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年代文里暴富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2章 第 112 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小可爱, 说明你对作者的宠爱力度还不够哦。文文羞涩的隐藏起来了

  不过今天沈鱼起得实在够早,只有年纪大了觉少的肖家两个老人,还有肖家辉起来了。

  肖老太做饭, 沈鱼点炉子烧热水, 肖家辉拿着镜子,站在阳光最好的地方来回照。

  身上穿的是梁凤霞最近买的那套新衣服,白外套黑喇叭裤, 时髦得不行。

  他还用手指沾了一点儿水, 把前面稍长的几缕头发抿的光溜溜的。

  沈鱼低头忍笑,不是他坏心眼,但是肖家辉今天这身打扮配那个头发, 真的好像后世的二流子哦。

  等肖老太做好早饭, 在她嫌弃沈鱼吃的太多的唠叨中,沈鱼充耳不闻地干掉两个馒头三碗粥,吃了个肚圆儿。

  心疼得肖老太嘴角直抽抽, 暗搓搓把留给梁凤霞的早饭分了一半给肖家其他人。

  她都想好了,要是梁凤霞有意见, 就告诉她是沈鱼把她那份给吃了,让这讨人嫌的母子俩自己扯皮去。

  然而没等到梁凤霞起床,沈鱼吃完早饭, 果断溜了。

  他揣着自己全部身家十五块五毛钱,出门大采购去了。

  本来他一共有十八块五,给陈美丽两块请她帮忙购买碎布头, 昨天花了一块租房子的定金, 现在就剩这么多了。

  今天主要是去买橡皮筋,这个是主要原材料之一。

  之前在学校门口外面的小店问过价格,已经算便宜的了, 但沈鱼想再到其他店问问,要是能再便宜一点儿就好了。

  因为资金太紧张,沈鱼连车都舍不得坐了,五分钱能买十个橡皮筋呢,做成发圈转手一买,最起码能卖五毛。

  好在改革开放之后,做小生意的店铺渐渐多了起来,沈鱼一路问一路比较,终于找到一个能给他算最便宜的店。

  他买八块钱的,按照学校小卖部那个价格,能买两千个。

  他跟老板好说歹说,一通运算算得老板头晕脑胀,最后给他算的八块钱两千三百五十个,再多他怎么都不肯了,恨不得直接撵沈鱼走。

  要不是不清楚本市有没有生产橡皮筋的厂子,沈鱼就直接找过去到厂里买了。

  橡皮筋一个挺小,但两千多个,也有一大包了。

  沈鱼不可能拿回肖家去,被发现就糟糕了。

  他把橡皮筋往自己那丑包里一塞,沈鱼掉头去了废品收购站。

  在废品收购站,沈鱼花了一个多小时时间,挑出一大堆乱七八糟可以用的东西。

  比如特别细的细铁丝,一些彩色的废塑料,来源是坏掉的红色塑料盆、粉色塑料杯子、绿色塑料桶等等,被沈鱼掰了几块比较完整的下来。

  他还找到几件烂棉衣,衣服外面的布料到处都是洞,露出里面发黑结块的棉花。

  沈鱼掏了几把黑棉花出来,又挑挑拣拣,把形状还算完好的扣子拆下来,那破棉衣肯定是不要的。

  还有其他的一些零碎的可能用到的东西,拿着他的收获去结账的时候,沈鱼脚下一滑差点儿摔了,老布鞋就这点儿不好,鞋底太平,踩到点儿什么特别容易打滑。

  沈鱼扶稳之后,低头一看,乐了。

  是一颗挺小的圆珠子,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上面的,他四下找了一圈,在地上找到了一小捧,一起拿去结账。

  他找的这些东西,杂七杂八的什么都有,废塑料片都有一大叠,弄的废品收购站的人很无语,搞不清楚他买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好在所有东西中,只有铁丝这类金属的东西比较值钱。但他拿的特细铁丝,不压秤,而且数量不多,所以最终林林总总所有东西加起来,才五毛三分钱。

