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夫妻双穿成极品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1章 不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唉, 要是我年龄再大一点就好了,昱丰哥学得还没有我好呢。”

  刘昱砚郁闷地拿着扫帚清扫着泥地。

  家里的鸡鸭鹅,在陆陆续续地卖给裕家, 陆秋就暂时不多养了。

  至于, 猪和羊自然还是继续养着,每年过年时,都会各杀一只做年菜, 不得不说自家养得猪羊, 吃起来就是香肥而不腻味。

  陆秋里头的饲料, 其实是另有玄机,所以半点腥气味都没有,否则裕家是做大生意的人,多的是有人愿意进货给裕家。

  就算没有, 裕家的底下也是有几座庄子的。

  里头的仆役, 每年也养殖不少的牲畜,想要供给裕福楼做菜, 压根儿是轻而易举。

  裕福楼,在镇上虽然极为出名, 但酒楼的生意, 其实并不算是裕家的大头生意。

  裕家, 是由镇上开始兴家, 因此镇上算得上是裕家的祖宅。也因为如此, 家里的老人念旧, 镇上也一直有主家的人驻守。裕福楼的东家,就是主家一脉,更由于此人是一个喜好美食的饕客,向来看重食材美味, 裕福楼的名声才会愈做愈响。

  陆秋养得牲畜,自有独到之处,否则若只是靠着关系做联系,绝对是不太靠谱的。

  之所以,不再继续养下去,一来是为了怀孕,二是掌管裕福楼的东家要换人了!

  裕福楼的东家,由于能力出众的关系,一家子都得被召回省城,以接管更多的家族生意。不过,两兄弟的同窗,裕永宬的祖藉在这里,这位与刘昱阳几个一样,也是得参加此次考试的人之一。考虑再三,裕福楼的东家,还是决定陪完儿子参加完县试和府试,这才打算搬家。

  多年来的生意断了,陆秋并未感到可惜。一家子,都没人愿意再让她继续亲手喂养,所以她还在头疼养得鸡鸭鹅太多。正好趁此机会,能把院子清空大半,陆秋其实是再乐意不过的。

  院子里,目前就剩下十几只老母鸡。

  这是婆母特意叮嘱不能卖的,不只是母鸡下蛋勤快,以后做月子也是能派上用场的。

  不过,家里还养着半大不小的猪羊。

  考虑到亲娘怀孕,爷奶也是上了年纪的人,刘昱砚倒是自告奋勇地去镇上书院请假,这个二儿子可不是手无搏鸡之力的读书人。

  虽然只有十一岁,但这儿子打架狠劲,其实比大儿子更下地了手。尤其,两个儿子的力量,都比成年男人来的要大,再加上身手矫健,谁小瞧了他,恐怕会倒大楣的。

  有二儿子照顾一家老小,刘醒确实是特别放心不少。

  以前他出门时,陆秋可还没有怀孕,光靠媳妇一人,也能轻松解决掉宵小,所以真没有什么不好放心的。

  不像这次,刘醒得把一切给安排妥当,否则他肯定不能放心出门。

  刘昱砚有着老子亲自交代的任务,他还乖巧地捡起家里的活计,就是心里特别羡慕这次大哥他们,可以去县城和府城走上一遭。

  没错,比起参加科考,得到旁人欣羡的目光,十一岁的少年,真正想得还是出门走一趟,他觉得这旅程肯定是贼精彩的。

  陆秋坐在凳子陪二儿子清扫,还不到晌午的时辰,阳光充足又不算太热,正好可以拿针线缝缝补补。

  二儿子叹气的声音,这几天就听了不少,陆秋也知道他的原因,于是感到好笑,:“你这是想考试,还是想出去玩?既然,想要出去玩,其实跟着一起去的话,你爹也是不会反对的。”

  刘昱砚把地上不干净的东西都扫进畚箕,他脸上的郁闷一扫而空,换上精神奕奕的表情,率先就自己否决道:“那可不行,我都答应了爹,而且家里怎么可以没有男人撑着?我都是男子汉,可得好好地保护你们,娘是孕妇,弟弟是孩子,爷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我若是不在家里待着,我自己都不放心。”

  这话说得煞有其事,陆秋却是抿唇一笑:“原来娘的二儿子,已经是这么可靠了吗?”

