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跑的比兔子还快
多尔衮自然不甘心就这么败走,多尔衮多么自负的人,这一年的多尔衮才19岁,却位列八贝勒之列,是金国的核心人物之一,也是皇太极最信任的人之一。 历史上的多尔衮,心思缜密、处事沉稳而且还深谋远虑,可以说是皇太极死后奠定鞑清入关的第一人。 就说阿济格,是多尔衮同母亲兄弟,比多尔衮大整整七岁,在多尔衮面前得自称奴才。 多尔衮沉思片刻,增加探子的数量,速速去摸清楚到底来了多少明军。 如果是一万以内,完全可以干他一仗,将那些明狗先屠杀一遍。 第二天,探子就回来了。 探子们:贝勒爷,明军人数超过一万。 多尔衮:撤!快撤! 孙传庭和洪承畴并没有追到多尔衮,因为咱们的多大爷已经化神为一只兔子了,在草原上狂飙。 狂飙不是去找敌人,而是逃! 多尔衮打仗绝对猛,但撤兵绝对果断。 带来了5000人,最后回去只剩下1000人,挨骂肯定是避免不了的。 他理由都想好了,奴才是有错,大汗你罚奴才吧,但是吧,这次是阿济格和岳托擅自行动才导致这场打败。 正好最近皇太极罢了代善的权,将责任推到岳托身上(岳托是代善的儿子),也好给皇太极一个给代善加罪的理由,这样皇太极也爽。 大家都爽,才是真的爽。 至于喀喇沁部,先放着,不急,一城一池的得失不足为虑,成大事者该看全局。 于是,多尔衮就厚着脸皮回去了。 多尔衮不是深谋远虑么? 难道他不知道喀喇沁蒙古的重要性? 他当然知道! 那为什么多尔衮还如此心安理得的回去? 因为实在没兵了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且自负心在作祟,对于建奴来说,明军真的和一坨狗屎没有太大的区别。 即便这次赢了,多尔衮也觉得对方是凭运气,也就是说,多尔衮觉得喀喇沁部只是暂时压在明朝手中,等将辽东的大凌河城解决了,回头再慢慢收拾蒙古,完全没有问题。 如此综合一盘算,也就不再留念了。 但他并不知道,局势的发展,可能不会像以前那么顺利了。 在草原上转悠了5天,多方的探子都送回来了足够多的消息,建奴已经北撤了。 为了防止建奴耍诈,孙传庭和洪承畴还是万分的小心。 不过,还是很快就各自写了军报,送回北京。 六月初一,孙传庭和洪承畴抵达元上都城。 也就是在同一天,身在紫禁城的张晨,也收到了两人的军报。 最先收到军报的是枢密院的孙承宗,孙老爷子当时打开一看,心中大喜。 他急忙入宫陛见,当时皇帝正在御花园给他的银杏树浇水。 “陛下!臣参见陛下!” “免礼。” “陛下,前方军报!” 崇祯神色平静,王承恩打开,念完,皇帝的神色依然平静,但隐藏在长袍下的手在发抖。 皇帝的语气和他的神色一样平静,头也不抬,继续浇着水:“朕知道了,孙爱卿,枢密院要统计好所有战死者,不可有半点差池。” “是!” 孙承宗心里也不免感到皇帝深不可测,这样的捷报,皇帝却平静如水一般。 “卢象升到哪里了?” “昨日刚来的最新情报,已经出了山海关。” “袁崇焕那边有传来消息吗?” “辽东军的军报是送给兵部,经内阁在查阅。” 崇祯想了想,突然道:“清江督造船厂呢,朕给出来的最新提议,能不能造?” “这件事臣问了工部,徐大人说可以,正在筹划完整的图纸。” “车臣汗的马匹准备如何?” “有消息传来,车臣汗愿意卖给我们5000匹马,只是漠北与宣府相隔甚远,届时还需要派出人手去接应。” “好,事情交给你,朕放心。” “多谢陛下。” 问了这些,皇帝便没有再多问。 孙承宗道:“臣先行告退。” “下去吧。” 等孙承宗走了,皇帝才道:“最近京师里都是如何议论朕出兵宣府的?” 王承恩道:“官员们都不太赞同。” “如何个不赞同法,都说了些什么?” “主要还是把孙大人给骂惨了,还有不少人去堵孙大人的家门。” “没说朕什么?” “皇爷是天子,他们哪敢说皇爷。” 崇祯笑了笑道:“不老实。” 他放下水壶,道:“都说说看,朕倒是想知道通过这件事,百官的看法和态度。” 王承恩犹豫了一下,道:“百官说皇爷您……说您还是太年少,容易冲动,此次调兵必败无疑。” “必败无疑?”张晨走过去,一把拿起桌上的天子剑,要放腰间,往乾清宫走去。 “皇爷息怒,皇爷息怒。” “朕没有生气,朕还不至于为这点小事生气。”张晨的确没有生气,他高兴还来不及。 这种打脸的事,他就喜欢看。 这一次孙传庭和洪承畴太争气! 新军的军威算是打出了一点来了。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牵扯面太广,是急不得的。 如果说去年剿匪的胜利是给新军建立了一点点信心,那么这一次在草原上的胜利,则是给新军来了一针强心剂。 相信通过这一次与建奴实际的对战,新军必然有突破性的成长。 新军越强,皇帝的底气就越足。 等回了乾清宫,崇祯来到地图前,他盯着地图看起来,尤其是宣府以北的元上都城。 万丹伟征现在控制了元上都城,亲明派上台,意味着这里多出了一道防线。 接下来,就是该巩固这道防线的时候了,因为皇太极之后肯定还会派大军来草原的。 如何巩固? 当然是卖给喀喇沁部足够的粮食。 蒙古人只要粮食足够,打仗还是很能打的。 大明局部虽然有粮食短缺,但整体的粮食肯定是够的。 至于粮食从哪里来,接下来就该进一步动刀子了。 已经是六月,北方准备开始收夏税。 这必然又是一场腥风血雨,正好趁着新军立威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