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第 158 章【二更合一】
圣上?薨, 举国?哀丧。
大殓后,五皇子等皇子、五品以上?的官员皆要斋戒七天,盛言楚这些五品以下的官员则每日午间去宫门外烧纸诵经。
七日后,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更换年号为宝乾, 因?登基之年正逢殿选之年, 朝臣和新帝商讨一番后,决定另开乡试和会试的名册,特?准去年乡试和今年会试未中的秀才和举子参加附试, 在这两场科举中考中的读书人, 都作为新帝登基后的恩科士人。
接连举行两场乡试和会试, 宝乾元年在国?史上?又被称为恩正并科年。
因?要重新出乡试和会试的考卷,吏部?和翰林院两大掌控贡院的部?门忙得应接不暇。
盛言楚更为头疼, 翰林院的朝考还?未开始, 他的散馆考试也还?没?进行, 再?撞上?恩科两场考试,他现在就差不会□□术。
好在掌院戚寻芳怜惜他, 只交代他去吏部?考功司协助秦庭追整理乡试卷即可, 至于朝考的卷子则交给了夏修贤等人。
按理上?年的新科状元是该参与?三年后的朝考出题,这不没?办法嘛,消息传开后, 最难过的莫过于赵蜀了。
参加朝考的都是新科进士,这些人算半只脚踏进了官场, 官场中人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故而朝考并不避亲。
也就是说,盛言楚不会因?为朝考人选中有赵蜀就不能参与?出题, 赵蜀知晓这种规定后,兴奋的手舞足蹈,但这种梦幻的想法在恩科圣旨下达后破碎开来。
跑到盛家找盛言楚唉声叹气了一回,盛言楚忙里抽闲安慰赵蜀:“赵兄慌什么?官家才登基上?任,正是大拢天下士人之心的时刻,你是先帝手中最后一批进士,他岂会不厚待你们??”
赵蜀吃了定心丸,又道:“楚哥儿,你说这恩科选出来的进士是不是也要朝考进翰林院?”
“这是自然。”
赵蜀蔫了:“翰林院庶吉士位置就那么些,恩正两科朝考的庶吉士齐聚翰林院,那三年后的散馆我又能身置何方?”
盛言楚:“你不会三年后才散馆的。”
赵蜀:“?”
“先帝当年登基也开了恩科。”
盛言楚歇笔抬头看着赵蜀
,温和地笑笑:“当年恩正两科朝考走出来的庶吉士分了两批,如若不出意外,赵兄差不多在明年年底就要散馆。”
“这么快?”赵蜀霍的坐下来,忧心道:“才熟悉翰林院就要散馆,这散馆后我留在翰林院的机会岂非渺茫?”
庶吉士太多,在翰林院呆得时间又过短,很难出人头地。
盛言楚:“这事不好说,端看赵兄在翰林院的表现了。”
赵蜀的确运气不好,竞争对手一多起来,想留馆的可能性就相对的少了,但世事无常,谁又能猜到一年后的事态发展会如何呢?
-
一年后的事暂且搁置不谈,就拿五月间的恩科乡试来说,才风风火火的结束,便有书生?敲登闻鼓伸冤,不是状告夹带,也不是指认哪位出题官收取贿赂,而是指出京城乡试考卷中有两题和正科乡试题大同小异。
两道几乎一模一样的题目出在乡试卷中,于那些去年乡试落榜的秀才们?来说,就是占了大便宜,故而一群去年没?下场乡试的秀才们?大呼不公平。
盛言楚作为乡试出题官之一,收到状子后,立马着人打听是哪两道题,待看到题目,盛言楚顿时松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不是我出的那两道。”
他被秦庭追委以重任,要出的题目正好是两道,但他没?有参与?正科乡试的出题,因?时间紧,故而没?有仔细去钻研正科乡试的题目。
出完两道题后,其实他有思?考过会不会出现撞题的局面,但秦庭追那边没?有驳退他的题目,想来就没?有问题,没?想到还?是出了事。
书生?状告的那两道题是一德高望重的老臣出的,就改了题中几处问答,其内核没?变,难怪有不少书生?觉得不公平。
新帝才登基,恩科是宝乾帝上?位后颁布的第一道圣旨,此事不仅仅关乎科举公允事宜,还?涉及新帝的脸面,为此,宝乾帝将盛言楚等出题官唤到京兆府衙门一一审问。
出那两道题的老臣是三朝元老,服侍过太宗皇帝,又是先帝手下的重臣,这次恩科后,老臣本?该荣休归乡,基于此,宝乾帝当然不能在登基之后就惩治这位老臣。
但不给那些喊不公的秀才们?一个?
