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夫妻双穿成极品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1章 亲事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端午节一直算的上是大节庆。

  包粽子的粽叶, 是两个儿子去竹林边摘的。

  几摞子的长形叶子,一被摘回家里,刘昱阳兄弟倒是挺有自觉地去水井旁边, 直接就捞水清洗干净。

  一点都不想要再让亲娘过手。

  刘昱洵也被放假了。

  村里好多人家都开始忙活, 上学的孩子,谁不喜欢过节庆?

  一个个都像是屁股长虫似的,一见到这情形, 教书的族叔也干脆就把假给放了, 反正这一群小崽子也都读不进去, 那就别浪费他的时间。

  小崽子喜欢端午节的原因,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在这个节庆里,平时就是再抠嗖的人家, 都得吃上几粒的粽子。村里的小孩, 除了玩之外,最快乐的事情, 无非是能吃上平日吃不到的好东西。吃粽子的日子,一年也就这么一次, 别说是小孩了, 大人嘴馋的时候, 不也在望眼欲穿地等日子?

  刘昱洵有记忆以来, 家里的伙食就不差。

  这个小儿子, 可比上头的两个哥哥还幸福, 一点都没有吃糠咽菜的记忆。

  曾经还住在老宅的时候,可不是天天都有油水能吃的,鸡蛋也是隔三差五才能吃到的。

  古代养鸡禽是很容易生瘟病死的,甚至再多说一句实在话, 那就是养任何的牲畜,养死的概率都比养活的概率高。陆秋不怕这问题,自然是有底气在身,同时也大约明白原因为何,古代的乡土人家,对于这一些牲畜的卫生,可没有一个好的概念。

  好多人家养鸡禽的环境,总是布满着肮脏恶臭,这人住久了都会生病,这一些鸡禽能有例外?猪牛羊,就更别提了,吃多味大,这人若是不勤劳,病死的速度只会快不会慢。尤其,这一养下去,又不是像鸡禽一样,几个月就能出笼宰杀,兢兢业业一整年,这一得猪瘟病死,付出的心血就先别提,光是买猪崽的银子,都能让人捶胸顿足。

  夫妻俩的魄力,真不是什么人都敢有。

  不过,多亏有一堵墙围着,村里人只知道一家子养了不少鸡禽,具体数目却无人知道。有时候没有直观一见,就不太会引起旁人的贪念。

  刘昱洵打小就不缺肉蛋,亲娘又有一手的好厨艺,小儿子的婴儿肥是极为明显的,肉嘟嘟的胖模样,陆秋有时候都想掐上一把。

  倘若,不是这孩子也加入亲哥们的行列,这脸上的肉恐怕只会多不会少。

  小儿子的性格,不像爹也不像娘,倒是有几分他外公那一边的影子,是一个特别正直的孩子。大儿子是三观正没错,但为人处事可不会一板一眼的。这小儿子真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偏偏人家脑子可不是憨,而是有一套条理清晰的规则。

  此时,刘昱洵就顶着婴儿肥的胖脸,一本正经地训起话来:“娘,我记得妳曾经和我说,如果人只随着自己的心意快活,那天下不就要大乱?妳还说过人要将心比心,妳现在怀了孩子,弟弟妹妹都还在肚子里头,妳就算还顾虑不到他们,可是我们的心情……”

  噼哩叭啦的小话唠,把亲娘的脸色念叨到都要变青了。

  陆秋:“……”这小儿子到底是怎么教成这副德性的?

  当初,她怕小儿子不太会说话,拼命想方设法地让他多多开口,哪里能想得到会有这么一天。

  难不成,这就是所谓的物极必反?

  陆秋的眼角余光,清晰可见正在偷笑的两个大儿子,心里暗暗记上一笔。

  两个儿子好样的,竟然胆敢坑亲娘!

  这小儿子肯定是被上头的两个哥哥给煳弄的。

  讲起条条道理,小儿子可不输大人的嘴。

  陆秋的脑门是疼得一抽一抽的,几乎是立马同情还不见影子的小儿媳妇。

  唯一庆幸外头正好响起敲门声,耳边的魔音这才总算愿意停止,小短腿已经蹬蹬蹬地跑去开门,动作上头是特别地自动自发。

  撇除话唠的缺点,小儿子其实还是极其懂事。

  陆秋松上了一口气,她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迎接来人:“娘,我可等妳和二嫂好久,妳们可算是人来了!”