  闻言,刘昱砚稚嫩的少年脸庞,一点也不害臊地回道:“娘,我一直都是这么可靠的。”

  一句话,不愧是他们夫妻俩教出来的儿子,十足十的自信模样,陆秋一边是乐在心里,一边却是招了招手,唤道:“好,为娘的可靠儿子,过来让娘帮你比一比袖子。”

  刘昱砚倒也听话地凑近亲娘,一见陆秋拿衣服朝自己比划比划,稚气的眉眼尽是疑惑:“娘,我有衣服穿的,妳应该先做弟弟或妹妹的小衣服。”

  陆秋摇了摇头,知道二儿子的贴心,她感到好笑:“他们还在肚子里头,才不用这么急,反而是你这孩子又长高了,你都没发现自己的袖子短上一些吗?”

  刘昱砚低头一瞟,他才发现自己的袖子确实是变短一些,但真的只有一些,他自觉没什么妨碍,道:“娘,这还好?我的同窗还有人的衣服是打补丁的,我这样也看不太出来。”

  同样都是农家子弟,刘昱砚自从和书院的同窗比较,才发现他家过得其实比想象中地宽裕。自以为自家是再普通不过的人家,后来却才发现,家里的很多习惯,其实过得挺奢侈的。

  谁家隔三差五会吃肉的?

  而且吃上的肉,还并不输于酒楼菜色?

  就是衣服,每年都会有准备好几套替换,不像村子里的好多人家,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更别说,三兄弟还各有各的爱好,亲爹亲娘还都尽力地满足他们。

  老大刘昱阳,喜欢收藏字帖;老三刘昱洵,则喜欢各式各样的画册;至于,刘昱砚则是喜欢砚台和乐器。

  砚台,主要是因为他的名字有一个砚字。乐器,则是因为亲爹头一次用竹叶吹奏出田园小调时,让他有种大为惊人的感觉。

  三兄弟的喜好,听起来都是特别风雅。当然,也是特别地耗费银子。

  最初,刘昱砚本以为自己交好的友人,应该会是一样背景的农家子弟,后头却发现,真正聊得起劲的人物,反而是裕永宬那一伙的公子哥。

  刘昱砚自己都觉得特别不可思议。

  书院里头,其实农家子弟和富家子弟,一直都有种泾渭分明的感觉,直到他和大哥地加入,直接就打破这不成文地惯例。好在,兄弟俩的情商手腕不低,不然恐怕都有两边得罪的可能性。镇上读书,不可能都是风平浪静的,只是坏的他们从未讲过,但若是处理得当,确实是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吃一堑,长一智。

  亲爹刘醒都说了危机能不能变成转机,一切都只能靠着自己的智慧,如果连借力打力都无法做到,只能说是功夫还不到家。

  有时候,刘昱砚也是佩服亲爹的阴险……呃,说错了,是聪明才智!

  陆秋没在乎儿子说的,她挺直白地说道:“你的同窗又不是我的儿子,况且再过两天就是你的生日,这衣服算是你的生辰贺礼。”

  “咦,真的吗?”刘昱砚讶异:“我竟然都不记得了。”

  夫妻二人,每个孩子的每年生辰,向来都会牢牢记住,平时也会尽量在这一天送上贺礼,今年自然也是不能例外,虽然少了亲爹,但还有亲娘的。

  刘昱砚又发现到一点的不同之处,别说村子里的孩子,堂哥的生辰,二伯娘连个长寿面都还会忘记煮上一碗,生辰贺礼……那是什么东西啊?

  刘昱砚怪不好意思了:“娘,让妳费心了。”

  陆秋没好气道:“你爹估计也不会忘了你的礼物,只是可能会晚一点给你,你可是我们的儿子,有什么费不费心的。”

  闻言,刘昱砚都翘起嘴角,不能出门的郁闷都减少许多,心情更是愉快了不少。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