交代也不行,群臣思?来想去后,做出决定:那两道题统一不批阅。
递状子的秀才们?高呼万岁,老臣也泪流满面的叩谢皇帝大恩。
惊堂木一响,此事两全其美的落幕。
退堂前?,盛言楚提议:“皇上?,此等撞题一事臣倒有一个?法子可以一劳永逸。”
恩科并非只有新皇登基时才会有,皇帝娶妻、册封太子、捷报归来或者皇家人整数大寿时,朝廷都会开设盛典施恩天下,为避免这等仓促撞题事故再?发生?,盛言楚觉得有必要做出另外的打算。
宝乾帝笑问有什么法子。
盛言楚扬眉高声道:“每年科考皆出两套考卷,分为甲卷、乙卷,一来可以应付突如其来的恩科。”
“科考到底是用哪一套考卷,不到临考前?谁也不知,包括出题考官,到时候掷骰子做决定,这样还?可以有效的减少考官泄题事件发生?。”
“若这样还?不成,那就在科考到来之前?出不定数题目做题库,临近科考前?,再?从中筛选一些作为科考题,剩下的则封存起来,作为恩科的选择。”
宝乾帝闻之大喜,觉得此法甚好,点点头又问吏部?考功司头目秦庭追的意见。
秦庭追窥着宝乾帝愉悦的神色,笑道:“盛大人此举不错,但这样一来,前?期投入科举出题的人手就要增加…”
“朝中群贤毕集,这事好办,考功司主事添一倍,翰林院庶吉士加十人。”
只要是皇帝想要办的事,任何困难都是借口。
秦庭追笑容放大,拱手调侃道:“皇上?着实偏心,臣数次找吏部?尚书恳求尚书大人剥一些人给下官,大人总说皇上?不允,瞧瞧,盛大人三言两语您就同意了。”
宝乾帝微笑地抬手点向秦庭追所站的方位,朗声说盛言楚所说的法子能解诸多问题,朕自是要予以支持,而你秦庭追上?奏只是因?为嫌吏部?考功司事务杂多罢了,两者怎能相比教?
秦庭追笑眯眯的客套几句,君臣之间的气氛十分融洽,立在左右的朝臣见状,纷纷将目光投射到一旁笑而不语的盛言楚身上?。
入朝为官三载,当年那个?年方十六的商户少年状元早已?不再?稚嫩,短短三年
而已?,就一跃成了天子近臣,寥寥几语便让新帝应了科考出题的改革。
果真是一招天子一朝臣,他们?再?也不能拿往日的眼光去看那个?曾经被他们?瞧不上?的商户状元。
-
科考出题政策颁布后,自然而然要增加相应的出题官,那些闲居在家的举人们?听闻此事后,立即拿起书本?。
乡试和会试由?京城翰林官和吏部?考功司主事携手推进出题,地方则是由?衙门礼院。
衙门礼院对县试和府试则放宽了选择,人手可以从不打算继续走科举取仕的举子们?中抽选,院试要严谨一些,大多是从地方府学、县学山长和教谕中选拔。
此诏令一出,大江南北骤起读书风潮,都希冀着自己?能被选中。
-
恩科乡试结束后,总要给秀才们?喘口气,也要给地方举人们?上?京的准备时间,因?而恩科会试挪到了八月,朝廷安排好这一切后,这才开始翰林院的朝考和散馆。
赵蜀这一批进士得知盛言楚帮他们?争夺了十个?庶吉士的名额后,大为感激,一考完便有进士陆陆续续的来盛家拜访。
盛言楚只招待了一回便以事务繁忙闭门不见,六月初,翰林院散馆结束。
新的一批庶吉士进翰林院的当天,盛言楚和应玉衡等人在百花巷聚了一顿,席间来得多是他们?这一届的庶吉士,有些得幸留在翰林院做起编修或检讨,有些外放去了六部?做起主事等官,还?有些则出京去地方州县当起县令。
还?在国?孝期间,宴席上?的酒杯均换成了清茶,但这不妨碍大家推杯换盏,几杯后,感性的男儿郎哭得稀里哗啦。
“苟富贵哇!”裘和景一张开嘴照旧是跟银子有关,抱着几个?如愿留在京城的翰林官大腿抽噎。
裘和景是这一批庶吉士中年岁最小的人,他嗓子一嚎,坐上?的男人们?顷刻笑开,纷纷说他们?在翰林院谦让了裘和景三年,这回散馆裘和景外放做官可就没?人再?宽待他了。
裘和景抹泪,哭哭啼啼地说他们?这一届庶吉士算是史上?以来最和谐的一批,说完朝众人诚挚鞠躬感谢三年来的照顾。
一番肺腑之听得盛言楚都不由?热泪盈眶
,才撇开眼角的泪花,就见应玉衡和俞雅之等人举杯走过来。
三人碰了杯,清脆的杯盏声下,应玉衡咽下茶水,百感交集道:“你这又是何苦?”
