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大画家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5章 从过往中解脱(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沈佳儒带着学生们连画了半个多月的4开大幅, 往常基本上是一天一幅画的效率,现在却因为开幅变大,要三四天才能画一幅。

  在这个过程中, 四个学生的各种小问题忽然被放大, 每个人都焦头烂额、手忙脚乱。

  沈佳儒要一边画自己的画,一边帮助学生们改错和提升,同样忙的脚打后脑勺, 甚至没工夫打电话给王建问问清美双年展的状况。

  华婕自从送走了维斯特的人, 也进入到疯狂补习阶段——

  跟着沈墨补课程, 跟着沈老师补大开幅作画的各种技巧。

  由于她才逐渐从匠气的泥沼中爬出来, 在大开幅作画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难免本能的想靠上一世背诵的各种画法去解决问题。

  为了不让匠气重新回到笔下,她不得不增大私下里练习的力度。

  彻底忘记上一世学的东西, 太浪费了,她要通过不断的试验和练习, 将上一世死记硬背的画法吃透,融入到自己的画风里,成为属于自己的东西。

  去糟粕,留精华,才是进步的方式方法。

  可想要达成这样的境界, 所付出的努力就要加倍加倍再加倍。

  是以, 她每天抽所有时间画画, 也听取了沈墨的建议, 在每三天一次的休息日之外,都住在沈老师家的客房里。

  如此节省时间,增加效率, 埋头只顾画画和学习。

  基本上跟高三学生一样,每天早上5、6点起床,中午睡半小时午觉,晚上12点躺下,保证必要睡眠的5到6个小时即可。

  偶尔画性浓郁,也会熬一两次夜。

  很苦,但看着钱冲、方少珺和陆云飞也都咬着牙竭尽所能的寻求进步,她也就坚持了下来。

  伙伴的影响力,是很可观的。

  ……

  这天晚上,沈墨半夜起夜。

  才走到三楼楼梯口,便被杵在那儿的石膏相吓了一跳。

  他刚安抚下自己砰砰砰乱跳的心,拐过一圈一圈楼梯,心有防备的没被每个楼梯口梳着的石膏全身像吓到第二次。

  结果在厨房门口,还是被惊的倒抽一口凉气。

  这tm……他们家就没有一片不存在石膏像的净土吗?

  他一边喝水,一边盯着门口那面对着自己的石膏像,抬起头,楼梯口和客厅里摆着的石膏,仿佛也都在看着他,耳边似有哀嚎:好渴……好渴……也给我一口水喝……好渴啊……

  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喝掉半杯水,放下杯子想拐回楼上。

  目光又被摆在客厅窗前的画作们吸引。

  借着月光,他踱步到华婕的画前,忍不住感慨:

  “她怎么能画的这么情绪饱满?”

  “能看出情绪饱满吗?”一道女声忽然从左后侧方响起。

  沈墨吓的差点风度尽失的大叫出声,捂住几欲跃出的心脏,他转头瞪向华婕:

  “你怎么还不睡?怎么不开灯?”

  “我刚关了灯准备去睡,就见你晃晃悠悠下来。我刚才明明见你看了我一眼,我还以为你瞧见我了呢。”华婕委屈道,她又不是故意吓他咯。

  “你穿一身白,跟个石膏像似的……”沈墨拍拍胸口,吐出一口气,拎住她的衣服后领,拽着她便往楼梯口走:“这都几点了?你明天是不想好好学习画画了?居然还不睡觉……”

  华婕的确有些累了,憨笑着任她扶着颈后,如乖巧的猫般被他推着往前走。

  然后,路过画室时,门忽然打开,一个高壮的人影走出来,蓬头垢面,疲惫拖沓的步伐犹如丧尸,吓的沈墨差点蹦起来。

  本能一哆嗦后,他才反应过来,对方不是别人,正是他那个专注画画会忘记时间的亲爹。

  这tm都几点了,一个个的都不睡觉……

  “你们还没睡啊……”沈佳儒声音有些嘶哑,在这暗夜中显得格外诡魅。

  “起夜喝水。”沈墨松开按着华婕脖子的手,率先转身拐上楼梯,走了两阶又忍不住回头,“你也睡。”

  “……嗯,新画开始,有点沉迷无法自拔,没注意时间。”沈佳儒说着伸了个懒腰,捶捶自己发硬的肩膀,叹息道:

  “要睡了,上年纪,熬不动咯。”

  “老师晚安。”华婕道。

  “嗯。”沈佳儒摆了摆手,径直走向厨房,弄了两杯水喝,随即拖沓着脚步,晃向自己卧室。

  推开卧室门,沈佳儒眉头皱起,朝着已经关好的华婕房间望了一眼,嘀咕一句“这俩人大晚上都不睡觉,在客厅干什么呢?”。

  挠了挠眉,才关上房门。

  别墅再次恢复寂静,只剩无数石膏像站岗般守护着房间各个角落。

  ……

  ……

  周六,赵老师带着自己的高二艺考冲刺班来逛清美双年展,带着这些学美术的孩子们长长见识,感受下清美院的审美倾向,也算为下半年的艺考做做准备。

  “看看这幅画的光影处理,你们考试的时候如果需要画铜壶,就把这个画法背下来。”

  “这幅画的笔触,落笔的果断,要舍得用颜料,不然盖不住纸张颜色……”

  “看看这边过度的处理,过度是冷色调,阴影是暖色调,明白为什么吗?”

  赵老师一边走,一边以每幅画为例,给孩子们讲解标准画法。

  “……”王建与他们擦肩时,听到这些话,既觉得唏嘘,又觉无奈。

  明明画画就是要考验孩子们的观察能力,靠观察力,和将观察到的东西转化成线条及色块的能力,来画画。

  但……学习画画的过程大概就是这样,为了效率和应考,难免要死记硬背‘铜壶怎么画’‘水果怎么画’‘石膏怎么画’。

  于是,教出来一茬一茬画画的孩子,在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匠气,不明白自己正被‘生产’成同一批次的同类‘产品’时,就懵懵懂懂的踏上画匠之路了。

  也不知最后离开校园,有多少能突破‘匠’字,回归灵气,画出自己的风格。

  不过,总算现在许多设计岗位、美工岗位对匠气的容忍度非常高,对于这个社会来说,只要是人才,哪管匠与不匠呢?

  即便匠,也能拥有不错的未来。

  走到门口,王建正巧看到两个人从车上走下来,他立即迎过去,笑着与对方握手:

  “乔总好。”

  “王老师你好。”乔百万笑的比王建还和气,是个滴水不漏的谦和商人。

  虽然看起来像个普通老农,但谈笑间又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在。

  跟在乔百万身后的秘书朝着王建笑笑,便一声不吭走在乔百万左后方。

  “辛苦你从山西赶过来看展了,快请进。”王建是听了沈佳儒老师提起,才知道山西有这么一位乔老板,也是喜欢收藏艺术品的同好,这才要了地址发送了邀请函。

  没想到月中时对方终于来电表示回来,并立即启程到访。

  这样稳定的画作收藏者,是办画展、卖画者最需要好好经营的客户。

  王建是清美的老师教授,同时也是学校对外的窗口,他组织这次画展就是希望能打通国内的艺术品市场,为学校在读的学生们,也为未来将进入社会的孩子们,多开拓出一条康庄大道。

  虽然孤僻深钻绘画的许多教授老师瞧不起他,觉得他不务正业,但王建自己主意很正,哪怕众多人不认同,但只要学校还支持他搞,他就能坚定不移做自己要做的事,并坚信自己做的对。

  这个世界上,总要有人不那么清高,去做清高的艺术家们嫌脏嫌累的活。

  王建觉得他可以做这样的人,还做的清清爽爽,痛痛快快。

  是以,当他挂着笑脸招待乔百万这样的暴发户时,心里没有一点瞧不起或者不自在,他热情的真诚,谦和亲切如家人。

  “客气了,像我这样喜欢画的人,还要感谢清美组织这样的画展啊,是给优秀画作们一个窗口,也是给我一个渠道哇。”乔百万笑着跟王建并肩,一边还叹息道:“像我之前就找不到门路,才一直没买到沈佳儒老师的画,以后你要是有办法催动沈老师办画展,可一定要喊上我。”

