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妃他富可敌国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30章 第一百三十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温家几位父子在书房中的谈话, 顾砚书无从得知。

  但是在收到温清衍的回信之时,顾砚书是着实有些意外。

  毕竟夺嫡站队,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下定决心之事。

  从在茶楼中, 温清衍的反应也能看出这一点。

  顾砚书也做好了一次不成,便努力第二次、第三次, 长期奋战的准备。

  结果这才过去多久?

  算算时间,温清衍回府到现在, 恐怕不超过两个时辰?居然就给出答复了?

  而且从温清衍的回信也不难看出, 现在这个决定,还是父子七人经过商议之后一致决定的。

  现在的权臣都这么豪横了吗?

  这中事儿也能轻轻松松便下定决心?

  饶是顾砚书思索了半晌,也没能想清楚温家几父子是怎么想的。

  既然想不明白, 顾砚书也就没有在这件事上多想。

  左右不管温家父子心中是如何想的,现在几人的决定, 对于厉王府来说,都是有益无害。

  至于温家那边, 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支持厉王府,自然也就会对此事尽心尽力。

  第二日, 温清衍便将那一份关于修建水泥路的计划书给呈了上去。

  温清衍此举突然,直接打了户部尚书一个措手不及。

  毕竟谁能想到前些天还在为了如何开源之事急的焦头烂额之人,居然就不声不响地搞出了这么厉害的一个方案?

  但户部尚书到底在朝为官多年,震惊之下很快便找了反驳的突破口。

  直接一个跨步上前,朗声道:

  “启禀皇上, 臣有异议!”

  “哦?”正在翻看计划书的皇帝眉头微挑,“爱卿有何异议?”

  “启奏皇上, 这自古以来,造桥修路都是极为耗费钱财的大工程,谈何容易?”

  户部尚书微微俯身后, 便开始侃侃而谈:

  “今年国库虽然较之往年相比尚有盈余,但这些盈余,对于修路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温大人此举虽是在为民谋福,但也应当考虑现下国库的实际情况。”

  “再有,皇上任命温大人为户部侍郎,是期望其为国库开源,然而自温大人上任至今已经两月有余,却一直没有拿出有效的开源之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温大人不仅不反身自省,反而还提出如此耗费国力之事,微臣认为,温大人此举,完全辜负了皇上的厚望!”

  一番义正言辞的话语,条理清晰声音洪亮。

  若非朝臣们对于两人之间的恩怨一清二楚,恐怕还真的会相信户部尚书此时的举动没有一点私心。

  了可即便是看出了户部尚书的私心,众人对户部尚书这番话语也极为赞同。

  造桥修路,这哪里是现在的国库能够承受得起的?

  更别说从刚刚温清衍所透露出来的话语来看,他这是打算将这水泥路铺满天齐。

  这番举动,别说是现在的国库了,说一句大不敬的话,即便是将皇宫拆了卖了,朝廷也凑不齐这一笔钱!

  有好事者向温清衍的方向看了看,想要知道温清衍此时会准备如何破局。

  谁知一眼望过去,便看到了小温大人老神在在的模样,那悠哉悠哉的表情,仿佛现在被上峰指着鼻子骂失职的人不是他似的。

  就在这些人摸不透温清衍为何还能如此淡然的时候,便听到了上首处传来的皇上的声音:

  “温爱卿是否辜负了朕的厚望,什么时候由刘爱卿说了算了?”

  明明是与平常一般没有任何情绪波动的语气,却生生让人听出了一股不怒自威之感。

  再仔细一分析皇上的言外之意,便能听出对于户部尚书最后的那一番话,皇上极为不满。

  什么叫做“是否辜负了朕的厚望,由刘爱卿说了算?”这话与说户部尚书在擅自做皇上的主有什么区别?

  往小了说,这是刘大人一时失言,有所僭越,往大了说,这就是以下犯上,是重罪!

  户部尚书显然也听出了这一点,当即便脚下一软,直接跪伏在地:

  “皇上明鉴,微臣……微臣只是忧心国库,绝无此意啊皇上!”

  皇帝直接冷哼了一声:

  “忧心国库?你连温爱卿的话都没听完,便已经知道温爱卿这是要动用国库了?”

  “这……”户部尚书顿时不知该如何接话,造桥修路,除了动用国库,还能有其他的办法?

