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基建]我儿秦始皇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47章 0147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夫妻感情明晰了, 嬴政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了西域。

  不过在正式派兵攻打西域各国之前,美洲那边终于传回了好消息——

  有一艘轮船先一步抵达大秦港口,带回来大战胜利的消息。

  这一战, 直接拿下了美洲, 让大秦的国土面积瞬间增加了好几倍。

  消息传回咸阳,朝中上下都振奋无比。

  等知道美洲大片适合种植庄稼的肥沃土地, 知道那里还有无数与大秦完全不同的动物与植物, 还有许多现成的壮劳力后,所有人都高兴得差点儿跳起来。

  种植, 是镌刻在华夏百姓血液中的种族天赋。

  对土地的渴求, 更是现如今的每一个秦人都藏在心底最深处的愿望,每次听到都能激发他们血液的躁动。

  南洋被攻打下来后,那边的无数水果与粮食送到中原。

  但可能是土地面积不够大,且大多不是有主就是临水, 或者干脆是森林,所以大家虽然高兴, 却也不到举国欢庆的地步。

  可这次拿下的, 是美洲诶!

  美洲的国土面积, 是现如今大秦的好几倍,大片的肥沃土壤,水源也充足, 气候也不错。

  关键是, 那么大片的土地, 却根本没人开发!

  除了玉米他们部落在嬴子楚等人的教导下, 学会了种植技术,并在之后教会了附近几个部落,其他部落几乎就是看天吃饭, 根本就没种植的意识。

  这固然是因为当地土著根本就不需要种田——

  土地肥沃,哪怕当地人不懂种植,仅靠土地天生天养的土豆红薯与玉米等作物,再辅以部落勇士打猎回来的猎物,完全足够部落大部分人的生活。

  没有饥饿之苦,自然不会有人挖空心思求存。

  那么大片的土地,就那么放置在原地,继续天生天养,无人关注。

  当地人不觉得有什么,但大秦百姓知道美洲的现状后,早就觉得这些人又懒又废,完全配不上那些好地!

  被嬴政纳入麾下后,不可避免地沾染了大秦自带的侵略性的百姓,也难免在心底生出几分“怎么朝廷还不将那些土地打下来交给我们种粮食”的想法。

  而现在,他们如愿以偿了。

  若非如此,大秦上下还真不至于这么高兴。

  毕竟,那可是大片大片的,可以种植的土地啊!

  若是将其拿下,大秦百姓也许再也不会受饥饿之苦了。

  唯一的问题是,该怎么过去。

  嗯……

  哪怕是坐船,来回也要几个月,除非搬到美洲去,否则实在有些浪费时间。

  距离太远,大部分人还是有些故土难离的。

  但,总有些天生喜欢冒险,或是眼光足够敏锐的人,开始对着美洲的方向蠢蠢欲动起来。

  可惜,朝廷一直没有颁布对美洲那边土地的处理办法。

  不但如此,之后将近一年的时间,大秦的轮船在两地来回往返,愣是将遇到的所有美洲土著都运回了大秦。

  直接把美洲空置下来了。

  相信现在的美洲,除了那极少数的漏网之鱼,如今怕是难见人烟。

  这难免让人揣测朝廷动机,甚至有人已经开始在报纸上写文章表达自己对朝廷这个决策的质疑了。

  但嬴政仍未告诉其他人,他这样做的原因。

  是的,不只是百姓不知道他这样做的原因,就连朝中大臣也不知道他这样做的背后,到底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赵馨倒是略知一二。

  没办法,她算是当今世界最重视发明创造的人了,三不五时就会往咸阳城内的几个研究所与研究基地去查看进程。

  若是其他城市的研究所出了新成果,她甚至会不远万里坐车过去。

  在这般严密关注下,每年的各种发明创造根本就瞒不住她。

  她自然也就知道了,有研究所已经将种植机械发明出来的消息——

  并非咸阳城,而是原韩魏一带的研究所。

  韩魏一带(河南周遭)多平原,在现代就是全国知名的农业大省,比起燕赵一带(东北)又有更早的种植时间与经验,所以当地学生在入学后懂得机械化这个词儿后,便一直试图将其运用于种植上。

  种田是真的苦,若能将百姓从种田之苦中解脱出来,想来也是大功一件。

  抱着这样的想法,当地学子便合作着研发各种种植机器。

  若是遇上难题,他们还会想办法与咸阳城的研究所取得联系,想办法从这些在此道浸淫多年的大佬口中获得指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

  几年过去,他们终于研发出了两种大型农业机器。

  一种是插秧的,一种是收割稻谷与小麦的。

  这两种机器一发明出来,立刻引起了咸阳方面的重视——

  原本无人觉得这种机器会研发成功,因为千百年来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朝廷在得知这些学生们的“异想天开”后,除了几句口头鼓励,还真没拿出什么实际的支持。