  “听说沈老师已经开始筹备画展了,最近新画的推进也很顺利的样子。”王建立即笑着应和,将自己得到的最新消息讲给对方听。

  “真的吗?什么时候办啊?”乔百万双眉挑起,几个月前见沈老师时,还没听说对方有在画新画、筹备画展啊。

  这次来北京一趟,果然还是值得的。

  “哈哈哈,沈老师才开始画,要真的到筹办画展那一天,估计还要好多年。回头我也要多催催沈老师,就算不办大型的,也可以先办小型的嘛,毕竟我们等他也等了太多年啦。

  “或者不办小型画展,拿出一两幅画来参加国内外的画展,也可以嘛。”王建一边笑着凑趣,一边引着乔百万一幅一幅的欣赏双年展的作品。

  “对嘛,先给我们一两幅画,让我们解解馋。”乔百万叹息一声,很多年前他第一次看到沈老师的画,就被那种庄重沉凝,大气雄浑的画风所掳获,可惜他想买时,沈老师已经远走劲松,不办画展不卖画了。

  “哈哈,乔总可以看看这些孩子们的画,多加指点。”王建。

  “前阵子我买了沈老师一名学生的画,名师的确出高徒,那幅画……怎么说呢,有种令人心情宁静的力量。”乔百万道。

  “是方少珺的画吗?”王建挑眉问。

  沈老师三个学生中,按照专业的综合实力评判的话,最强的便是天赋超强的方少珺了,这也是清美双年展给她冠军的因素之一。

  乔百万回想了下,立即忆起之前沈老师的三个学生中,似乎的确有一个女孩子似乎就叫方少珺。

  她画的怎么样来着?好像是非常整齐非常不错。

  但……乔百万买画不是为了炒画,也不是为了将来等谁红了后彰显自己拥有这个人画作收藏。

  他不考拉将来升值后卖,也不考虑立自己懂艺术收藏家的人设。

  他只是为了自己喜欢。

  乔百万有一个独属于自己,家里任何亲人,包括孩子,包括清洁阿姨都不可以踏足的阁楼。

  阁楼四面没有窗,只有头顶一个小方窗。

  他每天都会站在凳子上,将小方窗擦的透亮。

  每当奔波忙碌和压力山大的工作之余,他就在窗下放一个水盆,然后独自坐在阁楼内,不开灯,只望着头顶小窗中透在水盆中的阳光或月光。

  如果这还不能让他内心平静,他就再抬起头,借着月光或日光,跟自己收藏的画对话。

  现在,最能让他宁静的画,就是他买的华婕那幅《纯色雪原》,那些留白,那些清浅的色调,让他感到释放。

  这才是他买画的目的,寻求情绪上的共鸣和安抚,他需要一幅画具有强大的情绪感染力。

  “不,是华婕的画。”乔百万憨厚笑笑。

  买的还是大家都觉得华婕并没有画完的一幅,仿佛半成品般的画。

  但这种东西不就是这样嘛,纯粹主观。

  “华婕,她在这次清美双年展比赛中也有非常出色的成绩,是我们的全国亚军。”王建立即接话道。

  巧了,乔总喜欢的画家,他们也给了很好的名次呢。

  “是吗?哈哈哈哈,画在哪儿呢?”乔百万一直维持的憨厚笑容忽然就破了功,眉眼瞬间挑起,整个人都变得兴致勃□□来。

  隐约似乎还透着一股自家孩子得奖般的与有荣焉和骄傲。

  “……”王建引着乔百万往画展最内走,笑着道:“就在里面。”

  果然,一旦开始购买某个画家的画,这个人就会受这位画家牵动,甚至常常产生将自己喜欢的画家当爸爸、当妈妈、当女儿、当儿子、当自己等诸多情绪。

  这种羁绊,往往还会促使买者不断不断的购买该画家的画。

  华婕这才15……嗯,过年也才虚岁16,已经拥有将她当成自己人的粉丝拥趸了吗?

  而且,要知道乔总积累的财富可是非常可观的,有这样的稳定购画者的话,她未来的绘画人生,应该不会太坎坷。

  想想那些看起来光鲜实际上可能饭都吃不上的专职画家,华婕拥有这样的起步,真的……很厉害啊。

  王建转头看一眼乔百万,抿住唇,压抑住自己想叹气的冲动。

  刚入社会的时候,他也想过专职画画养活自己,结果穷到吃不上饭。

  后来大学室友来北京,他还要请客,带着朋友们下馆子。

  结果饭后,朋友抢着付了帐,还在他租住的破瓦房画箱下藏了100块钱给他。

  那天他独自坐在画室里,哭了1个小时。

  之后他听了朋友的劝,以工养画,后来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当老师,又一步步走到今天……

