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峰回路转
徐秋娘抱着孩子哭了个痛快,嗓子都哑了,眼睛也红肿了,再加上之前被姓郑的打了几巴掌,那脸更是肿的不能看,眼睛都被挤成了一条缝眯着。
苏鸢借用慕容沣的药房,做了点药膏,能快速消肿的。
她先是给草儿清洗了伤口,才上药,天热,担心把伤口给捂得发脓,她便没有用纱布包扎。
苏鸢将小的打整好了,这才朝徐秋娘招手,道:“坐过来,我给你上些药。”
徐秋娘坐了过去,但是避开了苏鸢要上药的手,道:“先不上药,等明日开堂了,也好留作他蓄意伤人的证据。”
这一次,她要他不死也要脱层皮。
心死了,自然也就狠了。
既然他不仁不义,她又何必讲什么情面?
苏鸢叹了一口气,“今日京兆府的笔录都在隔间,亲眼所见亲耳所听,自是不需你再留着这张脸做证据了。”
何必为了别人,让自己受罪呢。
那个男人蓄意伤人、讹诈钱财的罪名是跑不掉的了,更何况其中还牵扯到了地下钱庄的事情上。
放印子钱吃利钱,可是重罪,重则斩首,轻则流放。
显然,他背后是有人指使的,慕容沣岂会坐以待毙?
别人敢把主意打到他身上,他自然是要薅一薅羊毛的。
徐秋娘有些懵,恍然道:“那我算是出了火坑了吗?”
一时惶惶,她也不知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
苏鸢摇头,分析与她,道:“姓郑的犯了事,自有好果子等着他,他进了大牢,不是关押几年就是流放,不足为惧。要防范于未然的是他爹娘,草儿身上毕竟有一半是流的郑家的血,只怕他们不会轻易放手的。”
尤其是知道徐秋娘是将他们儿子送进大牢的罪魁祸首后,更加不会放过她们母女。
徐秋娘稍稍提起来的精神顿时就像霜打的茄子一般,蔫了。
是了,她那对公婆才是难缠的。
想起以往,自己在郑家的待遇,徐秋娘又忍不住落下泪来。
她与那个狼心狗肺的东西没有立婚书,她自是能走,可草儿......
“不行,要是草儿被他们带回去,那就是一辈子当牛做马的命。”
苏鸢只得安慰她,“总归会有办法的,趁着他们忙着为儿子的事情奔走,我抽个时间先给你治病!”
徐秋娘的病也是一把悬在梁上的剑,可耽误不起。
大悲大喜皆不利于养病,她只得趁着徐秋娘顾念着孩子的时候,让她还不敢死的时候,先把手术给做了。
徐秋娘想着草儿的归宿,哪里还有心情治病啊。
“不急,总得看看那对妖魔鬼怪会做些什么,若是不成,我就带着草儿一头撞死,我们两尸三命。”徐秋娘似乎打定了主意,喃喃道:“对,这样总比活着被人磋磨的好。”
苏鸢已经帮了她很多了,她不想她受累一场,最后白费了心血。
苏鸢被徐秋娘这个念头吓了一跳,顿时也有些生气,同时又觉得悲哀。
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徐秋娘,你是脑子被驴踢了还是被门夹了?你怎么能有这样自私的想法?”苏鸢满是失望的看着徐秋娘,幽幽道:“你的命不是你的,而是草儿的,也是你肚子里的孩子的;你无权决定你的生死,你的病我会治;你的烂摊子我也会为你解决;前提只有一个,你得活下去。”
苏鸢说完也不看她,径直就走了。
慕容沣站在院子里,朝她笑了笑,安抚道:“她是一时想岔了,总会想明白的;气大伤身,别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
“王爷,有些事情你不懂,深陷泥淖的人,若是无人拉一把,她只会越陷越深。”
慕容沣苦笑一声,“你如何知道我不懂呢?”
世人皆有苦,穷人或是穿衣吃饭,富人或是争名夺利,谁不苦呢?
苏鸢一顿,径直望去,从慕容沣眼底看到了悲哀。
是了,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王爷,所有的苦难都会过去的,对吗?”
“不过是时间而已。”
“王爷说的对,时间总会磨灭一切的。”苏鸢笑了笑,“后面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我先回府了。”
慕容沣的确还有事要做,没有留她,但让人套了车送她回去。
苏鸢过来时,不清楚自己几时能回,便让苏府的马车先回去了。
苏鸢也没有客气,没有要人搀扶,自己提起裙摆,稳稳当当的上了马车。
慕容沣站在台阶之上,看着她走远了后,这才叫来慕青,“是时候收网了,利索点。”
“是。”
慕青领命而去。
慕容沣眉心微皱,转身去了徐秋娘的屋子。
徐秋娘对他是有些发怵的,尽管挺着个大肚子,还是规矩的站在一边。
慕容沣罢了罢手,示意她坐下说话,他的性子冷了些,但也不是不近人情。
徐秋娘这才坐在床沿边上,看着慕容沣,问道:“大夫,您可是有什么事情要说?”
“你跟草儿她爹当真没有立婚书吗?”慕容沣直截了当的问出了口。
他不是拐弯抹角的性子。
徐秋娘一怔,须臾笑了,“果然是瞒不过您的慧眼;当年,我虽然心悦他,可也不是毫无防备,成亲之日,的确是签了婚书的,不过去衙门公证的时候,我没有去。想来,他怕是早就存了心思,等着将我给休弃的一天了。”
在天硕朝,签了婚书后,需得去衙门备案,两人才算是真正的成了亲。
若不是出了这档子事,她还一直被蒙在鼓里呢。
“无媒苟合,签而不立,这是骗婚。天硕吏律,骗婚是犯法的,婚姻关系也不复存在。既然如此,那草儿即便流有郑家的血脉,那也是你的女儿,官府断案,只会将孩子判给你。”
慕容沣的话就像一记惊雷,炸的徐秋娘耳朵嗡嗡作响。
半晌,才呐呐道:“你...你说的这都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只要熟知天硕吏律的人都知晓,我也犯不着骗你。”
“好,太好了。”徐秋娘高兴不已,喜不自禁,“草儿不用再受苦了。”
峰回路转,徐秋娘岂有不高兴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