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府幼儿园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84章 === 第184章 烤全羊与幸运糖果 ===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更新组团旅游去了哦, 休息一下再回来吧。当然,你可以选择全文订  她不是照搬来的。

  而是做过,所以融会贯通。

  同早前王府中请的嬷嬷方式都不相同。

  他听过不少嬷嬷在他面前说起过要怎么照顾府中的孩子, 要么千篇一律, 要么振振有词,但说得最多的都是吃穿饮食……有一步算一步,但像今日这样, 画了图案,又有清晰架构的, 着眼在孩子真正‘照顾’上的,还是头一个……

  卓远凝眸看她,沉声问道, “怎么划分?”

  沈悦眸间澄澈, 没有避开他的目光, 娓娓道来, “王爷可以拉到卷轴最后……”

  卓远照做,低眉看向卷轴最左侧。

  其实她已画好了矩阵图, 且详略得当。

  沈悦也踱步上前,在他身侧, 微微躬了躬身,指尖才能指向卷轴上的矩阵处,“就是这里……”

  她的声音就邻在他耳畔,温和而有力,又参杂着她发间清淡的皂角清香。

  卓远心中莫名微动。

  没有转眸看她,便继续低着头,佯装专注得看着卷轴上的矩阵和字迹。

  目光却在她指尖稍许停留,而后, 耳后微微红了红。

  沈悦自然猜不透他心思,认真细致道,在他身侧说道,“首先是入园前的晨检。晨间有固定模式,会逐次检查孩子们的体温是否正常,口鼻处有无异样,双手和指甲是否修剪和清洁干净,有无起泡和红肿,然后统一清洁手部后进入幼儿园。这样做,可以避免不少疾病的交叉传染,让孩子们养成爱护卫生的习惯,也能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潜移默化里知晓,哪些方面同健康有关,需要他们平日里,在任何时候都要多注意。”

  卓远淡声,“需要太医每日来府中吗?”

  沈悦愣了愣,很快笑道,“我来做就可以……”

  卓远转眸看她,“你来?”

  沈悦知晓他心中顾虑,耐性解释道,“入园时的晨检只是日常的检查,若有异常之处,会再适当观察,再请太医入府。”

  卓远会意。

  沈悦继续,“晨检之后,会同意安排在幼儿园中早餐,不在各自苑中用餐了。”

  听到此处,陶东洲迟疑,“沈姑娘,眼下,各位公子和小姐都是在各自苑中用餐的。因为各有喜好,都会有小厨房分别在苑中做不同安排,而且,各位公子和小姐的年纪不同,譬如五公子是能自己吃饭的,但九小姐大多时候都需要苑中的丫鬟和管事妈妈喂饭,若是放到一处,会不会不如分开精细?”

  卓远也看她。

  卓远虽未附和陶叔的话,也没有打断,但陶叔的考虑他也有。

  沈悦嘴角微牵,解释道,“陶管家的意思我明白,这一点其实早前有考虑过……我昨日观察过,她是可以自己吃饭的,只是不熟练,她若自己一处,就会习惯性让苑中的人喂饭,但若是同旁的孩子在一起,她会耳濡目染,也会模仿和练习。在幼儿园中,其实不止吃饭,还有不少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会让他们逐步适应。”

  陶东洲颔首。

  沈悦又道,“而且一起吃饭还有一个好处,小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挑食,若是在一处,看到旁的孩子吃蔬菜,他们会对比,也会思考,还会模仿。厨房做的菜各有千秋,但很难顾及每个孩子是否都摄入了足够的营养……”

  沈悦顿了顿,注解道,“也就是吃得健康合理的意思……当孩子们在一处时,每顿都有不同的几道菜,他们可以在这几道中做选择,也会相互提醒你今天没有吃够青菜或肉类,要不要考虑多吃些,这也是对幼童的语言和思考能力的锻炼……”

  这回,就连陶东洲都听入神了去。

  这些理念闻所未闻,但确实,他也想起家中的孩童在一处吃饭时是吃得香,有时甚至会抢,也热闹。

  眼下,各个公子小姐在各自苑中确实冷清了些……

  陶东洲不住颔首。

  卓远业已低头,继续好奇去看矩阵上的内容……

  沈悦便也逐次说明早餐后的知识讨论,教室内的自由工作构建,上午的加餐,而后的户外活动,午休,下午醒来后的加餐,主题课环节设置,二次户外活动等……每天的时间划分大致相同,但内容却是不同。卓远忽然明白为什么早前沈悦说她看得住。

