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将军的佛系娇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2章 升官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进入腊月以来, 天一天比一天冷。

  在室外还好一些,室内冷得让人坐不住。

  北方的冬天会点炉子,会烧暖气, 屋里是暖和的。而睡觉的屋里还会盘炕, 睡觉的时候也是暖的。

  南边没有北边冷,没人点炉子, 可室内湿冷。

  大概唯一的好处就是温度没那么低,地上不会结冰,天上也不会飘雪。

  一直到了腊月初十,码头都是通航的, 他们家的生意也可以正常做着。

  这要是在北方,湖面上结了冰,就不能通航了, 他们家的生意自然也没法做。

  如今豆沙的做法已经被人研究出来,豆沙饼的销量没从前好了,不过, 罗蒹葭手艺好,做的好吃,所以还是有很多稳定的顾客的。

  一日赚个三百多文,也不算少了。

  眼见着就要过年了, 估计女主差不多也出现在褚威冷身边了吧,距离她跟褚威冷和离也没几日了。

  罗蒹葭数了数银子, 加上上次侯府公子第二次订单的钱, 一百一十多两。

  这些银子够她做很多事情了。

  赵氏和褚老大对她不差,以后怕是也没什么机会在接触了, 她打算趁着和离前, 多给他们做些好吃的回报他们。

  后半晌卖完吃食, 罗蒹葭去镇上割了些肉,肥瘦相间,又买了一些莲藕和香菇。

  回去之后,把肉馅儿剁碎,又把莲藕和香菇也剁碎,加到肉里面。

  肉里加调料,盐糖五香粉等等,以及葱姜。

  搅拌之前,里面加一些水,再加一个鸡蛋。

  最后,把这些馅料沿着一个方向不停的搅拌,直到搅拌到肉比较粘稠。

  其实里面可以加淀粉,可惜罗蒹葭没找到卖淀粉的地方,只能这样做了。

  等把肉馅搅拌好了,罗蒹葭把肉分成四份,每一份都团成圆球状。

  锅里烧油,慢慢地往丸子下到里面去。

  等丸子炸好了,捞出来。

  另起一个锅,里面放油、葱姜、调料,放刚刚炸好的丸子,加水,慢慢煮。

  最后,收汁儿,把四个大丸子盛出来,上面撒一些葱花。

  这样,一道四喜丸子就做好了。

  这道四喜丸子放了很多肉,莲藕和香菇都像是配菜,最主要的还是肉。

  还没吃,光是问问味道、看看色泽,就让人馋得流口水了。

  虽说如今家里的钱多了,可赵氏和褚老大也没那么爱花钱,还是跟从前差不多,顶多他们不是半个月才能吃一次肉,而是隔三差五就能吃上一回。

  但像今日这般这么多肉,还是头一回。

  “这就是四喜丸子吗?”赵氏盯着盘子问道。

  罗蒹葭点了点头,道:“对。”

  “从前只听人说过,还从来没见过,没想到它长这个样子啊。”赵氏咽了咽口水说道。

  褚老大看了眼盘子,也道:“小时候就听家里老辈讲,有钱人家过年吃得好,肉管饱,丸子都是肉做的。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见着。”

  或许是想到了以前的苦日子,赵氏叹了叹气,道:“可不是么,从前也就过年能闻到一点荤腥,这四喜丸子是想都不敢想。”

  罗蒹葭没想到一道菜能引来二人这么多感慨,瞧着冒着热气的四喜丸子,道:“爹娘,快尝一尝吧,再不吃就凉了。”

  褚老大和赵氏从往事中回过神来,看向了面前的四喜丸子。

  “对,尝一尝,看看这丸子到底是啥味儿的。”赵氏笑着说。

  小心的用筷子夹下来一些,赵氏慢慢放入了口中。

  当丸子的味道在口中散开时,赵氏使劲儿嚼了嚼,咽下去,道:“真好吃啊,肉很紧实。里面除了肉是不是还有别的东西?”

