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产生嫌隙
对于东方俊的提议,椭圆形会议桌旁的众人都是有点懵了,就连梁亮都有点目瞪口呆,心说这个东方俊也太没脑子了,怎么一股脑地把牌全部抖落了出来?不知道先行试探一下吗?
江承联听闻后,旋即明白了东方俊的意思,这个东方俊所说的整个就是一根搅屎棍了,他的嘴角微微扬起,到也不急着开口说话。
坐在主席位置的市委书记王学志,心里就更有气了,暗骂东方俊不懂规矩,仗着自己有个省委副书记的表哥就想在滨州市为所欲为吗?不过既然东方俊首先开口了,而其他常委也不好接口,王学志瞟了一眼东方俊后,然后不咸不淡地说道:“呵呵,东方市长说得这个事情,我到是第一次听说了,组织部门有收到过这样的反映吗?”
组织部长区向东抬起头,向王学志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道:“我们组织部门也没听说过这样的事情,而且据我们组织部门的同志了解,经开区目前的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完成得也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到是他们经开区派出所升格为分局后,还需要另外增加二十多个编制了,现在也已经按照特例事项,在我们部门走程序了。”
“哦,那就等你们组织部门审核后,再汇报给常委会。”接着,王学志又看向江承联,笑了笑说道:“老江,你可是咱们经开区的一把手,说说看,觉得咱们经开区的工作如何?”
“王书记,各位常委。”江承联放下手中的签字笔,不急不缓地说道。“作为经开区的一把手,我觉得咱们经开区的各项工作做得都很不错。而自从经开区领导班子调整到位后,经开区的变化和取得的成绩,大家也有目共睹了;这个可是得到省委省府多次表扬了。”
接着,他嘴角微微一翘,扫了一眼坐在斜对面的东方俊,说道:“当然,东方市长关心同志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不过,有一点我要指出,三线的这两家企业要搬迁,也不是我多做点工作,就能让他们下决心的;现在嘛,也只有等他们作最后的决定了。当然,一旦他们决定搬迁至我们滨州市的话,我看接下来的工作,应该交由市府这边来主导了。王书记、梁市长,你们说呢?”
王学志也淡淡一笑,说道:“老江,不急,现在他们还没定下来,你可不能打退堂鼓哟。至于接下来由谁接手和跟进后续的工作,我们可以另外开会讨论了。另外,我需要强调一下,以后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的事情,需要上会讨论的话提,还是要提前向市委汇报一下。”
王学志也是盯了一眼东方俊后,才继续说道:“那这个话题今天就先到这里。你们还有其他要说的吗?”梁亮本来想开口说几句,但是见到王学志这样大包大揽,也就不想再说什么了,只是心里把东方俊给问候了一遍。
见到大家都摇了摇头,表示没有什么,王学志便宣布散会了。
东方俊郁闷地坐在会议室的椅子上,看着眼前的众人一个个起身,拿着自己的杯子和笔记本,先后走出了会议室。他特意观察了一下副书记周海,发现他临走时,看了自己一眼,很意味深长的一眼,仿佛多了一些意味深长的含义,他便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在周海心中扎下了一根刺。而他故意留在最后一个离开,也是故意让人感觉自己好像受到了挫折。
杜国强也从罗晓宇那里得知了常委会上的这个小插曲,对于东方俊的提议,虽然他不屑一顾,但是还是找人了解了下工业局长邢国峰的情况,也得知了此人和副书记周海、统战部长连海天、还有滨江区书记陈可京等人之间的关系。
不得不说,东方俊提出的这个人选也是很适合的,到没什么大问题,如果不是王学志、江承联和区向东都不赞成的话,还是有可能会讨论一下的。只是这次没有讨论,并不表示下次也不会了;尤其是如果周海他也有这个想法的话,那就有了可能性了,周海可是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在全市人事方面的话语权上还是很有份量的。
而且今后,一旦江承联在短时间内,不再担任经开区的书记和主任,百分百会有新的人前来担任书记和主任两职。就算自己再干出多大的成绩也没有用,肯定不会让自己接任县处级的主任一职的。关键自己在这副处级的职位上时间太短,如果能够在常务副主任上再干个两到三年,说不定就有可能接任主任一职了。现在就看这两年里,是不是还由江承联把书记和主任一肩挑了。
但是,这个事情也很难说得清楚,一旦滨州的形势变化了,各方势力也会出现转变,达成某些交易了。虽然现在看起来王学志和江承联的观点比较一致,他也很支持江承联的工作;但是谁又能够保证,两人之间一直会这样密切合作呢?如果到时候又出现什么利益纠葛,王学志转而支持周海也不一定了。
一些看似平静的水面,往往底下暗流涌动了。而他杜国强深处在这个局中,也只能多做几手准备了,多给自己留几条后路,也是需要的。
第二天,招商办主任董小冬和副主任罗梦娜快步走入杜国强的办公室,董小冬高兴地说道:“杜主任,好消息!刚才接到米国卡夫食品华夏公司负责人来的电话,他们打算本月17日,来我们经开区进行考察,会由他们亚太区副总裁斯比克先生和华夏区的副总何敏先生领队,一行八个人了。”
“卡夫食品?他们也来我们经开区考察吗?”杜国强听到又要来一个跨国食品巨头,脸上也露出了高兴的神情。看来随着达能公司和通用磨坊公司的入驻,也引起了其他几家食品巨头的兴趣了。“嗯,他们有没有正式的书面通知?”