  但这并不代表,咸阳城的官员们不知道机械种植的意义。

  当机器真的被研发出来后,哪怕还不够成熟,咸阳方面得到消息的官员也都忙不迭地将其写成奏章,立刻呈给了嬴政。

  然后毫无意外的,获得了嬴政的重视。

  他甚至将手里另有项目的相里锋派去了那个研究所,只为尽快将两种农业机器完善,甚至研发出更多的农业器械。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嬴政为何放着美洲的大片土地不管了。

  因为他准备在美洲推行机械种植,甚至暗戳戳地准备将美洲打造成大秦的粮食基地与工业基地。

  毕竟美洲那边,是真的地势好啊——

  大片大片的平原,简直是推广机械种植的最佳地方。

  至于大秦本土,住人就好了。

  但这一切在结果出来前,是不宜声张的。

  原因便是,百姓们对机械种植并不欢迎,甚至怀有抵触之心。

  因为在不损坏太多山林的情况下,大秦如今的土地种植出来的粮食,也就将将足够让如今的老百姓喂饱自己而已。

  在现有条件下推广机械种植,只会挑起富人与寻常百姓的矛盾。

  但在美洲悄悄实验机械种植,完全没问题啊!

  如今大秦百姓的粮食大多用于自给自足,其他部分便是交税,再有极少一部分才会卖给粮商。

  而美洲想要彻底发展起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

  真等美洲种植的粮食数量可以达到冲击大秦粮食市场的时候,百姓们早就有了更好的谋生之法,也许早就对种田不感兴趣了。

  毕竟种田那么累,还不赚钱。

  嬴政本也是个独断专行的人,能让他听取意见的人少之又少,而除了赵馨外,其他人甚至都不知道他的打算。

  而赵馨?

  她根本就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对!

  将美洲化为大秦的国土,以后自然就不会再有其他国家给自家添堵了嘛。

  这是好事儿啊!

  赵馨更关注另一件事:“既然李信等人已经从美洲大胜而归,你还准备派兵出征西域各国吗?”

  嬴政态度坚决:“当然要出征。”

  他看向赵馨的眼神满是笃定,仿佛在问“这有什么可怀疑的吗?”

  赵馨失笑:“李信等人刚回,不让军队修整一段时间?”

  虽然美洲那边的土著都被带回了大秦,但他们的语言和生活习惯都与秦人有着迥然不同,哪怕只是让他们初步融入,也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

  理所当然的,这段时间他们无法参与到大秦的基础建设当中。

  趁着这段时间,让士兵们回家探探亲,帮着家里人做一些活儿,也算是为大秦的发展出力了。

  嬴政却道:“李信这支队伍当然可以留下修整一段时间,但之前召集起来的那支军队,却需要尽快出发。”

  赵馨先是一愣,旋即了然。

  这只军队既然已经组建完成,自然就不能再放回原籍,否则下次就需要再次征兵,而这段时间的粮草消耗也等于打了水漂。

  可若是不让他们尽快出兵,在边境停留的每一天也都会平白消耗无数粮草。

  大秦就算在这些年攒了一些家底,也不可能这么浪费。

  于是不久,被征来攻打西域各国的士兵,便接到命令,骑上骏马朝着西域各国进发了。

  按照嬴政的预计,大秦军队征服西域各国的时间,也许连攻打南洋的时间都比不上。

  一是因为地方小,西域各国加起来面积也不算大。

  二则是业务熟练。

  西域各国最多的时候足有上百个,哪怕是如今也有好几十。

  势力繁杂,矛盾重重,国与国之间就没有没矛盾的。

  关键是,西域各国虽然互有摩擦,却因为地利的原因安于现状,武力都不算强。

  这种情况与春秋时代何其相似?

  而秦国,可是从春秋时代一直苟活到战国时期,然后逆风翻盘的典范。

  面对这种情况,秦军简直不要太熟练。

  秦军的队伍中,甚至还跟了许多觉得留在大秦本土毫无用武之地的纵横家与阴谋家。

  把这群人的矛头对准西域,简直是降维打击。

  也就大半年的时间,秦军甚至都还没怎么发力,西域各国就莫名其妙互相蚕食起来,许多国家就此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最后剩下了不到十个国家,秦军悍然出击,轻松灭了国。

  西域,自此归于大秦版图。

  喜讯传回咸阳,赵馨立刻盯上了新疆那片地方——

  那可是顶好的棉花种植基地,若是品种优秀,只那一个地方种出的棉花就有华夏每年出产棉花的八成有余,还占了全世界棉花产量的四分之一。

  虽然这么多的棉花也不够华夏本土的需求,还要向其他国家进口,但这足以说明这地方的土壤与气候究竟有多适合棉花生长。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化工纤维的舒适度比不上棉花。

  为了穿着舒服,哪怕是用化工纤维制作的衣服,里面一般也会加入一定比例的棉花。

  卫逊很快带着棉花种子与弟子,在士兵的护送下前往西域各国开始勘测当地土壤与温度。

  若是顺利,明年就能穿上新疆棉花制成的衣服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