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修真界到年代文[七零]

报错
关灯
护眼
15、入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许欢言一路上让许高家提着东西,两个人早早的就出发了,等到了差不多十点多才到县里。

  两个人一路去了俞大厨的院子里。

  俞大厨正在院子的缸子里捞咸菜,晚上估摸着就吃这个了,再倒点小酒,也就算是过去了。

  “俞大厨,过年好啊。”

  许欢言提着手里的东西站在门外面,笑着跟俞大厨打招呼,然后自己就推开门进来了。

  许高家跟在她后面,老实的提着东西,没吭声。

  俞大厨眼神中有一丝笑意,不过也就一瞬就没了。

  “你又来干什么?”

  语气里还有些嫌弃。

  许欢言让许高家把一袋子山货放到院子的桌子上面。

  “这是我奶奶让我带过来的,我大伯娘从娘家拿回来的,都是他们自己去山里弄的,一些干货,放着可以慢慢吃。”

  俞大厨眼皮子抬了抬,似乎有些不耐烦的嗯了一声。

  许欢言很了解俞大厨,知道他是个啥人,也没在意。

  “那俞大厨我们就先走了。”

  俞大厨赶紧摆摆手,就让她快点走。

  等到两个人都走了,他背着手到屋子里,看看去世妻子的照片,又转身出去。

  过年了,去弄点好吃的,不吃咸菜了。

  许高家知道这个看起来不大好相处的俞大厨,是个好人,可能脾气有点怪,怕自己开口哪里让他不高兴,也就没说话。

  两个人从俞大厨家里出来。

  许高家走在许欢言的旁边。

  “欢言,我想去见个同学,你能先去供销社那边等着我吗?”

  许欢言听着他的话,就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不过也没问。

  “那你去,我去供销社等你。”

  许高家抿嘴笑了笑,就转身跑着去了。

  许欢言肯定不去供销社,转身去了布料厂家属楼。

  她的西瓜昨天晚上就兑换好了。

  一斤西瓜二百五十分,真是个吉利的数字。

  她要了一个四斤的。

  花了一千积分。

  这个西瓜,她准备要四十五块钱。

  许欢言把西瓜放到布袋子里,换上之前的那身衣服,把自己的脸摸了一把,又围上围巾。

  提着就去了布料家属楼,刚刚一出现

  的时候,杨红梨就瞅见了。从自家二楼就出来了。

  许欢言本来还想找人问问呢,这下就都省事了。

  杨红梨今天从吃过早饭,就在家里等着了。

  这可算是把人盼回来了,她大嫂一家这次从省里回来又带什么好吃的糕点,把老太太哄的别提多高兴了,她可就憋着这口气呢。

  这回是有救了。

  拉着许欢言到了一个大树后面,又看看也没人过来。

  “我看看。”

  许欢言打开袋子口让她看了一眼。

  “你看看这个行吗?”

  杨红梨看了一眼,哎呦一声。

  “好,好,这个就行。”

  说完之后,杨红梨就把钱从兜里掏出来。

  她早早的就准备好了,六十块钱。

  一把就塞到了许欢言的手里。

  “六十块钱,够了不?”

  许欢言手里捏着钱,点点头,够是真的够的了。

  这位大娘真的好魄力。

  这个年代花两个月的工资能买一个大西瓜。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搞定。

  许欢言到供销社的时候,许高家还没到。

  她看看自己手里的钱,准备一会去肉联厂买点不要票的肉,这毕竟要过年了。

  又等了十分钟,许高家才又跑着过来,脑门上已经全部都是汗了。

  “走。”

  许欢言点点头,没问别的。

  “去肉联厂买点东西。”

  许高家心事重重的跟在许欢言的后面。

  肉联厂。

  “这猪蹄,猪大肠,都不要票?”

  大师傅在肉联厂后门口悄悄搭了一个台子。

  其实这个位置,也是许欢言在黑市哪里知道的,一些下水,卖不出去,这个年代的人本来也就没东西做,也不会做,也就很少人买,除了一些家人非常穷,一点肉都吃不起。

  才会过来买,打打牙祭。

  只是处理的不好,味道就更加的打折扣了。

  许欢言一口气要了三斤大肠,四个猪蹄。

  总共花了三块钱。

  让许高家拿着,心满意足的回家了。

  这个年对于许家来说,是自从老二两口子走了之后过的最好的一个年了。

  许家会有两个工人了。

  年夜饭,许欢言下厨做的。

  红烧猪蹄,用地锅烧了一个半小时,炖到用筷子轻轻一碰,肉就跟骨头分离了,但

  是肉却很入味,简直是绝佳。

  大肠反复清洗干净,大葱爆香,又加入切好的大肠,香辣又下饭,是最先吃完的一盘菜。

  许高国是最高兴的一个,从年夜饭开始要做,他就一直在旁边站着,各种活都抢着干。

  不过这还是许欢言第一次见到许卫力,之前存在的都是在原身的记忆里。

  总的来说是那种话不多,默默干活的人,对男孩子要求比较严格起来,对她跟欢盛都很和蔼,说话声音都会自动压低很多。

  许欢言对他印象是真的很不错的。

  大年初三,许卫力就要进场干活了。

  毕竟要相应号召,生产不能停,厂子里也是几班倒。

  刘桂兰倒是不担心一个大男人,反正咋样都能生活。

  她更操心的是小孙女,去了厂子里,一个人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许欢言啥也不怕,大年初四晚上收拾好自己的衣服被子,就等着明天去厂子里。

