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生活不烦恼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三十三章出嫁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农历十六,就是陈小芹出嫁的正日子。本家和老乡亲们,都来帮忙。

  老陈家本家,都有差事,陈洁明和于文秀送嫁的。各负其责。

  大清早起来就忙活上了。陈文礼家管饭,本家都叫来吃饭。吃了饭有差事的办差事。

  男方有通路的,来了以后要照顾吃饭,有老陈家大辈陪着。女方要去男方家里铺床,带着家具被褥什么的,要送过去。

  这些前凑工作办完了之后,就等着男方娶亲的来。女方也就准备出嫁了。

  即将做新娘子的陈小芹,就在闺房里梳洗打扮。有娘家人陪着,帮她化妆打扮。

  于文秀是送嫁的,就在闺房里帮陈小芹打扮。

  陈小芹就问:“嫂子,你出嫁时,怎么打扮来了?”

  “我呀,我那时候在城里和你哥认识结婚的。没农村里这么传统。双方父母不在身边,就凭自己的感觉了。办的简单。”于文秀说:“其实我还是挺羡慕农村这种婚嫁的,挺热闹,也挺有情趣。”

  “农村里就是老传统,你差一点也不行,老重的一身行头了。”陈小芹发牢骚。她娘就骂她。

  “大喜的日子,别胡说八道,嘴上没个把门的。不吉利。”小芹娘嘱咐说:“特别是到了你婆婆家,不要乱说话,说错了话,叫你婆家人说你没教养,连你娘也落不是。记住没?”

  “我不傻,看你唠叨个没完。叫我嫂子帮我弄弄好了。你忙别的事去。”陈小芹不耐烦。

  “哼,以后到了你婆家,想叫唠叨你哩,也唠叨不了了。”小芹母亲嘟嘟囔囔出门去了。

  于文秀说:“小芹,你娘说的也对,有些话你得听。老人家总是希望孩子好,你要理解老人的心思。”

  “嫂子,我知道。我就是嫌她啰嗦。”陈小芹说。

  “等你出了嫁,嫁到婆家去,那时候你就知道这说教宝贵了。”于文秀像身有感触。

  “到时候再说。嫂子,我想过时尚生活。不像老一辈子似的,结了婚,生孩子,操持家务,一天到晚尿布啊,锅碗瓢盆啊,一烂摊子家务事。孩子哭大人叫,弄得你是一头污水,不能自拔。想起来我就害怕。”陈小芹悄悄告诉于文秀说:“我和张树田商量好了,先避孕,自由自在的玩两年再说!”

  于文秀有点惊讶,竖起大拇指说:“妹子,你真行!你真够一个的!”

  陈小芹就嗤嗤地笑。

  陈洁明和陈家长辈们,在客厅里等着来娶亲的人。喝着茶水,抽着烟,聊闲天。

  他们主要聊的是地里庄稼的长势。今年前期天旱,最近才下了一场雨,庄稼长势有所好转,看这个样子得延期收获了。

  到了快晌午,大概也就是十一点钟的样子,张家娶亲的来了。张树田也来了,带着礼品和红包。

  陈洁明是送亲的,就忙活开了,招待来娶亲的人,有不少陈家人和老乡亲,向来娶亲的人索要红包,烟酒。双方有时候起争执,陈洁明还得中间协调,叫双方皆大欢喜。

  不打不闹不热闹,喜事也是这个样,有发喜糖的,也有讨喜糖的,说说闹闹,图个热闹喜庆。谁都不会计较东西多少,但是表面上还要争个脸红脖子粗。

  闹腾了一会儿,新娘子陈小芹打扮好了,来迎亲的人就准备把新媳妇娶走了。有很多人扯着新娘子不叫走,要糖要红包,张树田就拼命护着陈小芹,其他张家来娶亲的人,就一边发放红包喜糖,一边为新娘子开路。出了家门,还被截住好几回,老张家破费了不少。

  因为陈家庄和茂村离着不远,也没雇娶亲的汽车,小芹大方,说骑自行车就行,兜兜风更好,更清亮舒畅。还能节省一笔不少的开支,张树田就同意了。所以就简办了。

  在初秋的田野上,一行人穿得漂漂亮亮的,新郎新娘胸前都别着花,还是很扎眼的。风也不那么热了,凉爽爽地吹过来,叫人感到体肤很舒服。个个脸上漾溢着喜庆的笑容。

  路边地里有拾棉花的,有挖花生的,还有干别的农活的,看到有娶亲的队伍过来,就跑上道来截住要糖吃要烟抽。双方也不多纠缠,图个喜庆,烟酒糖果多少都行。人们在乎的是这种喜庆氛围,传统风俗。

