我接了,不知柳爷什么开始建这房子?”
“三天后我便前往树州郡,到了树州郡之后随时可以开工,不知刘师傅同行的有多少人?我好安排骡车。”
“我加上我的两个儿子、三个徒弟,一共六个人,不过不用柳爷安排骡车,我们自己会赶车。”
“好的,如此就多谢刘师傅了。”
“柳爷客气了。”
.......
一行人走到进村的岔路口,柳天佑看见建好的作坊和院子的大门上都挂着锁,在心里猜测这锁是马榔头锁上的。
“刘师傅,你在这稍等片刻,我进村去拿钥匙开门。”
“柳爷请便。”刘师傅和气的回道。
“小钱和周树留在这陪着刘师傅。”
“是,老爷。”
柳天佑骑着骡子到马榔头家时,马榔头家的女儿小草告知柳天佑,马榔头下地去了不在家。
“小草,你去地里叫你爹回来,就说我回来了,有事找他。”
“好的,柳叔,我这就去地里寻我爹。”
小草请柳天佑进院里去坐着等,自己去地里寻马榔头。
这个时节正是秋收农忙,村里大多数人都在地里收粮食,中途有人背粮食回家路过马榔头家,看到等在院子里的柳天佑,便过来问他几时回来的。
“天佑,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柳天佑回头一看,见是村里杨族长的弟弟,笑道:“是杨叔啊!我昨天到的县城,杨叔家里今年收成如何?”
“还行,地被埋了一部分受了点灾,不算太严重。”
“那就好那就好,杨叔你先忙,改天请杨叔喝酒。”
“好好好,天佑现在出息了,听平安那小子说你们家找到了你失散多年的姐姐?”
“对啊,我二姐人在树州郡,我便带着家里人去了一趟。”
“那你二姐可好?”
“挺好的,就是吃了很多苦。”
“人找到了就好,以后一家人好好的在一起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对。”柳天佑看他满头大汗的背着一夹背谷子,“杨叔可要进来歇歇脚?”
“不用了不用了,我还要下地背谷子,天佑你忙。”
“杨叔慢走。”
柳天佑又等了片刻,马榔头才从地里匆忙回来。
一进来便问,“天佑可是来拿钥匙的?”
“对啊!”
“你等我一下,我进屋去给你拿。”
“不着急!”
马榔头进屋拿过钥匙,出来便把手里的钥匙递给了柳天佑,解释道:“你那作坊和院子都建好有些日子了,我担心有捣蛋的小子进去瞎玩,便买了锁锁上了。”
“多谢榔头。”
“天佑跟我还这么客气干啥子?这次回来可是验房?”见柳天佑点头,又热情道:“走走走,我陪你一道去看看。那院子建得真不错,地面也按照你说的全用青石板铺得平平整整的,院子里的井也打好了,地下也建了很宽敞的地窖。
对了,天佑,你说的这个豆豉,什么时候开始做?村里有好多人都在问我要不要收豆子。”
“榔头,这豆豉我会安排人过几天就开始做,村里要是有人卖豆子你就收下。价格方面,村里人卖到镇上多少铜钱一斤,我便收多少钱一斤。”
“好。”
两人很快便走到村口,也不耽搁,打开门就开始验房。把作坊里每个地方都仔细的看了一遍,然后又到给自家歇脚建的小院里又前前后后的仔细看了一遍。看到确实是按照自己说的那样建的,不管是格局还是用料,都很满意。
笑着对刘师傅夸奖道:“刘师傅这建房子的手艺没得说,不仅好看还实用,我很满意。”
“成,柳爷满意就好。”
柳天佑爽快的付了五十两银子的尾款,又对一旁的马榔头说道:“榔头,今日我还有事,明日我再来找你说话。”
马榔头以为他要说作坊入股的事,点点头,“好,明天我在家等你。”
“榔头,我知道你家最近都在忙着收粮食,你也不用特意在家等我。”
“好。”
........
晚上,柳天佑把周树和钱安远叫到自己房里,开始安排起他们来。
“周树,你从小就跟着你爹,也亲眼见到你爹是怎么把一块荒地建成了庄子。如今,我也买了一块荒地回来,要交给你来建成庄子,你可愿意接下这活计?”
周树之前看到柳天佑买地,心里就有一点猜测,这会儿他听见柳天佑真的要把这块地交给自己来管,激动的大声回道:“回老爷,小的愿意。”
“既然你愿意,从明天开始,你就去招人开始开荒,争取在明年春播的时候,把那些荒地开出来。除了要把地开出来,另外还得招一些庄户,建房子这些。这次我回树州郡后,就让人把你的孩子和妻子一起送过来,你如果还要庄上的其他人,给我列个名单,我一并给送过来。”
“多谢老爷。老爷,这庄子以后重点做什么?”
“嗯!我是这样计划的,把那片烂泥摊上的芦苇清理掉,种上莲藕,再养上鱼和鸭子。周围的地开出来之后,先种两年豆子,等地养个两年之后,我要用来种一种香料。至于庄子上要养的其它牲口,你看着安排,或者你可以听听小钱的建议。”
周树:“是,老爷。”
安排完周树,又安排起钱安远来:“小钱你以后就负责榆坝村作坊里的豆豉生意。这个作坊,我是跟我以前的几个兄弟一起做的,但他们只出钱然后分利润,不参与作坊的管理和运作。当然,他们也不是一点都不管,要是有人来捣乱,就由他们负责出面解决。”
钱安远闻言讶异的问道:“柳老爷放心让我独自经营产业?”