  第二天早上四点半,为了怕迟到她们就起来了,周玲敏送许欢言去副食品厂。

  这次就没有驴车了,她们只能靠自己的腿了。

  许欢言叹了一口气,认命的背起来自己的包。

  等两个人大包小包的到县里的时候,才不过早上七点。

  又是等了一会公交车去了厂子里。

  安康县虽然看着是个小县城,但是因为地处交通要道,所以大厂子真的不少,像许欢言去的副食品厂地理位置不靠近县里,相反是处在县城的下风口,但是紧挨着出县城的大路。

  这样运输也方便一些。

  所以她们两个虽然到了县里,还是要坐公交车。

  不过好在他们运气比较好,等了一会车,就坐上了第一趟从车站发来的车。

  买了两张票,许欢言才算是解放了双腿,然后肚子就有些饿了。

  这几天家家户户都在过年,家里也有些好吃的。

  许欢言想起来上次跟刘桂兰出来的玉米面饼子,前一天晚上先提前做了一些吃的。

  菜团子。

  玉米面里稍微掺了一些白面,玉米面就变的绵软甜糯起来了。

  里面还加了粉条,还有各种菜叶子,挺香的。

  她们一路带过来,放到了怀里,也不凉。

  两个人干脆就在车上掏出来吃了起来。

  本来

  也不是很大,两三口就吃完了。

  本来售票员还有些昏昏沉沉的,也没在意两个人,一看大包小包的,就是从村里过来的。

  不过这会倒是看到了他们的菜团子。

  北方城市,其实很少吃什么菜团子,他们吃的多的是包子,或者是馍,再或者就是烙的大饼,实在又扛饱。

  “大妹子,你们这吃的是啥啊?我咋没见过,说包子也不像是包子啊。”

  售票员瞧着有四五十岁,这话自然是问周玲敏的,她是个大人。

  周玲敏也是昨天才知道这是啥的。

  对着城里人,她也不拘束,人家问她就答,反正她也是昨天晚上才知道的。

  “菜团子,我侄女做的。”

  说出来是侄女做的,语气还有些骄傲,她的大侄女就是啥都会,脑袋灵活,手又巧,现在还是工人了。

  售票员一屁股就坐到了许欢言她们两个的面前。

  “那个能跟我说一下是怎么做的吗?”

  许欢言一口就答应了,这也不是啥难题,而且现在的工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以后坐公交车肯定经常能遇上,交个善缘是好事。

  然后就把菜团子的做法直接说出来了。

  说着话也就到地方了。

  “呦,你还是这副食品厂的工人啊?”

  售票员想着自己还是小巧人了。

  “是啊,婶子,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唠嗑啊。”

  许欢言笑着回了一句,就转身回去了。

  这会已经七点半了,厂子里是八点上班。

  她过来的时间刚刚好,等到那边办入厂关系的人到了,就可以给她办关系了。

  说起来许欢言的户口关系是在乡下,但是这成了工人,她的粮食关系也就到了城里,自然户口也是成为城市户口了。

  在看大门的门卫瞅了一眼许欢言的条子,就放人进去了。

  周玲敏没来过厂子里,之前来看许卫力,也是在厂子门口等着的,看着这大厂子,她心里有些激动,这可是好地方啊。

  许欢言按照上次来过的记忆,一路走到了接待室,都还没来上班,这会就只能先等着。

  等到了七点五十五,这里才有人过来上班,这个过来的办事员叫刘玲玲,年龄大概就十七左右,扎着两个麻花辫,看起来很有朝气。

  许

  欢言把自己的小条子递了上去。

  “许欢言,是,我知道你,过年之前就有领导交代下来了。”

  刘玲玲话比较多,人也热情。

  许欢言当然也是个会说话的。

  “那就麻烦你了,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刘玲玲。”

  刘玲玲笑着跟许欢言说了起来。

  她边跟许欢言说话,边给她盖章。

  “走,我领着你去宿舍。”

  “谢谢刘同志了。”许欢言谢过之后,就去提自己的东西。

  周玲敏过去把剩下的提走。

  刘玲玲也帮忙提了一个包。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