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白龙传奇之乱世枭雄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一章 河神求道入昆仑 龙象初生逢乱世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多少英雄遗恨,觉来大梦无涯。江湖夜雨滴谁家,那辩乌衣戎马。

  敧枕遍邀云卧,停杯相看钗斜。炉红酒绿对庭花,何必胸怀天下。

  调寄《西江月》

  欲说此书,不得不先讲一处,此处乃华夏之源起,神州之圣地,传说浊河尽头,竟是天地交界

  ,那岸上横石蹙水,苍崖碧树,玉峰峥嵘,赤城浩渺,滚滚浊河水,自是天上而来,

  往天上看去,水源自一神峰巨门,巨门处仙尘缭绕,烟涛微茫,云霞明灭。门前立有一碑,高三丈

  有六,刻着四个大字,太上昆仑。此处便是阐教道法元始天尊玉清三元宫之所在,昆仑山,

  也是三十六层天大罗天唯一入口。

  进得巨门,仅是神山一角,山脚高出日月,遍地星辰,周围鸾啼鹤唳,绕梁丝竹,不绝于耳。

  玉阶之上,不见尽头,相传纵是飞天遁地的本领,在此也施展不得,需徒步登天,到第三十六层,

  便是麒麟峰玉清三元宫。

  一日,玉清三元宫内,元始天尊宝云光座上正讲道间,忽见一道童急匆匆跑上大殿,躬身施礼:“启禀老爷,山下有一书生模样客人,说自沧水而来,欲求见老爷。”

  众仙人回头看处,却是白鹤童子。

  天尊闭目微睁:“即是远来客人,且请进偏殿等候,待我讲道完毕,再见不迟。”

  白鹤深鞠一躬,领法旨徐徐后退,待到大殿门口,才转身迈步离开。一番对话,引得众仙人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沧水距昆仑十万余里,若是肉体凡胎,怕要半生也未见能到。。。”

  “若是凡人,哪里上的了我太上昆仑?”

  “非也,子牙师弟不也是凡人上山?”

  半晌,天尊讲道完了,众仙退去,白鹤童子又来报:“禀老爷,客人尚在偏殿等候。”

  天尊看了眼白鹤童子,手捋长髯,若有所思:“请来见我罢。”

  “是,老爷。”白鹤退下片刻,只见一人健步上殿,生得甚模样:身长尺,面如冠玉,目似朗星,碧眼童颜,肌若冰雪,鹿耳麟角。头戴云冠,身披鹤氅。躬身施礼:“弟子拜见师傅。”

  初上昆仑,只觉得昆仑山处处雄伟瑰丽,各样神仙异兽平生未见,上得大殿,更是处处金砖玉器,此人左顾右盼,直看得瞠目结舌。

  再看那天尊更是鹤发童颜,飘然不群,不愧为三清之首,主持天界之祖。

  天尊见此人仪表不凡,便暗暗卜了一卦,不禁心惊,却并未表漏出来:

  “客人不必多礼,你自何处而来?”

  那人起身道:“弟子本为沧水,炼炁(qi)百年,得龙身,一日有位长髯老者经过,笑我

  无甚本领,弟子惭愧不已,所以欲拜天尊为师,思量再三终到此来,乞望天尊不弃,收为徒弟,

  甘为牛马,伺候师傅。”一番话说的倒是诚恳,身后的白鹤也不禁动容。

  天尊眉头微皱,正色道:“你既为灵物,何必再费周折,回去了罢。”

  天尊一句话引得客人白鹤具吃惊不小,客人低着头,豆大的汗珠滑落脸颊,更是不自觉吞了下口水,

  仓惶道:“弟。。。弟子虽为灵物,妄自采天地灵气,吸日月精华,却不知有何用处。日前也是经那长髯老者指点,才寻得昆仑方法,历经数年,上得山来。求师傅可怜则个,收下徒儿罢。”

  天尊本就看中于他,又因为是那人引荐,也不好推辞,岂会真的撵他出去,不过是试探而已,

  天尊若有所思,长叹一声点头道:“这老儿只会消遣与我,罢了,你倒也心诚。”

  客人一听此话,登时大喜,仰头看着天尊:“师傅肯收徒儿了?”

  天尊笑道:“你且去殿外等候,我有主意时,自会叫白鹤唤你。”

  客人雀跃道:“弟子就去。”说罢哧的一道紫气,化身一条三尺长小白龙,先是绕了天尊两圈,后又飞到玉梁上,才游下殿去。天尊摇头,笑而不语。白鹤在一旁也暗自替客人高兴。

  却说那客人自出大殿,便跪倒在地,日夜等候,直至七七四十九天,正混沌之间,忽被一人扶起,便是白鹤童子:

  “客人辛苦了,老爷有请。”

  客人知天尊着白鹤唤他,必是他今天拜师可成,遂大喜,忽念白鹤童子每日来送小食,倒头再拜道:

  “小人自到昆仑,承蒙童子每每相帮,不胜感激,他日若有用小人,绝不推辞。”

  白鹤笑道:“客人客气了,哪里是我可以帮的,天尊收你,要多感谢太上老君大老爷。

  快请起来罢。”客人惊愕不解:“我素来与老君无甚交情,怎地为我求情?”

  正踌躇间早被白鹤拉着手请上大殿。。。。。。

  那客人进得大殿:倒头便拜道:“弟子见过师傅。”

  天尊笑道:“你自山下跪拜,多少时了?”客人答道:“至今七七四十九天。”天尊点头问道:“日夜跪拜,可曾反悔否?”

