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38章 李治不头疼(77)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乖。”

  萧靖戳了戳土豪金的系统页面, 难得连小系统都喊爸爸了,他让人做吃食的时候,自然把爱吃爱喝的系统也算上了。

  不就是吃个鸡吗?

  他, 秦王, 大大滴有!

  肥宅鸡的鸡腿上全是一圈圈的肉,鸡皮上还带有金黄色的油脂, 还没经过烹饪, 他已经能预测到油炸之后的鲜嫩多汁。如今大秦的香料不多, 外国人常用的百里香、罗勒、辣椒都没有, 萧靖自然没能做出来肯基基的传统炸鸡口味。

  他在厨房里翻找一遍后,决定做蜂蜜芥末口味和梅子酸甜口味。

  在周朝以来,中国人就已经有食用芥末的习惯, 用来搭配着生鱼片吃。春天,贵族爱蘸着葱沫吃鱼片, 秋天则会多用黄芥末。这是用芥菜籽研磨而成, 做成黄色的酱汁,萧靖用筷子挑了一些放嘴里, 鼻子瞬间就通了。

  “嗯。”他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这个味道很猛嘛。”

  老祖宗的东西丝毫不比他在霓虹国吃到的差。

  黄芥末酱以三比二的比例添加蜂蜜, 就能做出略甜的蜂蜜芥末酱。

  另一份梅子口味的酱汁, 当然是以青梅和饴糖为底味。酸溜溜的梅子擦成细丝,再小火熬软,其中加入大量糖, 吃起来酸甜可口。

  萧靖指点着黄胖子在熬梅子酱,青梅的酸甜香气非常清爽,飘得一屋子都是,不爱吃酸的恐怕闻到都牙软。嫌卖相不够好看, 他还兑了少许面粉和樱桃汁,把果酱熬得更加浓稠,颜色也是红红的,看起来类似于糖醋肉的酱汁。

  “香?”

  除了炸鸡腿,秦王还让小太监炸了点鸡米花,蘸着这两种酱来吃。他大方地让帮厨的小太监都尝两块,说说味道如何。一时间厨房里的气氛热烈极了,那群小太监肚子里没油水,吃了点肉高兴极了,个个都拼命露笑脸给大王看。

  “真好吃,我一辈子都没吃过那么好吃的肉。”

  “大王,这两种酱比豆酱香好多!”

  “我往日里最怕酸的,可这梅子这么一调,竟然也不怕酸了。”

  “能不好吃嘛?也不看看大王这里面放了那么多糖!”

  在这个年代,糖是个金贵的东西,即使在秦王的厨房里,也没有大量放糖的菜式。在旁边学习的黄胖子,被启发出糖的若干种使用方法,竖起了大拇指:“大王的巧思就是多,比小人做出来的酱强多了。”

  难怪是大王呢,果然比他会吃多了。

  秦王嘴馋,吃了两块鸡米花,胃口大开,肚子里更馋了。炸鸡腿已经难以满足他,他让人切下来的是手/枪腿,用葱姜蒜腌好冷藏了一夜。幸亏大王有专门用的冰窖,肉食放着也不担心会变质。

  已经被腌过几个时辰后,手/枪腿入味极了,用鸡蛋调开了炸鸡面糊,这样吃起来才会酥脆。没有面包糠,萧靖让黄胖子把馒头烤干碾碎,杏仁黄色的馒头屑也是可以的!

  眼看着油锅里的筷子周边,冒出了一圈小泡,萧靖一声令下:“油够热了,放炸鸡!”

  “诺。”

  早就立下心思偷师的黄胖子,头一个站在油锅旁边,把裹好馒头糠的手/枪腿慢慢滑进去锅里。他是何其有幸,能见证大王创造出“炸”这一种烹饪新技法!

  鸡胸肉做成的鸡米花,可炸!肥嫩多汁的鸡腿,也可炸!

  是的,在大秦这个古老的国家,逢年过节人们最爱的炸物,还没登上历史的餐桌。

  贵族吃肉多以炙肉(就是烤肉的意思)和生鱼片为主,至于普通百姓和穷人?

  一年到头说不定还见不着一粒肉碎呢!

  所以孟子才说,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能吃一口肉,那已经是君主的仁政。在后世人看来也许觉得不可思议,但那也是孟子想象中的和谐社会,这大秦这儿压根还没能达到。

  萧靖看着喷香的炸鸡腿,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若在他有生之年,街上的孩子都能吃一口古代版肯基基,那他的功劳就足矣跟尧舜相提并论了。

  “果然,我真是个好父亲。”

  他想象着扶苏吃着炸鸡腿时的样子,哪个熊孩子能抗拒炸鸡的魅力呢?