  他之所以要办画展,之所以想要聚集一个稳定的有钱爱画者的圈子,就是想要让更多的画家能像华婕一样,拥有稳定的客源。

  或许许多人无法像华婕一样,初出茅庐就靠自己的话征服拥有购买实力的大佬,那他王建至少要构建一个环境,帮画家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在这些有钱又爱画的人面前展示自己。

  ……

  “我们来看冠军作品的明暗处理,这个就是加入了自己的表达了,画者在常规做法中,添加了许多反常规的画法,你们能分辨的出吗?”赵老师仍在以画作为例,给自己的学生们做讲解。

  学生们摇头,赵老师微笑着开始一一做解。

  “老师,这幅《等待乘车回乡的青年》画法上,好像之前您让我们买的那本水粉画教材上的画啊。

  “这些明暗的处理,交界线的笔触,阴影的选色,头发的过度……”

  一名学生忽然指着亚军的第一幅画道。

  赵老师和学生们齐齐将视线落向这幅亚军画作。

  “嗯,是,画者对各方面内容的处理非常老练,非常的学院派。”赵老师啧啧两声,又道:

  “这应该是个参加过高考艺考,在美院进行过系统学习的高材生。

  “而且虽然这幅画也有属于自己的表达,但整体还是非常遵循画作的创作基本法,扎实又朴素。

  “我们选择临摹的话,可以尝试画这一幅。”

  “老师,这幅画也太复杂了。

  “半身像,还有丰富的背景,而且细节衣物、手套、包袱等东西也太多了,这得画到猴年马月去啊?”

  学生们叫苦不迭。

  “虽然画面丰富,但其实画者并没有无限细化。

  “除了主体人物和画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外,都是用非常简化的方式处理的,这些用最少笔触勾勒静物的手法,更要学习临摹一下了。”赵老师对着这幅画,忍不住赞叹,虽然有些匠气,但还真是教科书级别的一幅画高考临摹啊。

  “老师,我们考试的时候,要画的这么难吗?”学生仰头看着这幅画,眼中充满了恐惧。

  “应该不会这么难,但如果能画到这个水平,一定所有艺考无敌手。来来来,都选个角度该坐的坐,要站的站,抓紧时间开始画。”赵老师拍手招呼孩子们道。

  1块钱看展,不仅能感受下全国年轻人的水平,欣赏到各种风格的画,还能一坐一天的临摹,简直太值了。

  赵老师安排着孩子们一排一排坐好,自己则站在边上,仔细打量起前三的画作。

  季军的国画就不用看了,现在孩子们高考还没考呢,完全不考虑。

  冠亚军的画中,冠军人像的处理有太多涉及个人风格的内容,对于这些基础都还没打好的学生们,临摹的话很容易因为不懂得分辨而误入歧途。

  这幅《等待乘车回乡的青年》就非常妙了,每一处光影的处理,笔触的处理,结构的处理,都在艺考考核范围内,都做的中规中矩十分优秀。

  简直就是高考艺考样板展示画作啊。

  盯着学生们画画,赵老师闲着也是闲着,认真打量起亚军华婕的第二幅画。

  画者弃水粉而开始画水彩,但仍能看出许多笔触和画法习惯仍停留在水粉画的技法中。

  但莫名的,将水粉画的技法融入水彩画中,使用透明颜料厚涂,竟有一种奇特的清透又艳丽的感觉。

  赵老师嘶一声,忍不住喃喃自语:

  “难道现在大学已经开始研究多种画法杂糅使用的新型画法了吗?

  “这是国内大学院校准备钻研的新赛道?”

  “不,这是画者自己的个人行为。

  “不过的确给大学院校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绘画这个艺术形式,或许本来就不应该完全框在‘油画’‘水彩画’‘水粉画’‘国画’这些已成型的形式中,可以在‘抽象画’‘版画’‘雕塑’等形式和画派之外,不断的寻求新的对美、对艺术的表达。”

  不知何时走到他们身边的王建,开口插言道。

  “您是?”赵老师挑眉。

  “啊,我是这次清美双年展的组织者之一,我姓王。”王建笑道。

  “王老师您好。”赵老师忙伸手与之相握。

  “哇,这个真的画的好厉害啊,这个线条我临了半天,还是手抖,人家这手稳的,啧啧。”

  “那个颜色怎么调的?我怎么调了半天也调不出一样的颜色?”