  这些东西书包是装不下了,沈鱼狠了狠心,花一分钱买了个最破的蛇皮袋,把所有东西都装了进去。

  小珠子这种容易丢的,就拿纸包好了放进书包里。

  到目前为止,沈鱼身上还剩下六块九毛六分钱,但是他针线、工具还没买。

  缝衣针两毛钱一包,一包十根,单买三分钱一根。

  沈鱼用不了那么多,而且主要是用缝纫机,缝纫机上有专门的针,沈鱼讨价还价,五分钱买了两根。

  线就比较花钱了,以他的设想,和需要做的发圈数量,需要的线不少。

  最普通的白线,粗线八分一卷,细线一毛,沈鱼买了一卷粗线,十卷白线。

  彩色的线更贵,从一毛二到一毛五不等,沈鱼基本上所有能看到的颜色都买了两卷以上。

  最后算账,所有线一共花了三块二毛八。

  七毛钱买了一把剪刀,胶水一毛五一瓶,买了两瓶。

  至此,沈鱼所有积蓄,只剩下两块六毛八,还有五毛钱是剩下的租房款。

  也就是说,这个发圈生意,不成功便成仁,要是没成,他就只能暂时休学去打工,挣够糊口的钱再考虑上学,肖家他实在待不下去了。

  剩下的两块多钱,沈鱼依旧不敢轻易动用,要当作预备资金留着,以防备有什么意外。

  于是沈鱼拖着一个丑兮兮的蛇皮袋,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走到小冬家。

  主要是这边太偏了,没什么卖东西的店,他要买东西,只能去反方向往市中心走,一下子就走远了。

  刚走到院门口,坐在一个大盆子后面洗衣服的小夏就看见沈鱼了,连忙迎上来,伸手去接沈鱼的大包:“大哥哥,我帮你拿。”

  说着又扭头扯着嗓子喊:“奶奶,租咱们家房子的大哥哥来了。”

  厨房里钻出来一个满手泥巴的老太太,头发花白,因为太瘦脸上皱纹叠起,但眉眼很是慈和。

  跟肖老爷子装出来的那种不一样,以沈鱼看人的眼光,这老太太是真脾气好的那种。

  果然,老太太洗了手走过来,顺手洗了个水萝卜拿过来,笑眯眯地跟沈鱼打招呼:“娃子,你叫啥啊?”

  沈鱼爽朗一笑:“奶奶,我叫沈鱼,沈万三那个沈,鱼就是咱们吃的那个鱼。”

  “这名儿好,年年有鱼,寓意好。”老奶奶把水灵灵的萝卜给沈鱼:“小鱼啊,走了挺远,吃个萝卜歇歇。”

  “谢谢奶奶。”沈鱼不客气的接过萝卜,他忙了一上午,确实又累又渴。

  这种自家种的大萝卜,虽然不如后世那些水果萝卜清甜,但味道也不错,水份很充足。

  萝卜肉特别脆,还带着一点儿生萝卜独有的辣,但辣中又有甜,吃着还蛮带劲。

  沈鱼啃萝卜的时候,老奶奶已经把沈鱼租的那间房子打开了,沈鱼拒绝了小夏的好意,自己把麻袋拎了进去。

  进去之后才发现,这屋子显然已经收拾过了,墙上地面的浮尘,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进门右手边靠墙壁的位置,放了一张单人床,床脚旁边对着窗户的墙壁下,沈鱼看过的那台缝纫机已经搬过来了,缝纫机前面还放了一个高度合适的独脚凳。

  另一边的靠墙的位置放了一个桌子,桌子一条腿坏了,底下垫了东西。

  小夏见他在看桌子,慌忙跑过去,用力推了推桌子,解释道:“我和哥哥试过好多遍了,一点儿都不晃的,可以用。”

  “谢谢小夏,也谢谢小冬,这个桌子很好,我正好需要一个桌子。”沈鱼眉眼舒展,笑容温和真诚,小夏看着他弯成月牙的眼睛,突然就觉得脸烧起来了。

  这个大哥哥,好好看啊!

  “这个床暂时就不用了,我不住这里。”沈鱼昨天去隔壁看缝纫机,看到过这张床,这大概是小冬的床。

  果然,小夏眼睛一亮,老奶奶犹豫道:“那你租这个房子,不是亏啦。”

  人家不住这房子,他们收那么多钱,是不是不合适呀。

  “不会,我要用这个房间放些东西,还有平时白天也会过来。”沈鱼没有过多解释。

  老奶奶很明白的没有多问,把留在她那里的那把钥匙也给了沈鱼,和小夏一起出去了,留下沈鱼在房间里整理自己的东西。

  其实也没多少东西,沈鱼把麻袋往角落里一扔,其他的针线工具之类的放在桌子上,把门锁好就出去了。

  小夏衣服洗好了,正费力的拧衣服,沈鱼洗了手,过去帮她拧干挂上,随口问:“你奶奶呢?”

