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背后站的人不同,结果也不同
苏曦透过直播,看着群魔乱舞的大明朝堂,尤其是一群人声讨方孝儒的壮观场景,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p>
“方孝儒这个人没办法评论,私德很高,绝对的高道德水平的大儒。”</p>
“可是这个人的思想也绝对有问题,他读书把脑袋读傻了。”</p>
“他只看到周朝八百年的历史没有表达可以比拟,确没有看到周朝百姓暗无天日的生存状况。”</p>
苏曦直接嘲讽。</p>
直播间内,诸葛亮等人也都沉默,确实如此,完全没看见。</p>
我不会改历史—</p>
“你们说方孝儒会不会拿周朝的八百年历史说事?”</p>
李世民来了兴趣,忍不住插嘴。</p>
苏曦等人不说话,原因是李世民刚说完,方孝儒就拿这个说事了。</p>
……………</p>
“你们只看到世卿世禄制失去了晋升之路?”</p>
“你们确没有看到知礼仪,守礼法的周朝有八百年的历史。”</p>
方孝儒一人怒怼群臣,丝毫不落下风。</p>
“周朝之后,还有哪个朝代能拥有八百年的历史。”</p>
“最长的汉朝中间也经历了一次动乱。”</p>
方孝儒一句话怼的所有人都欲仙欲死。</p>
这个真没办法反驳。</p>
和方孝儒对怼的群臣都无言以对,说的真有道理。</p>
方孝儒露出得意的笑容。</p>
直播间内的人忍不住想要抽李世民,乌鸦嘴,这下没办法反驳了吧。</p>
苏曦摇摇头,看着那些怂了的文武群臣,嘴角带起一抹笑容。</p>
“洪武大帝,你直接怼他一句,胜者王侯败者寇,然后耍流氓把他拖下去砍了。”</p>
“之后让史官记录方孝儒的罪过。”</p>
“有人要是说你改历史,就把锅扔到李世民头上。”</p>
苏曦的解决方案简单粗暴又给力。</p>
直播间内的众人无语。</p>
这可真不是啥好办法。</p>
但是这个办法真实用啊。</p>
朱元璋嘴角带起冷笑,眼中闪烁着冷光。</p>
“方孝儒,你不是问为什么不使用周礼吗?”</p>
朱元璋缓步走下皇位,直白的道。</p>
方孝儒内心中闪过一股不良的预感。</p>
洪武大帝可不是什么好玩意,千万别耍流氓啊。</p>
直播间内的人也都露出笑容。</p>
有些人,就是具有打破规则的能力。</p>
“是又如何?”</p>
“明明有更好的例子,为什么不能效仿上古先贤。”</p>
“愚昧之人。”</p>
方孝儒继续牙尖嘴利,死活也不放弃,冲着朱元璋一阵输出。</p>
朱元璋听到这话并不在意。</p>
熟悉朱元璋的文武群臣都下意识后退一步,这位爷,可是真流氓。</p>
朱元璋走到方孝儒面前一巴掌把方孝儒打了一个大跟头。</p>
方孝儒一脸错愕,其他文武群臣都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p>
“方孝儒,原因就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周朝灭亡了,还是屈辱的死法。”</p>
方孝儒被气的够呛。</p>
“老子是朱元璋,老子是洪武帝,老子从农民做到皇帝,老子就是不讲理的臭流氓。”</p>
“你,不服不要玩呀。”</p>
朱元璋一顿怼,一副老子流氓老子牛逼,你不服不要玩。</p>
噗嗤。</p>
方孝儒一口鲜血喷出,用手指着朱元璋,一句话憋在嗓子眼,上上不来,下下不去。</p>
直播间内的人都目瞪口呆,这朱元璋真残暴,真按照苏曦话做了。</p>
蜀国丞相—</p>
“我去,这太残暴了吧,他就不怕文武失心。”</p>
诸葛亮真的被吓到了,在汉朝,自古以来奉行的都是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帝王不识货,货给识货人。</p>
通俗点就是,老子在你这干的不开心,直接就挂印回家,去游山玩水。</p>
这种情况下,帝王可不敢像朱元璋这么残暴的对臣子。</p>
苏曦在直播间内哈哈大笑。</p>
“你们当然不行,可洪武大帝可以啊。”</p>
“他可是朱元璋,大明朝的一切势力都是他缔造的。”</p>
“你们享受了势力的福利,皇帝从出生就被势力之间控制,自然没办法这么残暴。”</p>
“但洪武帝不一样,明朝所有势力都是他给的,他给了,自然就能收回。”</p>
“而且人家有一套完善的学子体系,可以提供足够的人才,今天死了方孝儒,明天就有人顶上。”</p>
“最后就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洪武帝和你们最大的差距,那就是背后站着的人不一样。”</p>
说到这里,其他人都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身为掌权者,背后站的人还能不一样。</p>
不都是世家地主阶级吗?</p>
苏曦仿佛知道他们的想法,接着道:</p>
“李世民背后站的世家。</p>
诸葛武侯背后同样是世家。</p>
因为你们出身世家。”</p>
李世民和诸葛亮点头,没错,他们背后有世家支持,有些时候,自然会束手束脚。</p>
“岳大将军背后站着主战派士大夫和武将。</p>
未来的霍骠骑背后站着皇帝和武将新贵。”</p>
霍去病不理解,但智商在线的岳飞则是认同。</p>
没办法,文人掌握着后勤权利,和他一样的武将是天然的辅助。</p>
“永乐帝朱棣和黑衣宰相姚广孝的身后同样有人支持,而且也是没办法动的人。”</p>
这就是差距,苏曦不得不说。</p>
我不会改历史—</p>
“那洪武帝呢,他怎么样,他背后难道没站着人。”</p>
“我就不信他起义的时候身后没有过世家、士大夫、地主的支持。”</p>
李世民不服气,古往今来,他记忆里的那些起义人士,没有一个是完全没有支持起家的。</p>
每个人身后都或多或少的有人支持。</p>
苏曦又笑了,笑的很大声。</p>
“当然有了。”</p>
其他人皱眉,既然有,那么你为什么说有差距。</p>
“可是洪武帝背后站着的人是农民,是老百姓啊。”</p>
苏曦此话一出,全场寂静,大家都被震撼住了。</p>
包括姚广孝在内。</p>
唯一嘴角带笑的是朱元璋。</p>
果然,还是有人理解他的。</p>
精忠报国—</p>
“不,不可能,宋朝的百姓是我知道朝代中都比较富裕的百姓,可是依然没有站到皇帝身后。”</p>
蜀国丞相—</p>
“蜀中自古以来都是天府上国,粮草充足,又有天险,可百姓在吃饱喝足之后,也没有说特别支持皇帝。”</p>
诸葛亮觉得苏曦在吹牛逼。</p>
我不会改历史—</p>
“苏曦,你可以说朱元璋牛逼厉害,可说皇帝背后站着百姓这件事,实在扯淡。”</p>
“古往今来的皇帝不是没有争取过百姓的支持。”</p>
“可那又怎么样。”</p>
“第一百姓读书少,提供不了人材。</p>
第二,百姓人口基数大,人心难测。</p>
第三,百姓和皇帝之间隔了无数的阶级,沟通不到。</p>
第四,那就是百姓走的地方少,见识少,可能只知道有个皇帝,不知道这个皇帝是谁。</p>
如何支持?”</p>
李世民作为一个皇帝,也不是谋取过百姓的支持,可结果是让人伤心的。</p>
苏曦笑的很大声,声音中充满嘲讽。</p>
“你们不要以自己的眼光来看,那是没用的。”</p>
“你们做不到,不代表别人做不到。”</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