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西游:贫僧喝酒吃肉长头发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八章 菩萨曾宝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二天的清晨,了尘和尚便通知了寺中上下所有的人,包括在这里挂单的一众高僧。

  在众人的见证之下,了尘将方丈的位置传给了玄奘,并且极力为玄奘扬名。

  在多方奔走之下,玄奘的大名,终于上了各方大佬的案头。

  再一次三位朝臣的举办一下,参加水陆大会的众多高僧,齐聚在那山川坛里。

  经过一日一夜的论经说法后,玄奘终于以强大的体魄,把所有人都熬下了场,拔得了头筹。

  第二日朝会之上,唐王高坐于龙椅之上,看着下方的满朝文武。

  开口问道:“水陆大会的主持者可有了人选”。

  “回禀陛下,已经有了人选”。

  “哦,此人是哪位高僧?在何地出家?”

  “回禀陛下,这人名叫陈玄奘,自幼出家为僧,一出娘胎,就持斋受戒。”

  “他外公是当朝一路总管殷开山,他父亲是状元郎陈光蕊,官拜文渊殿大学士。”

  “此人一心不爱荣华,只喜修持寂灭。”

  “臣、查得此人出身又好,德行又高,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所不晓”。

  “臣在多方考虑之下,便选中了他,还请陛下定夺此事。”

  李世民坐于龙椅上,想了一想,开口问道:“宣他入殿,朕要见见他。”

  早已等在皇城门外的玄奘,跟随着宣旨的太监,来到了金銮殿上。

  看见上手穿龙袍的男人,玄奘深施一礼。

  “方外之人陈玄奘,参见陛下”。

  坐于龙椅上的唐天子,见此人眉清目秀,煞是好看。

  心中欢喜之下,连忙口喧一句,“平身”。

  “谢陛下”。

  “你可是学士陈光蕊之子陈玄奘否”?

  “臣正是。”

  唐天子喜道:“果然长的不错,确实是个有禅心,有德行的和尚。”

  “朕赐你、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

  玄奘顿首谢恩,受了大阐官爵。

  只听上手的唐天子继续说道:“朕再赐你五彩织金袈裟一件,毗卢帽一顶,你一定要办好,这次水陆大会。”

  “臣一定竭尽全力,施展浑身所学”。

  玄奘得了旨意,回到化生寺,选定了良辰吉日。

  又聚集了众多僧人,要打造露台,装修功德,整理音乐。

  最后选中了大小明僧一共名,分派上中下三堂,诸所佛前,物件皆其,头头有次。

  最后选中了本年的九月初三,开始做长达七七四十九日的水陆大会。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便是九月初三。

  今日是陈玄奘大阐法师,聚集名高僧,在长安城化生寺开讲诸品妙经的日子。

  不管是文武百官,还是当朝天子,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饭商走卒,都在那下方听讲佛法。

  一晃眼时辰将晚,个观剧退,玄奘说了一天经、讲了一天法,抬头望去。

  只见那、万里长空淡落辉,归鸦数点下栖迟。

  满城灯火人烟静,正是禅僧入定时。

  隔天一早,玄奘继续讲经说法。

  就在此时,那南海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自领了,如来法旨,在长安城巡察取经的善人,但却久寻无果。

  突然听闻呢,大唐皇帝宣扬善果,选举高僧开讲水陆大会。

  又见那主持大会的坛主,正是极乐中降来的佛子,又是他原引送投胎的长老。

  见到此人后,菩萨十分欢喜,就将佛祖赐下的宝贝捧上长街,与木吒一同变了个癞痢和尚,沿途叫卖了起来。

  这长安城中,有呢没有被选中的愚僧,在长街里游荡。

  见到菩萨变化的癞痢和尚,身上穿的破烂,赤着一双脚裸,手上还捧着一件袈裟,拿着一根锡杖,便上前询问道:

  “那癞痢和尚,你这袈裟要卖多少钱?”

  菩萨道:“袈裟五千两,锡杖两千两”。

  那愚僧笑道:这两个癞痢和尚是疯子!是傻子!

  “两件破烂的东西就要卖七千两文银,莫非你这袈裟穿上就长生不老?穿上就能成佛作祖。”

  “就算能长生不老,成佛作祖,你这袈裟或者西藏也不值这个价钱”。

  只见那观音菩萨不与他争,也不与他吵,和木吒继续往前走。

  行不多时,来到东华门前,正撞着宰相萧瑀散朝而回,其护卫驱赶大街人群,怕冲撞了自家大人。

  只见观音菩萨不躲不避,拿着袈裟、锡杖,迎着宰相便走了过去。

  宰相见那袈裟艳艳生光,叫手下过来问价。

  菩萨道:“袈裟五千两,锡杖两千两。”

  宰相好奇,来到菩萨身边问道:“这两物有何好处?能值得这么高的价钱”?