  “奶奶在后面菜园子里。”小夏说。

  原来他们这地儿偏是偏,好在空地多,小夏奶奶在附近开了块荒地,种些青菜粮食,不多,爷孙三人的口粮都不够。

  眼看着中午了,沈鱼跟小夏道了别,跟她借了两块煤,拿回肖家去,主要是吃午饭。

  对于沈鱼出去一早上,直带回来两块煤这件事,肖老太很有话说,饭桌上嘴里的叨叨就没停过。

  沈鱼照旧充耳不闻,他就意思一下,还真指望他把肖家的煤给包了?做梦呢。

  肖老太也就只能说说闲话,她要是敢动手,沈鱼分分钟能嚎到整个家属院都知道。

  吃完午饭,肖老太死盯着沈鱼不放,要留下他在家里做家务。

  早上肖老爷子和肖建设去泡了澡,换下来一堆脏衣服要洗。

  沈鱼淡定地在肖家耀面前提起同学吃过的各种糕点,那叫一个香甜可口,肖家小祖宗立刻哭嚎着要吃。

  魔音贯耳,肖老太哪还顾得了沈鱼,她把肖家耀带进自己屋里,给他拿偷偷藏着的好吃的,肯定不会带沈鱼。

  此时不溜,更待何时?

  沈鱼拔腿跑了,去见他的金大腿同桌,顺便接个货。

  因为之前了解过双方的大致背景,旁观者们倒没有觉得他咄咄逼人,这小伙子也是过不下去了才会问小姑娘讨债,除了人傻了点儿,莫名其妙掏钱给人买东西,其他也没什么可以指摘的。

  “我不是故意的,要不然,钱我不要了。”沈鱼心里嘀咕着,女主角这战斗力不太行啊,一边用袖子抹了抹眼睛。

  钱不要了是不可能的,以退为进嘛,女主角会他也会,他越是这么说,孟芸越是会把还钱这事给他坐实了。

  果然,孟芸气哼哼道:“谁稀罕你那点儿钱,我告诉你,白雅肯定会把钱还给你的,她才不是那种占人便宜的女孩子。”

  “真的吗?”我不信!

  沈鱼惊喜追问,尔后又垂下头,拨弄了一下书包带,呐呐解释:“我、我就是想换个书包……”

  他一提起书包,众人的视线又被集中过去,顿觉辣眼,做这个书包的人也不容易,竟然能缝出这么丑的包,跟讨饭乞丐背得似的。

  孟芸也撇过脸,拍着胸脯跟他保证:“别瞧不起人,白雅肯定能把钱还你,我向你保证。”

  “好,谢谢孟同学。”沈鱼彻底放心了,抬头冲她展颜一笑。

  跟他面对面的孟芸当即愣在原地,这个小拖油瓶,笑起来原来这么好看吗?

  “孟同学,那我先走了,今天谢谢你了。”沈鱼这声谢道得真心实意,这姑娘真是心直口快的诚实好姑娘,就是眼神不太好,挑朋友挑对象,都跟瞎了一样。

  在沈鱼看过的原书里,心直口快孟同学,戏份比他多多了。

  女主身边的闺蜜型女配,孟芸跟另一个后来因为喜欢上肖家辉,而和云白雅决裂分道扬镳的女配不一样,她从始至终都是女主角的好闺蜜,优秀工具人,云白雅不适合说的话她来说,不好做的事她来做。

