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包青天:不装了,我是阴阳判官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三第十八章 栽赃嫁祸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包拯来到杨企山的住所,见到杨企山屋中的灯还亮着,而杨企山也好端端地坐在椅上喝茶看书。

  包拯心中落定了下来。

  不过,包拯还是有所顾虑,担心蒙放前来刺杀,于是蛰伏在暗处等候。

  半个时辰过去,却没见到蒙放的身影。

  这样傻等也不是办法,总不至于一直守着杨企山吧!

  而且过去这么长时间了,也不知公孙策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想到这里,包拯看了看四周,想必蒙放今夜不会动手了。

  于是,便转身去找公孙策。

  他和公孙策约定在飘香楼会面,包拯又在飘香院等了半柱香的时间,却没见到公孙策。

  心下狐疑。

  不由得担心起公孙策来,于是又转过头去找。

  来到院士府门之外,依旧不见公孙策的踪影。

  于是,包拯也将眼睛凑在窗户上一看,登时吃了一惊。

  只见院士死于太师椅上,而公孙策也晕倒在了院士身旁。

  令人诧异的是,公孙策手里拿着一柄大铁锤。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有人要嫁祸公孙策。

  “公孙策!”

  包拯破门而入,跑进来摇了摇公孙策,公孙策这才悠悠醒来。

  “这是什么地方?”

  公孙策只觉得头疼得厉害,不知身在何处。看到包拯之后,才惊道:“包拯你怎么在这里,哎呀!不好了,院士被人杀了?”

  说完,不禁回头一看,院士便死在身旁的太师椅上,而他手里却拿着一柄铁锤。

  公孙策吓得脸色苍白,立时明白其中缘故,扔了大锤,明显是被贼子栽赃陷害了。

  包拯没想到事情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急切道:“公孙策,究竟是怎么回事?你怎么会躺在这里?院士又是怎么死的?”

  公孙策道:“我不清楚,我从窗户里看到院士死在了太师椅上,我正想进门去看,只觉得后面有一道黑影,于是我后颈一痛,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真的没杀人!”

  “我知道,你是被凶手嫁祸了。”

  “包拯,你一定要帮我澄清,我是清白的。”公孙策现在才后悔沉不住气,没听包拯的,鲁莽行事,以致于着了别人的道。

  公孙策乃是正人君子,虽然现在没有人,却不想趁机潜逃。

  于是和包拯赶回府衙,将事情告知了父亲公孙真。

  公孙真听了后,心情不言而喻,立时就要让公孙策赶紧离开庐州躲避风头。

  “爹,你就只会让我逃,我有没有杀人,逃到哪里去?”

  公孙策心知父亲一向怕事,而且无能。

  当初高立太子一案,他就准备逃走,现在才这么点事,又要让自己逃走,心中极是愤怒。

  公孙真也急道:“谁让你到处招惹是非,你们无缘无故去院士家做什么?”

  包拯于是将侉仡族和山洞的事情原本的告知了他。

  公孙真也啧啧称奇,表示懵逼。他身为庐州府尹,辖下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却一点都没有听说过。

  而且,包拯好像是知道了凶手。

  公孙真道:“包贤侄,这么说,你和策儿知道杀院士的凶手?”

  包拯支吾了一声,却没说话。

  公孙策道:“我们怀疑凶手是蒙放蒙老师,所以刚才和包拯才去一探究竟。

  我们去的时候,发现蒙老师没在家中,后来我和包拯又分头去看院士和杨大人,没想到院士果然死了。”

  “那一定是蒙放了!”

  公孙真为了替儿子洗脱罪名,也顾不得深究原委,管不了那么多,当即叫来陆捕头,让他率人去捉拿蒙放。

  包拯想阻止,不能打草惊蛇,公孙真哪里肯听。

  “对了,杨大人怎么样?”

  公孙真忽然又想到龙图阁大学士杨企山,他可是朝廷一品大员,倘若有任何意外,一定会惊动朝野,那他这个府尹当真是做到头了。

  包拯如实说道:“我来的时候,杨大人正在看书。”

  “那就好!那就好!”

  公孙真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虽然院士死了,还牵连到了公孙策,但好歹知道凶手,不至于惊动朝廷。

  为了保险起见,公孙真还是命人去杨大学士府邸一看究竟,一面又派人去请包拯的母亲,查验尸首。

  案发现场!

  包母检验了尸首之后,发现院士乃是被大锤锤了心口致命,矛头无疑指向了公孙策。

  不一会儿,蒙放被陆捕头羁押着,也来到了现场。

  看到眼前一幕,蒙放脸上微微一怔,很快又恢复了平静,道:“公孙大人,我蒙放犯了什么事,怎么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抓人,大宋律法似乎没有这一条。”

  公孙真道:“哼,蒙放,事到如今,你还想抵赖么?”

  包拯也没想到,事到如今,蒙放竟然还能装聋作哑,隐藏得够深的。

  只见蒙放嘴角一扬,讪笑道:“证据呢?”

  公孙真对整件事情还是一头雾水,见蒙放抵死不认,气急败坏道:“本府问你,一个时辰前,你去了什么地方?”

  “当然是在家,深更半夜,我能去什么地方。”

  蒙放气定神闲的说道,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淡淡道:“我还想问问,院士究竟是怎么死的,又是谁发现院士的尸首。”

  公孙真登时就被问得哑口无言,因为发现尸首的,正是他的儿子公孙策,且杀人的矛头更是指向了公孙策。

  支吾了半晌,公孙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是我!”公孙策主动站出来坦言。

  “是你?公孙策,当时的情况怎么样,你又看到了什么?”蒙放用质问的口吻问道。

  公孙策亦被他问得哑口无言,心知自己乃是被人栽赃,但他自己也没看到凶手,就被打晕了,如果想摆脱嫌疑,就只有抓住凶手,否则没有一点说服力。

  “蒙老师,公孙策发现院士的时候,他已经死了。”

  包拯再也忍不住,终于发话。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瞪着蒙放,面无表情。

  “然而,公孙策没有想到,自己会着了凶手的道,被人栽赃陷害。”

  “包拯,这么说,你怀疑凶手是我?”蒙放不骄不躁的问道。

  “难道还有别人吗?”

  “我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你是侉仡族人,你是十七年前死里逃生的活口,你想要为族人报仇。”</p>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