  罗蒹葭笑了笑,说:“还有莲藕和香菇。”

  赵氏道:“怪不得,感觉那东西脆脆的,加了这个好像肉就没那么腻了。”

  褚老大品了品,说:“怪不得富人家过年喜欢吃这道菜,确实好吃。”

  赵氏又吃了两口后,道:“我看还是蒹葭的手艺好,旁人做得未必能有蒹葭这么好吃。”

  “娘过誉了,儿媳就是随便做做,比不上那些大师傅的。”

  “你太谦虚了,那些来往的客商都说你手艺好,比他们在大酒楼里见过的那些师傅做的还要好。”

  褚老大也夸道:“确实手艺好。”

  “冷哥儿也爱吃肉,等下回他回来你做给他吃。”每次一吃到好吃的,赵氏往往能想到儿子,“不过他不咋爱吃甜的,里面最好少放糖,多放点辣椒。”

  少放糖,多放辣椒?

  那就失掉原有的味道了。

  总归下次见面两个人多半就是要和离,褚威冷也没机会吃她做的饭菜了,罗蒹葭没跟赵氏争辩,笑着应下来了。

  又过了几日,快到过年了,一早,罗蒹葭洗漱完就去喂鸡了。

  刚喂完,就听到门口传来了一丝动静。

  罗蒹葭下意识抬头看了过去。

  见来人是张氏,她微微蹙了蹙眉,朝着门口走去。

  刚走到门口,还没开口问话,张氏就一把抓住了她,把她扯到了门外。

  “蒹葭,你那里应该有很多钱吧?给娘一些。”张氏小声说道。

  罗蒹葭看了一眼张氏,微微使劲儿,把胳膊从张氏手中抽了出来。

  难道她的钱都是大风刮来的不成,张氏想要就要。

  罗家的人怎么跟牛皮糖似的,怎么甩都甩不掉。

  “娘,我上次已经跟您说得很清楚了,您还是少来褚家比较好。”说罢,罗蒹葭转身欲朝着褚家走去。

  身子还没转过去,就被张氏抓住了。

  罗蒹葭转头看了过去。

  “蒹葭,你不能这样啊。女人说到底还是要靠着娘家的,只有娘家好了你才能好。如今你爹做生意需要用钱,你可得拿出来一些。等以后咱们家发财了,你才能在婆家腰杆儿挺得直一些。你咋越大越不懂事儿了呢?”张氏又开始了她那一套说辞。

  可惜罗蒹葭根本就不吃这一套。

  况且,她是想着要跟罗家撇清关系的,自然不会插手此事。

  “娘,我不想占娘家的便宜,爹生意做得再好也与我无关。同样,我过得再差,也不需要爹娘帮忙。”

  “你……你……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是不是褚家跟你说了什么?”张氏问道。

  她这老实听话的姑娘肯定是被褚家忽悠了,要不然不会转变这么大。

  “你想多了,褚家什么都没跟我说。您回去吧,我没有钱,也不能给你。也祝爹生意兴隆。”罗蒹葭试图把张氏的手拿开。

  这时,张氏支支吾吾地终于说了实话:“其实……其实你爹做生意亏了本,需要钱周转。如今娘家有难,你拿些钱出来吧。”

  罗蒹葭动作微微一顿,看向了张氏。

  罗福生这是又赔钱了?

  似乎,罗福生做生意就没赚过钱,做什么赔什么。

  可,这跟她又有什么关系呢?

  “没有。”罗蒹葭非常坚定地说道。

  “你怎么会没钱呢?你跟褚家做了那么久的生意,肯定攒了不少钱。你快拿出来一些应应急。”张氏着急地道。

  罗蒹葭没说话,只是静静看着张氏。

  张氏见女儿油盐不进,气得不轻,看着面前的女儿也觉得格外陌生。

  “你出嫁的时候娘陪送给你一个银镯子,那镯子得值一两呢,你拿出来。”

  听到这话,罗蒹葭不怒反笑。

  她这还是头一次听说娘家能这样的,没钱了就来要给女儿的嫁妆。

  真是好厚的脸皮。

  “嫁妆不是给我的吗,为何现在要要回去?”罗蒹葭问道。

  张氏却道:“虽说是给你的,那也是娘的东西,是你姥姥留给我的。”

  “那当初婆家给的聘礼呢?不比这个镯子值钱?爹娘又可曾给我一分?”罗蒹葭反驳。

  她不是想要那个镯子,只是不喜罗家这番恶心人的做派。

  “你好狠的心啊!你明知你爹奶奶是什么态度,我此番前来也是被他们撵来的,你不体贴娘,还这般待娘。我要回我的东西都不行吗?你难道是想逼死我吗?”说着,张氏哭了起来。

  “我看娘是想逼死我才对。让女儿从婆家拿东西。”罗蒹葭嗤笑,“你且等着,我马上就给你拿过来。”

  不一会儿,罗蒹葭把原主留下来的首饰全都给了张氏。

  她可不想再被罗家黏上了,要断就断干净。

  “我再说最后一遍,以后别来了,来了我也不认。”说完,罗蒹葭回去了。

  张氏看也没看女儿,握着手中的镯子和耳环,轻轻松了一口气。

  赵氏听到动静正要出来,就见儿媳已经回去了。

  “蒹葭,刚刚是谁在外面呀?”

