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南夏皇朝怀慈寺
闻听此言,两位在沙场上号令千军万马的一老一少才熄了阵势。
在虎啸天撒开司空擒虎的衣领的同时,司空擒虎也松开了捏住对方臂膀的大手。
司空擒虎还不忘用一双精辣的眸子刮了虎啸天一天,「嗛」一声赶紧配着笑脸来到小月妩身边。
“唔嗯?”虎啸天一个箭步冲过去,把他拦在三步之外:“凑这么近干嘛?有事儿赶紧说,说完赶紧走!”
他还没和自家闺女说上几句话呢!这人怎么回事?脸皮也太厚了!
“你!”哼!懒得和一只禽兽计较!再瞧见小月妩时,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慈祥和蔼了许多:“小丫头,老夫没别的意思,就想过来亲自问问你……”
司空擒虎瞥了一眼虎啸天,紧了紧怀里的酒坛子,他这辈子没啥爱好,就好这一口。
难得他忍痛割爱,将这二十年的「醉龙浆」亲自送上门来,这玩意儿却要赶他出去,既然如此,他也正好省了!你小子将来可别后悔!
说着,他抽出一只手,指了指挡在中间儿的虎啸天问道:“这玩意儿,真是你亲爹?”
虎啸天瞳孔一闪,一道杀气浑然迸发。
“你这老匹夫!”再次一把揪住司空擒虎的衣领子,恨怒低吼:“有胆子再说一遍!”
司空擒虎也不是个怕事儿的,抬手便是一掌,拍在虎啸天的手腕上。
虎啸天猝不及防,吃痛撒开手。
“小丫头,老夫告诉你,这玩意儿绝对不是你亲爹!”司空擒虎瞅着他的眼神儿,仿佛对心里的猜测都更确信了几分:“哪有亲爹把闺女带上战场的?”
虎啸天正想发怒,听到这话,脚步一顿,愣在原地。
“还有,听说牠是虎族的战神,万妖国的大元帅。”
司空擒虎说话间,还不忘上下打量了父女二人一番,又道:
“先不说牠这体魄雄壮,骨骼精练,就说牠这长相,也绝对生不出你这样好看的娃!”
“司空擒虎!”虎啸天终于怒了,如果他不小心宰了这老头儿,会不会引发一场九州大陆的内乱?
“滚!”哪怕再怒火中烧,虎啸天的理智还是战胜了情绪:“你赶紧给我滚!”
再不滚,他就要忍不住了!
而小月妩则是不惊不慌地看着司空擒虎,嘴角含笑。
她的这个态度让一老一少两位将帅有些意外,但也仅仅是有些意外,他们都在心里猜想:可能这孩子年纪尚小,还没能理解这番话的含义。
“小丫头、小丫头?”司空擒虎还未放弃。
“司空大将军,对吗?”小月妩从座椅上「嘿咻」一声,蹦下地。
“其实,我早就知道了。”
在二人震惊的表情下,还藏着不可思议的疑惑。
“不用感到意外,我甚至还知道,你们南夏皇朝早在七年前就已不复存在,现在的南熵国,便是以前的南夏皇朝。”
这回,轮到司空擒虎脸色难看了,脖子上举着漆黑一张老脸,僵在原地。
这老头儿应该对前朝皇帝感情颇深,且是个至忠至诚之人,但他居然对老爹说牠最不愿意听的话,那她只能先发制人,让他先闭上嘴,冷静冷静。
与司空擒虎来说,这件事是天下皆知的,一个小丫头知道也不奇怪;只是七年来,他不愿意承认罢了!
颓丧的司空擒虎眼睛里失去了光华,仿佛陷入了无尽的悔恨之中。
瞧着他微微颤抖的嘴角,就不难猜出,他心里的痛苦绝非常人所能感同身受。
小月妩咽了一口口水,和自家老爹对视了一眼。
她——是不是说得有些过分了?
沉默了好一阵。
“呼……”司空擒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怅怅地发出一声叹息:“唉!”
“是啊!天下人皆知,九州再也没有南夏皇朝了。”哪怕他不愿意承认,它,也已经成为九州的历史。
司空擒虎再次摆放好手中的酒坛子,转过身时,原本挺拔雄厚的身躯,仿佛跟着佝偻了几分。
他今天来是为了搞清楚一件事情,这事儿若是没弄明白,他会死不瞑目的!
“小丫头,你能听老夫讲个故事吗?”
这一瞬间,司空擒虎仿佛变成了一个孤独的老人,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关心,更没有人会试图去包容他的——那种孤独。
虎啸天正想阻止,小月妩却对牠轻轻地摇了摇头。
只见她一张小脸上带着几分肃穆,她知道,这位老人对她并无恶意:“好,晚辈定会认真倾听。”
司空擒虎点点头,默默地转身,开了一坛子酒,一段尘封已久的故事娓娓道来:
“九州历年,南夏皇朝,天禹城。
自三年前起,不断有皇室宗亲不明不白地死去,对于皇室那些奇奇怪怪的负面传言在天禹城也逐渐多了起来。
当然,相比起皇宫那些骇人听闻的信息,民间的传闻还是相对温和的,只说是因为南夏皇朝的光明帝与吴皇后双双染病,导致皇族在衰败。
那一日,吴皇后的园子内竟然传说一个极其恶毒之言,说:皇帝染了怪病,须得吸人血、食人心才能活命!
