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李秋的小说抗旨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十四章 毛血旺,四海升平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随后李世民将桌上的这几道菜尝了尝,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一边惊叹着,赞许着,一边大快朵颐。

  连米饭,都是连着吃了两大碗。

  自打登基之后,李世民整日憋在皇宫内,每天运动量不大。

  且还有一大堆的烦心、琐碎国事要去处理,搞的是焦头烂额,食欲不振。

  平时,他一顿饭连半小碗米饭都吃不进去。

  可是今天,李秋这里的几道菜出奇的合口味。

  尤其是那又麻又辣,热气腾腾的毛血旺,更是深受他的喜爱。

  简直是太下饭了!

  “哎呀,李秋啊,你这几道菜,真的是了不得。”

  “连我自己都记不清楚,上一次吃掉两大碗饭是什么时候了!”https://m.vipkanshu.

  “还有这射天狼,只有配上了你的这些菜,才更能体现出它的浓烈来。”

  “李秋啊,你跟我说说,这道菜叫什么名字,又是怎么做的?”

  见李世民对毛血旺这道菜感兴趣,李秋也就为他介绍起来。

  “这道菜呢,食材并不突出,都是厨房中的一些闲杂食物。”

  “像什么猪骨、一些杂碎,青菜,还有猪血、鸭血、鹿血等等。”

  “丢掉了实在是可惜,然后我就将它们全都放到了一起去烹制。”

  “至于名字吗,倒是取了一个吉祥词。”

  “大人你看这道菜的四角形铜盆,在烧制这道菜时它会从受热最快的四个角方向处翻滚。”

  “再配上它红红火火的样貌,我就将它的名字取为了四海升平。”

  “也就正如我们这整个的大唐一样,是由普普通通的无数百姓才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唐。”

  听到了李秋的讲述,一旁的长孙无忌都是连连称赞,说这个名字取得好。

  而这个词带给李世民的震动,就要更大了。

  “四海升平,四海升平……”

  “真的是好名字啊!”

  “只是可惜,眼下这大唐内外交困,突厥那边的隐患都还没有得到缓解。”

  “这关中又是迎来了久年不遇的大旱,怕是今年的粮价又要大涨了。”

  “民不聊生啊!”

  “如今这大唐,可是配不上这四海升平这四个字啊。”

  见他说的愁苦,想定也是一位心怀百姓,民生的好官。

  于是李秋便出言安慰道:“像大唐有这么多如大人这样为国为民,心系天下苍生的好官,这大唐又怎能不兴?”

  “小子也相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眼下的众多苦难也终究会过去的。”

  “同时,也只有经历了这些艰难磨砺过的大唐,才能真正的走向千古留名的强大和兴盛。”

  李秋的这一番话,说的就连一旁的长孙无忌都是神情大悦,就更不用说身为皇帝,身为父亲的李世民了。

  “唉,你这个孩子!这话说的好!”

  “今天也是难得的兴致,辅机啊,咱们就干脆再来他一坛射天狼。”

  “你看可好?”

  见李世民难得兴致如此,长孙无忌自然是万般顺从了。

  随后,长孙无忌突然间想起来什么事。

  “咦,不对呀?”

  “我说李秋啊,我可是听说应国公在你这吃过一道不麻不辣,但却清凉甘爽,同样美味的菜啊。”

  “听说这道菜你还配上了一首诗,可我今天怎么没见到?”

  见长孙无忌问起了这道菜,李秋心里面不由得咧嘴,同时连连告罪。

  解释说时间太晚了,后厨没有了食材就没有做。

  不过别急,他现在就去弄,用不上一炷香的功夫就绝对能弄好。

  对于李秋,长孙无忌和李世民两个喜爱都来不及,自然也不可能怪罪。

  也就嘴上笑骂了他两句,同时告诉他也不要为难。

  若是真的没有食材,就下次再做吧。

  在李秋的心中,长孙无忌也是关键的大腿之一,自己小命的护身符。

  况且另一位不知道姓名的大人也一定是朝中的高官,这种事情可千万不能得罪了。

  于是急忙就跑去后宅采摘柿子,忙着做菜去了。

  见他一走,长孙无忌小声的笑着对李世民说道:“陛下,您可是好久都没如此的好兴致了。”

  “上一次我这么陪陛下喝酒是什么时候,怕是连我都记不清喽。”

  这时候,李世民也是笑着感慨,“今天这酒,这菜,真的是合朕的口味。”

  “朕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一到秋儿这里,朕的心情总会非常的好。”

  “好似他这里有一股魔力,能够让朕暂时的放下所有的烦恼一样。”

  “四海升平,你听听,多好的一个名字。”

  “真的是好孩子啊。”

  “能够有这样一个扎根于平凡,却又能眼界高远,心怀苍生,戛玉敲冰,才华满身的儿子,我的心底又怎能不替他感到骄傲和高兴?”

  “跟这个孩子一比,我这个生为人父的,唉……”

  就在他们两人喝着酒,淡淡的聊着天之时,李秋也以最快的速度将另外两道菜也呈了上来。

  没有丝毫意外的,这两道菜再一次引起了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两个人的兴趣。

  “李秋啊,难道这道菜就是火山飞雪。”

  “而这一道,就是秋月红尘?你还为它配了一首好诗?”

  李秋笑笑,“长孙大人说的没错。”

  “不过这好诗二字是绝对当不得的,顶多算是打油诗一首罢了。”

  随后,在长孙无忌和李世民的好兴致下,也就让李秋重新把这首诗吟了一遍。

  而后,两个人不约而同的眼前一亮,称赞不已。

  “空水澄鲜一色秋……白云红叶两悠悠……”

  “哈哈,李秋啊,你这诗要说是打油诗一首的话,怕是要气死天下多少的作诗之人?”

  “今天来你这一趟,收获了好菜、好诗,好心情,真的是不枉此行啊。”

  “来,李秋,你也别在那忙碌了。”

  “一起坐下来,陪我们两个好好的聊一聊。”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