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第一权臣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五十九章 豆芽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云昊曾经看过许多写大唐的小说。

  第一笔财产,就是卖豆芽。

  冬季之中豆芽并没有,并且也是为数不多的美味。

  可当真如此吗?

  可以说是错的。

  也可以说是对的。

  “豆芽这东西,在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称之为大豆黄卷。”

  “只不过一直被当做一种药材来用。”

  云昊说到这,不由感慨。

  豆芽这完全是当做药材来用的,而食用,却是没有多少人做。

  只有到了宋朝事情,豆芽这种东西才搬上了餐桌。

  随着云昊说完,顿时有一名道士惊呼了一声。

  “原来是大豆黄卷。”

  “这东西在道观中还是有不少人知道的,用来养生极好,炼丹也不错。”

  云昊听到这,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求求你们这些道士了。

  请放过豆芽。

  豆芽有什么错?

  豆芽都要拿去炼丹……

  云昊都不知道该说些啥好了。

  甚至忘了自己也是个道士……

  倒是那道士继续说。

  “只是大豆黄卷这种药物,需要选用黑豆。”

  “本草经中记载,需要在冬末春初之际,用井水浸泡黑大豆,一开始是黄色的,而后长了后便会变卷,故而称之为豆黄卷。”

  云昊听此,倒是觉得这解释还是蛮形象的。

  谁能想到。

  东汉时期,就有这玩意了。

  这不由让云昊想到汉时的强大。

  事实上,许多伟大发明,在两汉时期,在大唐时期早就存在。

  只不过唯一的问题。

  就是普及罢了。

  而论普及,中原土地从秦时法制开始,便开始普及好用的东西,有了普及这个概念。

  因为法制,法,便是效仿。

  选取好的东西,所有人都效仿。

  而并非是纯粹约束人的东西。

  法家,也并不是定下教条的人。

  而是善于找到好的东西,让所有人模仿的人。

  约束人的东西,那叫做律。

  西方真正懂得普及,还是在文艺复兴之后。

  倒是那道士继续道。

  “这豆黄卷可通肝藏,主治湿痹筋挛,膝痛不可屈伸。”

  云昊听此,都快流泪了。

  总而言之,就是豆芽这玩意,有治疗风湿类疾病的效果。(本草经翻译的结果,放在现在未必准确)

  可这……

  与自己吃豆芽有什么关系。

  自己只是想在这冬季,吃上一口青菜啊。

  特别那道士继续追问道。

  “都督为何要选黄豆来发这黄卷?”

  我就是想吃口青菜啊……

  当然……

  如今自己都督这个身份,在加上自己在道门的地位,那些道士显然认为云昊别有深意。

  也自然就不能这么回答了。

  回答要彰显足够的涵养,才能够让这些道士卫兵们变得更加信服。

  故而,云昊略微酝酿后便开口问道。

  “军中有黑豆吗?”

  “没有。”

  薛仁贵回答的倒是干脆。

  云昊耸了耸肩。

  不再多说下去。

  其他人相比也都会以为。

  黄豆发豆芽,是一种替代品。

  但这对于云昊来讲,却是无所谓了。

  而这两天时间内,云昊也根本不管什么军务了。

  薛仁贵已经被带出来了一些。

  基本上的一些事情,都是薛仁贵在代替云昊处理。

  并且处理的都很不错。

  云昊一直都在关注自己的豆芽。

  他就守在盆前,一手拿着书籍。

  不拿书,就没啥娱乐的。

  莫非找几个胡姬来唱歌跳舞?

  军营中可不能有这个。

  云昊盼着水中的豆芽,薛仁贵却站在一旁汇报着。

  “都督,左右两军所向披靡,已经接连战胜六个部落,获得了大量的战利品以及俘虏,被牧人们送回到了这里。”

  “另外……”

  “有一些贫穷的牧人加入了咱们的左军以及右军。”

  “怕是再过些时日。”

  “契苾何力与阿史那泥熟两部人马,将会就此增长。”

  云昊缓缓点头。

  只要一直胜利下去。

  牧人们对自己的认同感就会更强。

  对大唐的认同就会更强。

  但牧人们口中更多的,便是对成吉斯汗的赞颂。

  因为成吉斯汗更符合牧人们对大汗的称呼,更有亲近感。

  就如同李世民为什么叫天可汗?

  还不就是因为能够亲近这些游牧部落。

  难不成是因为角色扮演?听着这些牧人喊天可汗就暗爽?

  反正云昊是没有。

  也不知道自己用成吉斯汗的称号打下来大片的领土,继匈奴人之后被西方称之为上帝之鞭后。

  后世若再出现个蒙古大汗,再打下诺大的土地。

  会不会被后人认为那是自己的崇拜者。

  所以连名字都差不多。

  可谁能想到?

  自己起这个名号。

  完全是因为好玩……

  军报整体无事。

  甚至云昊都懒得送往长安了。

  太远了。

  大大小小的战役,发生无数起了。

  若放在其他地方,早就军报如雪片一般飞向朝堂了。

  可这里距离太远了。

  等攒够了,再一起送过去。

  节省人力马力。

  倒是薛仁贵看着云昊旁边的水盆。

  “都督,这豆芽不是在冬末春初才能发出来,可这三九天,正是寒冬之际啊。”

  云昊却相当平静。

  “只要温度够了,就能发出来。”

  足足等了三天,豆芽才终于发好了。

  云昊身边的道士护卫们,对此更是啧啧称奇。

  寒冬之际能发出菜品。

  这简直就是奇迹一般……

  难以想象。

  这简直就如同施展了道法一般。

  如同寒冬之际长出了蔬菜一般。

  只有道法才能解释得通。

  实际上……

  却是他们不懂得这其中的原理。

  云昊吃了一盘凉拌豆芽,再喝上一口鲜鱼汤,再来口小烧烤,顺便再涮了铜火锅。

  啧啧。

  日子那叫一个美啊!

  至于军务……

  薛仁贵处理的很好。

  那些道士们早已熟悉。

  契苾何力跟阿史那泥熟也很让人省心。

  大军也没有败绩。

  只要云昊的中军还驻守在这里,那么那些前线的牧人们,便有源源不断的底气。

  即便战败了,也根本不怕。

  大不了回来整顿再战。

  可实际上……

  他们早已打出了尖锐的士气,一路横扫。

  通过连续不断的战争,他们赫然一场成为了最好的战士。

  就如同游荡在草原周围的群狼。

  而让云昊感慨的,却是一件说不好的事情,在前线的军报中,终于出现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