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上门求亲
夏都,蔡府。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清晨,位于蔡府后院的位置,一阵郎朗的读书声远远传开。
院落中央,一块上百平米的空地上摆放着十六张石桌,每张石桌前均端坐有一名十来岁的少年,邓艾就是其中之一。
在石桌的巷道之间,一袭儒衫的蔡邕正踱步期间高声领读,十六名少年则每人手捧着一本书卷跟读。
正当蔡邕全情投入其中之时,一名蔡府的仆从匆匆来到其身边耳语了几句了。
听完仆从的话,蔡邕面上微露一抹诧异之色,接着朝院中的少年们交代了几句,就转身朝着前院大厅而去。
;哈哈,长文,你现在可真是大忙人一个,自打搬来夏都后,可是有好长一段时间没见你来府中一聚了!
来到前院大厅,远远就看到一人立于大厅中央,蔡邕面上立时露出笑容,口中打趣道。
来人正是尚书令陈群!
;政务缠身,群多日未来拜见蔡翁,还忘蔡翁恕罪
陈群闻言,连忙起身朝着蔡邕拱手一礼,口中告罪道。
;长文乃济世之才,值此乱世自当是多多为百姓出些力才是
蔡邕笑着摆了摆手,引着陈群在厅中落座。
;长文,今日怎么有暇来我府中
两人落座,蔡邕看向陈群问道。
陈群道:;蔡翁,今日我是特意有事前来寻您的
;哦?长文此来所为何事?
蔡邕面露诧异之色。
;此事与文姬有关
说到这里,陈群略一迟疑后,才接着道。
蔡邕闻言不答,面上更觉诧异。
;蔡翁,昨晚刚刚接到东川镇那边传来的消息,昨日俞将军率领三营6000大军抵达东川镇之时,东川镇总管赵丹单骑出城向俞将军表达了放弃东川镇总管一职的意愿,东川镇2000大军已全部交由俞将军接管,赵丹也随即独自动身向夏都赶来,预计今日即可抵达。
为此,大军北上的最后一道障碍已经扫平,昨夜主公已连夜召集我等商议了此事
陈群轻舒了一口气,缓缓道来。
;哦!这岂非是大好事,长文为何还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此事自然是好事!
可也正因为事情进展太顺利了,主公却似乎有些耐不住了,准备明日亲自带领500内卫随锦帆营北上
陈群面上露出一抹苦笑。
;长文,眼下群雄大陆诸侯混战,正是各路豪杰大展雄图之时,眼下华夏军基业初创,杨武将军作为一方之主能够有胆识和勇气亲自领兵出征正乃是治下百姓之幸,你何以苦恼至此?
更何况,此番北上征伐满清不过是为了在冬季来临之前将其逼退,应该不会太过凶险!
蔡邕对此却不赞同的陈群的说法。
;蔡翁有所不知!
当初晚晴小姐迫降赵丹之时,初到东川镇就以雷霆手段直接斩杀了长岗镇商景夏的兄弟商景荣,我华夏军与长岗镇商家之间的关系至此就已无转圜的余地。
此次北上征伐满清,若是由俞将军统兵,长岗镇商家迫于我华夏军的实力恐怕未必敢与我们为敌,可若是在军中发现主公的踪迹,我却怕商家会为之铤而走险
陈群一脸忧心忡忡道。
;长文,此事杨武将军应该有所考虑,你也不必过于担忧!
蔡邕闻言无语,沉凝了数秒后只得出声安慰道。
;蔡翁,其实此事我倒也不是太过担心,有洪千户、童百户等人跟随,以他们的武力应该也足以保证主公的安全。
只是,此事却让我意识到了我华夏军的一个问题!
陈群面色肃然。
;什么问题?
;那就是主公已过加冠之年,但主母之位却还空悬,此事于我华夏军之发展实为不利!
