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举国:我打游戏拯救全世界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十二章 离火之城的模型!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莫非是京都大学的韩校长?还说林院士,凭我对神州的了解,很难找出比这两位威望更重的科学家。”

  一道推测声响起,道出所有人心中想法。

  或许只有这两位,才能担当得起特研组组长这一个位置。

  多猜无益。

  很快。

  这些人便是被带到一间会议室,一位老者与年轻人,端坐在会议室正中间。

  “这不是李敖吗,江北建筑总局的局长哦?”

  正巧有一人认识那老者,略显惊诧的出声说道。

  这……

  有点不合理,李敖身居高位,对于土木建筑更是深谙其法,但身为这次大行动的总负责人、特研组组长。

  光通晓土木建筑,肯定是不行的。

  “……”

  见到所有人都看着他发愣,李敖也是微微一怔,随后便是明白众人心中的误会。

  登时站起身。

  操着略显苍老,但中气十足的声线,出声说道。

  “首先感谢各位侨胞、留学生的到来,先介绍一下,我是李敖,离火之城项目的副总负责人。”

  “而这位,叫做苏杭,特研组新任组长,也就是离火之城的总负责人,这次行动请各位团结在苏总负责人的身边,为我国抗灾大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随着李敖话语落罢,这些人相互对视一眼,尽皆从对方眼中读出一丝丝惊愕之色。

  “纳尼?”

  其中一位研究员,更是飚出来日常用语。

  这……也太年轻了!?

  虽然从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气质判断,众人觉得苏杭绝非庸才,可饶是如此,却也没有担当总负责人的资格。

  “等等,李局长,你说什么?抗灾?什么意思!?”

  一位研究员,精准的察觉到李敖话语中表露出的异样信息,登时出声追问道。

  “是这样的……”

  李敖出声解释道,对于这些顶级研究人员,肯定是要将具体事件告知对方。

  早说晚说都一样,人家都已经来抛头颅洒热血了,总归别防备着人,太伤人心。

  这些人的背景,神州查的清清楚楚,不会有任何问题。

  接下来的几分钟。

  李敖将长江以北将要发生大热这件事,告知众人,也说了苏杭曾经正确预言出七次【新世纪灾难】的壮举。

  实际上,苏杭的预言并非七次,而是将发生在神州境内,所有的【新世纪灾难】全部预言出来。

  这十几天里,根据苏杭的预言,神州在第一时间做出应对,将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听完李敖的话,现场所有人望向苏杭的眼神都变了。

  要知道一点,新世纪灾害可是穷尽世界科学家之力,都没有破解出任何征兆的灾害。

  苏杭竟然能攻克新世纪灾害的预测。

  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学无老幼,达者为先,总负责人的才能,乃是我见过最顶尖的。”

  一位研究员说道。

  登时引起许多人附和。

  这颗并非是吹嘘之语,在学术圈,拍马屁的风气并不太兴盛,这些研究人员,乃是真的被苏杭的才学所震撼。

  “等等,如果说有灾难来临的话,或许M国的一些些异状,到是能解释清楚了。”

  就在此时,一位从M国归来的研究院,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一样,出声说道。

  “我曾经接到过一些特殊课题,讨论的也是大热降临之后的处理方式,或许M国也已经意识到,恐怖的灾难即将降临。”

  听到这位M国归来的研究院的话,苏杭微微皱起眉头,当其听到M国也在为大热做准备时,他便能确定,M国的确也已经预测到两个月后的大灾难。

  在他的记忆之中,M国超过三分之二的地域,也是遭受大热侵袭。

  苏杭前世就在思考——

  ——为什么M国受灾面积更大,而且明显应对灾害的能力不如神州,却能坚持的有模有样。

  原来M国早就有自己的渠道,预测出一点点灾难的征兆。

  当然。

  苏杭很确定,M国也仅仅是预言出一点点征兆而已,肯定没有完全掌握大热的信息。

  现在的M国,也仅仅是将两月后的灾难,当做‘异常’来处理。

  殊不知。

  那并非是区区异常,而是人类逼近毁灭的先兆灾难。

  “这么说来,大鹰帝国也是。”

  “我在的樱花国,似乎在应对海水上涨,不过感觉研究投入力度也就那样。”

  “……”

  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员一对口供,便是让苏杭掌握到更多信息。

  原来——

  ——所有国家,都已经开始若有似无的为两月后的灾难做准备。

  “那就来看看,谁能准备的更妥当!!”

  苏杭喃喃自语,随后站起身,将所有研究员的视线吸引过来,朗声说道。

  “诸位还不知道未来降临的大热的具体细节,待两月之后,长江以北的平均气温将达到50℃,最高气温或许会达到75℃。”

  “这种天气改变将成为常态,不要幻想着什么时候会过去。”

  “我的天!?”

  听到苏杭所言,一位研究员惊呼出声。

  “M国肯定不知道灾难的细节,他们要是知道,肯定会倾尽全力去准备,既不会放任资源流失,也不会让我们回到神州。”

  “呵呵。”

  苏杭咧嘴一笑。

  “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啊。”

  “可是,就算是知晓灾难的情况,如何准备出应对措施呢?”

  一位研究员询问道。

  听到这位研究员的话,苏杭与李敖对视一眼,二人不约而同的咧嘴一笑。

  随后。

  一个清晰的城市模型,陡然出现在会议室的正中间,那是一座周围有八个大风扇。

  屹立于火焰之中而不倾倒的雄浑之城。

  “这……”

  许多研究院围聚上来,上下的打量这城市的各处,这3D模型不光记录形状,当研究院用手触摸的时候,还会反馈出一定的数据。

  ——墙壁耐热材料的种类,城市电机架构数量、必要的冷却措施、风塔的吹动方向等等等等……

  似乎。

  这座城市,已经是完全体了!?

  众多研究员围着城市绕了半圈,都没有发现需要补充的细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