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云巅峰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19章 激烈讨论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杜国强离开江承联的办公室后,就转身走向市委组织部大楼,去了组织部长区向东的办公室。

  “呵呵,你小子可真是会惹事了。是不是老江那里,没有直接表态?”区向东笑着打趣着。

  “嗨,领导有领导的考虑。这个激励政策,估计在市里的阻力会不少。”杜国强到不以为意,他提出这个方案之前就仔细思考过了,这个方案的通过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你知道就好。看来你头脑还是很清醒的。改革开放,没有阻力是不可能的,人人的观念都能够像你一样,估计我们滨州市也不会落后那么多了。”区向东深有感触地说道。“不过,总要有人踏出第一步来的。放心,我是很看好这个方案的。不过,你也要多做做工作了,争取一下广泛的支持。”

  “明白了,领导。”杜国强笑着点点头,然后又汇报了一下自己这些天在经开区的工作情况,区向东也跟他聊了聊经开区的组织工作和人事问题了。随后,杜国强就告辞离开了组织部大楼。区向东能够明确对他的支持,就使得杜国强心中有了一丝期盼了。

  随后,他想了想,他复又回到了市委一号楼,找出市委秘书长黄凯秘书林汉民的电话,向他询问了一下黄凯现在是否有空,他有些工作要汇报了。林汉民让他稍等一下,进屋去向黄凯请示了后,回来告诉他五分钟后,可以在办公室见他,应该会有二十分钟时间了。

  杜国强高兴地在电话中道了谢,就快步来到黄凯办公室的外间。林汉民自从跟着黄凯来到市委大院,自身的级别也升了一级,现在也是市委办排名靠后的一个副主任,也踏入了副处;不过人还是一如既往地沉稳大气,颇得市委众多领导的好评。他见到杜国强后,说了一句:“杜主任,你稍等下,秘书长还在里面和人谈事情。”

  杜国强点点头,掏出中华烟扔给了林汉民。也没过几分钟,里屋的房门就打开了,一个人退了出来,和林汉民打了招呼就走了出去。

  林汉民进屋收拾了一下,然后请杜国强进去了。杜国强还是第一次来到黄凯的办公室,心情也是感慨万分了,对于都是从大渔县走出来的干部,他对于黄凯这个前任县委书记,还是很有好感的。他朝黄凯微鞠了一躬,恭敬地说道:“秘书长,您好!”

  黄凯笑着点点头,伸手指了指桌子前面的椅子,和蔼地说道:“小杜,坐。你们经开区最近怎么样?伊利集团的投资还顺利?”

  “秘书长,我们经开区现在是这样的。”杜国强简单明了地汇报了一下经开区的各项工作,然后就把话语引到了刚刚的他们会议中达成的办公室改革、首问接待制和招商引资奖励政策上,也着重汇报了这三件事情。

  黄凯神色不变地听完了他的汇报,点点头,严肃地说道:“你们提出的这个首问接待制很好,过段时间,我也去你们经开区了解一下这个事情。关于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原则上我是支持的,不过这个还要经过市委常委会讨论。”

  “嗯,秘书长能够拨冗来经开区,指导我们工作,我们可是翘首以盼了。非常感谢秘书长对我们经开区的支持了。”杜国强拱了拱手谢道。见黄凯端起茶杯,他便知道要告辞了,马上起身,向黄凯再次微鞠了一躬,就出门去了。这次的汇报虽然简短,但是杜国强还是看得出来,黄凯应该是比较支持他们这个激励政策方案的。现在就是不知道市委书记王学志的想法会是怎么样了?

  他上次听蒋玉茹提过,自从他老爸去滇南省担任省长后,王学志在省委的奥援也没了,现在他的处境也有点艰难,也是在寻找新的靠山。听她提过,在她老爸的牵线下,和祁天的大伯常务副省长祁全友搭上了,而祁全友也在慢慢接受王学志的靠拢。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了,只要滨州市出得了成绩,王学志在省里的地位还是牢固的,就算不能进一步,至少还是能够待在滨州市委书记的任上了。

  王学志那里,杜国强目前就没有办法去主动汇报工作了,不过他相信黄凯应该会去敲敲边鼓的。而和自己相熟的军分区司令平江河那里,到时候打个招呼应该就行了;宣传部长贺小莉那边,江承联应该也会去通气的。至于其他常委,他都不太熟悉,而且也没多少关系去打通了。

  不由叹了口气,听天由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如果真被市委否决了,他也只能想其他办法,来推行这个奖励政策了。

  星期三下午,场中村的老少爷们开始三三两两地汇聚成队伍,走向了经开区管委会的大院,上午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文启震已经和他们场中村的村部通过电话,下午2点至5点,在管委会一楼的会议室,正式分发他们场中村的土地补偿款了。

  所以这次场中村的老百姓脸上都是带着期盼已久的兴奋神色,当看到会议室里,堆成小山一样的、一捆捆的百元大钞,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愉快和幸福的笑容。等拿到钱后,众人的脸上更是笑得像朵花似的,互相约着直接去银行了。

