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田园小花仙[快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71章 小海宝番外01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自丰温帝即位后, 天灾连年不绝,先是三年大旱,大旱后蝗灾肆虐, 丰温帝几十次地祈雨后,又遭洪灾,疫情随之而来, 大丰国十不存一。

  民间有谣言说丰温帝得罪神明, 神明降罪于丰温帝管辖的百姓, 不然为何他国风调雨顺, 唯独他们大丰国天灾连连。

  谣言愈演愈烈,国师又冒死断言丰温帝是灾星,丰温帝应下罪己诏并退位让贤。

  为什么他继位后天灾不断?丰温帝也不知道,他继位前也没那么倒霉的呀, 他私心了觉的这个皇位和他相冲。

  他是五儿子, 轮排位也轮不到他, 但他前面五个皇兄自相残杀了,等先皇咽最后一口气时只有他一个已成家的皇子, 他后面的几个还没有及冠。

  他平日的表现不上不下,当皇帝也能当个守成的皇帝, 先皇已被儿子伤透了心, 觉的他这个不争不抢不骄不躁的皇子挺顺眼的,就立了他当皇帝。

  他登基时还偷乐了好久,现在他是真不想当皇帝了。看现在这个趋势,要么他死, 要么国亡。

  至于民间的谣言和国师的死谏里有谁的手笔,他清楚的很,除了他的几个“好弟弟”没有别人了!

  退位可以, 他得替儿子把这几个人给清理干净。

  时隔半年,丰温帝下罪己诏并传皇位给大儿子。

  丰温帝在位十年,百姓人口从三百多万降至二十多万,没有大兴土木,也没有什么妖妃祸国,就是单纯的老天看不过眼。

  他这十年,连选妃都没有,守着他还是王爷时娶的王妃,当时还没来得及纳妾,当了皇帝后天天愁天灾没有心情纳妾,退位后还只是他们一对夫妻。

  他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在下罪己诏时把朝廷上的蛀虫和几个“好弟弟”都给抄家流放了。按照规矩是要斩首的,但大丰国人口太少了,很多县城都空了,把他们赶到那里生儿育女也算为大丰国做了贡献。

  丰温帝退位,风调雨顺,大丰收。

  这一丰收,丰温帝确定这老天的的确确看不得他当皇帝,他死了插手朝廷大事的心,安安生生的做太上皇,谁找他求情什么他都装聋作哑。

  五年的休养生息,大丰国缓过了劲儿。连续十五年没有进宫女的皇宫已经出现了人手紧张的情况,宫中老嬷嬷和老太监去民间收孩子入宫。

  老嬷嬷和老太监来到第一站的渔城,距离皇城最远的招收之地,在这里收下十个孩子后就往回走,一路上再招收二十个孩子。

  渔城地方小,招收的孩子多。这里三面临海,百姓靠打渔为生,比农耕之地更苦也更危险,想要卖孩子搬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家很多。而且这里的温湿无风,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长的都格外的水灵,这样的孩子进入宫里,主子们也格外的待见。

  在出宫前,他们就被太后身边的大宫女叮嘱了,让他们挑两个好孩子到前面给太后凑趣。

  小海宝被一双粗糙的大手推到了老嬷嬷面前。

  老嬷嬷眼睛一亮,和老太监对视一眼,心里已下了决定。

  这个孩子又白又胖,眼睛还圆溜溜水汪汪,小鼻子小嘴巴也精致的不得了,就连他们这两个老不死的都觉的稀罕,想要揉一揉抱一抱,更何况宫里的主子。

  小海宝从周围人的话里已经掌握了现在的情况。

  她要被卖了。

  卖她的是从海边捡了她的一对夫妻,也就是她的临时监护人。

  他们逃荒到这里,他们说她是他们女儿,其他人也就相信了。她刚来这里,按照爸爸妈妈教她的,不说话,静静地装失忆。他们骗她说是爹娘,她也没吭声。

  他们对她挺好,有吃的就给她。她还奇怪他们并不喜欢她为什么还舍得给她吃的。现在她懂了。

  为了卖一个好价钱。

  “进宫的话,每个月发钱吗?”

  小海宝很关心这个问题,她爸爸妈妈在养老院照顾爷爷奶奶都有工资的。她刚才有认真地听这两个爷爷奶奶说话,他们买小孩入宫是为了让小孩伺候人的。

  小海宝一直住在养老院里被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们带大的,她跟着厨师伯伯学了家常菜和小蛋糕,跟着妈妈学了一些医术,跟着爷爷奶奶们学了其他有趣的小技能,还跟爸爸学了军体拳和飞镖。她还小,学的都不太好,但学的都很开心。

  她有一些小懂事小礼貌和自己照顾自己的小本事,甚至还耳濡目染地知道怎么照顾爷爷奶奶。每次妈妈让爷爷奶奶喝药时,她都能给爷爷奶奶拿药倒水,她还跟着妈妈学会了怎么给爷爷奶奶按摩手。