在古代,孟子曾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对古人而言,传宗接代乃是头等大事,此事对于赵安这样拥有一些基业的一方之主而言更是重要。
在中国历朝历代中创立基业的枭雄和明主中,往往一个人丁兴旺的家族和拥有传承者的头领更能够凝聚人心,对于稳定手下文武百官和治下百姓的人心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汉末三国时期,当年刘备在途经荆南长沙时之所以会收寇封为养子,其目的也正是为了笼络和稳定跟随他打天下的一帮手下的人心,缓解其50无后的尴尬局面。
所以,昨晚在听到赵安提出要亲自领兵北上之时,陈群就已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才会今日一早寻到蔡府来。
蔡邕闻言无语,面上的神色也是微微一僵,他这才想起陈群刚刚所说的为文姬而来所为何事。
照理说,以赵安以往的出身和今时的地位而言,与他的女儿蔡琰相配是搓搓有余的,对于赵安蔡邕也是心有好感。
可一想到赵安日后可能会成为一方之主,他的女儿蔡琰一旦嫁给赵安,日后很有可能就会成为那后宫之主,对此蔡邕的心底却是微有抵触的。
作为汉末时期的一名文学大儒,蔡邕一生虽是喜欢宅在家里研究文学、数术、天文、音乐等,但却并非是不通世事,也曾在宫中任过郎中、议朗等职,对于宫中的血腥争斗可以说是了解极深。
来到群雄大陆,蔡邕只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平平安安过完一生,至于入主一国后宫之事却是不太不太赞同。
;长文,此事乃是你个人的意思,还是杨武将军那边让你来的?
为此,蔡邕的心底有些犹豫,迟疑了片刻才看向陈群开口问道。
;蔡翁可是心中有何疑虑?
此事乃是昨晚主公亲自答应我的条件,只要蔡翁点头,待到主公回来之日,就是迎娶文姬过门之时!
陈群闻言面色郑重道。
;长文可还记得光和六年王美人在宫中被毒杀一案?
蔡邕闻言却是没有立刻回答,转而向他问道。
;呵,原来蔡翁是在担心此事。
以我之见,蔡翁有此担心实属不该!
经过这数月时间的观察和相处,想必主公的为人如何蔡翁都看在眼里,实非荒淫昏庸的灵帝所能比拟的
陈群顿时明了蔡邕的担忧,不由呵呵一笑道。
;文姬的性子老夫知道,实在不适合那种地方
蔡邕还是面色迟疑地摇头。
;蔡翁,此事您何不先问问文姬的意思?
当即,陈群劝说一会儿之后眼见蔡邕依旧不肯松口,不由转移策略道。
而两人正在交谈的大厅之外,婀娜娉婷的才女蔡文姬此时却正端着一壶茶水立于门外,将两人刚才的一番对话全都听在耳中。
此时,听到陈群让自己父亲咨询她的意思,蔡文姬顿时心中一慌,连忙端着茶水就匆匆转身离去。
半个时辰后,厅内陈群已经离去,仅剩下蔡邕一人独自端坐厅中,脸上的神色复杂难明。
他已从管家口中得知自己的女儿不久前已经留下一壶泡好的清茶,然后行色匆匆地离开府中,说是前往将军府寻那邓氏。
从这一举动之中,蔡邕似乎已经看懂了自家女儿的心思。
夏都城西门外,一片迷蒙的白雾笼罩着城外的大地,500名身着锦衣的内卫已经在城外准备就绪。
在队伍的最前方,以内卫千户洪熙官和方世玉、方孝玉、方美玉、童千斤、胡惠乾等五名百户为首的一众内卫高手倾巢出动。
踏踏踏~
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穿透城中的街巷远远传来,一身甲胄的赵安很快就在数十名士兵的护卫下赶到西门,其身边一袭护卫装扮的武松紧随其后。
;出发!
来到城门外,看着整装待命的一众内卫,赵安的眼中闪过一抹满意之色,单手一挥,率先带领着众人朝着城外奔去。
这一次,赵安的目的就是赶往临水镇。
在那里,甘宁所带领的1000锦帆营已经侯在那里,准备搭载赵安一行一同沿龙川河北上。
西城城门位置,就在一行数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朝着西面开去之时,一辆马车匆匆飞奔而至。
;早点平安归来!
车帘掀开,一张充满古典气质的俏脸从中探出,望着远去的队伍美眸中闪过一抹娇羞和担忧,口中低声呢喃道。
来人正是匆匆自蔡府赶来的蔡琰蔡文姬。
这位在汉末三国时期留下才女之名的美人,自第一次见面伊始就未曾给过赵安一些好脸色,却不想一颗芳心竟已不知何时深陷其中。
对于出身书香名门的蔡琰而言,赵安是第一个看光她身子的男人,也已是她心底默认的夫君。
所以,刚才在蔡府厅外听到了陈群与蔡邕的谈话时,她才会下意识地避过蔡邕的询问,并迫不及待地赶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