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热闹
“皇上,靖安侯武功卓绝,也在战场上厮杀过,年少成名,绝非浪得虚名。”荣德公公说道。
“嗯,今天他们楚家受了委屈,你传朕的口谕,随便给送点补品过去。”皇上说完,走了几步,又扭过头道:“你今晚承认错误很干脆,朕很欣赏你,去领五百两银子。”
“谢皇上。这些都是奴才该做的。”荣德公公笑得跟菊花一样。
苏茯苓跟着苏城坐上马车,往苏府而去,沈氏带着苏娴,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
苏城看了一眼后面的马车,说道:“你这婚事办得太急,可是你后娘的意思?”
“嫁给楚彦是女儿的意思,可若是不嫁,那女儿就得嫁给一个老头子。”苏茯苓说的是实话,可她一边说,一边还抹了抹眼角,低着头,似乎在哭泣的样子。
苏城看了就火冒三丈,他跟着问道:“乖女儿,你别哭,你告诉爹,是不是你后娘逼着你嫁人?”
苏茯苓微微点头:“后娘想趁着你不在家,把我嫁出去,到时候你回来也奈何不了她。女儿不愿意,便找上了秦老夫人,哀求她将女儿迎娶入门。”
苏城气得额角冒青筋,他狠狠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这个该死的妇人,我还以为她是个贤妻呢!”
苏茯苓道:“女儿被楚家休弃之后,无处落脚,她也不管不问。女儿曾经想回家,可她都不许,让人拦着,不让女儿进门讨要几个钱。”
“该死,该死。”苏城愤怒地骂若。
“算了爹,女儿是嫁出去的人,就如同泼出去的水,娘家人顾不上是常有的事情。”苏茯苓叹了一口气,哀怨地说道。
“胡说,苏家就是你家,谁说顾不上了?你等着,老子就抽死那贼婆娘。”苏城脾气暴躁。
今天本想教训一下楚彦,结果没能成功,反而落了下风。他正寻思着没处发泄脾气呢。
苏城迅速地跳下行进中的马车,苏茯苓立即掀起帘子,嬉笑着观看后面马车的热闹。
看到大将军跳马车,苏家两辆马车都停了下来。
那苏城迅速地走到后面一辆马车,车夫连忙询问:“老爷,有什么事吗?”
苏城跳上马车,一脚把他踹开,说道:“老子家事,少过问。”
沈氏撒开帘子,看着苏城,一脸纳闷:“可是有事?”
“去你娘的。”苏城见她探出身子,干脆一脚往她脸上蹬去。
沈氏没想到苏城这么火爆,脸面直接被苏城的大脚丫踹上,整个人都倒飞回去,摔在车厢里面。
苏城没敢动用内力,不然沈氏早就死了。可即便如此,沈氏也是鲜血直流,痛得眼冒金星。
“娘,娘。”苏师和苏子岳连忙去扶她,一脸的惊恐。
苏城探身进入马车内,看到沈氏口鼻流血,他冷哼了一声。
“谁给你的胆子,居然把我闺女许给一个老头子?”苏城冷冰冰地看着沈氏。
沈氏哭了出来:“老爷,你杀了我,杀了我。反正我永远都比不上你的原配,我干脆死了算了。”
沈氏心中的委屈全都爆发出来。这么多年,她为了这个家,苦心积虑,事事亲为,可苏城就是不把她放在眼里。在苏城眼中,韩慧才是他的夫人,她沈氏只是一个抚养孩子的奶娘罢了。
苏城冷哼一声:“就你这恶毒的心思,你一辈子都比不上慧儿。我本以为你会好好地待茯苓,没曾想你心思如此歹毒,隐忍多年,就等着我松懈的一天。如今倒好,把我闺女弄成了下堂妇,老子不揍你都对不起慧儿。”
说着,他一把推开了苏和苏子岳,抓起沈氏的衣领,啪啪就抽了她两个耳光。
“你服不服?”苏城问道:“不服的话,老子就打到你服。”
这本来是用在军营里的话,可是苏城如今没有斟酌,只是想打到沈氏以后再也不敢作怪。
沈氏嘴角的鲜血更加鲜红了,可她却是一句话都不说。
“爹,求求你,放过娘。”苏佩和苏子岳跪在了苏城身边,苦苦哀求道。
“滚蛋,老子教训你们的娘,你们不想挨揍就给老子滚。要是不服气,就过来打老子。”苏城大声地吼着,把两个孩子都吓到了。
年纪小的苏子岳立即呜呜呜地哭了起来,苏也泪流满面地抱着弟弟。
“苏城,你干脆休了我。反正我也没脸活了,你女儿都骑在我头上拉屎撒尿了。你休了我。”沈氏突然哭了起来,对着苏城哀求道。
苏城愣了一下,他没料到沈氏居然会说出这番话。
“行,你等着,老子回头就给你写休书。”苏城犹豫了一阵子,丢下母子三人,离开了马车。
他一脸不解,回到前头的马车。
苏茯苓没法看到马车里面的事情,不过多少能听到一些话语。看着苏城一脸愁容,她低声说道:“爹,天涯何处无芳草?休了就休了,免得我这后娘紧巴巴地往太子势力凑,把你给连累了。
苏城一听,这倒是有几分道理。
今晚沈氏和苏娟想要跟太子联姻,在场的大臣都能够看得出来。
苏城虽然是个莽汉,可是他也懂得人情世故,知道一旦苏跟太子联姻,那他以后就得站在太子这一边。
哪怕他没有表态,贵妃和三皇子也会借机攻击他,将他卷入未来皇位的争夺旋涡之中。
此事不可不慎重,毕竟他身在高位,手握兵权,很容易被人嫉妒。
苏茯苓看到他若有所思的样子,满意地笑了笑。
她也是不想便宜父亲到时候被人拖入旋涡中,所以才及时提醒他。不过苏城不是傻子,所以他才会在宴会上拒绝联姻。
“爹爹,女儿如今被楚家休弃了,受了很大的委屈。晋王知道了,帮女儿讨回了些公道,他是个好人呢。”苏茯苓话题一转,说到了晋王。
苏城诧异地看了苏茯苓一眼,狐疑道:“你真喜欢南宫夙那个短命鬼?”
“咳咳,女儿当初无处落脚,是晋王帮了女儿。后来女儿觉得后娘给我的嫁妆太少,晋王帮女儿要回娘当初的嫁妆。女儿觉得他很不错。”苏茯苓的重点不是晋王,而是前面要回嫁妆讨回公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