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开局建造新手村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一百零六章 访贤(一)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哗哗哗~

  平静的龙川江湖面上被破开一条条波纹,数十条船只缓缓出现在距离西沙渡口两里的位置。

  在舰船的最前方,一艘四层福船上,船头上静静伫立着数十道身影,一杆玄色大旗在空中迎着寒风猎猎作响。

  ;主公,前面就是西沙渡口!

  船舷边上,身披一件黑色大氅的甘宁伸手指向右前方的西沙渡口村落,朝赵安恭声道。

  远远望去,可以看见距离西沙渡口不远处的江面上,两片颜色明显差异的水面被一条线从中直直分开。

  而右手的岸边上,隐约间可以看到不断有人影出现,有的拖家带口,有的则是独自一人,全都朝着村落西面的一片密林逃去。

  随着距离的不断接近,船头的赵安已经可以清晰地听到从这些逃难百姓口中传出的焦急呼喝声。

  ;传令下去,下船后大军在村外就近扎营,没有我的命令,所有人不得入村扰民!

  看着这些犹如惊弓之鸟一般茫然逃窜的百姓,赵安的眼中闪过一抹怜意,朝着身后众将冷声下令道。

  对于一名来自二十一世纪,享受了二十多年和平时光的赵安而言,就算是已经经历了无数的残酷厮杀,但对于这些挣扎在生存线上的底层大众,他依旧怀有一颗无比强烈的怜悯之心。

  ;喏!

  身后,众将闻言纷纷躬身领命。

  很快,舰队开始在渡口旁边缓缓停靠。

  由于渡口平日里停靠的都是一些小型的渔船和渡船,渡口停船的码头仅有不到50米的位置,根本无法容纳如此多的大型船只。

  为此,除了几艘负责运载粮草和辎重的船只停靠在码头位置外,其余的舰船全都是沿着码头边缘的岸边停靠的。

  花费了将近半个时辰,所有的水师船只才全部停靠完毕,一队队的士兵才开始搭乘着随行的小舟上岸。

  几艘停靠在码头位置的粮草辎重船上,一摞摞的物资也不断被士兵们卸载下来,开始在距离村口不到百米位置的岸边平地上安营扎寨。

  等到营地安札完毕,时间已是午时。

  中军主帐大营内。

  ;熙官,东川镇和东莱镇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赵安一边在一名亲卫的侍奉下缓缓将铠甲脱去,一边头也不回地朝不远处站立的洪熙官出声问道。

  ;主公,东川镇那边传来消息,贺拔岳三日前已经领兵离开东川镇,想必这今日傍晚就会赶到西沙渡口这边。

  至于东莱镇那边,俞老将军带领着大军在城内与城外的2000满清骑兵已经对峙了三天时间,双方暂时陷入了僵局,谁也不愿先行动手

  洪熙官闻言,连忙躬身答道。

  作为内卫千户,在随军出征的过程中,他就是赵安身边的情报总负责人。

  此时,那名负责侍奉赵安的亲卫已经走了出去,在大帐外候着。

  ;已经对峙了三天时间!看来我们得加快速度了!

  赵安闻言眉头微微皱起,陷入了沉思。

  对于此次北上的进展,他有些不乐观。

  下方,洪熙官闻言没有应答,静候着赵安沉思。

  ;熙官,你去给兴霸传话,让他吩咐锦帆营今晚做好准备,等到阿斗泥领兵抵达,我们明日一早即刻出发!

  沉思了片刻,赵安这才抬起头来,向洪熙官吩咐道。

  ;是,主公!

  洪熙官拱手应喏,不过人却没有立刻转身离开。

  ;熙官,还有何事?

  赵安见状微讶,出声问道。

  ;回主公,此次东川镇那边赵总管在派人传来消息的同时还特意命人送来了一份密信,让属下呈给主公!

  洪熙官答道,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封密函递了上来。

  ;我先看看!

  赵安接过信函,拆开就浏览起来。

  ;好了!

  事情我已经知道了,熙官你先去办事吧!

  不过片刻时间,赵安就看完了信函,向洪熙官挥了挥手道。

  ;喏

  洪熙官应声告退。

  主位上,赵安的脸上渐渐浮起一抹异色,右手摩挲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刚才那封密函就是东川镇总管赵丹亲自手书的,其目的就是来给赵安表忠心的,言及以往的种种是何等愚钝。

  对此,赵安既不惊喜,也不赶到意外。

  随着华夏军实力的不断增强,拿下东川镇是早晚的事,赵丹的主动投降只是让这一过程避免了一些纷争,对大局影响不大。

  既然对方已经主动交出兵权投降,只要赵丹以后不再犯事,赵安也会许他一生富贵安稳。

  而在赵丹的这封信函中,他所透露的另一件事却让赵安很感兴趣。

  在信函中,赵丹向赵安举荐了一名贤才,而且据他所言,这位贤才居然就在西沙渡口的村落之中。

  从其言语之中可以看出,赵丹对这位贤才是推崇备至,当初应该也是打过对方主意的,只是最后没能得逞。

  这一刻,赵安的心中在琢磨着该如何去寻访一下这位贤才。

  ;二郎,随我出门逛逛!

  独自在帐中思虑了片刻后,赵安直接起身来到帐外,唤上武松,带着几名内卫,换上便装后就出门朝着村落走去。

  村落里,袅袅炊烟从零散的房屋上空缓缓升起。

  因为华夏军的到来,原本一片惊惶的村子已经恢复了平静。

  在赵安的严令下,锦帆营和内卫一众将士登岸后没有一人进村,就是人马饮用的淡水也是派人在村外的水塘中找来的,没有动村中百姓的一分一毫。

  这一番举动,对外所传达的就是华夏军不会扰民的态度。

  见此,村子里一些没能逃走的百姓也就渐渐放下了心中的担忧,开始在家中生火造饭。

  不过,原本就不足百户人家的村子经过这一番折腾,还留在村中的已仅有不到五十户人家。

  在靠近村西的一个数米高的小山坳上,一座还算别致的青瓦小院坐落在这里。

  几株大树围绕在小院两边,树上已经挂满枯黄的叶子,一阵寒风刮过,这些枯叶就扑簌簌地随风落下,在小院两边的青瓦上铺了薄薄一层。

  小院大厅里,一张木桌被摆放在中央,三成和英朗男子兄弟二人围桌而坐,正在享受着宁静的午餐。

  笃笃笃~

  小院外,一阵敲门声响起,打破院内的宁静。

  院门外,敲门的正是一路寻访而来的赵安等人。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