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妃他富可敌国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86章 第一百八十六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顾砚书问这话, 倒也不完全是客套。

  其实若不是今日在归园居意外撞上了温清霄,顾砚书也是准备在这几日抽空去一次报社。

  其最主要的,还以与秦戮的选择有关。

  当初为了拉拢温家,顾砚书也是费了一番功夫, 而后来温家的决定以及表现, 也从未让顾砚书失望过。

  认真说起来, 温家是他亲手拉上船的, 然而现如今,他与秦戮说下船便准备下船,这事儿做得的确不怎么厚道。

  而当初, 温家会毅然决然站在厉王府这边, 想来其中也有他与温清霄的情谊在。

  于情于理, 顾砚书都应该给温家以及温清霄一个交代。

  “还不错,与以前相比, 也没有什么区别。”

  温清霄是多么敏锐一个人?

  几乎是在顾砚书话音落下的那一刻,便明白了顾砚书的意思。

  微微笑了笑,温清霄便直接给出了答案:

  “就是家父承蒙皇上看重, 被任命为了这次会考的主考官, 近来比较忙碌些许。”

  科举向来是国之重事, 每一届负责科举的主考官,也无一不是备受皇帝宠爱的臣子。

  顾砚书一听此言, 便知道他与秦戮这些日子与皇帝之间的矛盾,并未波及到温府。

  当即便放心了些许,也露出了一个笑容,难得奉承了一句:

  “温大人学识斐然,德高望重,的确足以担此重任。”

  但到底是以前鲜少做这种拍马屁的活儿, 难得做一回,业务能力稍显逊色,让外人一耳朵便能听出来。

  温清霄自然听出了顾砚书的不习惯,轻轻笑了笑,很贴心地转移了话题:

  “殿下过奖,说起来,四哥前些日子才与清霄提及过殿下。”

  “嗯?”顾砚书向温清霄投去了一个疑惑的目光。

  “还是为了水泥路之事。”

  温清霄端起茶杯微微润了润喉,便给出了答案。

  现如今天齐的水泥路,几乎都已经铺设完成。

  这承包了其他城池的商贾,虽然不似厉王府这般财大气粗,直接将水泥路铺满了整个京都,但也铺满了整个主干道。

  在水泥路最先铺设好的半月,其实效果并不算如人意。

  其他地方的百姓开始虽然觉得这水泥路稀奇,但一听闻要走水泥路,就要给过路费的规矩之后,便生出了一些怨言。

  其中流传的最为广泛的,也是最经常出现的几句话便是:

  “这水泥路我看着也没什么稀奇的,过路还要给过路费,这不是土匪吗?”

  “看着也就是比寻常的泥巴路要平坦一些罢了,竟然还要收过路费?那我这还不如去走泥巴路!”

  ……

  当时的这些言论,可把户部以及底下承包水泥路的商贾急的不行。

  户部也就罢了,靠着拍卖水泥路的承包名额,好歹也赚了一笔。

  大不了就是在皇上问起来的时候,成绩上不那么好看。

  但那些承包了水泥路的商贾就难受了,前期投入不小,这要是到了后期,大家都不愿意给过路费,他们又如何才能回本?

  然而就在众人急的着急上火的时候,大家却发现,这水泥路竟然逐渐开始受欢迎了起来。

  虽然有人对过路费一事颇有不满,但其中却也有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存在。

  当然,其中也还有抱着“我倒要看看这水泥路有何特别,用一下便要叫过路费”的心态,尝试的人。

  然而这不尝试不知道,一尝试,众人才发现这水泥路远比他们想象中的好用。

  稳当不说,关键的是速度极快。

  寻常需要走上三天的路程,在这水泥路上,一天便可抵达目的地。

  原来那些对水泥路颇有怨言的百姓,登时便不说话了。

  甚至还强烈要求承包的商贾将没有铺设上水泥路的地方,也将这水泥给铺上。

  什么?

  你说这下怎么不心疼过路费了?

  这不是废话吗?

  大家都不是傻子!

  用这水泥路,时间上缩短了三倍不止,以前只够拉一趟货的时间,现在能拉上三趟。

  这多拉上几趟,一年的过路费都有了,哪里还需要再计较这十几文几十文的过路费?