  客人惶恐道:“弟子诚心拜师,不曾后悔。”天尊笑道:“入我门下学道,非清闲之事,你可厌弃否?”

  客人又答道:“弟子诚心学道,绝不惧怕辛苦。”天尊点头:“念你虔诚好学,我且收你为徒,传你些道术罢。”

  “弟子叩拜师傅。”客人大喜叩谢。

  “你自炼就龙形,数百年间可有姓名?”天尊问道。“禀告师傅,弟子尚没有名字”天尊点头,手捋长髯沉吟片刻道:“嗯,你既入我门,终日与仙人求学论道,无名不便,你本是沧水化身,今离水而生,就姓仓罢。”客人大喜:“既如此,师傅再赐个名字罢。”天尊笑道:“你姓仓又是龙身,便合星宿,取名曰辰,字一个龙字,你修行尚幼,便在龙前加个幼字。也是提醒你山外有山,切不可妄自尊大。”

  “仓辰仓幼龙。”客人喃喃道。“真是好名字,幼龙谢过恩师。”

  自此仓辰拜师元始天尊,终日修行,潜心学道。。。。。。

  永嘉二年秋,淮阴城外

  本是晴空万里,转瞬便黄天不尽,弥漫的烟尘,遍地横戈断戟,烂鼓残旗,除了黄沙随风而动,

  只听得数声鸦啼。战场上几十个身着残破布衣的小卒面色惨淡,眼神空洞,蹒跚着踉跄着,或割下尸体的人头,或翻看尸体的征袍襟带,似乎寻找着什么。远处一小土坡上,斜插一面大旗,旗上只见写着一霍字,再看土坡,不由得让人汗毛倒竖。那里是甚么土坡,分明尸体头颅堆成,尸堆顶上,愕然坐着一条大汉,虎背熊腰,胳膊水桶般粗细,赤裸上身,漏出青石般肌骨,正低头咀嚼着甚么。

  报将军,小的们翻遍伏尸,并未发现刘笙尸首。

  那将转过头来,只见此人生得青面獠牙,横眉赤目,銮铃般大眼里豆大个瞳孔,真是三分不像人,七分好像鬼。

  “刘笙中了我一箭,料不能活,我要的是他身上的东西,怕是被人偷了。潘酉,蒋进,你二人各带五百轻骑,进城搜捕刘笙家眷,不论男女老少,就地活剐。”潘酉,蒋进:“末将得令。”

  那将又道:“其余各部进城休息享乐一番,呸。”说着口中更是吐出一团东西来,定睛看去,

  吐出的竟是人的毛发,手中拿的竟是一颗头颅。原来此人好食人肉,专挑刚战死的青年士卒头颅肥嫩处皮肉啃食。

  “载乘将军,果然有万夫不当之勇,那广陵太守王方真是螳臂挡车也。”

  一人缓步上前,怎生打扮?戴一顶软纱头巾,穿一领藏青长袍,腰系玉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双耳垂腮。分明一副秀才模样。此人便是城阳太守张霁账下谋士,冯昱字公耀。

  “哈哈哈哈,小小王方,何足道哉。便是那司马家骠骑将军张钺,又待如何?”那将狂笑不止。

  “将军虎威,张钺料不能及。”冯昱俯首道。

  “少他娘的拍马屁了,主公有甚指示?”那将转笑为怒,声如巨雷。

  冯昱吓得连道不敢:“主公知将军拿下淮阴,令将军稍作休整,便朝淮陵进发,后军随后就到。”

  “他娘的,老子尚未进城快活,便催老子攻打别处,那日逼急老子,教他也知老子手段。”那将咆哮道。

  冯昱吓得魂不附体,左右看下没人,拉着那将道:“将军且小声些,末教他人听去,先请进城说罢。”

  那将也不答话,起身大步流星走入城去,冯昱自后头跟着。。。。。。

  夜幕降临,广陵郡通往下邳郡官道上两匹黑色战马,一前一后,飞驰而来。黑马上一员武将头戴摘星胄,身披烂银铠,手中倒提一把亮银枪,腰佩宝剑,生得直鼻口阔,紫脸膛,怀中系着一个小婴儿。后头跟着白马上一个白面小生,一身布衣打扮,身子紧贴马背,一幅仓惶模样。“将军,太守阵亡,淮阴沦陷,我二人冒死突围,只救出刘笙幼子,也不知那刘笙生死,现几无容身之地,小生敢问一句,将军意欲何往?”

  白面小生问道。

  “今曹贼篡权夺位,各地诸侯并起,鲜卑南下犯我幽州地界,可谓天下大乱,青州牧杨绣勤王被斩,

  城阳太守张霁拥城阳,琅琊,东海三郡,又杀我主公,夺取广陵,青州唯一可与张霁抗衡的怕就唯有北海太守蒋禛。”“那我们是去投蒋太守么?”白面小生又问。“我二人若是去北海,途中必经过张霁地盘,怕是人未到北海,已先命丧黄泉。”

  “那该如何是好啊将军?再者这刘笙到底是何人啊?太守为了已经身首异处,将军为了救他幼子,都没管自己家小。”

  白面小生急的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聒噪的看着黑马上将军的背影,将军却并不答话,

  心下暗道:“怀中这物,刘笙幼子,便是一张催命符。让某家但觉天地茫茫,竟无安身之处。”

  新书发布,跪求鲜花评价月票

  。</p>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