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大明割韭菜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38章皇帝控场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大明朝的某些官员实在是无耻。  他们能把黑的描述成白的。  提不出一点点治国的方略,就喜欢抢占道德制高点。  大殿内的气氛几乎凝固住,所有人都跪在地上,将额头贴在手背上。  众人道:“陛下息怒。”  “息怒!”崇祯手里拿着燧发枪,“你们一个个,颠倒是非黑白,让朕如何息怒!”  “你们是朕的治国大臣,治国大臣竟然说出如此荒唐的话,让朕如何息怒!”  “新的农税,是朕钦定的,谁反抗新的农税,谁违反新政,就是违反朕,就是要造反!”  “周延儒!”  “臣在。”  “造反是什么罪名?”  “造反……造反是诛族。”  “那孙家可有诛族?”  “孙家已经被诛族。”  “你认为该不该诛?”  周延儒心头一颤,硬着头皮道:“臣认为该诛!”  这就叫找挡箭牌。  怼人得怼,但不能把所有人都往对立面去竖。  让周延儒亲口说出来,将他也竖立成被攻击的对方,来转移矛盾。  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御下手腕。  对于张晨这种人来说,玩得自然是轻车熟路。  果然,周延儒一说,许多人的怒火都转移到周延儒那里了。  周延儒心里也是叫苦,没办法,谁让自己是首辅。  你以为首辅就是来享乐的?  不不不,领导通常是来背锅的。  皇帝又道:“依朕看,这杀的人还不够多!”  皇帝如刀似剑般的声音响彻在乾清宫。  “这里!还有这里!如此多的奏疏,竟然都在妄议新政,为造反者求情!”  皇帝将昨日那些奏疏一封封扔下去。  殿内一片死静,刚才还各个都嫌说不够的,现在都颤颤惊惊。  “可是在逼问朕手中剑利否?”  “是认为朕不敢杀他们!”  “凭着良心说,朕对诸位如何!”  “朕已经给诸位加了两次俸禄!”  “是朕对不住诸位?”  “还是大明朝对不起诸位?”  “朕朝廷的税收不上来,朕哪什么去给边关将士发俸禄?”  “难道诸位要让朕去抄家?诸位都在提示朕自家有钱?”  “李若星,你来跟朕说说!你再来说说,黄锦这份奏疏,到底是何意?你跟朕一五一十说清楚,否则朕就当场杖毙了你!”  众人手心后背全是汗。  暴君啊!  和你先祖一样,十足的暴君!  李若星吓得面色发白,额头冒冷汗,他颤颤惊惊说道:“臣……臣以为这份奏疏,实在是满纸荒诞之言,陛下乃是天下共主,陛下言出法随,口含天宪……敢有违抗圣意者,便是造反,造反者……当然是要杀无赦!”  你不要以为这是在逼人说不愿意的话这么简单。  这是在逼人表态,表立场。  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有立场的。  屁股决定脑袋,你在什么位置,从哪里获利,你当然就帮谁说话。  无关对错,是什么立场说什么话。  这就是政治游戏。  现在崇祯就是要强迫一些人转换立场。  例如,就是要当众,让李若星和黄锦对立。  你猜黄锦知道李若星在朝堂上说这些话后,是什么表情?  李若星这个三品的通政使,副部级的高官,当然也是有自己的派系的,他一表了态,其他人屁股肯定要挪了。  崇祯又道:“都察院!”  都御史曹于汴连忙出列:“臣在。”  “黄锦这份奏疏如何?”  曹于汴这个老油条立刻就听出来了皇帝的弦外之音,他说道:“黄锦妄议新政,颠倒黑白,当严查!”  “内阁呢?周阁老。”  周延儒连忙说道:“应该严格查办。”  “好,既然都御史和内阁首辅都说要严格查办,传朕旨意,去南京捉拿黄锦到京师,严审!”  这叫抓典型。  黄锦是什么人?  南京礼部尚书。  六部中,吏部是实权最大,但是礼部全是象征意义上的老大。  动黄锦,绝对有震慑力。  动了黄锦,南京有人当然要跳起来了。  但是南京必然也有一大批政治投机分子要出来迎合新政了。  不管是不是投机分子,现在皇帝最需要的是支持新政的人,哪怕表面先喊喊口号,都没有关系,将势先造起来。  一旦形成大势,就能够碾压一切。  皇帝一说要捉拿黄锦,韩爌等人就坐立不住了。  大家都是东林出身,自诩君子,皇帝现在 求书请后台告知管理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p>这是要对正人君子下刀子了?  韩爌连忙出列:“陛下,臣以为……”  “朕没问你话,你先回去。”  “陛下,臣……”  崇祯打住了他,说道:“韩爱卿,朕稍后单独跟你说。”  韩爌深吸了一口气,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不敢不给皇帝面子,这才说道:“臣遵旨。”  说完,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韩爌总觉得皇帝身上透露出来的成熟,与年龄极其不符。  今日的早朝,已经变成了皇帝调教诸位大臣的早朝。  大家被说得哑口无言。  本来黄锦好好的,现在被大家说得有罪了。  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崇祯又说道:“夏税马上要开始了,税务府衙门的人都给朕盯好了。”  毕自严道:“是!”  众人以为早朝基本到这里结束了,皇帝也不会再说其他的话了,岂料皇帝张嘴又是一句石破天惊:“传朕旨意,凡当地不能贯彻新政官员者,谁举报,谁就上位!”  皇帝此话一出,所有人都震惊了。  王永光说道:“陛下,若是如此,恐怕官员晋升、选拔的流程会出一些问题。”  “怕什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朝廷做事要按照流程来,但特殊情况,必须使用特殊的办法,传令两京十三省!”  “是!”  说完,崇祯便离开了皇极殿。  大臣们一个个心事重重起来。  看来接下来,对新政的推行力度只会更大。  陛下这是铁了心要全面改制啊!  回了乾清宫不久,王承恩就来通报:“韩阁老求见。”  “让他进来。”  韩爌进来后,拜道:“参见陛下。”  崇祯放下手里的书,语气平静地说道:“说吧,你到底有何事?” 求书请后台告知管理员.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