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战之兵临城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44章多好的女人啊,可惜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面粉厂的事儿谈好了,吴敬中无比的满意,他现在对陈雷,是越看越顺眼。  如果人人都像陈雷这样,那我吴敬中这个主任,当的就太舒心了。  陈雷又对吴敬中说道:“主任,还有一件事儿,得向您报告一下。  这赵松,不是通过特高课的汪曼春向我说情的嘛。所以赵松给了汪曼春一家纱厂。  但是呢,她又不会做生意。  所以她委托我,帮着把她的纱厂也管着。  我一想,这也没什么。  毕竟大家都是熟人嘛,我就给答应了。  您可不要介意啊。  毕竟她是特高课的人,我也不太好拒绝。  您也知道,这做生意,最重要的一条街就是不能得罪人。”  这七十六号,一直和特高课有点不对付。  在上海滩,七十六号处处被特高课压一头。  那个南田洋子,就没拿睁眼瞧过吴敬中。  这让吴敬中十分不爽。  牛气什么啊!  不就是因为你们特高课,是日本人吗?  而且汪曼春原来在七十六号,一直被吴敬中防范着。  现在汪曼春去了特高课,可以说让吴敬中在松了口气的同时,也对汪曼春十分不满。  这心里有疙瘩啊!  陈雷现在把这件事儿告诉吴敬中,就是要告诉他,你的敌人,不一定就是我的敌人。  陈雷的意思很明显,他是一个生意人,需要维护的关系很多。  不可能就跟着吴敬中一条道走到黑。  这样的话,生意根本就做不成。  吴敬中不傻。  陈雷一说,他立刻就猜到了。  对于陈雷的做法,他非常理解。  毕竟吴敬中自己也知道,他这个七十六号主任,也就吓唬吓唬一般的部门还行。  在日本人面前,根本就不够看。  陈雷的生意做的这么大,需要打点的关系,太多了。  别说特高课的汪曼春了,就是日军宪兵司令部的伊东正喜,陈雷不是也照样要打点关系嘛!  这很正常。  只要陈雷给我的那一份儿不少,我就无所谓。  吴敬中摇摇头,呵呵呵一笑:“陈雷啊,以后这种小事儿,不用向我汇报。  我现在年纪大了,不想管那么多。  再说了,我也理解你的难处。  这做生意吗?哪个都不能得罪。这特高课,本来就是日本人一个权力很大的部门。  你不得罪他们,是对的。  汪曼春现在是特高课的人,而且又是请你帮忙,你不帮,还真说不过去。”  在吴敬中看来,汪曼春的性质和齐公子是完全不同的。  齐公子虽然在七十六号,但是谁都知道了他就是特高课南田洋子的人。  陈雷之所以和齐公子这么针锋相对,也是因为齐公子非要找陈雷的麻烦。  陈雷也是没办法。  你看,除了这个齐公子,陈雷得罪过其他人吗?根本就没有。  这做生意,必须得这样。  能不得罪人,还是尽量不要得罪人。  毕竟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啊。  陈雷的做法,完全没问题。  吴敬中一想到汪曼春那靓丽的影子,心里就一阵荡漾。  唉,多好的女人啊,可惜了。  吴敬中对陈雷说道:“陈雷,还有个事儿,想请你给帮个忙。”  陈雷把脸凑过去:“主任,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你只管开口。  千万别和我客气。  您的事儿,那就是我的事儿。  我保证给您办的妥妥的。”  吴敬中看了看陈雷,然后有点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肚子:“这个,我的七十六号,好歹也是一个实权部门。  可是,上面给我配的那辆汽车,实在是不像话。  七手的夏利啊!  这开到路上,和特么火车一样,一路黑烟。  在丢人了。  我想着,你能不能想办法,给弄辆像样的汽车来。  我这个人嘛,你也知道。  平时没什么爱好,就是好个面子。  实在是那辆车,太不像话了。”  陈雷一拍大腿:“主任啊,你看我这个脑袋,你要不提这事儿,我都给忘了。  我这两天,刚从米国订购了一辆斯蒂庞克牌的轿车,这还没顾得和您说呢。  这一忙起来,就给忘了!  主任,这都怨那个齐公子,你说他要是不和我作对,我也不会把这事儿给忘了你说。”  斯蒂庞克?  吴敬中有点愣。  他对汽车基本没什么概念。  只知道好看的就是好车。  这国外汽车的牌子,他还真不了解。  吴敬中想着,既然要弄,那肯定就要弄一辆像样点儿的汽车。  