  “我艹,怎么越临摹越难了?这些笔触压上去,我明明是照着画的啊,怎么就是不一样?”

  “哎,我学会了,这个地方要留口气,你把那边画死了,两个颜色完全压住了,显得闷。”

  “这么厉害的吗?画画tm的是侦探才能干的活?”

  “啊啊啊啊,那个颜色到底是怎么调的啊?你们这调的也都不对啊。”

  画画的何必为难画画的?

  这位亚军选手,何必画的这么难,呜呜。

  “算了,差不多得了,别这么追求完美。人家画了一辈子画能调出那个色,做出那个笔触,我们才高二,差不多画画就可以了。能临摹出一半水平应该就能过艺考了,难道你们还追求画出来跟书上印的似的?”

  一位男生见身边同学们越临摹越痛苦,简直一个个都要崩溃似的,忙开言安抚。

  “这是清美院高材生画的?”赵老师忍不住好奇,他既没有每个月购买《视觉111》的好习惯,也没有提前了解一下清美双年展参赛者的状况,是以对华婕一无所知。

  在她想来,这位画者,一定是美院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二十郎当岁,每年的画作都能成为大学校园里被追捧的优秀展品,是同学间的‘别人家学生’,这个样子。

  王建转头与站在身边的乔百万相视一笑,目光扫过所有孩子们和赵老师,看似不认识,实际上非常坏心眼的道:

  “不,不是我们学校的大学生。

  “实际上,这个亚军华婕,画这幅画的时候才15岁,是北方小城劲松的一位高一学生。”

  “……”

  “???”

  “!!!”

  “what???”

  “我艹!”

  “天啊——”

  正埋头专注临摹华婕画作的学生们,忽然齐齐抬头,异口同声发出独属于自己的惊叹(愤怒)之音。

  “比……他们还小一岁???”赵老师看了一眼自己的学生们,然后不可思议的望向王建。

  这……到底是他这个老师教的不行,还是他的学生们太过愚笨?

  怎么人家孩子才15岁就能画出这个水平,而他的学生们都十六七了,临摹都临不像?

  一瞬间,赵老师连同她的学生们各个面如死灰,无法接受现实。

  打击太大,侮辱性还贼强。

  摔笔!

  宝宝们不开心,宝宝们不想画了!

  ……

  乔百万站到这三幅画前时,就知道自己一定会买下它们。

  第一幅《等待乘车回乡的青年》,的确如围着画的老师和孩子们所说,略显匠气。

  但他没办法不为画面动容。

  看着画上的青年,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家里生活太艰难了,娶不到媳妇,打不到好工,又失去了接班的资格,不得不离开家乡去外省打工。