  刘三婆子瞄了瞄儿媳妇的肚子,一张老脸也不好严肃板着,就怕吓着肚子里的乖孙。所有的儿媳妇中,老太太现在最满意的就是老四媳妇,不只是孝顺,还是最有福气。小儿媳妇其实也不算太差,就是好像被教傻了,规矩是忒多,处着处着都觉得有满心地别扭。

  老儿子上京,刘三婆子既是担心没错,但同时也是悄悄地松上一口气。

  一瞥见陆秋的肚子,刘三婆子的忧愁都能少上一大半,语气还听得出开心:“妳的肚子可有不舒服的?”

  陆秋偷偷瞪了大儿子一眼,旋即才笑着回道:“娘,我前头都生了这么多的孩子,妳又不是不知道我的身体多好,连孕吐都是极少,味口更是好的很。”

  闻言,老太太不只是乐了,还能重提旧事地打趣道:“这倒是,不过以前妳是没病想装病,可惜总被我的火眼金睛给戳破。”

  陆秋也有记忆,本来就是关照老太太的心情,她倒也不介意揭丑道:“可不是,那时候的娘是真厉害,一举一动,几乎都被妳老人家瞧得明明白白,亏我们这一些泼皮猴子总是自以为聪明,孰不知没有一个人,能逃得过妳老人家的手掌心中。”

  几个儿媳妇,也就老四媳妇最会说话凑趣,老太太许久没听见好话,心情都被哄得愉悦不已。

  不过,刘三婆子也不忘正事,特别有自信道:“既然妳都有孕,事情还是别想抢着做。还有,听说石妹子也来了?这可不能让人等太久,别看我岁数大了,现在还是老当益壮一个,包粽子的小事,还是让我来。乖孙,带奶去找你们石婆婆一起包粽子!”

  亲奶一吩咐,刘昱阳立刻是照办,丝毫都不拖泥带水的,刘三婆子见亲孙子没白疼,马上是一脸乐呵地走进灶房那一头。

  ↑

  婆母已经进去了,陆秋见到二房只有朱梅春和刘昱丰,目光讶然道:“你们也太客气了,不是说可以多来几个人吗?”

  没错,陆秋嫌无聊,连二嫂子朱梅春都邀来一起包粽子了。有时候,朱梅春的嘴碎是有好处的,那就是不用特意出外打探消息,都能够得到村子里的大半八卦。在乡下的日子久了,陆秋从原先的没兴趣,到后来倒是听出不少趣味来。

  自从两房都搬出老宅,或许是彼此小辈最有交集,二房和四房的感情反倒是变得最好。至于,其它的两房,陆秋真的是一点想走动的意思都没有,对方显然也是如此。

  几年下来,双方说话的次数,是屈指可数。

  二房和其它两房的关系,同样也称不上有多好。

  一来,朱梅春怕被脑子不清的给缠上,躲大房都来不及,哪里还会上赶着自找麻烦;三房是谁都瞧不上,这又没啥好处可拿,朱梅春也就不是喜欢贴冷脸的。

  早年,针锋对麦芒的较劲心态,随着双方不住在一处,朱梅春倒是渐渐没了。尤其,陆秋看在与儿子一起长大的昱丰份上,偶尔都会让他带一些好吃的回家。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朱梅春再见到陆秋这妯娌,大多都是堆笑居多,再也不是曾经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后来,刘醒这四叔子,能耐人的名声愈发响亮,朱梅春对待陆秋的态度,就再也没有勉为其难过。除了刘华不算,四房早就是最出息的,底下拥有的田地,都不再只有刘老三当初给的。二房和三房,这几年也就多争上不到五亩的地,当然若是和大房这种败家子比较,朱梅春还是挺自豪的。

  只是,这股自豪,在每次来到四房的屋子,朱梅春就被打击到不剩下多少。

  二嫂子满心满眼都是羡慕之情。

  陆秋的热情态度,只能说错有错着,一下子就挽回二嫂子的不少自信,腰背都挺直了不少。

  两房哪怕已经差距不小,但人家这是还看的起她!

  朱梅春难免愈瞧陆秋就愈是顺眼,以前咋没看出四妯娌原来是节操品性这么好的人?

  朱梅春同样回以热情,半点也不客套道:“真不是客气,是孩子还小,两个闺女刚好一人顾一个,省得吵架说不公平。昨天听昱丰这孩子说的,说妳找人一起包粽子,那孩子操心妳怀孕,都比操心我怀孕来的要多,我被那孩子烦的,这不得把事情放下,赶紧过来陪妳一起!”