俞雅之跟着啧叹:“官家和你关系匪浅,你若留在京城,厚禄高官指日可待,何必要求外放出京?”
盛言楚饮尽此杯,抬腿走到窗下小椅上?坐好,不咸不淡地笑了声:“远香近臭,我来京城买宅院时就本?着这想法,做官亦是。”
两人跟着坐到一旁,盛言楚睨了眼桌上?喝至晕乎乎的同僚们?,嘴角笑容稍减了几分:“新的官家虽和我关系密切,但我若常常在他跟前?晃悠,势必会有小人暗戳戳的说我皇恩过甚,我虽是状元出身,但为官之上?并没?什么大的成就,很容易传出我德不配位的闲言碎语,与?其这样,不若我自请出京,届时荣耀归来,再?承皇恩最是适宜。”
简单来说,就是他如今在官场当中还?是太稚嫩了,宝乾帝越对他好,他就会招至更多的嫉妒,于他而言,这是坏事。
只有他脱离宝乾帝靠自己?登上?高位,如此,再?去享受皇恩才不会显得突兀。
“少年御前?红人古往今来都有,楚哥儿你未免想得太多。”俞雅之还?是觉得有点可惜。
应玉衡:“楚哥儿,你想远离皇权中心,去江南府,或是淮安府啊,何必要挑南域宋城?那边海水的情况你是知道的,去了那喝水都成问题。”
“对啊。”俞雅之眉头轻皱:“前?朝上?月递来折子,说南域水里的毒素并未全部?疏通,你去那不是自讨苦吃吗?”
盛言楚噎了噎,他不好说让他去南域的其实正是龙椅上?的新帝。
他原先的想法是去江南府。
江南府是大府,想外放至江南做官并非易事,所以他才在散馆前?刻苦拼搏,按散馆成绩排名来说,他被派往江南府做官的可能性达到九成,可就在贴榜的前?一天,新帝唤他进了宫。
-
那日京城上?空滴答坠落着春雨,御书房里龙涎香袅袅清幽,盛言楚拢袖立在屋中,书桌前?的新帝声音清润如玉。
“南域毒水的解药已?经运了过去,可半年多了,还?是有折子送至朕跟前
?,你看看——”
盛言楚双手接过折子,一摞折子诉说的内容都在围绕南域毒水未清的话题,怪胎虽有减少,但十个?中还?是会冒出一两个?,再?有,南域百姓纷纷携家带口往北边迁移,如今的南域都快成了空城。
宝乾帝沉默片刻,道:“派你去南域是有些委屈你,但除了你,朕找不出合适的人选。”
盛言楚的确是最适宜去南域的人,他是为数不多知晓朝廷在秘密替先帝收拾南域毒水烂摊子的官员,再?有,盛言楚也是头一个?恳请宝乾帝替南域黎民百姓安危着想的人。
外放江南的美梦破碎后,说不失望是假的,但宝乾帝将话都撂到这份上?了,他岂能拒绝?
缓步上?前?,盛言楚正色道:“为君分忧是为臣子的职责…”
宝乾帝眼神略有动容,打断盛言楚,感慨道:“你愿意去南域朕欣慰不已?,朕也知道派你去南域大材小用…你且安心,三年 ,就三年,三年期满,不管南域情况如何,朕都会将你调回京城。”
话落,御书房内静悄悄,盛言楚闻言扑哧一笑。
宝乾帝摸摸鼻子:“笑什么?”