董小冬拿出一张传真件,递给了杜国强。浏览了一下传真上的内容,杜国强点点头说道:“好啊,那我马上向市委和江书记汇报了。”
杜国强拨打了江承联办公室的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江承联听完后,让他马上来市委商量一下接待卡夫公司的事情。由于卡夫食品也是世界六大食品巨头之一,所以接待工作也是要比对通用磨坊公司的。最后,两人一起又去找了市委书记王学志,把这个好消息汇报给了他。
第二天上午,经开区公安分局正式挂牌了,杜国强、叶卫国、娄一敏、姜国峰、嵇兰兰等一干主要领导,在副主任兼分局局长林梅地陪同下,出席了一个简单的挂牌仪式,市局副局长丁国忠和政法委副书记麦子杰也出席此次仪式。
由于分局所要增加的编制还在走相关程序,所以他们还是从太平街道和东湖镇这两个派出所中各借调三名人员过来,同时又给了分局增加了十几名协警的编制,才算是基本满足需要了。而其他一些硬件、办公设备和车辆,也需要另外再进行申请,一时到也没办法全部到位。不过,原来派出所的办公场地还是足够大,到是可以不用再建新的办公场所了。
原来的所长左庆龙在杜国强的力推下,担任了分局的常务副局长,虽然级别还是副科,但是已经明确享受正科的待遇,主要还是编制在走程序了。另外,原来的政委刘强担任了分局的副政委,副所长童新京这次也走了运,升为排名最后的副局长了。当然如政委和其他一些中层干部都还没调整到位,就是在等编制下来了。
中午,杜国强邀请了市局的丁国忠和政法委的麦子杰,以及经开区的众人,一起去东湖酒店前往用餐。
又一天,市委副书记周海的办公室,组织部副部长蒋平东坐在周海办公桌的对面。蒋平东在组织部的几个副部长中排名靠后,负责组织培训等一些非核心事项,不过他也是周海一手提拔起来的,也算是周海在组织部安插的一枚楔子。
“书记,这次省委组织部和省党校的青干班培训文件已经下来了,此次的青干班面向省地市中,年龄在31岁以下的县处级干部,为期三个月,会在7月1日开班。这是我们部里拟订的名单,一共是五个人。您看看。”蒋平台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周海。
周海看着手中的文件,内容也比较简单,只有二张报告纸,上面还有五个人的姓名、年龄、职务、和工作单位。他看了看后,点点头说道:“嗯,不错,这些都是我们滨州市的骄傲和后备人才了。不过嘛?”
周海话风一转,微微一笑,用签字笔点着文件,继续说道:“你们好像还遗漏了一人,咱们经开区的副主任杜国强同志。我记得他提拔为正科级和副处级领导职位时,都没参加过党校培训,这次可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了,应该也让他提高一下嘛。”
“书记,您说得太对了。那我回去改一下,再和区部长汇报一下。”蒋平东满脸谄笑地说道。他也隐约听说了,周海和江承联之间似乎有了嫌隙,而且省委那边也有风声传出,市长梁亮可能在年底要被调整出滨州市了,那周海和江承联都会是市长位置的有力竞争者了。
而这个时候,让江承联的得力干将杜国强去党校培训几个月,也能够让经开区沉寂一段时间了,如果能够在杜国强离开去党校学习的时候,在经开区安插几个亲信,或者把经开区从江承联这边拿过来,那就更好了。
要知道每一届青干班培训的名额可是很热门的,能够进入省委党校的青干班学习,那都是省委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了。现在这样一个热门名额给了你杜国强,你江承联也只能吞下肚子了。而且,如果杜国强去了党校培训以后,万一经开区出点什么状况,顺势调整一下经开区的班子,也就有了可能。看来老领导这一手还真是高啊,蒋平东如是想着。
下午,杜国强在办公室接到了张申通打来的电话,得知自己将在下个月一号去省党校参加青干班培训的消息。放下电话后,他到没有张申通在电话中所说的那般懊恼不堪。对于能够去省委党校培训,他还是很期待的,尤其是能够名列青干班一员,他更是觉得与有荣焉。他也知道这个安排肯定是出自副书记周海之手,也是他周海的阳谋;不过在经开区蒸蒸日上的时期,虽被调离开,可他也会坦然受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