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不放过任何一个潜在客户
赵曼想再耍一次流氓,韩医生没给她这个机会。
于是赵曼放弃这个想法第二日带着药去镇上给刘大娘送药了,就是之前女儿生产的那位。
虽然是从更繁华的地方搬到乡下来的,但几个孩子从坐到牛车上便开始兴奋了。
赵曼看到韩学平将他的钱数了又数,数了又数最终还是收到了自己的钱包里。
韩学琦开心的哼着歌,她的头上别着哥哥从路边采摘的小野花,再穿上隔壁云婶子给她做的大花褂子融入到了牛车上其他小朋友的圈里毫无违和感。
是的,今天的牛车很是热闹,因为每月十五号是镇上的赶集日。
现在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什么东西都要在供销社凭票购买,但一些小地方到了规定的日期,各个村落里的人会带着自家要售卖的商品去和别人交换。
因为规模较小,比黑市安全,又确实有这种需求且集市存在的时间由来已久,镇上的管理者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每月十五一次的赶集日就这么幸运的保留了下来。
到了约定的地址,刘大娘还是一幅愁眉苦脸的样子接过药然后也没时间客套便让赵曼走了。
赵曼也不介意,让孩子们手牵着手然后紧紧跟着自己,他们五人便优哉游哉的逛了起来。
赵曼的目光放到了吃的上。不过吃的热门产品。找了半天也就看到一个卖红薯的且一下子就卖完的。
韩学世和赵曼搜寻的目标不一样的,一进集市,他的眼睛便盯在一筐肥肥的,灰灰的鸭子上挪不动了。
扯了扯哥哥韩学青的衣袖,韩学世一字一句道:“看,鸭子。”
韩学青误会了他弟的意思,因为周围人太多了,又怕赵曼听不到,所以他直接是喊道:“曼曼,老二他想买鸭子。”
“不,看,看,看!”韩学世重复了几次纠正他哥哥的说辞。
他哥哥看了三眼:“曼曼,老二他想买鸭子。”
赵曼放弃了寻找美食,她扭头看到了小孩子感兴趣的鸭子处询问道:“你这个鸭子怎么卖?”
“每家每户都只能养一只鸭,你怎么那么多鸭卖?”
害怕赵曼误会而引来红衣小兵,卖鸭的中年人连忙解释道:“不不不,这不是俺一家的鸭,俺家的鸭没有超额,这是几家几户一起的存货,托我卖呢!我这还有咱们村开的证明。”
赵曼伸出头隔着一段距离将几行字浏览了一遍放心道:“那行!还是老问题,一只鸭怎么卖?”
“咳咳。”中年人观察了一下四周道:“你有钱吗?当然,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没有东西换的前提下钱也是可以的。”
赵曼一愣:看来这个集市管的比想象中的还要松,对陌生人这么没有戒心,这位大爷应该还没吃过亏。
有着仓鼠属性的她相对于拿东西换其实更愿意付钱,不过孩子们还在呢!赵曼也不着急选择后一种付款方式,反而是问道:“我买两只鸭,但你其他的鸭毛卖吗?”
“啥?你说啥?”卖鸭子的中年人一度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赵曼抓过笼子里的一只鸭子将它翻了过来,无视它不断扑腾的小脚和无用的挣扎继续说道:“其实这几只鸭子的毛还少了,我想要的只有腹部这里的绒毛,挪!就是这里,你给吗?”
“呃……”中年人从赵曼手中接过受惊的鸭子,粗糙的大手在鸭子的腹部安抚性的揉了几下道:“你这要求可真奇怪,买这么多鸭子毛,还想拿回家做衣服不成。”
“妹子,不是我说啊!你把腹部这里的绒毛拿走了,这鸭子变丑了,人家会拿这点来压价的。这可不能随便给。”
赵曼也没想过白拿,她觉得卖鸭的误会了自己的意思,所以她直白的说道:“我给钱的,给钱也不卖吗?”
卖鸭的一下子有了精神,他忸怩道:“卖,但你给多少钱?给少了别人压我价我可就亏了。”
“噗嗤~”赵曼笑道:“大爷你可得了,这条街上卖吃的早就清完货自己逛起来了。就剩你一个卖鸭的和对面一个卖鸡的摊没收了。”
“这恐怕不是你们村所有的货物!”赵曼超摊子旁边的角落使了个眼色道:“旁边那人也是你们村的!卖完了就补货,卖完了就补货,真正想买的人不会因为几撮毛而放弃。”
“你给我揍齐一个化肥袋的绒毛,我给你一块钱怎么样?”
“嘎嘎嘎!”听到一块钱卖鸭的太激动,原本安抚鸭子的手在鸭子的身上拔了根毛,痛的鸭子直叫。
“说定了。”卖鸭的中年人没有赵曼之前在黑市认识的做买卖那人的花花肠子,他连价都没有讲,生怕赵曼反悔,急忙忙的催着同村人回去弄鸭毛。
他们村叫潭水村,村里有口很大井,从那口井一直蔓延出一条条小溪从村民们家中经过,地理条件非常适合养鸭。
如果说镇上的养猪指标是分配到各个村落,集众村的力量完成,那镇上养鸭的指标便是潭水村承担了百分之八十。
不过因为养鸭,鸭肉又没猪肉那么容易长膘,小的时候还容易被老鼠咬死,出去放风时还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
鸭子如果发病了,是一片一片的死。潭水村经常损失惨重。
于是这么几次后他们村里的人团结一致赚外快,绝不错过任何一个集市,绝不错过任何一个潜在客户。
中年男人很是开心,从赵曼说出一块钱后,他开心的直咧嘴,还将他不小心褥下来的那撮鸭毛又捡了起来吹干净放到了自己兜里。
赵曼有些无语又觉得大爷有些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