“对啊!作坊里用人方面,除了马榔头之外,其他人你看着安排。”
“柳老爷,那这个叫马榔头的怎么安排?”
“让他负责收作坊里要用的豆子。”
“是,老爷。”
柳天佑自然听出了他称呼上的变化,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小钱,机会我给你了,别忘了我们之间的约定,”
“我不会让老爷失望的。”
第54章 054 柳天佑提入股分红利,被兄弟们……
翌日, 柳天佑带钱安远如约去了榆坝村找马榔头。到时,马榔头正在院子里晒谷子。
“榔头!”柳天佑隔着篱笆墙换了一声。
马榔头回头一看,见是柳天佑, 笑着招呼道:“天佑快进来。”又去搬了两把竹椅过来。
看着身后的钱安远:“天佑, 这位是....”
柳天佑笑着走进去说道:“榔头,给你介绍一下, 他叫钱安远, 是我请的管事,以后负责作坊里的豆豉生产和售卖。今日我来主要是跟你说作坊入股的事,和以后你要负责做的事。”
“天佑,那你呢?以后不管作坊里的事了吗?”
“这就是我要跟你说的另一件事。你是我好兄弟,我也不瞒你, 我那个二姐夫在树州郡为官, 我跟我娘商量后,决定全家搬到树州郡去生活。我这次回来, 一是把我爹的坟迁到树州郡去, 二是把村里的作坊开起来。”
“天佑你要搬走?以后可还回来?”马榔头听到柳天佑要搬走,既觉得意外,又觉得是情理之中的事。
“要回来, 以后每年我会到松阳县来一到两次。”
“那你新建的房子呢?”
“那个小院子就作为我回来时歇脚的住处, 我不在时,就留给小钱住。榔头, 小钱年纪轻,又初来乍到的,很多事情得靠你支棱起来。”
马榔头见他这样信任自己,点头保证道:“天佑你放心,我会好好看着作坊的, 不认村里人来捣乱。”
柳天佑闻言,接着说起了自己的计划:“榔头,我是这样计划的,你以后就负责作坊里收豆子这一块儿,除了每个月的工钱,另外还有一份红利分成。但这个红利分成的多少,得看你入股是银子的多少。”
“天佑,我怎么能负责收豆子,我连账都算不明白.....”马榔头连连拒绝。
“不会就学嘛!再说了,小钱也会在一旁教你,等你学会了,才能教你家的孩子。”
马榔头听见他如此说,还是有些顾虑,怕自己做不好,耽误柳天佑的生意。但他知道柳天佑是有意提携他,又想抓住这个机会,在心里来回思量了许久,深吸一口气,才郑重的说道:“天佑,收豆子的活我干了,但你说的那个入股分红利的事,我就不参与了,在作坊做收豆子的活就行。”
“为什么?”柳天佑不解的问了一句,这入股分红利不是好事吗,怎么又反悔了?
“天佑,你能看在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情份上把兄弟一把,作为兄弟的我,也不能太贪心了。我能有一份稳定的活计做,就能有一份稳定收入,日子慢慢的就能过起来了。”
柳天佑见他说得真诚,没在继续劝他入股,便同意他的提议,“行,我知道了。这样吧榔头,作坊里也要招收其他的工人来干活,你家老大也有十三岁了,也跟着你一块儿来作坊里干活吧。还有你家那口子,也可以一起到作坊来干活。”
这样一来,他家便有三份工钱,日子很快便能过起来了。
马榔头听到柳天佑让他儿子和婆娘都到作坊里干活,惊喜的感谢道:“谢谢你天佑。”
“谢啥,对了榔头,平安他们可有出去做短工?”
“平安他们家的活还没有干完,还没有出去做短工,这会儿应该在地里干活。”
突然,从外传来一声,“天佑!”
柳天佑听见喊声,太头往院外望去,见是杨平安杨正笑着站在院外。
“平安快进来!”马榔头笑着招呼道,又进去搬了一张椅子出来。
“哎!”
“天佑,听我家那小子说看见你回来了,我便过来看看。”
“平安你来得正好,我正打算待会儿就去你家找你,没想到你先来找我了,你家地里的粮食可收完了?”柳天佑也有很久没见到他了,这会儿看到他,心里也涌出不少欢喜。
“快了,再收个两天就差不多了。”
柳天佑点点头,指着身后的钱安远介绍道:“平安,这是钱安远,是我请的管事,以后作坊就由他管理了,还得请你多多照拂他一下。”
“天佑你呢?这作坊你不管了?”
“嗯,我们家准备搬到树州郡去安家,我这次回来,就是回来迁我爹的坟。”
“天佑你要搬走?连叔的坟都要迁走?”杨平安惊呼。
“对啊,我没想到我二姐竟然没死,不仅没死,这么多年还一直在四处找我们。我想着我们家在这村里又没有什么亲戚,之前出了孩子她娘那事,对孩子们的婚事也有影响,就打算干脆搬到树州郡去安家,姐弟俩也好相互照顾着过日子。”
“那你以后还会回来不?”杨平安不舍的问道。
“会啊,以后每年我都会抽空回来看看你们兄弟几个。”
杨平安听说他还会回来,叠声说道:“那就好那就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