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诡术世界调查员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96章 那一剑的风情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她好美啊……”太子妃凝视着画中的女子,下意识赞叹道。

  第一幅画中,有两位女子在比剑。

  当先一位体型娇小,背对着众人,毫无疑问是墨烟。

  墨烟的模样大家都熟悉,所以这位连太子妃都忍不住称赞的美人,自然是另一位女子。

  贞荌好美。

  哪怕画中的女子,梳着男子发冠,身穿男子服饰,依然难掩其绝美的姿容。

  老头茅越看画的第一眼,呼吸就瞬间变重了,直到好一会,才稍稍平静下来,可是目光依然不时往那张脸上看。

  在场唯二显得镇定的,是公子昭与田籍。

  前者正专注第二幅画,无暇多想。

  而田籍,有【心斋】护住,心中波澜不惊,甚至看久了以后,反而觉得这张绝美的脸蛋,有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

  因为美得太过,以至于缺少些凡间的烟火气。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等美貌,配上这身男装打扮,确实有种莫名吸引异性的魅力。

  于是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他下意识开始怀疑起这位贞荌与太子的关系。

  “真的只是护卫?”

  ……

  不久,第二幅画也出炉了。

  这次画中没有墨烟,显然比剑已经结束。

  然而贞荌却没有走,反而抬头望着通往山顶的峭壁。

  那里正有一位蒙脸男子顺着藤蔓往下爬。

  “应该是那位秩三的马仆!”茅越道,“两人如此鬼祟,看来与墨闾副比剑只是幌子,后面才是他们来此地的真正图谋!”

  太子妃的目光也落到马仆身上,语气迟疑道:“我怎么看着有些眼熟?”

  ……

  随着第三幅的完成,太子妃的疑惑得到了解答。

  这人她当然熟。

  因为这位“马仆”打扮之人,正是她名义上的夫君,东宫的太子!

  甚至连茅越的猜测也某种程度上证实了,两人来此确实别有图谋。

  只是这个图谋,却跟他预想的有些不同……

  非常不同……

  “呀,羞死了!羞死了!”太子妃慌慌张张地别过脸,望着公子昭,脸色通红,“公子怎么画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

  然而公子昭已经全心投入第四幅画的创作,根本没听到她的抱怨。

  倒是旁边的茅越看得津津有味,狠狠灌了一口酒,砸嘴道:“怪不得要来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原来咱们的太子殿下,是来跟自己的‘贴身亲卫’私下幽会的啊!”

  “啧啧,一个男装的女侠,一个牵马的太子,会玩会玩,哈哈哈……”

  且不提太子妃如何羞恼,茅越如何调侃。

  田籍波澜不惊地看着画面中激战的两人,发现贞荌迷离的目光中,似有某种忧郁的情绪。

  “可惜并非真人,仅凭画像,我无法确定是否真实情绪。”

  ……

  当第四幅画也完成后,太子妃不脸红了,茅越也不嬉闹了。

  因为上一幅画中亲密无间的两位男女,在这里突然打大出手。

  严格来说,是贞荌的剑刺向太子,而太子匆忙间提剑准备反击,显得颇为狼狈。

  不过太子并非擅长近战的侠客,而贞荌可是比当时的墨烟还要厉害的剑客,是当年真正的秩四以下第一剑客。

  结果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困扰了众人多日的最大谜团,终于在这一刻彻底解开。

  “贞荌才是刺客!”田籍叹声道,“而且因为她的剑刺伤过墨闾副,所以凶器上才会同时存在太子与墨闾副的血迹!”

  ……

  四幅画,彻底撕开了掩藏了两年的真相。

  不过公子昭的笔触并未停下,而是又连画两幅,才堪堪停笔,瘫坐地上喘息。

  田籍三人也好奇太子后来怎么活下来的,便将目光投向最后两幅画。

  这两幅画中,两人已经回到了山顶。

  其中一幅太子捂着伤口爬上了马,准备骑马逃走,不过贞荌紧随其后,一剑挥出,一道仿佛虹光般的剑气向马腿的方向激射而去。

  “我总算知道当年太子坐骑是怎么折腿的了。”茅越五味杂陈道,“原来我这‘医死马’之名,也是为人‘替死’啊……”

  田籍听他语气萧索,婉言安慰了几句。

  不过茅越很快调整过来,指着画面上的那一道虹光道:“这种能离体攻击的剑术,似乎并非我大齐的流派,田闾副可曾见过?”

  “不曾,或者等墨闾副出狱后问问她。”田籍摇头道:“但我有个疑问。既然贞荌有如此剑术,为何在下方平台不使出来?反倒给太子逃跑的机会?”

  “大概,她不想真的杀死太子……”太子妃的目光落到了最后一幅画,久久无法挪开。

  画面的边缘,太子与马都倒在了地上。

  然而贞荌没有追过来。

  她往另一个方向去了。

  悬崖的方向。

  画面的中心,正是贞荌跃下悬崖的那一刻。

  目光决绝。

  泪流满面。

  ……

  真凶已经锁定。

  不过对于如何为墨烟证明清白,众人却有不同意见。

  茅越与太子妃认为可以将这些画直接移交有司审理。

  虽然画是田籍与公子昭合作画出来的,但临海城又不止田籍一个游者,公子昭一个历者,只要遵循同样的思路,随便两个游者与历者合作,都能大概率复刻同样的画面。

  说不定往后官府查这种无法审问神魂的案,还有了新的查案思路。

  不过公子昭对此表示不同看法:“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东宫明明知道真正的刺客是谁,却一直隐瞒不说,甚至还要暗中清理掉知情人和证据?”

  “可是担心此事会影响太子的名声?”田籍猜测道。

  “正是此理!”公子昭道,“一国储君,本就是一个非常微妙的身份。上有天子考察,下有万民瞩目,身边更不乏野心之徒磨刀霍霍,随时准备取而代之。若德行稍有差池,便会遭他人口诛笔伐,可谓如履薄冰……”

  不知是否错觉,田籍感觉公子昭的这番分析,与其在说太子的处境,不如说更像是在自述。

  毕竟他同样是一国的储君,虽然奇葩了一些。

  这时茅越似乎记起了什么,拍着酒壶道:“我记得两年前初入东宫时,那里的人都在称道太子殿下天资聪颖,很快就能踏入秩四,哪知两年过去了,太子还是秩三,此事也无人再提。说不定是因为这次刺杀,伤到了根基,所以才耽误了晋升秩四!”

  “如此,东宫就更不愿意真相公之于众了!”公子昭断言道。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