不然的话,那有什么用?  这汽车,要的就是那个面子。  吴敬中看看一旁的余则成,一脸的问号。  余则成懂啊!  赶紧就说道:“这斯蒂庞克,是米国的一个家族,是一家非常大的公司。  他们生产的汽车,非常畅销。  有不少的子品牌。  其中最贵的,就是斯蒂庞克牌,就是陈纳德开的那种。”  哦~~  吴敬中眼睛一亮,想起来了。  当年他在军统的时候,见戴老板坐着一辆非常霸气的汽车。  把他眼馋的不行。  后来有人说,那汽车可是好东西,和陈纳德开的是同一款。  原来是这款汽车啊!  好!  真好!  吴敬中满意的点点头,整个人笑的眼睛都要没了:“陈雷啊,那我就代表七十六号,谢谢你了。”  陈雷说道:“看主任您说的,这您的事儿,那就是我的事儿。  这也怨我。  太没眼力劲儿了。  咱七十六号的那辆车,确实该换了。”  从七十六号出来以后,陈雷就直接去了赵松给自己的面粉厂。  那地方余则成熟悉,直接带着陈雷就过去了。  现在他余则成,完全成了陈雷的一个跟班儿,只要在七十六号,那铁定是余则成跟着陈雷。  整个七十六号的人,包括吴敬中在内,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反而都觉得,余则成这是变聪明了。  毕竟陈雷,可是一座行动着的金山啊。  多少人想巴结陈雷,那还巴结不来呢。  人家余则成,活通透了。  就这年头,什么都是虚的,只有钱是真的。  面粉厂一共有三家,规模都还行。  陈雷在转悠了一圈以后,觉得规模还是可以的。  按照现在规模的话,一天下来,能生产一千袋面粉。  这样的速度,也算勉强够用。  但是陈雷想着,还是把规模扩大的好。  这样的话,把面粉运出去,就会更加安全,不会引起日本人的怀疑。  只有产量足够大,让整个上海滩的面粉滞销,这样才能有借口把面粉运出去。  陈雷相信,为了赚钱,不管是吴敬中还是伊东正喜,都会同意他这么做的。  说实话,这面粉厂的经营,陈雷还真不懂。  不过他不懂没关系。  陈雷需要的是产量,而不是销路。  面粉厂进货的渠道是固定的,这几家面粉厂,赵松经营了大半年,进货渠道基本上已经固定。  这个只需要把那些商家找来就行。  反正我是大量购进,他们有多少我要多少。  至于面粉厂赚不着钱,那和陈雷没关系。  他要这个面粉厂,那就不是为了赚钱。  为的是把面粉运到根据地去。  至于那家在汪曼春头上的纱厂,陈雷也使用了相同的办法。  全面扩大规模。  把产量提上来。  产量扩大十倍。  马上就办。  十倍???  陈雷的话,听的余则成整个人都是晕乎乎的。  陈雷啊,虽然我不知道你到底在做什么?  但是十倍?  你有那么多钱吗?  你要知道,想要扩大产量,就得购买机器设备。  这些设备,可是需要大量资金的。  陈雷,你有那么多资金吗?  余则成根本就不知道,陈雷现在,可是富可抵国啊。  就画家一天印制出来的日币,就足够把这些机器给购买下来了。  听说陈雷要把规模扩大,让产量扩大十倍,吴敬中是举双手赞成。  这陈雷投入的越多,那他吴敬中得到的钱,就越多啊。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陈雷把钱全部都给折腾进去了,到最后卖工厂的时候,最后的钱,那也是有他吴敬中三成的。  扩大好。  陈雷把声势做的很大,搞的整个上海滩瑟瑟发抖。  这个陈雷,是疯了吗?  一上来就这么大手笔。  自己成立了新公司不说,现在又要把面粉厂和纱厂扩大!  此人的野心,很大啊!  招待所开业一个月了,根据余则成的提供的账本,一个月下来,总共的利润,换算成日币,大概说五万。  利润很大。  但是在陈雷看来,这根本就不行。  “老余,这账本不行。  你从新做一本账,要利润一百万的那种。”  换算成日币,才五万,这根本就不行。  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把画家印制的日币给流通出去,不管是招待所,还是他的那些公司,都必须大量盈利才行。  现在每隔一个星期,陈雷都会用不同的车,从招待所把一批批印制出来的日币送到明楼制定的地方。  然后又明楼想办法通过金融手段,让这些日币,进入岛国银行。  岛国银行最后,会把这些日币送到本土的总行。  这样的话,这些日币就会出现在岛国本土,从而不断的增加岛国本土货币的数量。  时间一长,通货膨胀就会发生,进而瓦解岛国经济。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