  刘昱丰被说的,窘了一脸,或许是常被这儿子坑的,朱梅春也来一个借机报仇。

  话又说回来,在老宅的时候,朱梅春还嫌弃大儿子整天都想往四房跑,现在却觉得这儿子是傻人有傻福,四房现在多有出息啊,旁人都是巴结不到。

  小叔子也是出息的,但这人离得远,族里又盯得紧,除了名声好听一些,再大的好处都沾不上,这不是白搭吗?

  尤其,四妯娌当真是大度的,每年的布料不说,偶尔为了她儿子,还送鱼送肉的,一副怕缺了她儿子的吃穿。甚至,读书的纸墨,每年都以过节的名义送上不少。二房现在的宣纸,就算是小儿子想要读书,都是不成问题的。

  朱梅春再缺心眼,都算是看明白,四房一家子,还真把她大儿子当成自己人。

  刘贵这当爹的,一瞧有人这么疼自家儿子,都还特意过来警告她,叫她不要故意找事来得罪人。

  朱梅春又不是蠢的,当下都想和自家男人干上一架,她又不是李招娣那样黑心烂肠的亲娘!

  提到李招娣,朱梅春就有满肚子憋不住的坏话可讲,正好婆母也不在眼前,她也就不用顾虑骂道:“妳说这女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我闺女要是有刘大丫一半的孝顺懂事,我就是做梦都会笑出声的。这样孝顺的闺女都看不到,这女人的眼睛是怎么长的?敢情多年来的贴心贴肺,全都是贴到狗肚子上头不成?为了得到多一点的银子,竟然就这么地把大闺女嫁给一个病秧子!而且,还瞒着咱们这一边的所有人,这到底是嫁闺女,还是卖闺女?”

  “咱们的小叔还是举人,今年更是上京赶考,运气好一点的话,说不定都能摇身一变,成了当官的人物。她一声不响地干出这样的事情,这是埋汰谁?最初要求分家的,是他们两房,现在成了两家人,一看这是沾不上光,所以反倒脸大地怪起别人?我就算再贪小便宜,也不敢这么厚颜无耻,况且当初还有李家的忘恩负义在先,我们可都还记在心里没忘。”

  李招娣把大闺女留到十八岁,本来还以为是舍不得人,毕竟打从及笄过后,陆陆续续就有不少的媒婆上门,哪里知道人家是待价而沽,见不到一个价钱好的,自然是舍不得把闺女轻易许人。

  朱梅春是自家的大闺女太挑剔,不然早就把人给送出门去。

  先前总喊着恨嫁,没想到媒婆真的一上门,反倒是挑三捡四,挑得她和当家的脸皮子都感到害臊。

  朱梅春也重男轻女,但闺女的亲事,她真没打算利用,顶多嫁妆没有太多,但这聘金却是打算让闺女全部带走。

  李招娣的为人,朱梅春其实多少知道一二,却没想到这女人的心,其实比想象中地更狠。

  刘大丫作为长孙女,有二老地护着,本来是不用这么辛苦的。

  但这姑娘打小是真的孝顺。

  不到五岁的年纪,就怕李招娣辛苦,顾前顾后地做了不少事。长大以后,大房的大半家务活计,也都是这勤快的大姑娘一手包办。

  朱梅春虽然只会护着自己闺女,但对于刘大丫的孝顺,可不是没有半点动容。

  陆秋微微一叹:“可不是,先前我和当家的,还特意找上大丫嫁得那户人家,这孩子却只说了:『这生恩养恩,她是该还的。』一句父母的坏话,都没有说出口,还叫我们把这事情放下别管。这孩子是真正的好姑娘,她为大房的付出……难不成就没人看在眼里吗?”

  然而,陆秋不晓得的是,刘大丫的付出不是没人看见,只是唯一看见的人,人微言轻。

  ↑

  刘五丫眸色沉沉地盯着沉睡中的刘三丫,她的双手正缓缓对着对方的脖子前去,绷紧的手臂显然像是在克制什么。

  就在她的双手即将掐上人时,一道响亮地哭喊声,好死不死地让沉睡中的人清醒过来!刘三丫才一睁眼,就惊见妹妹狰狞的面孔,以及愤恨的目光,她几乎是不可控制地失声叫道:“妳、妳要干什么?”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