  故而在水泥路铺设好半个月之后,水泥路便直接打开了市场。

  甚至在商贾众多,经济贸易较为繁华的城池,例如南城,现如今已经开始计划如同京城这般,在全城铺设水泥路了。

  除此之外,便是水泥路带来的其他便利。

  如同顾砚书一开始所说的那般,在水泥路铺设好了之后,交通便利带动了经济的腾飞。

  旁的不说,就说这相邻城池之间的往来贸易,便比以往频繁了不少。

  在后世,即便是稍稍知道一些生活常识的人都能知道,这往来贸易一多,便会带动GDP的增长,这税收自然而然也能比以往多上不少。

  现如今,户部可以说是六部之中最为风光的存在。

  温清衍前两日还粗略的算了一下,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天齐国库,或许能比去年翻上三倍有余。

  这其中固然有天齐国库本就空虚,基数过小的原因在里面,但顾砚书以及温清衍的努力,同样功不可没。

  要知道这可是温清衍暂管户部事宜的第一年。

  现如今便能做出如此成绩,日后这户部尚书之位,还不是的温清衍的囊中之物?

  户部今年能有如此好的成绩,顾砚书功不可没,温清衍自然是对顾砚书感激不已的。

  顾砚书没想到水泥路都过去这么久了,温清衍竟然还记得呢,略微有些失笑:

  “四公子夸张了,水泥路之事,也不完全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当初水泥路之事,顾砚书也不过是提供了一个方案。

  具体的执行,其实也都是温清衍带着户部的人去做的。

  换一句话说,若非温清衍才能出众,这水泥路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便铺满整个天齐。

  顾砚书也同样清楚这一点,故而才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那也少不了殿下的帮助。”

  温清霄摇了摇头,坚持自己的观点。

  说完之后,又像是想到了什么,看了顾砚书一眼,欲言又止。

  顾砚书几乎是一眼便看出了温清霄的为难:

  “六公子有话不妨直说。”

  “是这样的,今年溢州堤坝的防洪能力,朝堂都看在眼中,现如今水泥路已经全面竣工,四哥认为,明年皇上应当会想要将这水泥用到更多的地方。”

  顾砚书既然已经开口问了,温清霄也没有与他客气,直接将心中的话给说出了口:

  “无论是修筑堤坝,还是加固城墙,都是大工程,今年户部的情况虽然相较以前好转了不少,但相对来说,却也不算宽裕……”

  后面的话,温清霄没有说出口,顾砚书却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水泥堤坝、城墙等等,都是大工程。

  既然是大工程,便逃不开钱财的支持。

  现如今天齐的国库,最多也就能够挡住一两场天灾,不至于再出现过年之时,绍城雪灾严重,国库却无银钱赈灾的状况。

  但若是想要搞这些大工程,那就差了不止一点半点了。

  以前温清衍以及户部从来没有将修筑城墙以及堤坝的钱放在心上,完全是因为顾砚书的支持。

  他们相信,只要秦戮有意于储君之位,那像是这些利国利民的工程,顾砚书自然会出钱出力。

  然而现如今,厉王为了厉王妃与皇帝闹了那么一场,显然是不想再去争取储君之位,这些事儿,再来让顾砚书出钱,似乎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而后,温清衍便带着户部的人算了一下账。

  谁知道这不算不知道,算完之后才发现,若是离了厉王府的支持,别说重新修筑堤坝城墙了,明年能够给百姓们多吃上一顿肉便已经是过年。

  但皇上的意思却同样明确:

  水泥堤坝、城墙,一样也不能落下。

  这不,现如今温清衍可谓是为了明年的这一大笔开支操碎了心。

  偏偏自秦戮与皇帝闹翻之后,温清衍带着户部的官员商议了这么些时日,依旧一点头绪也没有。

  温家几兄弟向来关系好,温清霄自然也将兄长的烦心事看在了眼里。

  现如今见兄长为了明年户部开支的事儿闹心不已,又想到了顾砚书才是这方面的行家,自然是忍不住想要替自家兄长寻求一个解决的方法。

  若是旁人来问顾砚书这个问题,顾砚书定然会想也不想便拒绝。

  但偏偏此刻,提出这事儿的人是温清霄。

  相处这么些时日以来,温清霄鲜少开口求顾砚书做什么事儿。

  顾砚书原本就因为将温家拉下了水,自己却拍拍屁股走人的做法有些愧疚。

  现如今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却如何也说不出口。

  最后,顾砚书也只能在沉思了一番之后,给出了一个不太准确的回话:

  “国库的情况,没有看到具体的账目分析,我也不是非常清楚,若是四公子可以做主,将大体账目给我看看,说不定确能找到一些解决之法。”

  国库的账目,已经能够算得上是机密了。

  除了户部的官员之外,旁人根本无法接触。

  但顾砚书说这话也并非有意为难,毕竟她连具体情况都不知道,又如何提供解决之法?

  温清霄显然也知道这一点,但是这事儿,也的确不是他可以做主的。

  最后,温清霄也只能说将此话带回家,待到温清衍给出答复之后,再来给顾砚书回话。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