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云巅峰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49章 上课伊始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怎么,是不是担心你自己了?呵呵,你们的王学志书记,目前应该是靠向了祁全友了,你和祁天的关系那么好,应该不会有问题了。”陆敏慧从床头柜上拿了一件真丝睡衣,穿了起来。

  “对了,慧姐,那付书记在我们滨州市有没人呢?”杜国强又问道。

  “我觉得付书记,好像没有直接的人选。不过他和省纪委黄书记关系很好,而你们的纪委书记也是从省纪委下去的。”陆敏慧这样一说,杜国强也是听懂了,虽然关系有点绕,但是线头还是能够在付天明那里了。

  杜国强笑了笑,说道:“慧姐,看来你到是下了一番功夫吗?那你再帮我分析一下,我们市的政法委的骆书记又是哪一系的?他好像和省政法委的向书记关系也一般。不会是你慧姐的人?”

  “骆家坪?”陆敏慧呵呵一笑,然后拧了杜国强一把腰间软肉,说道。“你到是蛮有眼光嘛!他是我老头子以前一手提拔起来的。不过他如果要再上个台阶,就比较困难了,也只能靠他自己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瞎猜的,呵呵。”杜国强笑着捏了一下她的鼻子。“不是还有你在省委了?到时候也可以助他一臂之力。”

  “我?现在的话语权还是太小了。”陆敏慧白了他一眼,你明知故问的样子,说道。“以前蒋书记在的时候,他也算是老头子提拔起来的,对老头子以前一系的下属也颇多照顾了,现在他去了滇南省,对江南省的影响力就小很多了。如果让我老头子再出面的话,代价太大了点了。”

  “哦,蒋书记?那我们滨州市的王书记也是你爸提拔起来的?”杜国强笑着问道。

  “王学志吗?他也算是。他后来和蒋书记走到一起了,现在和祁全友也搭上线了。你也别太担心,向荣在滨州市也没多大影响力,还不如东方莆了。不过,你在经开区搞出那么大一张饼,现在省委各个领导都已经盯上了。以前大家对于滨州是不屑一顾的,在那里也都没什么利益;现在你搞出了那么大成绩,就都想吃上一口了,所以我估计,年底的调整会有大动作了。”

  “哦,那我们的王书记也会调整了?”杜国强听到这里也不由紧张起来。

  “王学志应该不会。咱们舒省长可是在布一个很大的局了,你那位江承联应该会当上市长了,再过个两三年,运作得当的话,他当上书记也是很有可能的。如果省委现在让王学志走人,那江承联接班的时间就要再过五年了。再说了,如果没有给王学志一个好的安排,祁全友这边也不会答应了。”陆敏慧有点笃定地说道。

  “照你的看法,年底我们滨州市还会有什么变化?”杜国强不由好奇问道。“对了,慧姐,省委里面,是不是也有地方派系和外来派系的说法?”

  “这个说法在前些年比较盛行了,不过现在就比较少了。以前,本土干部和外来干部在省里确实斗得相当厉害,最近几年就要好多了,也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了,也都纠缠不清了。年头,内阁再把蒋书记也调离了江南省,本地干部就又少了一个,本土派的影响力就小了很多了。”陆敏慧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你看现在沙州市的两个主要领导也都是外来干部了,这也是内阁在逐步进行调整了。好了,现在你也别管那么多,只要做好你自己的工作,有了成绩出来,按部就班地提升;到时候不管是谁,都不能打压你了。”

  陆敏慧继续帮杜国强分析着:“另外,你们市的周海如果和江承联竞争市长失败了,应该也会调离滨州市的。我看你们的区向东还有可能去接替副书记一职了,至于他的组织部长一职,这个才会是省委各大佬看中,要争到手的。不过很多事情,只有到了那个时间段,才能说得清楚了。”

  “也是,我想怎么向荣的儿子会和东方莆的后辈走得这么近了?看来是外来的向荣也打算和地方实力派走近了。”杜国强点点头,也暗自叹息起来。看来经过十多年的融合,很多外来干部也在逐步融合进了当地,甚至成为江南某些本地干部的代表,所以很难用清晰的地方概念来区分省内的各个派系了;这个也许和江南文化的融合特性有关了。

  晚上十点,杜国强还是赶回了党校宿舍,左旗经过星期五晚上的事情,也了解不少杜国强在省城的背景,对此也见怪不怪,更是坚定了紧跟杜国强的念头。两人随后聊了几句,就各自回房间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六点,杜国强就已经起床了,做了一个小时的功课后,七点多听到左旗也起床洗漱,他才收了功,也去了卫生间进行洗漱,两人穿戴整齐后,就去了食堂吃完了早饭,见到食堂里面已经有不少人,他们各自拿了早饭,来到同班几人的桌子上,打了招呼,坐了下来。