边说边不自在的顺了顺龙袍,生?怕盛言楚又像在皇子府时挑他坐姿不端的毛病。
盛言楚微微一笑:“皇上?给臣开得后门未免太大,不论南域如何,皇上?都会在三年后调臣回京,有皇上?这句话,臣在南域厮混三年便是。”
“你不会。”
这回换宝乾帝笑了:“你我又不是才认识,你的心思?我能猜出一二?,去年你既敢找上?我,让我逼先帝拿解药,足以看出你对南域百姓怜惜颇深,有此良臣,是南域百姓的福气。”
见宝乾帝省掉了自称,盛言楚紧绷的肩膀一耸,扯动嘴角笑了笑:“臣定不负圣望。”
宝乾帝忽起身走了过来,站定盛言楚面前?举起握紧的拳头,盛言楚愣了愣,旋即高抬手和宝乾帝对碰了一下。
“三年为期,朕在京城等你!”
“一言为定。”盛言楚挑眉。
君臣许诺后,宝乾帝清咳了两下,盛言楚以为旧疾复发,着急的唤大太监,宝乾帝摆摆手,俊脸爬满红团。
“你勿急!”
盛言楚怔松了下,宝
乾帝挥退进来的大太监,闷了半晌后嘴唇终于嚅动了几下,极为不好意思?地道:“你去了南域替朕传个?话。”
“给谁传?”盛言楚会意,却不明说。
宝乾帝脸上?羞恼交加,虎目瞪着盛言楚:“还?能有谁?詹全人都回来了,她为何不回?一个?弱女子,她在南域能作甚?”
盛言楚笑声中掩盖不住揶揄:“金家大小姐不是让詹将军送了信给皇上?吗?”
一说信,宝乾帝脸色一僵,咬牙切齿道:“还?不如不写信给朕,朕先前?为了她和先帝大吵了一架,她倒好,留恋南域说什么…说她不配与?朕共守河山,盛卿,你说她这话是什么意思??!”
盛言楚莞尔,还?能是什么意思?,人家姑娘不愿嫁给你呗?
“明明当日送她和大军粮草一并去南域时,她还?百般不愿意,为何这次詹全回来了,她却不回来?”
宝乾帝百思?不得其解,忽而眸中划过一丝危光。
“盛卿,莫非她在南域背叛了朕?”
此等念头一起,宝乾帝只觉头顶绿油油,当即板起脸拍桌让人传詹全进宫,盛言楚忙阻止。
“皇上?,你难道信不过金大小姐?”
宝乾帝沉下脸色,目光炯炯地盯看着盛言楚:“并非朕不信她,从前?她恨不得早早入主皇子府做正妃,如今倒好,朕后宫空荡荡,自登基以来,前?朝群臣日日往朕眼前?送京城贵女图,朕能借口初登基国?事繁多挡住悠悠之口,明年呢?明年朕还?能想出什么说辞不立皇后?”
盛言楚:“……”不立皇后,您可以先册等几妃嫔啊。
不过这话盛言楚没?敢怼出口,眼前?这位新帝对感情似乎格外的忠诚,大概是因?为幼年多次遭宫妃残害有了阴影。
宝乾帝登基后,曾带他进出过洛书门,洛书门后有一面墙粘贴着先帝嫔妃子嗣的一生?过往,在角落,盛言楚看到了一段话。
“…宫婢梅氏以色.诱君暗怀龙胎,为大不逆之罪,念其诞下皇子有功,赐白绫。”
这些只言片语是证实宝乾帝生?母曾在宫里存留过的唯一证据,这些话本?没?有什么大问题,宫婢做出此等大罪,该杀。
但事情远远不是这样
。
洛书门里有无数暗门通往皇宫各处,这些都是密道,不论是盛言楚,还?是旁的进出洛书门的臣子都不能探知,但那日宝乾帝带盛言楚走了一条。
幽暗的烛光下,盛言楚抬眸相望,只见坑坑洼洼的石墙上?刻了无数个?字,盛言楚瞥了几眼后不由?握紧腰间的小印章。
上?边的字和他印章上?的字笔迹很像,应该都是老皇帝亲手雕刻的。
宝乾帝指向一处,盛言楚凝神望去,只见杂乱无章的刻字中隐约现出‘梅氏贱婢…朕之耻辱…皇五子不能留…’之类的话。
他不敢看太清,倏地缩回了肩膀,但他能猜出后边的情节,无非是宫中谣传老皇帝醉酒后要了宫婢梅氏的身子这件事并非有假。
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老皇帝当年不仅想赐白绫给梅氏,还?想一道赐死如今的宝乾帝。
宝乾帝之所以没?死,大抵是得了当时皇太后的庇佑,随着皇太后薨逝,宝乾帝紧接着就被宫妃下毒,这其中未必没?有老皇帝暗中的应允。
生?母惨死加上?弃养中毒,两桩事叠加到一块,也难怪宝乾帝会对先帝恨之入骨。
宝乾帝不愿三宫六院,大概也是怕自己?某个?儿子会像他一样遭宫妃迫害?