  星期五下午,市委常委会议室里,滨州市的十三位常委悉数到场,连市长梁亮也不再躲在沪江的医院了,提前回到滨州市开始正式工作了。当然,梁亮的回归也使得保守一系的人,仿佛找到了主心骨,所以会议室的气氛很是凝重了。

  不过,江承联却是不宵于梁亮此人,一个在滨州地区担任多年的行署专员,而且在滨州撤地建市以后担任市长,却没有一点作为,历年滨州的经济发展不力,和他有很大的关系了;谨小慎微,保守顽固,这八个字,可是江承联的背后靠山省长舒庆荣对此人的评价。江承联觉得应该再加上四个字,尸位素餐。滨州市经开区的一副好牌,被此人打得差点都要弃牌认输了;如果不是现在负责全省经济工作的副书记东方莆力保,这次经开区港商骗资事件,他就应该下课了。

  王学志先是带头传达了内阁和行政院关于国家分税制改革的意见,和省委省**的最新文件,朗读学习了快一个小时。在坐的人,虽然对这些都已经有所了解,不过还是装模作样地学习了一下。

  “接下来,由承联书记汇报一下经开区这半个月来的工作和一些举措。”王学志放下手中的文件,拿起了前几天黄凯给他的经开区招商引资奖励政策。这个方案他已经看了三遍,应该说里面的奖励条款还是比较可行的,不过他也知道,并不是现在条款中的问题,而是某些人的神经有点紧张了,他们针对的是要不要实行这个奖励制度了。

  黄凯向他汇报的时候也说了这方面的考虑,他心中也是比较想打破滨州市这犹如一团死水的局面。老领导蒋明泉在离开江南省曾经对他说过,让他要利用好杜国强这个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年轻人,这个对于他改变滨州市的局面,会有着以点带面、意想不到的效果了;其实他心中也很是感慨不已,怎么这个杜国强总能抓住发展的核心问题了,而他手下的那些高参却毫无建树,难道是眼界不够?还是那些人年龄大了,没有进取心了?或者是在机关待得久了,都变得官僚了?

  “王书记、梁市长,各位同志。我先汇报一下经开区这一个月来的几个大动作。自从杜国强同志担任经开区常务副主任以后,我们经开区自力更生、开源节流、各方面筹集资金,基本可以解决经开区的日常工作中资金短缺的问题。”江承联笑着看了一圈大家,轻松地说道,“各位常委应该也都知道了,杜国强同志拍卖掉三辆进口车,回笼了70多万,又用一辆进口丰田换了三辆吉普车,还送出了一辆进口蓝鸟等等事宜。”

  “这次,他又引进了伊利南方集团的6千万投资,这可是我们经开区首笔大的投资项目了。同时,我们也调整了经开区的规划发展方向,提出以食品行业为主导和以电子行业为辅的发展定位,来进行招商引资。”江承联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为什么我们经开区要以食品行业为主呢?因为我们滨州市有三个有利条件:一个是区位优势,我们离开华南市场很近,离闽东省、湘南省和皖南省也很近,离开华东市场也很近了,消费市场有保证。第二个原因,自古以来,我们滨州市是江南省的粮仓,粮食作物连年丰收,所以发展食品行业的原材料也是有保障的。第三,我们市的劳动力相当充沛,可以为食品行业的壮大提供坚实人力资源的保障。”

  江承联举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润了一下嗓子,继续侃侃而谈起来:“有了方向,定下目标,我们还要有一系列的举措,来保证我们政策的施行。由此,经开区对现在的管委会办公室进行了初步的权责改革,并且创造性地提出了首问接待制;让我们的干部,对于群众来访和客商投资一跟到底,提高工作效率和跟进实行。另一方面,对于全区干部职工,我们提出了这个招商引资奖励政策。”

  说完他拿起手中的文件,说道:“今天上午,大家应该都拿到这份奖励政策了,我就简单说几句,我们滨州市经开区的招商引资是重点,更是难点,所以不仅仅是经开区招商办的干部,要担起这个责任来,我们全区的干部职工也都要群策群力、共谋发展了。俗话说皇帝不差饿兵,所以说这个奖励政策就很及时也很重要了。谢谢大家。”

  江承联说完话,拿起桌上的烟盒,抽出一根烟,点好后,看了看坐在对面的专职副书记周海那副古井不波的脸色。王学志拿下带着的老花镜,说道:“承联书记讲得很好,让我们对经开区一窥全豹了。那大家都谈谈这个招商引资的奖励政策。”王学志话里的意思很清楚了,关于管委会办公室改革和首问接待制都是管委会权责范围内的事情了,只需要通报一下市委就行了;除非有市委领导觉得这里面有重大问题,才会进行讨论。而经开区关于招商引资的奖励政策,就属于整个经开区的重大政策,就需要市委常委会讨论后,才能正式确立下来。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