  这次培训一共有近百人,分成了三个班级,他们两人分在了三班。他们也在上个星期五的下午,和班里的同学互相介绍认识过了;也选出了班长和其他班干部,杜国强这次没有担任一官半职,到是无官一身轻了。

  现在,一起在餐厅和杜国强、左旗同桌吃饭的其他四人,分别是来自省委政研室二处的副处长潘晓、省建设厅计划处副处长时得志、沙州市南阳县的副县长邓朝阳、沙州市交通局计划处处长林国海,这几人也都是三十岁左右的年轻翘楚,年龄最大的还是潘晓,今年31岁,也是他们三班的副班长,其他三人的年龄都差不多,30不到的样子了。

  几人嘻嘻哈哈地吃完了早饭,然后相伴着走向教学楼的主楼。上午是小班理论课程,而下午一般是讲座或者讨论课。今天上午的理论课程有两门,分别是马列理论和社会经济学,讲马列主义的是学校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学究,课讲得到是不怎么样,但是课堂纪律却相当严格,不许迟到早退,如果缺课被他发现,那肯定是考试不能通过的。

  所以八点半上课时,教室内的31个同学,都整整齐齐地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都纷纷拿出书本和笔记本放在课桌上。两节课后,会有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一些谈得拢的同学就会聚在一起,在走廊外面抽根烟、聊聊天,同时也算加深一下互相的感情了。

  杜国强和左旗也都是老烟枪,两人先去放了水后,就来到外面的走廊中。这时走廊上,已经有几大帮子人围在一起吞云吐雾着。他们来到潘晓这一堆人中,其中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正在嘻嘻哈哈地说着什么。

  其中一人长得胖胖的,应该是别的班级同学,看起来应该也是省委那边的,他笑着羡慕地对潘晓说道:“老潘,这回你可是要请客了。听说组织部马上要找你谈话了,是不是去沙州市政研室担任副主任了?听说还是方市长点名要你过去了,你可是走大运了,马上就是正处了,我可还要在省委深蹲了。”

  “老孟,瞎说话呢?这个事情还没最终定了。”潘晓挥了挥手,谦虚地说道,不过双眼中的神色还是流露出一丝得意。他也是上个星期六刚刚从省委办公厅的一个老领导口中得知自己的这个调整了。沙州市由于是副省级城市,所以市委的直属机构也比地市高了半级,自己本来在省委政研室二处的一个副处长,如果担任沙州市政研室的副主任,就等于上了半格,马上就成为正处级干部了。

  要知道在官场,每上半级可都要会淘汰掉很大一部分的人了;而从副处到正处更是一道坎了。省委政研室又是一个冷门部门,在里面要提升半级,那可是千难万难了,更不要说从其中调出来了。所以这次潘晓能够从省委政研室调到沙州市委政研室,还能提半级,如果不是主要领导看中,那还真不太可能了。

  杜国强也笑着和大家一起附和起来,闹着要潘晓请客吃饭,潘晓也没办法,只得答应下来,等到组织部正式下文以后一定请大家了。

  接下来上的是社会经济学,前来讲课的是江南大学特聘教授黄辉星,他讲起来课就很是生动,也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了,听得大家也都是兴致勃勃。杜国强也笑着记着自己的笔记,忽然他想起来,自己是不是应该去读个硕士研究生呢?

  因此课间休息的时候,他跑去找了下黄辉星,问了一下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的事情。得知他们经济系明年正好有一个经济学方面的在职硕士班会招生,不过具体情况他还要回学校问问看才能答复杜国强。不过黄教授对于杜国强能够再工作后,想着再回大学深造,还是很认可的,尤其上当上了领导干部以后,还有这样的想法,很是夸赞了几句。杜国强也忙谦虚了几句。

  左旗得知杜国强打算报考在职研究生,也感了兴趣起来。目前的官场对于文凭,虽然还不怎么重视,但是有一张硕士文凭,以后面临职位上的竞争,也是自己的一大优势,而且能够和杜国强在一起读研究生,怎么看都算是紧跟他的步伐了。当然,杜国强对于左旗也要去读研究生,也是很认可的,能够想到工作之余充充电,拿一张硕士文凭,将来肯定是会有益处的。

  中午,大家都聚在校内的食堂进行用餐,也没什么人会大中午地就出校园去应酬了。更何况星期一下午的讲座,可是党校副校长马友良给大家做的,大家也都不敢缺席了,万一被马校长抓住,估计是会当作反面典型的,到时候被下了面子是小,如果在档案中记上一笔,又或者是报告给当地组织部门,那就是欲哭无泪了。

  看着食堂里面的同学们,杜国强发现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们,都已经是一些官场老油子了,几乎看不到如同当年毕业时,那些同学展现出来的蓬勃朝气了。而且,这一届青干班中的女性同学更是乏善可陈了,看来内阁关于重视女性干部培养的要求,还没有落实到各个地方上了。当然,这些也不是杜国强能够操心的方面了,不过他到是发现,目前聚在自己周围的优秀女性干部到是不少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