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甜粽咸粽
拎了四条猪腿回去,李水意当下就开始制作起来。她准备做的是类似于滇藏那边的火腿,像是宣威火腿藏香火腿那种。
现在的时间并不是做火腿的好时间,但下一回还能不能有野猪腿这么好的猪腿,那真的是说不准。他们这边普通的家养猪做出来的火腿,肉质口感会差很多。
不过她之所以敢在夏天动手,还是上辈子跟着她师父学到的手法,左右也能做出来就是了。她现在住的那间屋子边上还有一间小小的屋子,之前她进去看过。后墙有窗户还是背光的,整个屋子从早到晚都不会有太阳照射,通风干燥,可以说是一个最佳的房间。
才处理了两条腿,家里所有的盐就已经见了底。
暂时先这样,明天把点心和粽子全部做好,后天去一趟城里,再把需要的东西都买全就成。
公鸡喔喔喔的打鸣声刚响起,李水意就睁开了眼睛。她昨儿在山上委实是累的不行,早早的就睡着了。本来她还以为会做噩梦呢,没想到一夜睡到天亮,连梦都没有做。
晚上睡得好,早上自然就神清气爽。
不过她就是再早,也没有去上工的人起得早,她出房门的时候,李保国和刘香兰两口子都已经在玉米地开始锄草了呢。
今儿个再上一天工,明天后天就能连着休息两天了。
李水意洗完脸刷完牙,拿着篮子就出了院子,脚却拐到了她家新屋子的门口。
起屋子的工人们吃的好干的也起劲,三间正房边上的厢房都已经盖好了主体,厨房和放杂物的小房间也已经开始动工。眼瞅着整个屋子已经成形,她就觉得高兴。
“妮儿,你看看,觉得咋样?”邱工头看到李水意过来,直接从院子里走出来。
他干的也是大工的活,不过今儿个人手充足,他就把最后厨房那边的事情再细细的检查一下,看看烟囱这些东西的位置。正好看到李水意,就出来打声招呼。
“真的很好!”李水意心里有一股子难以言说的激动。
以后这里,就是他们真正的家,只属于他们一家三口的屋子。光是想一想,就对以后的日子充满了期待。哪怕她要去首都念书,以后也可能就留在首都,但她也觉得这里才是她的根,是生她养她的土地。
“行,我就是没事来看一眼,这就回。辛苦大家伙啦,今儿早上我蒸大包子给你们吃。”
邱工头一听包子嘴角都咧开了,大声的吆喝了一句,“咱们大家伙加把劲儿好好干啊,妮儿说蒸大包子吃呢。”
工人们一听有包子吃,顿时喜笑颜开,下一秒干起活来那真的就是虎虎生风,干劲十足。
李水意从菜园子里薅了七八颗水灵灵的大白萝卜,早上就蒸杂面的萝卜粉条肉丁包子。工人不少,包子饺子面条这些面食肯定都不可能是白面。不过就算是杂面,那也比黑面钱多了。尤其是李水意还有一把好手艺,做出来的杂面包子一点不差。
她和张大娘两人一起忙活了一早上,蒸了满满六大屉包子。刚出锅的包子又松又软,大家伙吃的那叫一个心满意足。
等到工人们走了之后,李水意才招呼着大家一起,准备包粽子。
“这竹叶咋弄?洗一洗就成吗?”张红旗把昨天从山里摘下来的竹叶放到桌子前,拿起一片问道。
别说,这竹叶翠绿翠绿的,看起来真好看。
张大娘拍了一下她的蠢儿子,白了一眼,“不知道别瞎说!”
她虽然没包过粽子,但就是想一想都觉得不可能直接用水洗一下就能包。虽然老家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但入口的东西到底还得上点心。
“煮一下就成!”李水意坐在井边淘洗糯米,抬头说话的功夫就瞧见沈墨之和沈修文从外面走进来,“沈爷爷,墨之,你们来啦!”
“丫头,有什么需要爷爷帮忙的吗?”沈修文乐呵呵的问道。
“没有,您去和蔡爷爷张爷爷还有我爸他们坐着聊聊天就成,这里有我们就够了。”
“对,墨之爷爷,快过来坐。”李保国尽管对着沈墨之还是横挑鼻子竖挑眼,但对沈修文却是截然不同的态度。
不管咋说,两个孩子定了亲,那以后就是一家人。老丈人可以训女婿,可不能给女婿家里的长辈甩脸色。
那边几个人坐在树荫底下聊天,其他人也都各忙各的。
“墨之,你和张大哥一起把所有的竹叶用小火煮十分钟,再用清水全部洗干净。 ”竹叶煮过之后不仅更干净,叶子也会变得软一些,包起来会容易包一点。
两个男人的行动力都很强,等她这边把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之后,他们也把干净的竹叶拿了过来。
“好了,现在咱们就准备包粽子了,我打算包上几种不同的馅,到时候大家想吃哪一种都成。”
“不对啊,”刘香兰看到李水意准备的材料很是疑惑,“囡囡,你这咋还弄了肉呢,包粽子不用肉啊。”
“嫂子你也看到了,我就觉得奇怪呢。”张大娘也满脸不解。
“这个嘛……”
“妹子你可别卖关子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另外几个聊天的人听到他们的话,也都转过来看情况。他们活了这么多年,还真是没听说过包粽子要用到猪肉。
唯有沈墨之一脸宠溺的看向李水意,不管甜甜做成什么样,他都喜欢。
大家都疑惑,李水意也就不再卖关子。
“其实这粽子也是分甜粽和咸粽的,咱们北方人吃粽子都是糯米红枣,但南方可和咱们不一样。那边不仅有糯米红枣,还有猪肉粽,绿豆咸鸭粽,咸香鸡肉粽等等这些咸味的粽子。”
“啥?这咸粽子能好吃?”张红旗目瞪口呆,要不是知道妹子是什么样的人,他真以为这是忽悠他们玩儿呢。
“自然是好吃的!”
只不过,吃不惯的人,估摸着再好吃也还是吃不惯。
南北方的口味偏差是真的大,如果上辈子她没有去过南方,那她也绝对不会知道粽子竟然还有咸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