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食色生香,一品美味小厨娘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七十六章 少年林阳泽历险记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梁十七听完林阳泽的一番解释,和舟四海所说相差无几,猜到他对金善堂内部成员也是一知半解,便不再过多询问,转而说起董家的事来。

  提及董泰宁三个字时,林阳泽眉心狠狠拧了下。

  “怎么?此人风评不好?”梁十七打量其脸色,斟酌着问出这句话。

  “嗯……难说……打个比方,如果我爹在临安的财力相当于一个客来轩,那董家就是汉口县所有酒楼加起来的总和。”

  梁十七惊讶:“这么夸张?”

  林阳泽神不爽地撇嘴,神色是毫不掩饰的嫌弃:“舟四海未曾久居临安,不知其内里情况,我爹为人低调,做生意归做生意,但从未做过什么强卖强买之事,和董泰宁那个老匹夫完全不是一路人。”

  “哦……”梁十七点点头,“照你这么说,董泰宁做生意应该很厉害。”

  “要说他做生意有多厉害倒也不见得。”林阳泽冷笑,“董泰宁深谙人脉关系之道,善于四处钻营,就说他后院收进的女子,有商人之女、富家小姐、官宦千金,只要跟利益挂钩对他有利,董泰宁就有办法将人抬回去。”

  梁十七瞬间了然,董泰宁是拿自个儿的婚姻当商品,用联姻换取人脉,这騷操作,亏得是在古代可以三妻四妾。

  但仔细一想,董泰宁也够可悲的,为了获取利益一步步往上爬,连枕边人都得算计。

  他娶回去的女子对他没感情倒也罢,若是出了两三个像姚秀慧那样的,整天在后院拈酸吃醋外加煽风点火,这日子还不得过得鸡飞狗跳?

  然而梁十七却忘了,在古代,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哪怕死在夫家,只要找不出实际证据,娘家就算是上门闹,也未必能讨得一个说法。

  有良心的,或许赔些银两了事。

  黑心黑肝的,能直接翻脸不认人,死不承认,说不定还会反咬一口,污蔑女子失德。

  梁十七的生母魏芸芸便是如此。

  尽管在梁十七的宣传下,梁尤新宠妾灭妻,姚秀慧未婚与男子苟且在石门镇已人尽皆知,但百姓对梁尤新态度依旧宽容,骂的都是姚秀慧。

  至于魏芸芸,除了梁十七,谁还会记得这号人物。

  一时,梁十七想得有些远,她回过神,继续听林阳泽说:“他娶了十房八房的小妾,子女自然也多,而他们的婚姻大事也被董泰宁拿来经营,致力于将利益最大化。”

  “所以说,周家的主母也是如此?”

  梁十七记得叶茹茹曾在她们面前吹嘘,说周邑的爹娘很是恩爱,成亲十八载,只抬了一个陪房做姨娘,董琼芳一家过去,周家便把庶务交给她打理,给她做足了脸面。

  周家风气如此正派,等她嫁过去后,也定然能得到周邑的敬重,日子肯定能过得和和美美。

  这番话犹在耳畔,如今叶茹茹日子过得是否和美梁十七不清楚,但董琼芳或许并不如表面那般幸福。

  而林阳泽紧接着的回答,正好证实了梁十七的猜测,就听他说道:“董琼芳算嫁的不错,周元正是文人墨客,身为周家独子却不擅长为商之道,而董琼芳是商贾之女,嫁过去自然得以器重,不过……”

  不知林阳泽想到了什么,说话开始吞吞吐吐。

  梁十七听八卦听得入迷,亦是被他的话勾起了兴趣,这冷不丁没了下文,怪叫人抓心挠肺的。

  她忍不住追问:“不过什么?”

  林阳泽左右看看,见四下无人,这才倾身凑近压低了声音道:“让我告诉你可以,但你得保证不外传,因为这个消息我也是在无意中偷听到的,若是被旁人知晓而传了出去,周家可能会直接把你咔嚓!”

  手起刀落,林阳泽在脖子上一划。

  “嘶……这么严重?”

  严重到要杀人灭口?

  林阳泽一脸严肃地点点头,怕梁十七不信,他特意再三强调:“周家在外一直自称是书香世家,周元正则标榜正人君子,就连周邑那肚子里没几两墨水的蠢货都给自己取了一个青竹公子的雅号,可见他们一家子对名声有多看重。”

  周家祖上几代人都是商贾,到了周老爷子也就是周元正的爹那一代才开始出读书人。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周家男子都以读书人为荣,在外特清高,读了几句诗词就标榜自己是读书人,可三代人过去,却连个举人都没考上!