  很快,户部尚书便知道了答案:的确有不动用国库便能修路的方法。

  因为皇上直接让王公公将温清衍呈上的计划书概括给念了一遍。

  承包制度、公路收费站、五五分成……

  一个又一个陌生的词语将众人砸的有些头晕。

  还不等众人将这份让人拍案叫绝的计划书在脑海中整理消化一番,便听到了皇上对户部尚书的问责声:

  “朕看你忧心国库是假,党同伐异才是真!”

  说到此处,或许是气急,皇帝随手便抄起手旁的茶杯砸向了户部尚书。

  党同伐异!

  这样的罪名,户部尚书如何敢应?

  面对扑面而来的茶杯,户部尚书硬是没有敢躲一下,顶着被砸破的脑袋,直直地向皇上请罪求情。

  然而皇上也不知是否是气急了,一直没有应声。

  眼见着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大皇子一脉的其他官员见势不妙,连忙一同为户部尚书求情。

  什么只是一时失言,什么也是心急,还有什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之类的言语,那叫一个层出不穷。

  过了好一会儿,皇上的脸色才终于有所缓和。

  就在大皇子一脉的官员以为皇上这是气消了的时候,便被皇上接下来的一句话打了个猝不及防:

  “原本朕以为半个月的禁足,足够让刘爱卿反身自省,现在看来,是朕错了。”

  随后,皇上甚至没有给户部尚书和大皇子一脉反应的时间,大手一挥,又将户部尚书给禁足了一个月,让其回府继续反省。

  当然,这对于大皇子一脉与户部尚书来说,这并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便是在宣布过对户部尚书的惩罚之后,皇上又看似不经意地接上了一句:

  “这修路的法子不错,朕允了,温爱卿尽快实施下去。另外,在刘爱卿禁足的这段时间,户部便由温爱卿暂为管理。”

  此话一出,大皇子一脉是真的慌了!

  暂为管理是什么意思?

  有多少人是暂管着暂管着,便去掉了那个“暂”字?

  这让大皇子等人如何能够接受?

  然而皇上显然是完全不在意大皇子等人的想法的,甚至没有给其求情的机会,便话锋一转,说起了溢州修筑堤坝之事。

  熟知皇上性子的人便知道,户部之事已成定局,皇上心意已决,不会再收回成命。

  户部尚书再次被禁足,户部还由温清衍暂时管理,两件事加在一起,直接夺走了大皇子的全部心神。

  对于早朝上接下来的内容,大皇子是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而与大皇子一样神情恍惚的,还由温家的几位兄弟。

  看看刚刚发生的事!

  户部尚书失言,皇上问责,而后提拔交了一份绝妙的计划书的有功之臣。

  这一切是多么合理自然?

  若没有昨日的书房密谈,任温家的兄弟几人想破脑袋,也看不出皇上这完全是故意的!

  抓住一个在寻常看无关紧要的错误,将其放大,而后顺水推舟……

  兄弟几人感到心惊肉跳的同时,不由自主地敛息收神,脸上的表情愈发小心谨慎了起来。

  早朝结束后,温家众人意料之中地收到了来自大皇子的一番“友好问候”。

  对此,已经下定决心支持厉王府的温家几父子都未将其放在心上。

  除此之外,在早朝结束之后,皇上还专门为了修路之事,将温清衍连同着一干重要的官员叫去了御书房,开了一个小会。

  从会议上皇上的言语便能看出,其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依旧是那一句话,既然已经决定支持厉王,温家自然是要为此事尽心尽力。

  所以在会议之上,旁人问及温清衍是如何想到如此绝妙的点子时,温清衍直言是受到了顾砚书的启发。

  同时也不忘向皇上说明,想要与厉王妃共同完成这件事。

  此言一出,便直接遭到了部分大臣的抵制。

  说什么顾砚书既已嫁给厉王殿下为妃,便应该专心后宅,不该插手朝廷之事。

  更何况修路之事事关重大,如何是一个后宅之人有资格插手的?

  然而还不等温清衍反驳这些人的言语,皇上便率先开口,允了温清衍的要求,答应顾砚书参与此事。

  温清衍根本没有想到皇上居然会答应的如此爽快。

  毕竟如同其他大臣所说,男子嫁与人为妻,便不再拥有入仕与插手朝堂之事的资格。

  错愕之下,温清衍下意识看了皇上一眼。

  到最后会议结束之时,温清衍都还记得皇上当时的神情。

  复杂中带着一丝让人看不懂的情绪。

  离开御书房之时,温清衍没忍住回头看了一眼坐在殿中的皇帝一眼。

  脑海中不期然响起了昨日在书房之中,父亲的一句随口感慨:

  “恐怕皇上现在也有些后悔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