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身躲暗箭
在路菲所有的退路里,原本没有“夏平手下”这一项。自小她就懂得“夫妻不可同业”的道理。
去高兰那里,开假抑郁症诊断书,没想到鼓捣成真的。也只不过是想,给自己换环境,找一个摆上台面的借口。
夏平的邀请实在是顺理成章。
仅仅一次业务交手,他已经看到了这个25岁小姑娘的悟性和可塑性。再加上前面的亲密关系打底,用起来比别人顺手,这是毫无疑问的。
轻度抑郁症还了得?虽然高兰象征性地给她开了药,但路菲知道自己不会真的吃。
她接受专业建议:在初级治疗阶段,自我暗示是最好的办法。任何药物治疗,到后期都有可能,无可救药地,演变成药物依赖。
哪个男人不爱落难公主?夏平遇到这种棘手的情况,当然义无反顾地伸手相救。
从这一点来看,他对夏小叶的所作所为,应该不知情。愿意把路菲拉到距离更近的空间朝夕相处,只能是没有防备的表现。
另一方面,若是同舟共济,为了帮着路菲一起避嫌,怎么也不能是越靠越近啊。
路菲自己站在明处。其他人都藏在暗处。只身躲暗箭的凶险,让她想起了那句老话: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在犹豫要不要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工作邀约之前,她曾转弯抹角地问过夏平,夏小叶是否经常到公司里来。
“怎么了,你这是怕她吗?”
“那当然啦!你女儿可聪明着讷。明年马上中考了,你不想她分心?”
“难为你这么细心,考虑周全。让她绕开这里,还不简单吗?”
“我可没说要让她绕道走,毕竟你们父女情深。你在哪儿,她在哪儿,很正常。”
“该给她的,我都会给她。不该她知道的,也不会让她知道。”
这就是和明白人说话的好处。如果你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没有打破信誉缺口的两个人,一般是不会胡乱猜忌的。除非有过不良记录。
路菲有自己的小算盘。
毕竟没有离开公关行业太远,只不过是在这条产业链上,找了另一个环节实习。等风波过去,再重新回到公关公司谋事,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深入企业内部,了解客户需求,多维度思考,对于日后,更好地反哺,必有助益。
路菲悄悄了解到,“中考”是夏小叶在国内教育体制下的最后一搏。顺利升入理想的高中,或许更加忙碌,无暇顾及其他。
如果幸运的话,她会遇到新的爱情。一个人,只有自己得到了感情的滋养,才不会侵入别人的池塘里,竭泽而渔。
如果真的不适合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夏小叶还有一条万全的退路,那就是去英国读高中。
这条线,夏平每次借着去欧洲出差,都在潜心考察,规划布局,静待时机。
这是关键的一年。只要度过这关键的一年,所有的人,都能到达安全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