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宴会大乱
顾曼春撇了撇嘴,美眸一闪,轻笑一声:“平时你可不是这样的,但不得不说,你那模样还真有几分上流人士的气质,是不是装出来的我就不知道了。”
“我靠,就这么看不起我啊,小曼,你这话说的,伤人心呐。”李方叹了口气,一副心痛的模样。
顾曼春露出一丝笑意,扬了扬手:“我还不知道你啊,少在这演戏。”
李方收敛笑意,喝了口酒,也没有说话,而是目光看向了一名服务员,露出一抹古怪之色。
站起身来,李方缓缓走了过去,这名服务员手里正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有用盖子盖住的菜肴。
李方见这人眼神飘忽,似在打量着四周,作为一名长期在隐蔽战线上工作的人员,直觉告诉他有些问题。
“这是道什么菜,我能看一看吗?”李方凝视着对方,轻声问道。
“好的,先生。”这名服务员颔首致意,并未阻止李方掀盖子的举动。
李方打开一看,是一道肉汤,味道很香,便笑了笑说:“不错。”
说着,继续往前走去,打算去一趟厕所,刚走了几步,忽然脸色一沉。
他这才想起,对方的手一直托着,没有松开过,似乎有什么东西,好像是枪!
刚一转身,那名服务员正好将托盘放下,从托盘下方直接掏出一把枪,直接扣动了扳机。
枪声瞬间响彻整个餐厅,眨眼间,就有三人倒地,有当地的官员,也有一些身穿军服的。
瞬间,整个餐厅都尖叫着大乱起来,有的人躲在桌子后不敢探头,有的则是跑向出口。
而出手的并不只有这一名服务员,还有几人同时掏出枪,径直的杀向了岳伟民。
戴局座的边上,几名军统特务,都是极为厉害的人物,掩护着退了出去。
一声闷哼,岳伟民边上的一个军统手下被打中了额头,顿时鲜血直流,直接当场死亡。
李方和顾曼春拿出手枪,阻击着这些人的刺杀,一边靠近了岳伟民,与之一同逃向了里面的通道。
宴会上,一片狼藉,所有人慌乱逃窜,而这些行刺的人,显然受过训练,目标明确,直追岳伟民。
李方拉着岳伟民一路逃离,身后又追来三个杀手,枪声不断,子弹呼啸而来。
顾曼春侧身躲开,不敢再露头,子弹打在墙边,木屑横飞,砰砰直响。
“怎么回事,岳老哥,谁想杀你?”
“吗的,除了日本人,要么就是共党,这些人还真是阴魂不散啊,竟然胆大包天,到宴会上来刺杀我!”
岳伟民惊魂未定的咽了口唾沫,显然感到很意外,一抹额头的冷汗,拿着手里的枪喘了口气。
“先退出去,这里太危险,对方目标很明确,再这样耽搁下去,我怕还有人会围来。”李方瞅了瞅四周,当即说道。
身旁的两名军统手下也都是点了点头,开枪掩护,李方带着岳伟民往外而去,很快来到街道外。
“跟我走,这里有我们的一个隐秘据点。”岳伟民深吸一口气,招呼着,向着一个方向奔去。
身后的刺杀者追击而来,接连不断的开枪,一名军统手下还来得及,后背中了一枪,扑通一声倒在地上,嘴角鲜血直流。
等来到军统的一个隐秘据点,李方看到屋子里一共有五人,此时正紧张的打量着四周。
“岳长官,您没事?”此地的负责人关切的问道。
“没事,还好有李方护着,吗的,差点就着了道。”岳伟民脸色微白,咬牙切齿的说着,他的手正按着腰间,那里有鲜血不断渗透而出。
李方低头一看,知道岳伟民中了一枪,赶紧让人先处理伤口,把子弹取出来再说。
岳伟民也非一般人,能做到他那个位置,有着极其丰富的对敌经验,似乎受伤的事情也没少经历,咬着碎布团,愣是没有发出一声惨叫,等到子弹取出之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等伤口包扎后,岳伟民的脸颊上已经满是汗水了,他大口的喘着粗气,好似拉动的风箱一般,呼呼直响。
看了看取出的子弹,岳伟民的脸上露出沉吟之色,好半天才说道:“不像是共党做的,这是日本人在警告我么?”
“很有可能啊,我们最近一直在调查日本人的事情,相关的情报一直没有断过,对方很显然是在警告我们暂停调查?”李方沉声说道。
“哼,做我们这一行的,会怕他们吗,吗的,敢来刺杀我,会付出代价的!”岳伟民冷声开口,面沉如水。
李方想了想便道:“现在如何是好,外面恐怕不太安全呐,现在回军统,不是个好的选择。”
“没事,我打个电话,派人过来接应我们,这里不能久待,万一对方又集合了人手,我们就是瓮中捉鳖,逃不掉了。”
就这样,等到了十几分钟,几辆车开了过来,坐上汽车一路回到了军统驻地。
戴局座此时正在忙碌着,看望了一下岳伟民,安慰了几句,这才徐徐开口:“这件事情不简单,不止是日本人参与其中,而且有官员勾结,要不然怎么能出入宴会上?”
“戴局座,在这个地方,和我们军统有仇怨的不少,毕竟,特务可没有什么好名声,一般人都是害怕,有钱有势的明面上不说什么,暗地可都记恨着呢。”岳伟民面露苦涩,微微叹了口气。
“我知道你的苦衷,但现在局势不明,日本人,共党可一直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活跃,坏人总得有人去当,扯不下脸皮也不行。”戴笠眉头微皱,语重心长的说着。
他顿了顿,琢磨一下才又道:“有人想我们死,这是很正常的,中统那帮子人,就等着找机会去上峰那里找我们的茬,党国内部暗地里一直都有矛盾,大家都清楚,但只要不闹得过分,也就没怎么管。”
“这件事情,我会亲自查,给你一个交代,你先养好伤。”
岳伟民听到这句话,心中虽然有些怨言,但也只得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