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演戏
李方倒是哈哈一笑说:
“这有什么?那些共党分子不都这么叫我么?谭先生心直口快,说的却是实话,我倒是很欣赏先生的才干。”
话说完,牌桌上的四人各有心思。
谭卓心想,好你个鬼三角,死在你手上的同志可以说不计其数,早晚有一天除掉你。
另外两人均想,我们只是陪长官打牌,你们乱说话可别带上我,小命很重要的,甚至在心里开始求神拜佛。
“我也好长时间没玩儿了,怎么个打法?”
谭卓似乎牌瘾不小的样子,但眼睛没有一刻离开过对面的鬼三角李方。
李方懒洋洋的开口:
“打一摸二,暗杠另算。”
李方的话刚一出口,谭卓心里已经掀起滔天巨浪,他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
直到李方再次重复刚才的话,谭卓才强压下脸上的震惊。
原来谭卓此次来寻找安思颖不过是个幌子,他接到的最后一次密令,是找到潜伏在军统中的同志,继续秘密追查名单的下落。
接头的暗号只有八个字——打一摸二,暗杠另算。
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说出暗号的人,会是臭名远扬的鬼三角李方。
这八个字,本来是规定四个人之间如何结账的约定方式。
所谓打一就是点炮胡牌,点炮者输付一块银元。
摸二就是自己摸的胡牌,赢牌桌上其他三家每人两块银元。
暗杠另算,就是在打牌过程中,在原有三张的基础上,再次摸到一张相同的,称之为暗杠,可以扣牌。
“好好看看牌,这打麻将的日子可不多呦。”
李方一条腿搭在椅子的扶手上,整个人斜坐在椅子上,看着牌眉头紧锁,似乎牌面很糟的样子。
李方:“白板。”
谭卓:“碰,幺鸡。”
……
李方:“胡了。”
……
谭卓:“看我摸一张,胡了。”
李方:“我这里三张九筒你都能摸到,真他娘的晦气。”
……
之后几人各有输赢,终于在李方再一次点炮之后结束了牌局。
“你们俩出去,我跟鬼三角有话要说。”
谭卓的话让李方彻底变了脸色。
其他二人看情形不对,看了一眼李方慌忙离去,跑的比兔子都快。
“你是谁?”
“你是谁?”
“我没法信任你。”
“我也没法信任你。”
谭卓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了,但是他怎么都没想到,这个人会是鬼三角。
而此时的李方再一次遭遇这样的情况,他深深的明白了那句话——为名声所累。
他没有办法申辩,就像上一次他看到陈涟云的时候,盐水和火碱是他在那种情况下,能让陈涟云伤口愈合的最好方式,没有之一。
可最终还是没能救她出来,好歹那份名单李方拿到了,这就像一个导火索,是毁掉那些隐藏钉子的重要一环。
可眼下的情况是,组织几乎被破坏殆尽,能够联络的上级全部失去联系。
李方甚至偷偷去找过川羌康地区的报社,但是已经人去楼空,那个地方干净的仿佛没人住过。
现在让他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就是还有任务没完成,还有同志没找到。
他的惊讶绝不亚于谭卓,一个中统的人,在听到他说完八个字之后的反应,让他在一瞬间就确定了谭卓的真实身份。
但他仍旧有些不能相信,这么重要的情报,难道要交给这个谭卓?
跟中统的长期摩擦,让李方的戒备心空前提高,这不是说听懂一句暗号就可以解决的。
双重间谍他不是没见过,名单的重要程度,比作战时的军事部署方案,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块肥肉几乎是所有人都想吃到的,不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双方的特工人员都牟足了劲,想要先一步拿到,毕竟这种隐形的压力就像定时炸弹,而名单就是炸弹的引信。
掌握名单,那就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这场旷日持久战争的主动权,这使得李方不得不慎重考虑谭卓的可信度。
而刚才谭卓的表现已经说明了问题,一个沉不住气的特工人员,那就可能在某一天成为任务失败的直接原因,甚至是根本原因。
组织刚遭破坏,谭卓就出现,怎么看都像是过来趁火打劫的。
他决定试试探谭卓。
“即使无法信任,我们也别无选择,做好自己的事情,活着才有可能。”
李方在倒水的时候说了句话,不过声音很低。
谭卓看着鬼三角,仔细琢磨着他说的话,有些别扭似乎又很对,这个鬼三角似乎跟传言中的有些不太一样,他的面前似乎总有一层迷雾,让人看不清楚。
“你的处境很危险。”
谭卓轻声说。
“我知道,四面楚歌而已。”
李方的表情有些让人看不透。
直到多年以后,谭卓才明白,当时李方的脸上同时出现的是一悲一喜。
“你走,以后尽量别来找我,消息我会想办法传递给你。”
李方的声音更小了。
之后就是谭卓突然破口大骂,李方更是毫不退让。
“这么多次,玩儿牌从来都是赢了高兴,输了骂娘。”
谭卓的声音突然高了起来。
水杯的碎裂声引来了门外的哨兵,冲进来端枪指着谭卓。
李方一看,破口大骂:
“滚出去,谁让你们进来的?不想干就卷铺盖卷儿滚蛋。”
两个哨兵吓得转身就走。
“好你个鬼三角,现在手里有权了,敢用枪指着我了是?”
谭卓平白无故受了些窝囊气,气的一脚踹开门,骂骂咧咧的走了。
李方叉着腰,气的来回渡步,看了看屋里,拿起桌上的暖壶,重重摔在地上,转头看到牌桌上的麻将,抬手掀翻,麻将掉了一地。
“妈的,这狗娘养的。”
听到动静的所有人,都很识趣的没有上前劝慰,他们惹不起这位爷。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李方伸手在办公桌下轻轻一抹,东西还在,这场戏应该演的还不错,骗过那些老狐狸应该没问题。
小时候,李方很喜欢在天桥上听先生说书,尤其喜欢听那种刀头舔血,快意恩仇的江湖故事。
后来参军之后他才知道,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只能是过早的丢了脑袋,反而是那些处处小心谨慎,看似唯唯诺诺的人,最后有了惊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