  最妙的是,她对男主角一点儿觊觎之心都没有,反而是两人感情线的助攻之一。

  为了报答好姐妹,云白雅在觅得良缘之后,把她介绍给了肖家辉的一个兄弟,那兄弟后来跟着肖家辉发了家,也算是成功人士。

  可惜事业成功对兄弟讲义气不代表他是个适合结婚的好男人,这人有钱之后就出轨了。

  肖家辉和云白雅,明知道这些事,却依旧帮那个男人隐瞒。

  肖家辉是因为同为男性,跟兄弟关系更好,和孟芸关系平平,帮亲不帮理还算说得过去。

  云白雅就很绝了,用她的话说,是她舍不得告诉芸芸真相,破坏她的幸福生活。

  当初沈鱼看到这段的时候,说实话很不赞同,设身处地,如果他对象背叛他了,他宁愿清醒的痛苦,也不愿意被蒙在鼓里被人当成傻子糊弄。

  不管孟芸是否愿意离婚,作为朋友,她不该替她做这种重要的选择。

  不过云白雅在原小说里的形象就是那种特别温柔善良,希望所有人都和和气气不发生矛盾,就像她跟沈鱼说得那样,大家都是朋友。

  所以她说出那样的话,倒也不奇怪,而且她是为了朋友的幸福,说到底一片好心,最终这段剧情也就这样圆过去了。

  当然,这件事最终还是没瞒住,孟芸闹着要离婚,所有人轮番上阵劝说,也包括云白雅这个孟芸最好的朋友。

  小说里孟芸最后并没有成功离婚,书里给出的理由是舍不得年幼的孩子

  之后那个男人贱性不改继续出轨,孟芸却再没有闹过,夫妻感情越来越淡薄,家中日子也不太平。

  这些都是云白雅和肖家辉闲聊中透露出的消息,他们这两对,都是从同学到情侣,前后脚谈恋爱,前后脚结婚,最终却走向截然相反的结局。

  孟芸那一对过得有多不好,就能衬托出云白雅和肖家辉的感情多难得多甜蜜。

  后来云白雅还曾感叹过,孟芸性子太强硬,不够温柔,两人走到这一步,也不光是周波(孟芸丈夫)一个人的错。

  正如云白雅所说,原书中孟芸的形象就是个莽莽撞撞的傻大姐,经常说错话做错事,有时候还需要女主出面为她收拾烂摊子,显得她不讨人喜欢。

  但在沈鱼看来,哪怕孟芸性格再差,她从没有过坏心思,也没想过或者主动去害别人,她就是个有缺点的普通人。

  可是在女主的光辉下,她的缺点被无限放大,女主越是完美,越衬托得她讨人厌,她越讨人厌,女主越耀眼越讨人喜欢。

  这么一想,原身和孟芸,还能算作一个分类,都是被榨干利用价值的工具人。

  可惜沈鱼现在自身难保,还在发愁如何挣钱脱离肖家,实在没心力去管孟芸的事。

  再有,就算他烂好心发作,去跟孟芸说,你别跟云白雅玩了,以后会倒霉的,人家该把他当挑拨离间的神经病了。

  因为拦路讨债,耽误了一会儿时间,沈鱼一路狂奔进学校的。

  他爱死了放肆奔跑的感觉,两条腿那么健康,跑起来痛快极了,就是缺点儿肌肉,后劲儿不足,以后得好好补补。

  循着记忆里的信息找到教室,他来得比较晚,班里几乎已经坐满了。

  大部分学生都在看书,很少的一部分在说小话,还有吃东西的。

  云白雅也没来,对于心高气傲的女主角来说,在她看不起的沈鱼和路人面前丢了那么大的脸,她绝对不会厚着脸皮继续穿着那双回力鞋来上学。

  脸皮薄好啊,沈鱼就爱跟脸皮薄的人打交道。

  他知道,云白雅有钱还他。

  书里,就在落水事件后不久,肖家辉过生日,云白雅送了他一双皮鞋,牛皮的,商场正价三十二元,比沈鱼现在的身家多好几倍!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一个月之前云白雅没钱买看中的回力鞋,或者有钱不买,但沈鱼知道她现在有钱还他就行了。

  这会儿离上课时间还有不到五分钟,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手表,上学一般会提前走,免得迟到了。

  沈鱼站在门口扫了一眼,只空着五六个座位,肖家辉云白雅孟芸都没来。

  沈鱼没在门口过多停留,进了教室直奔最后一排的那个空位。

  他们的课桌不是单人单桌,而是一个两人的长桌,桌洞中间又一块挡板,分割桌洞空间,桌面上却是平整的一个平面。

  此时,属于沈鱼的那半桌面,被一只横过来的胳膊肘占了一半。

  粗壮地胳膊肘里,圈着一个打开的铝饭盒,饭盒里放着几个煮鸡蛋,饭盒盖上堆着一小堆碎蛋壳,沈鱼的同桌正大口吃着鸡蛋。

  沈鱼从书包里掏出一块小抹布,是他用做小内内剩下的布料缝的,先把椅子擦了一遍。

  不是他瞎讲究,他就两套能穿的衣服,天越来越冷,衣服脏了得自己洗,抠门肖老太不舍得让他用热水,他可不想再生冻疮。

  擦完凳子,沈鱼把书包塞进桌洞里,戳了戳越界的胳膊肘:“胳膊挪一下。”

  “哦。”咬着半个鸡蛋的高大胖憨憨应了一声,把自己胳膊肘缩回自己桌面上,直言道:“沈余,你的新书包好丑。”

  “是挺丑的。”沈鱼赞同地点头,把桌面也擦了一遍。

  “那你为啥还背?”同桌好奇地看着沈鱼,她觉得,沈鱼今天好像有点儿跟往常不太一样。

  “因为没钱。”沈鱼毫不遮掩自己的贫穷,他现在做梦都在想怎么发财。

  同桌迟钝得“啊”了一声,沈鱼的身世全班都知道,她自然也清楚。

  就聊这么两三句话的功夫,又一个鸡蛋被吃掉了,煮鸡蛋独有的味道弥散在空气中,满脑子都是怎么赚钱的思维瞬间发散。

  煮鸡蛋的气味儿很多人不喜欢,但在这个缺少物资的年代,那就是香的。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