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皮相之美
尽管阮鹤宸拿到东西之后真的是有心给凤泠鸢这样的机会,但是边境那边的情况也实在是不允许。
自来什么国家战斗结束,第一件事情肯定是要算账的,先是自己内部的,之后便是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
这便是近几天来,皇城中的一件大事。
作为战胜国,虽然以一种很奇幻的方式得来,但是尽管这样,还是让想对大唐虎视眈眈的人一个当头棒喝。
不是谁都有资格动这个心思的,而代价也是相当的惨重。
其中受到冲击最厉害的还算是玄苍这边,因为主帅的临阵脱逃,他们的将士们群龙无首,在粮草被烧毁的情况之下,还要继续应对着战斗,这对正常的军队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损失惨重,自然就没有什么实力再来作怪,那么接下来面临的事情就是要向大唐这边进贡,具体的情况还是需要当面详谈。
这次来访,同时过来的还有云霄那边,虽然没有实质上做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但是这次行动,他们算是带头的,而天海那边,早就在进军的头一次就撤退了,所以自然与他们无关。
朝堂之上,大臣们都在争论着关于当天两国来使的时候的相关事宜。
阮鹤宸虽然被限制了自己的行动,但是这件事毕竟还是和阮鹤宸有关的,所以在多数朝臣的建议之下,他被允许在大殿之下旁听。
这会子在谈论关于到时候由谁出门相接的问题,虽然是战败国,但是如果以倾国之力去做反叛大唐的事情的话,也不是没有机会的,所以那些文官对这件事情很是在意。
“这也不需要再讨论了,我觉得咱们现在眼前就有合适的人选,各位同僚还在争执什么呢?”
殿上的人都对这个言论表示很浓的兴趣,他们之前勾选了不少人选,就连阮鹤宸这个人也都考虑在内了,但是这根本就是不现实的,毕竟这个人的身份摆在这里,实在没有必要表现得太看得起来的人。
“你这,之前我们不是讨论过,身份虽然是好的,也很合适,但是毕竟年轻,这样的事情都没有经历过,到时候出了什么问题,他如何收场!”
反驳这句话的理由还真的是很牵强,连苏太傅都有点听不下去,立时脸色就不好了,而不管皇帝阮煜城的反应是什么,直接站在大殿之上就反驳起来。
“太子是国家的未来,这件事情虽然是第一次,但是今后又有多少个第一次谁又能预料到,难道事事都要替他准备好?”
这话面对的人是皇帝,随后半句话面对的人就是那个反驳太子担当任务的人。
“我问你,你难道不是第一次当官,前不久,也是第一次当了父亲,难不成,你想要做第二次,这一次你不是认真的?”
那个人被怼得有些收不住,但是也不知道是什么勇气,,让他依旧准备坚持着自己得想法。
“你这话不对,这件事情毕竟是国家大事,岂能儿戏……”
声音越来越小,想是连自己也都编不下去了,后来干脆就不说话了,但是眼睛还是一直瞅着旁边的人,许是想着能不能给个援助。
然而,苏太傅的反驳确实有理,当下要是找到好的理由反驳也是在是件困难的事情。
“难道,你们还有什么更好的人选,各位,小儿是年纪不大,经历的事情也不是很多,但是全是仰仗各位,助我儿成长,难道,众位爱卿还能有更好的人选吗?”
阮煜城那会子就没有怎么说话,也是想看看现场的人的态度,这件事情说来说去,就是关于两个人的意见,其中阮鹤宸因为只要不是眼瞎,基本上都能看清楚他的立场的人,都不会去拥立阮鹤宸的,而现在的,根本就不是派谁的问题,而是谁站在皇室这边的问题。
下面一片鸦雀无声,没有人再说什么,因为阮煜城的最后一句话,实在是没有人能够有解决的办法。
不禁让人感叹,大唐如今人才凋零到了如此的境界。
原本想着这件事情解决了,那么之后就万事大吉,但是就在这个当口,有一个不怕死的,突然上前奏请。
“皇上,臣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那会子,阮煜城都已经准备退朝离开,就在徐公公刚扶起他走了没多久的时候,底下又传来声音。
不得不停下来听听是怎么回事,总不能让底下那么多人看着的时候,让人觉得自己心中不能容纳一些意见的。
“说。”
阮煜城重新坐下,他怕自己一会会不会站不住。
“皇上,您可记得将军出征期间,我们科考出的那个状元?”
阮煜城眯眯眼,眼前突然就蹦出来一个人的影子,那张黢黑清瘦的脸印在自己的眼前。
点头,那个人,他是真的见到一面就很难忘记的。
底下的那个人等了好一会,忍不住就抬头看了对方一眼,之后才放心地继续说,“之前,皇上曾经派我部门去详细查探那个人地底细,后来我们得知了结果。”
那个人朝着周围看了看,他还是不清楚,皇帝是不是愿意让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情,毕竟有些私事,是不太好直接说出来的。
阮煜城思虑了一会,后又直接应承起来,“便之说,我们现在是找合适的人做这个使者,要是那个人身份不明,恐怕也是难以服众。”
他其实就是还想利用这样的一个机会,让自己能够被一些人支持着,继续重用自己的儿子。
如果不成,那么也是后面的美名自己也是能够包揽下来的。
面前的人得到了许可,也许这件事情会让自己要推荐的那个人成为众人面前恶透明人,但是此刻人并不在朝堂之上,等到后面立了大功,也就没有人会再记得今天他在朝堂上说的这些事情了。
“皮相之美,总是人人艳羡的,但是他的如今,实在是后天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