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不能长生百世,那便万古留名!
有宁辰在,卢思远当然可以畅所欲言。
就算是汪伯彦此刻对卢思远还有什么想法,也已经无力回天。
以前他最为得意的是,这朝中大部分的文官几乎都是他的学生。
只要他推行什么,都能够得到朝堂官员们大部分的支持。
然而此刻,那些支持他的官员们,皆是已经成为即将被逐出临安城的平民。
他在朝中,已然没有了任何的助力。
在宁辰的示意之下,卢思远毫无保留,且一五一十的将那些日子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当庭告知了皇帝。
当皇帝静静的听完这一切之后,将目光转向了汪伯彦,轻声问道:;汪相,你还有何可辩解?
辩解?汪伯彦已经放弃了辩解。
因为他比谁都了解自己的这位皇帝陛下。
在聆听那些事情的时候,皇帝的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出现过。
只是一味的冷漠平静,只需要这一点,他便能够看得出来。
皇帝早就容不下他了。
若不是忌惮他在朝堂的影响太过深刻,这右相的位置,恐怕早就换人了。
然而今日宁辰以雷霆之势,将他的党羽已经清除完毕,眼下的他,再也不是那个陛下一边要委以重任,一边还要忌惮的当朝第一权臣了。
他的时代于今日宁辰第一次上朝时起,便结束了。
汪伯彦叹了一口气,缓缓跪下,用着沙哑难听的声音说道:;老臣,无话可说,任凭陛下发落!
皇帝的嘴角不由自主的带起了一抹微笑。
心中更是高兴不已。
汪伯彦是两朝元老,在先皇的那一朝当中,就已然把持朝政十数年,在自己继位之后,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愈发的喜欢把持朝政。
这一把,又是二十多年。
二十多年了,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需要经过这个老东西的同意。
而自己这个大宋皇帝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在朝中的权势一天比一天更大,这是一个君王始终都无法隐忍的。
大宋又常处于战争的边缘,所以他在位的二十多年来,被这一群老家伙牢牢牵制着,只能一味的委屈求全。
眼下宁辰回京之后的强势清理,几乎不要太过贴合他的心意。
他是一个君王,只要是一个君王就有一颗横扫天下,江山一统的雄心!
若不是这群老家伙各种牵制阻挠,他恐怕要比任何人都更加向往着战争!
因为碌碌无为的君王,即便有资格上史书,那也无法在那块写满壮阔事迹的幕布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即便是有,那也仅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而已!
所以他如何甘心就这般无为一生!早在年少的时候,他就已经尝试过,自己的皇室血脉并不能修行,所以长生大道根本就不适合他。
既然不能长生百世,那便万古留名!
所以当战无不胜的宁辰横空出世的那一刻,他知道,那个自己等待了二十几年的机会终于到了!
他从宁辰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宁辰的将来必然不凡,在宁辰还是幼童时期,他就知道了宁辰的存在,并且还曾经出手救过宁辰的性命。
若非是宁贤那个家伙死活不让自己将宁辰带进皇宫收养,现在的宁辰,恐怕已经是自己几位皇子之中的一员了!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后话,眼下的皇帝要专注于处理眼前的汪伯彦。
仅仅只是一个眼神,常年伺候在皇帝身边的朱兴怀就能够明白他的心思。
连忙将一杯茶递到皇帝的眼前,皇帝结果之后浅浅的嘬了一口润了润嗓子才说道。
;既然汪相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了,那便将其右相职位摘了押入天牢,过几日交由大理寺处理。
皇帝的话,是如此的冷漠与平静,让在场除了宁辰之外的大臣们一阵的心生惧意。
当两名全副武装的禁军,将汪伯彦的相印收走,并且架起他准备往天牢走时,汪伯彦缓缓回头,看向了皇帝与宁辰。
;宁辰,你的霸道与好战之心,会将大宋拉入毁灭的边缘,到那时候,你们才会知道,我所做的,才是让大宋最有效的存续方法!
宁辰转身看着渐行渐远的汪伯彦,回答道:;那汪相便好生活着,到时候且看看,我们到底谁是正确的。
汪伯彦的身影在禁卫的臂膀下渐渐消失,只留下了汪伯彦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好!老夫且看着,殿下您是如何将大宋带入深渊的!
把持朝政几十年的当朝右相汪伯彦,在今日,他的时代算是彻底的落下了帷幕。
接下来的事情便简单了很多。
那便是新旧官员的任命以及交接问题。
这其中最大的赢家不是皇帝,也不是宁辰,而是全场什么都没做还被惊出一身冷汗的秦会之。
在一种极为措不及防的情况下,朝中剩下的诸多官员们,其中很多,甚至是宁辰,都举荐了他继任右相一职。
这突如起来的馅饼一时间直接让秦会之砸的那叫一个不明所以。
直愣愣的站在原地,根本就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只是去了一趟叶府拜见了一下宁辰,就能够被他推举为当朝右相!
这实在是太过刺激了一些!
直到那颗相印真的出现在他的手中那一刻,他才欣喜若狂的接受了这个突如其来的现实。
一时之间,看向陛下与宁辰的目光之中充满了感恩。
也不由的让他觉得,这二位,身影怎得就如此挺拔与伟岸呢?
这场早朝已经逐渐接近了尾声,最后一件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了。
皇帝率先说道:;境王。
宁辰低头回答道:;臣在!
;北征一事,可有完全的准备?
;回禀陛下,臣已经抽调了十万精骑部署在北境地带,只需要陛下一声零下,臣将即可启程赶赴北境,十日时间,必定会将留守的北境金军一举冲溃!
;好!北征一事,朕准奏!这金贼欺压我大宋多年,现在是时候让他们看看,我大宋厉害了!
;报!而就在这一个空当之中,金銮殿外出现了一声急报!
好巧不巧的赶的是如此之寸,如此之合适!
一个传令的太监匆忙跑进金銮殿内汇报道:;陛下!金国与辽国之中安插的密探传来消息,大辽与金国此刻正在交换使臣,意欲两国联军围攻我大宋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