但事实究竟如何,无人知晓,因为光明帝那时,已连续三个月没有上朝了。”
说到此时,一双晶黑的眸子在墙角处闪过,伴随着破空而去的风声,高直挺拔的梧桐树落下了三两片青翠的叶子。
然而,因为太过专注,司空擒虎和虎啸天竟都没有发现这一异象,但小月妩却拍了拍手腕上的乾坤钏,随即,一道金红的残光在她身后划过。
司空擒虎的故事仍在继续。
在幕后那群「有心人」刻意的安排和推动下,南夏国,姒氏一族正在悄然地走向——灭亡!
吴皇后的栖凰宫,因宫奴,宫婢们非议国君,诽谤朝廷,言语中伤皇后,惹得陛下震怒,男奴全部割断筋脉取uě抛尸,女子赐墨刑,家中男子一个不留,女子不论年纪全部发配军中做军伎!
那日,行刑地点竟然是在天禹城的选拔赛场,引得无数人来观看。
人们不仅仅是来看热闹,更多的是不相信一向爱民如子的陛下会下如此残忍的圣旨,当光明帝身边的大侍监手捧圣旨发号施令时,满地鲜uě横流,残肢断臂仍得到处都是时,那场景震撼人心,人人皆如同身亲临地狱,所有在场者,无不愤怒恐惧,却又不敢言语。
毕竟,非议皇族是死罪,在哪国哪朝皆是如此。
极度的恐惧下滋生的不仅是怯弱,还有反抗;经过这一事,光明帝在六七成的百姓心中瞬间成了残暴的昏君,毫无人性可言!
这样的情绪逐渐蔓延至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对皇族表现出强烈的不满。
这时,怀慈寺有了动静。
传闻,向来不理俗?的怀慈寺的方丈大师「怀慈大师」竟在年前就为南夏国批了一则佛家谶语:
天禹城南山寺深,仲秋半夏酒满樽。
一辞故国兴重刑,玉垒韶光待贼平。
冥府灯明孤魂盛,天命女臣震乾坤。
始觉人魔欲负我,只恐无生覆禹城。
这一撼天动地的消息犹如风卷大陆,瞬间传遍各国。
引得不少「破解谶语」的大师纷纷解谶。
其中,最让人推崇,呼声最高的则是怀慈寺当代主持大师「天音和尚」大师所译释的:
怀慈寺是皇家寺院,不仅有僧人坐禅的寺院,也有女尼修行的庵堂。只是一南一北,相隔一方。
南方是怀慈寺,北方是怀慈庵。
第一句:天禹城南山寺深,是指上一任君主在仲秋之日带着他的皇后「半夏是指半个皇族族人」去寺院找到怀慈大师饮酒,促膝长谈。
第二句:先皇是位心系国家百姓的好皇帝,一言一语无不是讲国家民生,后来还说起刑法相关之事,南夏国历朝历代民风淳朴,从未有过重刑,但南夏国经过几次民间势力和朝廷势力勾结叛乱,损失惨重。先皇担心,若不兴重刑会有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没有重刑将来也会让国家动荡。
怀慈大师告知先皇,用武力和重刑刑法是无法感动人心的,百姓为何会暴乱?无疑是贫穷惹的祸!开发更多的玉晶和财富,用真诚施以仁政,使得国富民强,百姓自然不会造反,至于那些想要利用善良百姓的贼人,失去了没有可以借力的点「指:百姓」自然也就偃旗息鼓了。
第三句:怀慈大师说,重刑之下必会让百姓失去安稳的生活,而且也会造成无数冤案,冤案越来越多,冤魂也就越来越多,定会惹得苍生怨道,民不聊生。到那时,第一个站出来为老百姓发声的人势必会成为万民心中的支柱,这个人很可能是「姬姓」臣子!他会带领南夏国开辟出新的天地,名震天地。
第四句:如果陛下不信,甚至感觉天下万民都在瞬间犹如魔族对您的愤恨,会辜负您的信任,一怒之下杀了那个人,杀了他整个族人,却杀不尽天下人;但国家一旦实施了重刑,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且必会导致天禹城乃至整个国家的生灵都灰飞烟灭。
这一说法顿时引得朝野震动,朝纲不稳。
甚至开始有朝臣当殿提出让人准备禅让礼,叫光明帝赶紧退位让贤。
当夜,这位朝臣也被人在暗杀于家中。
光明帝再次被人诟病为昏庸残暴的君主,引得举国百姓无不唾弃。
皇权,也遭到了有史以来第一次质疑和唾弃。
民间谩骂声一片,无数百姓还是举家迁徙逃亡,因为心中滋生的剧烈恐惧与不安,让他们不禁想要离开土生土长的南夏国土。
与此同时,另外一派则持相反的看法,竟在不夜之间传遍乡野,呼声与怀慈寺不相上下。
。
(4月日到4月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