  在养老院里,她学会了拼音和数字。来到这里才十天,她还没有完全了解这里的情况,不知道学堂在哪里。爸爸妈妈告诉过她,无论她去了哪里一定要上学的。她问过了临时监护人,他们说这里没有学堂,还笑话她做大梦,说上学花钱多,他们供不起。

  她打算自己攒钱然后上学。

  “每个月都能领到月俸,不仅有钱还有衣服和吃食。”

  小海宝绷着一张小胖脸,严肃地点点头。

  她懂的,这份工作包吃包住。

  显然,小海宝还不懂伺候人和照顾人的区别。

  她现在认为这是一份难得的好工作,这份工作雇佣童工是合法的,她不用担心被衙门带走。听周围人的话,宫里还有完善的晋升制度,成为了大宫女后领的钱更多。而且,眼前的奶奶身上的佩饰看起来都很贵,说明这个奶奶在宫里能领到很多的钱。

  想到这里,小海宝又走近了几步毛遂自荐,掰着手指头说她会的东西

  在一群或者哭闹或者默默流泪的孩子里面,小海宝这般与众不同的表现让老嬷嬷和老太监惊讶的同时更稀罕了。

  老嬷嬷更是嘴角咧着抱起了圆嘟嘟的小家伙。

  “那就跟着嬷嬷走。”

  “走!”

  小海宝被爷爷奶奶带大的,最清楚怎么讨爷爷奶奶欢心了,被抱起来时,乖乖地搂住嬷嬷的脖子,还用胖嘟嘟软乎乎的脸蛋去蹭蹭嬷嬷的脸。

  这下子,老嬷嬷笑的合不拢嘴了。

  老太监也看的眼馋的不行。

  “小海宝,太后宫里要是不收你,你就跟着我做我的小孙女好不好。”

  “好的呀,不过我还得攒钱读书不能一直陪着你。”

  “想读书?”

  “嗯,读书好,必须读书的。”

  “咱家小海宝就是清透,别管外面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识字不读书就成了榆木疙瘩,等回了宫,嬷嬷给你想办法读书。”

  小海宝歪头枕在嬷嬷的肩膀上。

  “给我抱抱。”

  “抱什么抱,一身的臭味,把我宝都沾臭了。”

  “还没进宫呢就成了你的宝?你别想着留你身边做小孙女了,小家伙肯定会被春雨挑走。”

  “挑走也不怕,只要在宫里,见面的机会多着呢。”

  小海宝看着为期十天的临时监护人拿着一袋子银子迅速离开都没跟告别。

  老嬷嬷和老太监的眼神厉害的很,“他们不是你的亲生父母。”

  小海宝点点头。

  老嬷嬷和老太监也不问小海宝的亲生父母,这年头死掉的人太多了,而且看小海宝的福气相,能养出这样孩子的是个疼孩子的家庭,不定遭了什么难。

  小海宝说的话是渔城的方言,尽管父母不祥,但出处清白,能入宫。

  一路上,老嬷嬷和老太监不慌不忙地收孩子,给的钱都比人牙子给的多,养不起孩子的人家都把孩子送过来供两人挑选,去腌臜的地方总比被饿死强,而入宫总比去那腌臜的地方强,所以很多孩子像菜市场的白菜一样被挑选着。

  小海宝在看到那些瘦的头大身子小的孩子时,意识到了这里跟养老院很不一样,这里一不小心就会饿死的。

  她如果不入宫,也会慢慢地饿成小乞丐,小乞丐如果没有人怜悯就会在冬天悄无声息地消失。

  她入宫后要好好工作,千万不能被辞退。

  小海宝在心里默默背诵妈妈教她的工作准则,还努力回忆爸爸说的部队规则条理。老嬷嬷跟她说了很多宫里的事情,她觉的有些像爸爸说的魔鬼训练营,服从命令是第一要求,实力强保持冷静是保命第二要求。

  她这么聪明,她能做到的!

  小海宝被老嬷嬷和老太监抱着的时候还不扎眼,到了皇宫,她跟其他二十九个孩子站一块的时候就像落入了黑芝麻里的白汤圆,这个白汤圆还特别的努力特别听话。

  三十个孩子被一块训练了一个秋天,毫无疑问小海宝很努力,但是成绩最不好的那个,其他孩子在家里的时候已经被当成半个大人用了,他们刚开始对皇宫充满了畏惧,战战兢兢的像个鹌鹑,适应了皇宫后,他们就飞快地成长为了一个合格的宫女。

  老嬷嬷看着小海宝发愁,其他孩子都有了各自擅长的事情可以分到各个地方,只有小海宝什么擅长的事情都没有,除了长的圆滚滚让人稀罕,做什么事情都比别的孩子差一点。

  小海宝觉的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虽然她不能像其他小伙伴那样跪一个时辰都不喊累,但是她能坚持半个时辰了,膝盖肿了她都没喊疼。她还学会了煮茶铺床晒书插花。只是她累了脚步就会变的重一点,而其他小伙伴即使很累也能无声无息。还有就是,她还没有学会给自己扎复杂的小辫子,但她已经学会给小伙伴扎好看的小辫子了。

  “嬷嬷,我不差的,只是其他小伙伴更棒。”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