  陈洁明和于文秀都是第一次做送嫁人,陪送着新娘到新郎家,心情很是喜悦和激动。在他们的人生里,这也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今天是茂村大集,是张家有意选择的日子,也是图个热闹喜庆呗。不过集上人太多,看热闹的,闹着要东西的就多了。张树田和张家来娶亲的人,疲于奔忙,经过层层拦截,终于突破重围,把媳妇娶回家。时间已经是晌午转了。

  新媳妇进门,忙着放鞭炮,拜天地,开酒席,就热闹忙活起来了。

  陈洁明被让到了客厅里吃酒宴。于文秀要陪陈小芹在洞房里吃酒宴。一切礼仪过后,就开宴席了。大家伙就都忙着说话聊天吃喝。推杯换盏,一派喜庆气氛。

  陈洁明不敢喝醉,亮明自己的身份,在大都市一家房地产公司,受聘担任总经理,非常有房产资源。张家的大辈,有钱的和当官的,都上来敬酒,攀关系,都想叫陈洁明在城里给弄处房产,把陈洁明当成大咖了。

  白酒不喝了,换成城里大老板喝的红酒,极力奉承陈洁明。陈洁明非常注意饮酒量,但是最后还是晕晕乎乎的了。

  酒宴过后,来送嫁的人要回去了。张家人送出门外,握手话别。有个做买卖的富商,抓住陈洁明的手不放,一再恳求陈洁明在城里给搞处房产。陈洁明是满口应允。

  走到路上,被凉风一吹,陈洁明感到头脑发热,骑车就摇摇晃晃的了。

  后面的于文秀看在眼里,赶上来就问陈洁明:“洁明,你喝多了?看你骑车摇摇晃晃的,别摔了沟里去。”

  “没事。”陈洁明硬坚持,话语也强硬,说:“我这酒量,喝这么点酒没事,我在公司应酬客人,商务洽谈,多大的酒场没见过啊?没喝倒过。没事的。”

  陈洁明话音还没落,就摔了道沟里去了。

  于文秀和其他来送亲的人,一起把陈洁明从道沟里弄上来。额头也擦破了,胳膊也碰破了皮,不知道伤到骨头了。

  于文秀就吩咐众人把陈洁明弄到茂村一个诊所,上了药,做了包扎。

  大夫说:“要想知道骨头有事没事,得上医院拍片子去。”

  陈洁明说:“没事,擦破了点皮,没大碍。”

  于文秀骂他:“你就别说话了,不叫你喝多,你就是喝多,今天正逢茂村大集,赶集的人来人往的,叫人看见多丢人哪!就连小芹面子上也不好看,得叫人家传说娘家人来送嫁的,喝多了摔道沟里去了,好说不好听啊!托你办点事你也办不好。”

  陈洁明不言语了。

  在诊所里休息了一会儿,看没什么大事,就回家了。

  这次叫一个本家的小伙子,骑车驮着陈洁明,怕再出意外。陈洁明少不了挨于文秀的骂。其他本家兄弟们,就偷着笑。

  回到家,也就是下半晌午,先到陈文礼家给人家交差,说事办的不错,陈小芹挺好的。

  陈文礼看陈洁明额头上缠着白纱布,就问怎么回事。于文秀就给解释了半天,说陈洁明喝多了,不小心摔沟里去了。

  陈文礼还要给陈洁明拿医药费,臊得于文秀不行,恨不得揍陈洁明一顿。没给人家把事办好,脸面无光。

  到了自己家里,免不了夫妻一战。母亲李大菊就劝。陈洁明说:“明天就回城里去。”

  于文秀就说:“你回去就回去,你当你还是什么宝贝,舍不得你走?”

  夫妻俩一宿没说话,小立根跟着奶奶睡的。

  第二天于文秀起得晚,陈洁明自己收拾好行装,开车走了。给母亲李大菊留下了二千块钱。

  于文秀听着汽车引擎声走远,在被窝里掉下了眼泪。

  日子还得一天一天的往前过啊,坎坎坷坷,也是避免不了的。

  秋收过后,庄稼地里没什么农活了,于文秀挺想娘,就想上娘家住一段时间去。跟婆婆李大菊商量,婆婆说:“愿去就去。有你老公公照顾我呢。他也不上地里干农活去了。也就是做做饭什么的。愿带着小立根去就带着,不愿带着呢,就叫你公公在家看着。随你的意。”

  婆婆很通情达理,于文秀怕给两个老人增添负担,决定带着小立根。带他走姥姥去。小立根当然高兴了,欢天喜地喊:“走姥姥家去了,走姥姥家去了。”

  于是,找了一个晴朗的好天气,于文秀带着儿子陈立根,坐车回了娘家。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