  奔波着一毛钱一毛钱的攒自己的财富,穷困潦倒,好像四处奔波着挖找食物的野狗。

  那时候,他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寻找出路时,大概就是这样的神态。

  茫然的等待,除了疲惫和倦怠,一无所有。

  他的手也是那般满是老茧,脏兮兮的甲缝和指纹里全是泥土污黑,仿佛这辈子都洗不干净。

  身边许多跟他一样的人,就那样有一天每一天的过,浑浑噩噩。

  大家一起经历绝望,痛苦,被人当老鼠一样轰赶,也被人狠狠欺负压榨,过的不像个人。

  后来,身边不少人慢慢停在原地,被生活压扁了,不再挣扎。

  可他却不甘心,他什么苦都能吃,什么活都能干,拼了命的苦熬,发誓一定要赚到钱。

  他很幸运,抓住了人生中最至关重要的机会,一点点攒到最初的资本,活下来,然后慢慢变成一个受人尊重的老板。

  别人只看到了他现在的暴富,却不知道他也是苦命人家的孩子,也是咬着牙挺过来的。

  王建站在乔百万身边,刚才还一直跟对方聊两句,这会儿却噤声不发一言。

  他看到了乔百万泛红的眼眶,看到了对方沧桑眼角含而未下的泪水。

  他不知道华婕的画作到底触动了乔百万怎样的过去,但很能明白这种与画作表达的情绪共鸣时,那种情难自已。

  这就是画作的魅力,没有只言片语,却能表达浩瀚无边的情感。

  不同的人会在同一幅画里产生截然不同的体悟,也会有各不相同的情绪反应。

  王建的情绪也变得感伤起来,受乔百万影响,表情庄重站着,呼吸都沉重了几分。

  乔百万悄悄揩去眼角的晶莹,又将目光转向《木匠》,这幅画不再是对劳动者的同情,但仍有对劳动者朴实勤劳的赞叹,还有一种贴近生活的细腻情感在表达。

  这些劳动的人,无论是木匠还是谁,他们可能是你的父亲,可能是你的兄弟,可能是你的母亲,也可能是你自己。

  总之,劳动人民就在你身边,融入到你的生活里,那样亲切又温暖。

  乔百万被那种‘父子’一齐劳作的融洽气氛所感染,想到了自己的家人和孩子。

  然后,他又望向最后一幅《冰晶中的无数个我》。

  乔百万没有那么多精神层面的困境与挣脱,他的人生就是闯,拼了命的闯,死扛着闯。

  所以他没有如陈安通那般的震颤,但乔百万却从画里读到了‘解脱’。

  那种从痛苦中解脱,从过去中解脱的自由。

  乔百万闭上眼,默默吐出一口气,就是觉得舒服。

  看这三幅画,他看过了自己的人生,看到了自己的成功。

  那些永远忘不掉的过去,所带来的怨气和痛苦也得到了解脱。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怎么能在画中做出这么多表达呢?

  乔百万睁开眼,转头对王建道:

  “这三幅画,我想买。”

  “乔总,一幅10万,您确定有购买意向吗?”王建问。

  “是的。”乔百万认真点头,眼神都透着坚毅。

  “是这样,那请您跟我到贵宾室做一下登记,交一下定金。

  “这三幅画因为有多人表达购买意愿,必然会在画展结束后进入拍卖环节了。

  “到时候要价高者得,您确定愿意参与竞价吗?”王建再次询问。

  乔百万摇头苦笑,又觉得不出所料:

  “果然会喜欢这三幅画的人,还不止我一个嘛。”

  “是的,还有一位上海的老板表示想一起买下这三幅。

  “另有一位流学归国的女士愿意买第三幅作为收藏。

  “还有一位白手起家的南方企业家,想买这幅《等待乘车回乡的青年》。

  “一位来我国做投资生意的法国人,想买这幅用水粉画法绘制的水彩画《木匠》,他觉得这种画法代表了孩童般不受拘束的绘画理念,在画展满室皆巧的环境中,是难能可贵的‘拙’,绘画求拙不取巧,他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品……”

  王建一边讲着,一边引乔百万往贵宾室走。

  “我一定会来参与竞价……

  “真没想到,这么多……”

  乔百万的声音逐渐变远,也变得模糊不清。

  留在原地临摹的学生和赵老师都还回不过身来。

  “一幅画10w?还是拍卖前的价格?”

  “10w是什么概念?我的天……我爸我妈加起来要干好几年!”

  “我……我也能有这么一天吗?”

  “别想了,看看自己跟人家的差距。”

  “那我卖个一幅1000行不行?”

  “你是傻子吗?画画这一行,只有10w和0的区别。要么是顶级画作,无数人追捧,要么就是普普通通,哪怕是‘还不错’级别,也无人问津。艺术品跟生活必需品可不一样,人们只追求最强的少数作品!”

  “……那我还是学学设计之类的,我听说现在国外许多人做电影做游戏啥的都需要美术强的人,以后说不定也能往那个方向走走呢。魂斗罗、超级玛丽的人物和场景不都是需要画出来的吗?”

  “啊……一幅画10w啊,好羡慕啊……我……我觉得我又能画了!”

  “让我画!我还能进步!我要赚10w!!!下一届双年展等我!!!”

  ……

  半个月后,乔百万接到画展结束、邀请他参加拍卖的电话。

  带着自己的一位秘书、一位保镖,和一皮箱现钞,他再次踏上飞往北京的飞机。

  “乔总,您带这么多钱,对那几幅画是志在必得咯?”秘书坐在乔百万身边,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好奇开口。

  “嗯,几十万带上,总归要买点什么回来。”

  “您是说,如果买不到那三幅画,也要买到别的画吗?”

  “不,如果买不到那三幅画,就买抢走画的人的头。”乔百万道。

  “!!!”秘书愕然瞪圆了眼睛,不自觉看向乔总另一边的保镖。

  怪不得这一趟带了保镖吗?

  啊……这……他是不是知道的太多了?

  “……”乔百万转头看他一眼,“我开玩笑的。”

  “哦……”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