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崇祯要打爆全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三百八十四章 慈宁盈门 还册阏氏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承德一地,商业开始繁荣的消息,也传到了盛京。

  这天,散了朝,多尔衮进到后宫之中,与孝庄皇太后一起喝茶。

  ;皇太后,你尝尝,这茶可好?

  他们喝的茶,并非是中原人泡的茶,而是一种奶茶。取砖茶,用热奶煮了,再放一些盐。

  皇太后品了一口,惊喜道:;哎呦,他十四叔,这奶茶的味道确实好!味道更佳香醇,哀家以前,从没喝过这么好的茶。

  多尔衮笑道:;哈哈,你爱喝就行。这个是云南的茶,是商队从承德带来的。

  ;承德吗?孝庄皇太后惊讶地说道:;承德距离云南有千里之遥,那里怎么会有云南的茶?

  ;何止是云南的茶,还有粮食,食盐还有铁器。承德离我们不远,以后采买东西,更加方便了,哈哈!

  多尔衮笑的很爽朗,而未来的孝庄,现在的庄妃,心头却隐隐有些焦虑。

  ;他十四叔,这承德的市集,那何人所开?

  ;听说,是那明朝的狗皇帝。

  孝庄皇太后面露惊讶,又问:;这大明的皇帝,为什么会在承德设立这样的集市,还卖粮食、铁器如此重要的东西?

  ;哈哈,皇太后不要担心,汉人买东西,不就是为了赚钱吗?再说,我们也不是直接从汉人那里买的,是通过蒙古人,让他们转一道手。如此一来,明朝的皇帝,也不会知道的。

  庄妃面如秋水,她知道这里绝对不简单,但却也不敢多说。

  一来是她不想在政治主张上,太过张扬。另外,就是自从豪格被拘禁后,这多尔衮的一些言行也是越来越出格,她怕因为一些没有必要的猜测,引起多尔衮的不瞒。

  此时,一阵哒哒脚步声,伴随稚嫩的童音。

  ;皇额娘!皇额娘!

  多尔衮笑道:;哈哈,是福临来了。

  听多尔衮直呼儿子的没名字,庄妃的眉头微微一皱,但只有一瞬及,便收敛了起来。

  孝庄笑道:;呵呵,他十四叔,你这摄政王,怎么忘了,这是皇帝,不能称他的名字呀。

  多尔衮听孝庄这么一说,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怎么,皇太后,这里是宫里,我又不是外人,我叫我侄子的名字,应该没什么吧。

  ;十四叔说的哪里的话,好,以后就依十四叔,这宫里,你就叫他福临。

  听孝庄这么说,多尔衮的脸色才算好了些。

  多尔衮一把,将这个六岁的顺治皇帝举了起来,好像是在耍逗邻家小孩似的,抛上抛下。

  孝庄脸色苍白,皇帝身后的人全都低下头,不敢看这个场面。而这个小顺治却好像很享受似的,咯咯直乐。

  ;十四叔,哈哈哈,好好玩!

  ;哈哈,好玩吗,小福临,以后叔叔多陪陪你,好不好?

  ;好!我要十四叔天天陪我玩。

  听两人这么说,一旁的孝庄声音有些严厉,说道。

  ;皇帝!不可胡闹!

  听了这句话,多尔衮慢慢把顺治放了下了。

  ;皇额娘……都一个月没见到皇额娘了,好想您……

  顺治好像受气的孩子,嘟着嘴,跑到了孝庄的身边。

  孝庄轻抚这小福临的额头,笑道:;哈哈,没事的。你现在皇帝了,皇帝不能老想着玩。

  说完,孝庄又看向身后,照顾顺治的嬷嬷,问道。

  ;这个时候,皇帝不去学习,怎么来后宫了?虽然我们母子每个月只能见一次面,但也不能因为见面,而耽误了皇帝的学习呀。

  一个年纪稍微大的嬷嬷跪下,说道:;启禀皇太后,自范氏父子回中原之后,皇帝的学业……

  孝庄听明白了,自从范文程父子离开,很多汉人也不像以前那样为清廷效力了。

  一来是有些寒心,二来,就好像刘良臣这样,所有人都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看来,还要找个新师傅。

  孝庄思索片刻后,说道:;十四叔,你看,让洪承畴做帝师,如何?

  多尔衮道:;洪承畴?他是汉人,之前那范文程做帝师,我就不是很同意,满人应该多学骑射,舞文弄墨的,算什么?

  ;十四叔说的对,这洪承畴不合适。你看,这索尼大人……

  听孝庄提起了自己的政敌,多尔衮立刻说道。

  ;这索尼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就让洪承畴教皇帝吧。

  说完,多尔衮深吸一口气,便起身告辞。

  就在他走到门口之时,回头看了一眼顺治,眼神深邃。

  而这一眼,却看在了孝庄的眼中。

  对于新狮王,老狮王的子嗣定然都是威胁,定然是置之死地而后快。

  可现在看来,这多尔衮对福临,似乎没有那么大的敌意,这让孝庄皇太后更加害怕。

  深夜之中,寝宫之内,她在心中不断揣测,并排列了很多可能性。依现在的情形来看,事态似乎在向着,对她们母子最不利的方向发展。

  ;苏茉儿,叫索尼和鳌拜来,就说哀家要和他们商量一下帝师的事情。

  孝庄已经今天必须要把自己心中所想,和这两个老狮王的死忠,商量一下。至于那个什么承德的事情,现在她还顾不上去想了。

  (……)

  刘泽清坐在淮安的府衙之中,看着身边一个个垂头丧气的武将,一阵恼怒袭上心头。

  但他还在忍耐,并笑着,对所有人说道。

  ;诸位!哈哈!我们刚刚受了这点挫折,怎么就如此垂头丧气?好像小儿女一般,哈哈!

  话音落了很久,厅堂上却依然是非常安静。

  刘泽清仍旧保持平静,说道:;弟兄们,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也不是没打过败仗,怎么大家现在如此呢?

  一个副将轻声叹道:;哎,大哥,我十六岁就从军了。跟着你出生入死,大大小小的战斗,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可板桥镇这一战,我从来都没见过……

  一丝恐惧,从这副将的眼神一闪而过。

  恐惧的情绪犹如恶疾,人眼看不见,但却会传染。

  在座的其他将领,也是耸着肩膀,眼皮垂地,双拳紧握,好像受到惊吓的野狗一样。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