  观音菩萨说道:“袈裟有好处,有不好处,有要钱处,有不要钱处”。

  宰相心中大奇,连忙追问道:“何为好?什么叫不好?”。

  菩萨神秘一笑,淡淡说道:“穿了我的袈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穴,这些都是好处”。

  “若贪淫乐祸的愚僧,不斋不戒的和尚,毁经谤佛的凡夫,难见我袈裟之面,这便是不好之处”。

  这宰相听了解释之后,觉得特别有意思,所以便接着问道:“那何为要钱?何为不要钱呢?”

  菩萨没有半点不悦,继续回答他道:“不遵佛法,不敬三宝,抢买我的袈裟、锡杖,定要卖他七千两,这便是要钱”。

  “若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者,我将袈裟、锡杖,情愿送给他,与我结个善缘就行,这便是不要钱”。

  宰相听了菩萨的解释,心中大喜,突然觉得这癞痢和尚是个大大的好人。

  “当法师,请恕肖某之罪,我唐朝皇帝十分好善,满朝文武无不奉行,从几日前起就开始开办水陆大会”。

  “你这袈裟锡杖正好可以给呢陈玄奘大法师穿用。”

  “来来来,所以我入朝见驾”。

  菩萨欣然从之,跟随宰相的脚步,走进了这大唐皇宫之中。

  经惶门官的通报,几人来到了金銮殿前。

  上手唐王开口问道:“宰相有何要事,前来见朕。”

  “回陛下,臣出了东华门前,偶遇二僧,此两人卖袈裟与锡杖,臣、想来想去,只有那法师玄奘可以穿此服装,所以领着僧人前来进见。”

  唐王听了大喜,连忙开口问道:“那袈裟适合价格”。

  “菩萨与木吒站在殿下,也不行礼,也不问好,听了唐王的询问便淡淡答道:“袈裟五千两,锡杖两千两,有缘者分文不取,无缘者千金不卖。”

  唐王听后,心中好奇,便追问道:“你这袈裟有何了得之处?为何要卖如此价钱?”

  菩萨说道:“我这袈裟,龙披一缕,免大鹏蚕食之灾,鹤挂一丝,得超凡入圣之法。”

  “但坐处,有万神朝礼,凡举动,有七佛随身”。

  “这袈裟是冰蚕造练抽丝,巧匠翻腾为线,仙娥织就,神女秀成,方方簇幅绣花缝,片片相帮堆锦,玲珑散碎斗妆花,色亮飘光喷宝艳。”

  穿上满身红雾绕,脱来一段彩云飞。

  三天门外透玄光,五岳山前生宝气。

  重重嵌就西番莲,灼灼悬珠星斗象。

  四角上有夜明珠,攒顶间一颗祖母绿。

  虽无全照原本体,也有生光宝攒。

  这袈裟,闲时折迭,遇圣才穿。

  闲时折迭,千层包裹透虹霓;

  遇圣才穿,惊动诸天神鬼怕。

  上边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又有那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

  偷月沁白,与日争红。

  条条仙气盈空,朵朵祥光捧圣。

  条条仙气盈空,照彻了天关;朵朵祥光捧圣,影遍了世界。

  照山川,惊虎豹;影海岛,动鱼龙。沿边两道销金锁,叩领连环白玉琮。

  唐王在那宝殿上闻言,十分欢喜,又问:“那和尚,九环杖有甚好处?”

  菩萨道:“我这锡杖,是那铜镶铁造九连环,九节仙藤永驻颜。

  入手厌看青骨瘦,下山轻带白云还。

  摩呵五祖游天阙,罗卜寻娘破地关。

  不染红尘些子秽,喜伴神僧上玉山。

  ”唐王闻言,让他展开袈裟,从头细看,果然是件好物件,道:“大法长老,实不瞒你,朕今大开善教,广种福田。

  见在那化生寺聚集多僧,敷演经法。内中有一个大有德行者,法名玄奘。

  朕买你这两件宝物,赐他受用,你开个价吧!”

  菩萨闻言,与木叉合掌皈依,道声佛号,躬身上启道:“既有德行,贫僧情愿送他,决不要钱。”

  说罢,怞身便走,唐王慌忙让宰相将其拉住,欠身立于殿上,问到:

  “你说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两,你见朕要买,就不要钱,敢是说朕心倚恃君位,强要你的物件?更无此理。

  ”朕照你原价奉偿,却不可推避。”

  菩萨起手道:“贫僧有愿在前,原说果有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不要钱,愿送与他。

  今见陛下明德止善,敬我佛门,况又高僧有德有行,宣扬大法,理当奉上,决不要钱。

  贫僧愿留下此物告回。”唐王见他这等勤恳甚喜,随命光禄寺大排素宴酬谢。

  菩萨又坚辞不受,畅然而去。………………………PS:求收藏

  (4月日到4月日)</p>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