  ——每一日,都从辰正到戌时安排得满满当当,用过晚餐后才会回各自苑中,这帮孩子不会有空闲时间去捣乱……

  而所有的安排都是学和玩相互交错参杂,时间都不长,不像早前嬷嬷的整段时间……

  陶东洲也正好问起,沈悦颔首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的注意力很难持续集中,合适的时间可以激发兴趣,好奇,他们才会愿意去做持续练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年纪的孩子天性就是玩;等到孩子再大一些,时间就可以再长一些,也需要有固定的约束……”

  不知为何,卓远忽然想起他今晨吩咐卓夜看着小五锻炼一个时辰,也想起小五每回都不怎么情愿。

  但其实,一开始似是小五央着要他教他功夫的……

  卓远目光微微滞了滞,仿佛有些懂了沈悦的意思。

  眼下,沈悦正同陶东洲说幼儿园食谱的事,卓远不由抬眸看她,其实心知肚明,有沈悦在,他其实根本无需再问得这么细,他的直觉,她比早前的嬷嬷都更细致,更让人放心……

  他要问的,不应当是她要怎么做,而是应当是她还需要他做什么?

  卓远放下卷轴,“除了准备一处宽敞明亮地方,还有什么要准备的?”

  陶东洲也看向沈悦。

  王爷的意思是,还要他做什么。

  沈悦低头道,“需要两人做助手,照看孩子时,难免会有顾及不到的时候,比如喝水、或是孩子有情绪中途离开安抚的时候,都需要有人可以分担。还要几位先生,可以带着孩子做强身健体,识字认字,美学美术,还有会讲故事寓教于乐。”沈悦淡淡笑道,“我会同先生们提前约好未来三个月的课程,结合时节与风俗习惯,让孩子在课程中感知,比如腊八食粥、冬雪赏梅……”

  卓远不曾移目。“都要什么样的人?”

  沈悦应道,“助手要可靠、细致、耐性、愿意同孩子相处,但有原则的;授课先生希望是生动活泼,有亲和力的。”

  卓远温声,“那让陶叔在府中挑两个合适的人,让她们跟着你;再拿王府的牌子去请几位先生,你来把关;强身健体可以找卓夜,你可认识卓夜?”

  沈悦点了点头,昨日,就是卓夜送她和表哥回家中的,而后又一直在宅子外守着,确保威德侯府的人没有来寻仇添乱,后来陶管家来了家中,卓夜才同陶管家一道离开的。

  卓远又道,“日后,府中和孩子相关的事都听你的,诸事都可以找陶叔,陶叔会帮你。”

  沈悦微顿,没想到卓远会这么信任她……

  而陶东洲也及时问道,“沈姑娘,还有吗?”

  沈悦回过神来,朝陶东洲道,“还需要寻些能工巧匠,将幼儿园的家具做成孩子适合大小,若是可以,尽量用旧的家具改,我不太会画家具的图纸,但我可以和工匠师傅说起要什么模样的,他们能听得懂;幼儿园需要教具,不少教具都要动手做,所以,需要这两日挑几个心灵手巧之人,同我一道改制教具,以备开园用。”

  卓远微微蹙眉,“明日不能开园?”

  他后日出征,他本是想赶在出征前看一看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模样,才安心。但听沈悦的意思,应是还要时日……

  沈悦莞尔,“还要等等,除却幼儿园的东西需要准备之外,还有重要的一步。孩子们到幼儿园之前,要请平日亲近的照顾人同我一起,先见见他们,告诉他们幼儿园是什么样子的,也提前知会他们,征得他们的同意,也让我同他们建立联系,这样会让孩子感受到尊重,是对他们的交待,让他们对日后有期待……”

  不知为何,卓远一时忘了移目。

  “还有吗?”反应过来的时候,赶紧粉饰太平。

  沈悦却忽得朝他福了福身,卓远微怔。

  沈悦低眉,“在王府中,我会直接唤孩子的名字,孩子们也可以唤我阿悦,沈悦不行跪拜,亦不会颐指气使。如此,才能和孩子交心,亦能说话,王爷可能答应?”

  陶东洲迟疑,可是在府中,都是唤的公子小姐,会不会不合规矩……

  “好。”卓远却应声。

  沈悦明显松了口气。

  卓远嘴角淡淡噙了一抹笑意,似是藏了柔和暖意,从善如流,“阿悦……”

  沈悦愣住。

  卓远嘴角又勾了勾,转向陶东洲道,“陶叔,日后府中都唤阿悦。”

  陶东洲莫名看他。

  正好偏厅外脚步声传来,打断了众人思绪,卓夜一脸想死的表情,“王爷,五公子说要找你决斗!”