  成绩最好的还属周邑,好歹是个秀才,可若是和林阳泽比较,差的就不是一星半点儿。

  他俩都在去年八月参加院试,林阳泽是临安府院试第二,而周邑却是堪堪过线,这其中的差距可谓是天壤之别。

  林阳泽之前也混账,自视甚高目中无人,可他有底气,院试第二已经全是顶好的成绩,如果不是杨鸿云出现教他做人,如今他还指不准有多傲。

  相比较林阳泽,周邑就纯属给自己脸上贴金,没半点自知之明,更不懂谦虚和低调为何物。

  应该说,整个周家的风气便是如此。

  林阳泽对周家这种穿着书生袍就以读书人自居的行径很不齿,在得到梁十七保证后,他便把那偷听到的消息道了出来。

  “周元正娶了董琼芳后再未纳妾,唯一抬的姨娘还是董琼芳的陪嫁丫鬟,因此,临安本地人都夸赞他们夫妇二人伉俪情深,实乃天赐良缘,殊不知,周元正他不纳妾的真正原因是,他有龙阳之癖。”

  梁十七闻言美眸逐渐扩大,心惊道:“真的假的?你从哪听来的?”

  她不歧视龙阳之癖,毕竟未来什么都有,男男也合法,而在古代,男子之间结契过一辈子的也不在少数。

  但显然,林阳泽口中的龙阳之癖并非单纯的取向问题,其中怕是还涉及到某些令人不齿的癖好的行径。

  如若不然,林阳泽没必要这般遮遮掩掩。

  话已说出口,林阳泽没了顾忌,见梁十七神色惊疑不定,为证明此消息不假,他便将余下的内容都一五一十说了。

  “说来也是凑巧,林家的玉石店隔壁便是周家的胭脂水粉铺,那天我跟着我娘去铺子里盘点货物,途中我娘被扒手偷了荷包,我下意识就去追,谁知道,那人有腿脚功夫,我追到店铺中间的窄巷子里就被他踩着墙给跑了,而墙的另一头,正好是周家的胭脂水粉铺。

  我当时惦记着荷包,毕竟那是我娘亲手绣的,又是贴身之物,若是被心怀叵测之人利用,有损我娘的声誉,于是我没多想也跟着翻了进去……”

  林阳泽那时还是少年心性,有着不服输的韧劲儿。

  他溜进周家的铺子后,却发现这个铺子后院有些过于荒凉,石桌上灰尘积厚,应是长期无人清理。

  在这种环境下,那小偷仗着轻功,硬是没在地面上留下一个脚印。

  林阳泽失去了追寻的方向,不禁暗自苦恼,就在他纠结是否原路折回之际,前院传来一阵轻重不一的脚步声。

  擅闯人家宅院亦是偷盗行径,林阳泽心虚,自知理亏,便趁他们尚未发现他之前赶紧找了个地方躲起来。

  这家胭脂水粉铺生意一直以来都很惨淡,没什么客人进出,他起初以为是店铺的伙计来干活,直到周元正那熟悉的嗓音响起,林阳泽才明白来者是谁。

  他认识周邑,周元正在临安又破具盛名,他自然也认得。

  好奇心使然,林阳泽蹲在稻草墩子里,忍不住偷偷扒拉开缝隙偷看,原来除了周元正以外,还有一男一女,男的身强力壮脸上有道蜈蚣似的疤痕,从额头划过眼尾,一直延伸到右耳,看着十分可怖狰狞。

  那女子打扮的花枝招展,脸上涂抹着厚厚的铅粉,面腮坨红,对着周元正笑得十分谄媚,浑身充满了风尘气。

  林阳泽见过周邑去喝花酒,门外的姥鸨便是这身打扮,故而他一眼就瞧出了两人干的行当。

  就听姥鸨挥着帕子,似嗔似抱怨:“爷,您下手未免太狠了,阿清可是我们那儿长得最好看的兔儿,他被您折腾得不成样子,十天半个月怕是没法伺候您了,咱们楼里其他的兔儿您又看不上,您说这事……唉……”

  周元正安抚了她几句,又给她一大包银子,便将人打发了。

  等周元正同两人一起出了院子,林阳泽才得意翻墙离开,当时他听不懂他们所说的兔儿,还以为是真兔子,便没有多想。

  直到有一天他路过清欢馆,又在门口瞧见了那姥鸨,记忆恍然重现,他悄悄拉住了一个欲进门的客人,问他里面是做什么营生的。

  那客人见他长得俊俏白净,年纪又正好,眼珠子一转便想骗他进去卖给姥鸨。

  好在有路人识得林阳泽,便怒骂了那人一顿,把林阳泽拉得远远的,苦口婆心地劝道:“那不是个好地方,专拐你这样的漂亮男娃,以后你看到这地就躲得远一点,知道不!”

  林阳泽听完如遭雷劈,他心思玲珑,脑袋一转便明白了里面是在做什么勾当,后怕之余他陡然想起那个姥鸨对周元正的话,不禁心中作呕,当即在路边狂吐起来。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