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毒医天下:丑妃要逆天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8章 被参了一本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过往种种皆是见证,苏芷雪‘救命恩人之女’的身份就是一道枷锁,紧紧地锁在了苏远洲的身上,想要他得到彻底的解脱,岂是那么容易的。

  显然,苏子意几人正是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一直以来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苏子安虽然心性憨憨的,但大多时候智商还是存在的,自然明白苏鸢的意思。

  可他就是替苏鸢委屈,这事明摆着就是苏芷雪的错,最后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了。

  总之,苏子安脸上满是隐忍和不甘。

  苏鸢何尝不知他是怎么想的,但她是活过两世的人,尝尽了酸甜苦辣咸,自然要比苏子安通透一些。

  “四哥,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苏鸢这句话有些沉重。

  苏子鹤没有错过她眼里的落寞,甚至觉得她的周身笼罩着绝望。

  不由自主的,他便走了过去,将手放在了她的肩上。

  此举,便是想告诉她,他们在。

  苏鸢本来沉浸在过往的伤痛中,突然觉得肩头一重,仰头便看到自家二哥。

  蓦然,像是黑夜里燃起了一盏灯,尽管灯光昏黄,却带着无尽的温暖。

  苏鸢笑了笑,“二哥,我没事。”

  这一世,她在乎的人都还在,她也没有走上那一条不归路。

  事在人为,重来一世,她定能护住将军府,让苏家兴盛百年而屹立不倒。

  苏家大哥站在一旁,似乎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尽管面无表情,但依稀可见眉宇间带着一抹愁绪。

  苏子柳倒是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只是看着苏鸢给苏子安上药的时候,不经意的瞟了一眼自己受伤的手。

  霎时,这心里便有些酸溜溜的。

  他也是哥哥,怎的就同人不同命呢?

  ......

  芷雪院内,灯火通明。

  苏芷雪被苏子安这一把火折腾得够呛,满腔怒火,恨不得要将她整个人都点燃了。

  看来,整个将军府都是道貌岸然之人,如今一个又一个的扯破了脸皮。

  既然他们够狠,那就休怪她无情无义了。

  深更半夜,苏芷雪毫无睡意,身为贴身婢女的芍药自然得随侍在一旁。

  看到苏芷雪咬牙切齿的模样,还不往煽风点火,“小姐,如今您算看清楚了?苏子安无故纵火,险些要了您的命,老爷知道了,也不过是打了几鞭子罢了,明知您受了惊吓,几位少爷谁都没有来看望您,这是不把您当自家人看呢。”

  芍药这话全是一针见血,将苏芷雪的心窝刺了个透顶。

  芍药越是数落,她的恨意越是疯狂的增长,仿佛毒针般狠狠地往她心底里钻去。

  “住嘴。”苏芷雪厉呵出声,冷冷地道,“要是你觉得自己的舌头很多余,我不介意帮你一把。”

  尽管她说的都是实话,可这是在将她的脸色剥下来,放在地上去踩,她安能如意。

  芍药本是想让苏芷雪恨得更彻底一些,没想到适得其反,顿时慌乱了起来,立马就跪在地上请罪,“小姐赎罪,奴婢知错。”

  言多必失,日后她可得谨言慎行才是。

  “滚!别在本小姐跟前碍眼。”如今她心里不爽得很。

  芍药不敢再触了苏芷雪的霉头,应了一声是,便一瘸一拐的退了出去。

  若非是想哄好了苏芷雪,将来能有机会出人头地,她又岂会如此卖力。

  要知道因为苏芷雪割腕自尽的事,苏远洲治了她们一个照顾不力的罪,每人受了二十大板。

  若非她底子好,怕是也撑不过来。

  苏芷雪心情不舒坦,自然不想搭理旁的,也忘了让芍药安抚院中的下人。

  此时,下人房中,个个趴在硬塌上唉声叹气,心底里都充满了埋怨。

  从前觉得跟在苏芷雪身边风光无限,哪怕是低等丫鬟都比弄玉小筑的一等丫鬟混得好。

  如今风水轮流转,个个都吃了苦头了。

  翌日,一则谣言在京都迅速传扬开来,将军府义女苏芷雪的风流韵事成了人尽皆知的谈资。

  上至天潢贵胃,下至黎民百姓,纷纷议论着这件事。

  “这顾祁简直是有辱斯文,不配为官,四书五经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罢了。”

  “呸,要我说,还是这女人不守妇道,闺阁女子,不仅跟外男私相授受,还有了身孕,简直是女人的耻辱。”

  ......

  众口难调,七嘴八舌,但都是在贬低二人。

  朝堂之上,庄严肃穆,文武百官分列而站,在皇帝跟前的公公宣布有本启奏,无事退朝过后,御史台监的言官便站了出来。

  行跪拜大礼过后,参了苏远洲一本,“陛下,微臣有本要奏,滋有大将军苏远洲,治家不力,教女不严,严重败坏了我朝官吏的名声。故臣认为苏将军不配再领兵打仗,该上交兵权,回乡养老才是。还请皇上定夺。”

  昨日因为苏子安火烧芷雪院的事,苏远洲折腾了大半宿,睡了一个多时辰便动身入宫上朝了。

  此时正闭目养神,冷不丁的听见言官的弹劾,心神一凛,瞌睡虫都跑光了,忙不迭的出来,跪地喊冤,“皇上,微臣冤枉啊!”

  “苏将军,你家那些破事传的沸沸扬扬,大街小巷都清楚了,你还有脸喊冤?闺阁女子,三从四德,皆是规束,但你那义女竟与外男私相授受,简直是有辱斯文。”

  “何止啊!微臣还听闻这女子不仅与一人有染,怀胎三月不自知,还与人苟且,活生生的将孩子给折腾得小产了。”

  “所以说能带兵打仗有何能耐?倒不如多读书,别败坏了朝廷的名声。”

  文官武将历来政见不合,如今有了机会压过武将一头,自是不客气。

  一群文官引经据典,嘴皮子自是利索得很,三言两语的,便将事情给说了个清楚。

  这事传的有鼻子有眼的,武将连回嘴的底气都没有。

  皇上稳坐在龙椅上,听着他们进言,渐渐地脸色铁青了起来。

  “苏爱卿,他们所言可是属实?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