  卓远脸都黑了。

  沈悦感激福了福身,“多谢陶管家。”

  沈悦言罢,也激动抬眸看向霍伯伯。

  沈悦猜得到,陶管家最后肯点头,除却有翁大人的举荐信之外,还是信任霍伯伯的缘故。

  霍明连忙摆手,示意她赶紧跟着陶管家去。

  沈悦不敢耽误。

  陶东洲领着沈悦,从前院往东院去。

  王府很大,陶东洲的步子却不快,一面走一面朝她道,“今日是五公子母亲的忌日,王爷晨间便带了五公子去普照寺。眼下,府中还有七公子和九小姐。七公子连着病了几日,大夫开了药,在苑中歇着。九小姐是府中最年幼的一个,沈姑娘,你今日可以先在府中照顾九小姐。”

  沈悦认真听着,等陶管家说完,她温声应好。

  沈悦知晓这些权贵府邸的忌讳,入内后,没有四处顾盼,也没有特意卑微,只是低头甚言。

  但陶东洲看来,她的言行举止反而得体。

  在王府,好奇不是好事,尤其是新来的人;但要照顾好府中的小祖宗们,又不能性子太唯唯诺诺了去,否则孩子们不服管,也会有样学样——这些都是王爷早前在挑选嬷嬷的时候最忌讳的。

  陶东洲难免意外,这沈姑娘的性子,倒是刚刚好。

  陶东洲眸间很快掠过一丝满意,确如霍明所言,沈悦年纪不大,却是个稳妥的。

  陶东洲脚步缓了下来。

  沈悦也跟着缓了下来,抬眸看,刚好行至一处苑落门口。

  苑落门口挂着匾额,匾额上写着“桃华苑”。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形容出嫁的新娘子的,很少见这个词用在小姑娘的苑落中。

  果真,陶东洲一面领了她入内,一面朝她道,“桃华苑就是九小姐的苑落。沈姑娘,有一事,老夫要先同沈姑娘说一声,以免沈姑娘不知情弄错了。”

  沈悦转眸,轻声道,“陶管家请说。”

  陶东洲道,“平远王府中的孩子诸多,却不都是王爷的侄子侄女,譬如九小姐便姓方,是王爷的外甥女。因为姑爷战死沙场,九小姐的祖父母又不在京中,京中剩下的都是旁支,反而不如王爷亲厚。所以王爷将九小姐接回了平远王府抚养,所以,王爷是九小姐的舅舅。”

  原来如此。

  沈悦又想起“桃华苑”的匾额,应当是平远王题给自己姐姐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应当是记得姐姐出嫁前的样子。

  他们姐弟二人感情很好。

  所以才会将外甥女接回王府,即便姓方,但在平远王心中,同侄子侄女应当没有区别。这样的一视同仁,在这里应当少见。

  陶东洲说完,沈悦心中拿捏了几分,正要应声,忽听苑中委屈的哭声传来,“我不要穿蓝色,呜呜……我不要!我不要!我就不要……呜呜……我就要舅舅,我不要穿蓝色,我不喜欢蓝色!”

  沈悦还未反应过来,苑中声音骤停。

  沈悦询问般看向陶管家,陶管家会意颔首。

  意思是,这就是九小姐。

  沈悦想起方才的声音,虽然一直在哭,但是总的来说,轻柔,委屈,虽然因为不满在哭,也在闹脾气,但始终未大声哭喊,歇斯底里打滚哭闹,也还能表达清楚自己的诉求。

  还可以沟通。

  方才短暂停下来,应该是跟前有人在同她说话。

  果真,稍许过后,应是对方的话说完,奶声奶气的哭声再次响起,更加委屈,“可是,我昨日喜欢蓝色的,但我今日就不喜欢蓝色了呀!呜呜……蓝色不好看,我特别不喜欢蓝色,我就是不要蓝色……”

  陶东洲似是头疼,又似是已经习以为常,看向沈悦时,却见她在认真听着,神情专注,全然没有留意他她。

  沈悦也确实没有留意。

  猜测方才的哭声过后,应是照顾她的人快步去换了旁的颜色的衣裳,但折回时,哭声却更厉害了些,“我更不喜欢绿色……呜呜……我不要绿色,我就要舅舅……”

  再往后,基本都处于无论对方说什么,反正我都坚决不赞同的情绪中。最后,再将舅舅两个字搬出来,对方似是就会照做。

  沈悦心中约莫有数了,便转身朝陶东洲问道,“陶管家,府中公子和小姐提的要求,王爷平日大都是满足的吗?”

  陶东洲思索片刻,应道,“对几位小姐满足得多,对几位公子要严厉得多。”

  沈悦顿了顿,也大致明白九小姐一直要舅舅的原因了。

  沈悦朝陶管家福了福身,“陶管家,我去看看九小姐吧。”

  陶东洲点头。

  沈悦又想起,“九小姐的名讳是?”