  公子扶苏身为秦王的长子,能吃上鸡腿,不知道比多少大秦小孩要幸运得多了。

  这也不是白干活的,贵族们说好都是给钱的。

  “大王。”负责阉鸡阉猪的小太监牛大福不敢自作主张,“好些大人求上来,我们可以应承下来吗?”

  “可。”

  萧靖点点头,独阉阉不如众阉阉,他并非敝帚自珍之人。这种技术能使牲畜多长两斤肉,丰富一下餐桌,当然要大力推广!

  白给的东西不值钱,如此操作还容易被人当成变态。所以,秦王才想着在新年大宴上把处理过的鸡肉和猪肉让众人品尝,大家吃着好,自然都会求上门来了。

  贵族们都追阉鸡和阉猪,民间的老百姓能不跟着潮流学一学吗?

  如此一来,全国人民都能普及这种增产的方法了。

  ......

  小太监牛大福和四个同伴,组成了技术小队,准备出宫去接活了。

  临行前,大王赏他们吃了一顿酒,说喝过这顿酒后,在外头就不许喝酒。喝酒容易误事,这个道理众人都晓得。

  “不如我给你们起个名儿?”酒过三巡后,萧靖有些恶趣味,“你们这支队伍,不如就叫东方不败。”

  还别说,眼前的几个小太监眉目清秀,还不足二十岁,稍微打扮一下,是放在后世都能出道的颜值。秦王这个青春制作人心念一动,给团体起了名字,就让他们集体出道了。

  小太监们喜笑颜开,得了大王赐名,肯定是上辈子积下的福气呢。男团队长牛大福砰砰砰地给大王磕了响头,全赖着大王,他们才有出去营业的机会。

  大王说了,他们接活得来的赏钱,都算作他们的,宫中不要锱铢。

  如此大方不要分成的娱乐公司去哪里找?

  几千年后也没有哇!

  说实话,大秦集团也看不上那几个小钱。

  萧老板人狠话不多,交代他们在外头必须谨言慎行,不该说的不该看的,不许逾矩。还有一点,若是他们这个小队忙不过来,可以把这门技艺传授给宫中退休的太监们,让这些人也有个谋生的去处。

  退休的宫人大概都是三十多岁的年纪,宫女嬷嬷说不定还能嫁人,可无根的太监在社会上就难以立足了。

  他们被阉过,到老难免有些漏尿的毛病,身上带着一股不雅的味儿,到哪儿都不受欢迎。最后只能接点倒夜香的脏活累活,来勉强糊口。

  小太监牛大福想到这儿,心里戚戚的,感同身受。他打算先在外头看清楚情况,回来再把技艺教给要退休的太监,若大家都认得他们“东方不败”的名头,让后来的太监作为“东方不败·二期”也不错。

  萧靖:“......”

  这不仅是男团出道啊,连二期练习生都培养上了!

  之前“新年大宴”的热搜还没有过去,这个“东方不败”男团一出道就红得一塌糊涂。

  他们工作认真细心,还会指点着下人怎么保持牲畜清洁卫生,减少阉割后的动物感染发炎。好些富贵人家都请他们上门干活,就等着能吃上加倍美味的肉食!

  现在才刚过年不久,冬天吃不上,到了入夏的时节,总能吃得上?

  除了贵族家庭,有些平民也求上门来,说想要把家里的小公鸡都阉了。

  小猪价格贵还吃得多,他们是养不起的,但谁家没有几只鸡呢?

  一位大娘家里的鸡不多,只有三只公鸡,但女人最是八卦,听闻阉过的鸡能长胖两斤,大娘闻讯而来就找到了“东方不败”组合。

  “行。”队长牛大福点点头,也没问报酬。

  他们如今熟练了,阉一只鸡也是眨眼间的事儿,根本就不费力。他本是穷苦人家出身的,能帮就帮一把,大娘一把年纪还得拉扯家里,也不容易。

  见不要钱,大娘立刻笑得嘴巴都咧开了,露出一排黄牙。

  她回屋打开锁起来的柜子,从里头摸了五枚鸡蛋出来,有些不舍得,但还是坚持往男团手里塞。

  她笑得可亲,“我家里没甚好物,就拿几个鸡蛋给小哥们补补,你们可别推辞,吃蛋补蛋。”

  她不知道这个组合都是太监出身,只以为几人年纪小还没发育,才面白无须。

  牛大福几人面面相觑,哭笑不得,进又不是,退又别扭。

  他们要是能补出蛋来,那可真是千古奇闻!

  数年后

  “东方不败·二期”、“东方不败·三期”、“东方不败·四期”等练习生都尽数出道了。咸阳城的市场早已饱和,但是大秦的土地可广阔着呢。

  这群退休的老太监们不怕苦,他们走向了全国各地,把这门阉鸡阉猪的技术带到了远方。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