  “外村的人,走错路了,过来问路。”罗蒹葭简单解释。

  “哦哦。”赵氏没再多问。

  因着张氏的到来,罗蒹葭一整日心情都不太好。

  这样狗皮膏药一样的娘家,真是糟心。

  和离后她得躲远一些才好。之前在镇上看过房子,价格合适,位置也还行,只是,离这边太近了些。

  她在考虑要不要去县城看看,那边更富裕一些,兴许生意能好做一些,最最重要的是离罗家远。

  后半晌,她跟王婶子一起把车子送回家后,她出门去了县城。

  她得好好寻觅一下住处了。

  等到她从县城回来,天色已经黑了。

  见她回来了,赵氏笑着迎了过来。

  “蒹葭,冷哥儿写信回来了,你快看看写了啥。”

  罗蒹葭有些诧异。

  上次那位侯府公子派人来买东西时褚威冷没写信,怎么这时候想起来写信了。

  想到这时候他差不多也该遇到女主了,罗蒹葭心头一跳,从赵氏手中拿过来信,打开看了看。

  然而,她想错了,褚威冷这封信并不是说要跟她和离,而是说了一件喜事。

  “写了啥,蒹葭,上面都写了啥?”赵氏见儿媳脸色微变连忙问道。

  罗蒹葭简单看完信,看向了赵氏,道:“娘,相公升官了。”

  赵氏惊喜地问:“啊?升官了?”

  “对,升到了正七品。”

  赵氏虽不懂这些品级,但却知道品级前面的数字越小,代表着官职越大。

  一品是最高的,九品最小。

  儿子半年就升了两个数字,好快啊。

  然后,下一瞬间,她就紧张起来。

  她之前听自家男人说过,武将要想升官得打仗,得立功。

  “咋这么快就升官了,是不是打仗了?他可有受伤?”赵氏抓着儿媳的胳膊紧张地问道。

  赵氏的爱子之心全都体现在了脸上。

  褚老大神色也看得出来焦急。

  罗蒹葭连忙跟他们解释:“爹,娘,不是打仗,相公并未受伤。是军中年底大比武,相公得了全营第一名,破格提拔。”

  听到这话,褚老大和赵氏全都松了一口气,互相看看,脸上都流露出来放松的笑容。

  说来,罗蒹葭也有些诧异,男主怎么会在这时候升了正七品。

  若她没记错的话,男主升官的契机在下一任皇帝,如今还是皇子的男配身上。

  男主先在前一年遇到了女主,到了后一年,才在战场上救了那位皇子,从此开始官运亨通。

  现在怎么提前了呢?

  难道是她记错了吗?

  而且,大比武?这个怎么这么熟悉呢,上次就觉得似乎在哪里听过。

  赵氏和褚老大为儿子升官而愉悦,在一旁开心地说着什么。

  罗蒹葭这边则是陷入了沉思。

  她既然有印象的话,那肯定是书中提到过的。

  既然提过,多半是跟男主,或者女主,或者剧情有关。

  过去了大半年了,她如今只对重要的情节记得比较清楚,一些小细节几乎快被她忘干净了。

  想了许久没想明白,罗蒹葭索性不再难为自己了,索性如今男女主初相遇,也没什么重要情节,忘了就忘了吧。

  这般一想,罗蒹葭转头看向了赵氏,想问问她今晚做些什么好吃的庆祝一下。

  然而,还没开口,一个情节突然闪现在脑海中。

  顿时,僵在了原地。

  初相遇……初相遇……

  可不就是初相遇么。

  她突然想起来了,书中提到过,男女主之所以会相遇,是因为男主不能参加大比武,心情不好,出营去外头的城镇,恰好遇到了女主。

  这样想来,剧情就跟书中的不一样了啊。

  男主如今为何有机会参加大比武了呢?

  既然参加了,肯定就没时间出军营了,那他跟女主遇到了吗?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