从洛书门出来后,盛言楚心中警铃大作,得出一个?结论:没?事别写手札日记!要写也不要像先帝这样作死刻在墙上?!
宝乾帝绕回座上?,将写好的信扔给盛言楚:“你亲自将信交给金玉枝,明着问她是否移情,若有——”
回忆戛然而止,盛言楚捏了捏厚厚的信,闷笑:“若有,皇上?该当如何?”
“如何?”
宝乾帝捡着这两个?字来回呢喃,冷嗤一声:“哼,若她胆敢背叛朕,朕就让她掂量掂量阴阳两隔四个?字该怎么写!”
盛言楚心下一凛,这是要杀金玉枝还?是杀奸夫?
-
和翰林院好友们?在百花巷胡闹了两天后,盛言楚带着华宓君去了一趟李府。
老皇帝死后,李老大人难过了好久,听闻盛言楚要带着华宓君去南域上?任,李老大人当即拍掌,命人收拾包袱,说要一道回南域。
李家本?家祖宅就在南域宋城,李老大人回
乡养老是必然,但南域海水有问题,李家不放心李老大人回去,可惜李老大人脾气犟的很,劝不动。
李家人只好拜托盛言楚在南域时多照料李老大人,盛言楚点头,在李家吃了顿饭后,盛言楚开始准备出发南域。
临走之前?,严栖江和周密找了一回盛言楚。
“先帝龙御归天后,京城各大书肆均收到了官府的文书,要求百天内,书肆一律用蓝色油墨印刷书籍。”
盛言楚知道此事,翰林院批阅的文书也都换成了蓝墨,这是习俗,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禁止,比方一月之内不准嫁娶,不准饮酒作乐,不准屠宰牲畜等等
严、周二?人上?门要说的事儿还?挺急。
“盛家铺子里的蓝墨卖光了。”
盛言楚惊愕:“卖光了?真的假的?”
他年初才让周密去虞城运了一批颜料进来,书生?们?大多用黑墨,蓝墨便成了积压,他还?想着年初运一趟至少能用一年呢,怎么才六月就用光了?
周密笑:“各大衙门卖东家您的面子呗,先帝发丧后,好些衙门的人都来买咱家的墨石,我将去年的陈墨都摆了上?去,仍不够呢!”
盛言楚摸摸下巴,吩咐道:“那你们?赶紧就近从淮安府调一车来。”
严栖江愣住:“我还?以为东家会叫我们?去虞城运染料重新制蓝墨呢。”
“来不及。”盛言楚道:“再?说了,咱们?出的这批蓝墨可不是用湖蓝草拓出来的,从虞城拉来的那些染料所用的花唯有开春的时候才会有,现在没?花做不成。”
周密和严栖江相视一眼,道:“从淮安城调运过要费一番功夫,不若咱们?就用湖蓝草,京城湖蓝草多得很。”
“行啊。”
盛言楚往椅背上?一靠,道:“只这样一来,价钱得往下压,你们?若想跟其他书肆一样卖平平无奇的湖蓝草所制的蓝墨,其实也成,只不过我得提醒你们?一点,来盛家买蓝墨的多是衙门,湖蓝草制成的蓝墨容易褪色,他们?未必肯买。”
盛家蓝墨石在孝期之所以畅销,各大衙门给御前?红人面子是一回事,其实另有缘故。
京城书肆贩卖的蓝墨石书写一段时间后很容易褪色,衙门的
文书当然不能轻易褪色,为了保全文书,又为了守国?孝,以往衙门会先用黑墨写一遍,再?用蓝墨涂染。
总之累人至极。
听闻盛家蓝墨不易褪色,各处衙门立马派人过来,如今盛家墨石倾销一空,若换成普通的蓝墨,衙门未必会再?次上?门。
周密恍然大悟,忙拽着严栖江回铺子写信告知淮安城那边的铺子。
京城生?意交给周密,盛言楚自是不用操心,程春娘手中的锅子铺则交给了盛允南打理,花嫂子和雅姑从旁协助,和周密一样,每隔一个?月就往南域寄一封信。
安排好三间铺子后,一行人坐上?南下的官船。
行至江南府时,盛言楚没?继续往南边走,而是独自下了船,
作者有话要说:皇帝死后,衙门用蓝墨有据可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