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开学,真没意思
殿上衮衣明日月,
砚中旗影动龙蛇。
纵横礼乐三千字,
独对丹墀日为斜。
“开学,唉开学。”
西门庆哀叹一声:“没劲。”
救下方知县没几天,黄学政去县学里匆匆敷衍了一趟之后,便灰溜溜的跑回郓州城去了!
黄学政前脚刚走,结果当天下午县学和县衙门口,就张贴出来告示,宣布了县学开学的消息。
一听说要开学了,顿时让西门庆顿时感到天空都变得灰暗了不少。
最可恶的是那方知县,为了感谢西门庆出手救了自己的性命,封了二十两银子的红包,还送了西门庆一堆的子书经史文集。
差点没让西门庆当场骂娘!
要送钱就都送成钱,这书能当肉吃?这个年头书籍死贵死贵的,何必浪费银钱,凭白便宜了那些无良书商?
看看人家曹押司,这才是真正的会来事儿的人:直接甩手给西门庆一锭大大的银子。
简单直接粗暴,我喜欢!
“西门贤弟,读书乃人生乐事也,贤弟你怎地还愁眉苦脸的?”
张择瑞前来辞行,见西门庆对读书兴致缺缺,便出言开导他:“人不通古今,襟裾马牛:士不晓廉耻,衣冠狗彘。作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又道:“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
张择瑞正说的起劲儿。
忽见西门庆直勾勾地瞪着自己,这才反应过来:这西门大郎虽然年幼,学识却未必比自己低!
自己方才这番卖弄,好像有点……
张择瑞脸上,顿时开了水陆道场,红的白的交替,青的紫的轮换。
自己刚才这些说教,好比乡间蒙学里的夫子,一个屡试不第的酸秀才,面对已经是大学士的当年的学生,再来这么一番说教……哎呀呀,简直是徒增笑柄!
~~~~
正难堪之间,窗外响起公孙胜的声音:“大郎快来,贫道给你引见一位老友!”
西门庆与张择瑞出书房一看,却是公孙胜带着一位布衣短打、须发皆已开始泛白的人,其身后还有一位长的精壮的二十岁左右的少年。
三人正在院子里等着自己。
西门庆上前,向老者行子侄礼。
那人避闪在一边,并不受西门庆的礼,嘴里还说道:“西门公子,使不得,使不得。我安道全与公孙道长相交莫逆,道长与公子平辈论交。公子也行平辈之礼罢。”
安道全?
哦,能治牛马、也能医人的那个地灵星安道全啊,梁山泊的多功能二把刀医士,治病有没有效果全凭运气,医好了算命大,医死了天经地义。
给强盗看病而已,哪有那么精贵。排的上号的一百零八位星宿还好,那些小喽啰们的性命,未必比一头骡子的性命值钱。
西门庆与安道全重新行礼之后,安道全一指身后那位青年道:“这位小哥儿是郓州祝虎,拳脚功夫了得,我受其父之托,随我出来历练历练。”
那祝虎也利索,闪身而出,对着西门庆抱拳道:“西门公子,小子祝虎有礼了!我乃郓州香林洼,独龙岗祝家庄祝虎是也。时常听公孙道长说西门公子多识,对江湖门道也是摸的门儿清,还望西门公子多多指教。”
原来是祝虎啊,一个领盒饭的配角儿。
祝家庄庄主祝朝奉,膝下有三子。
祝家庄家大业大,祝庄主便让长子守持家业,让这祝家庄次子祝虎出来历练,指望他增长点见识、多结交一些江湖豪杰。
~~~~
一个人单枪匹马闯荡江湖的独行侠,毕竟是少数。多半都是组团四处漂泊,称为“走马穴”。
无论是卖艺的、杂耍的、卖药的、算命的、算周易八卦的、算奇门卦的、祛痣的、卖碎布头的、卖刀剪的、卖眼药的、卖避瘟散的、卖梳子篦子的、说书的、摆摊治病的数百种行当,分为五花,一共是八门。
这些人都喜欢临时组成一个团队,推举一位“码头”或是“老合”,去四处张罗场地,然后一起去那个地方混饭吃。
这祝虎不如他兄长祝龙稳健,又不如他弟弟祝彪聪慧,只是喜好拳脚功夫,祝庄主便索性让他跟着安道全出去走走,全当历练一下他。
安道全早年是铃医,也就是摇着铃铛在乡下幌荡的游医。
如今跟着一帮人到处跑,在集市上摆摊卖药、兜售点跌打损伤的狗皮膏药为生。
安道全与公孙胜认识多年了,彼此视为至交。
~~~~
家里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西门庆赶紧让家具铺子里,给府上送两支现成的床,安置在上房中。
县学开学了,张择瑞找到当教习的好友告别一番,走了。
时迁那个行当特殊,不能在一个地方久留,得了西门庆十贯钱的程仪,也告辞而去。
于是公孙胜、安道全、祝彪连同孙立,都挤在上房里。
隔上三天到了赶集的日子,几人上午便结伴出去摆摊赚钱。
阳谷县经济发达,又不排外,典型的“钱多人傻真好赚”,公孙胜他们的收入着实不菲,于是就打算在阳谷县多停留些时日。
不出摊的时候,平日里几人就聚集在槐树下喝酒吹牛,与西门亮交流交流医术,教西门庆几式培根筑基的入门武功,大家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倒也快活!
西门庆却感觉不到快活,一想到开学,心里就很不快活。
不知道公孙胜与那位“惹不起”的大神说了些什么,现在也没伙计送酒菜过来了,都得吃西门庆的老本儿。
西门庆倒也没将这些琐事放在心上,钱是王八蛋,没了再赚。更何况西门亮重操旧业,开馆赚钱去了……是治病救人。
家里又开始有了稳定的收入,眼下生活无忧,只要天天能吃到肉肉,足矣!
西门庆不在乎钱,只是想到读书的事儿,就痛不欲生:天天关在那学院里面,读那些自己都能倒背如流的《三经新义》、《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论语》、《孟子》……冷饭炒过来炒过去的,实在是没胃口。
连个女同学都没有啊!到哪去拽人家的辫子?
大多都是一些熊孩子,你祸祸我、我祸祸他,有意思吗?
~~~~
没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