  陶东洲微讶,府中除了王爷,很少有人会直接称呼九小姐名讳。

  但许是早前见沈悦稳妥的缘故,又许是方才见沈悦仔细听着,陶东洲心中还是对沈悦有几分信赖和期待的,便同沈悦道,“九小姐姓方,名唤晨曦,小名是桃桃,王爷大都唤桃桃,有时也会唤小九。”

  沈悦应好。

  陶东洲唤了一侧侍奉的丫鬟上前,“这位是沈姑娘,今日沈姑娘来照看九小姐,你们诸事都听沈姑娘的。”

  丫鬟福了福身,朝沈悦问了声好,遂又撩起帘栊,领了沈悦往内屋中去。

  不知为何,陶东洲心底莫名期许,许是这个沈姑娘,真能看得住这一府的金贵小祖宗们。

  临近晌午,小厮匆匆来寻陶东洲,“陶管家,方才普照寺那头来人了,说王爷提早离开了,应是前后脚就会回王府了!”

  陶东洲错愕,“不是才去普照寺,要黄昏前后才回吗?”

  小厮一脸焦头烂额,“听说五公子在普照寺中祭拜的时候,抽空跑去同人打了一架,王爷直接将五公子拎回来了,正在气头上。”

  小厮这么一说,陶东洲便明白。

  今日本是去拜祭五公子母亲的,闹这么一出,王爷应当火气不小才是,陶东洲赶紧去王府大门迎候。

  果真,马车刚停下,便见卓远一手将小五直接从马车上拎了下来。

  门口的侍卫也好,小厮也好,陶东洲也好,这种场面见多了,都不敢应声。

  等入了王府大门,卓远才松手一扔,小五还站得住,旁人都看得出王爷没用多大力气,但是气势是有。

  小五有些吓住。

  卓远朝陶东洲道,“陶叔,让他去佛堂罚跪!”

  言辞间还有恼意,是没消气,遂又将目光转向小五,“今日是你母亲的忌日,你跑去普照寺打架,你真出息了你!”

  只是卓远如此说,小五虽然眼中有害怕,却还是将头一侧,双手环臂,嘴一撅,轻哼一声。

  眼见卓远要动怒,小五又躲到陶东洲身后,“陶爷爷……”

  陶东洲看了看卓远,虽然在气头上,但也没想真揍五公子,遂同一侧的小厮道,“领五公子去佛堂吧。”

  小五见势不对,自己先跑开了。

  卓远奈何叹了叹,见陶东洲上前,又问,“小七怎么样了?”

  陶东洲应道,“晨间王爷看着喝了一剂药,睡到方才醒了。大夫来看过,说恢复都慢,是因为不怎么喝药的缘故。”

  卓远只觉头又胀了几分。

  今晨,还是他盯着才肯喝的药。

  卓远踱步往小七处去,问,“桃桃呢?”

  陶东洲也未隐瞒,“沈姑娘在照顾着,九小姐一直很好,起床时吃了蔬菜,在屋中玩了些时候,又到苑中玩了好些时候,一直没哭,方才用过午饭,在苑中散步消食,沈姑娘方才带去午睡了。”

  卓远驻足,吃了蔬菜,一直没哭,方才午睡去了……

  卓远好似在听天方夜谭。

  片刻,又忽然反应过来,“哪个沈姑娘?”

  陶东洲应道,“是霍明同窗的外甥女,早前在晋州知府翁允大人官邸照顾过翁大人家中幼童,翁大人写了一封举荐信,沈姑娘是带着举荐信来的。”

  翁允?

  卓远印象中翁允最是谨慎,不会轻易替旁人举荐信。

  卓远遂放下心来,安心问道,“多大年纪了?”

  “十五六岁。”陶东洲话音刚落,卓远转眸瞥他,淡声道,“陶叔,你可是糊涂了?”

  陶东洲叹道,“老奴方才看过,沈姑娘很是稳当,也同九小姐处得来,老奴印象中,九小姐少有这般同谁欢喜过。今日,九小姐大都时候在笑,也听话吃饭,一点都没含糊,老奴想着,这沈姑娘定是有过人之处。”

  卓远看他,“人在哪儿?”

  陶东洲拱手,“还在桃华苑。”

  他从未如此,更少有这般魔怔过……

  “这是什么?”他目光探究般看向案几上的教具,自然得转了话题。

  心猿意马。

  但粉红塔本就显眼,尤其是垂直积高的时候,从底端开始,层层缩小,很容易让人好奇。 w ,请牢记:,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